曲柄连杆机构教案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教案章节一:曲柄连杆机构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让学生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实现内燃机的做功。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连杆、活塞、气缸、轴承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直线运动,驱动连杆旋转,从而实现曲轴的旋转。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案章节二:曲轴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轴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让学生掌握曲轴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1. 曲轴的设计要求:满足力学性能、耐磨性、疲劳强度等要求。
2. 曲轴的制造工艺: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曲轴的结构特点:曲轴轴线、曲拐、曲柄等。
4. 曲轴的强度计算:扭转强度计算、弯曲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纸和实物图片。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曲轴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学生能分析曲轴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案章节三:连杆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连杆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让学生掌握连杆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1. 连杆的设计要求:满足力学性能、耐磨性、疲劳强度等要求。
2. 连杆的制造工艺: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连杆的结构特点:连杆小头、连杆大头、连杆身等。
4. 连杆的强度计算:扭转强度计算、弯曲强度计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纸和实物图片。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连杆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2. 学生能分析连杆的结构特点和强度计算。
发动机教案--第2章曲柄连杆机构

二、曲柄连杆机构—教案教案4教学时数:2重点:机体组的构造分析、安装使用注意事项难点:机体组的构造难点突破方法:利用课件展示构造,并利用现场教学加深印象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第一节概述一、功用1、把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
2、把飞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想一想,这二个功用分别通过哪些行程实现?(启发)结论:在作功行程中,曲柄连杆机构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而在其他三个行程中,即进气、压缩、排气行程中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二、组成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以分为三组: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三、工作特点1、工作条件差(教学方法:通过工作原理分析得出结论:“三高:高温、高压、高速;而且受腐蚀性气体的作用。
”)2、受力大。
(教学方法:通过工作原简单分析说明)3、润滑困难。
(同上)四、受力分析主要承受气体作用力、往复惯性力、旋转离心力及机件摩擦力的作用。
这些力不断大小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其作用效果可由曲——连机构对不同位置的受力进行分析得出。
教学方法:分析其中一个位置的受力,其余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第二节机体组一、气缸体利用课件展示其基本构造,并对其不同部分的构造和作用进行分析1.气缸体形式(1)一般式:亦称元裙式(2)龙门式:亦称有裙式(3)隧道式:亦称整体式分别利用课件展示其基本构造,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是将基本思路展示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理解上基础上记忆。
2.气缸体冷却形式(1)水冷式(2)风冷式教学方法:通过课件展示,并分析其优缺点。
3.气缸的排列形式(1)直列式(2)双列式(V型)(3)对置式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演示4.气缸套(1)干式气缸套:外表面不与冷却水接触。
(课件展示)(2)湿式气缸套:外表面与冷却水直接接触。
(课件展示)1、气缸盖的功用(1)密封气缸(2)安装其他机构的零件3)组成进气道2、气缸盖的结构:一般用灰铸铁或铝合金铸造而成。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教(学)案

第2章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教学重点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作用与组成;2.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条件和受力分析;3.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主要部件构造和装配连接关系。
教学难点1.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检测和维修方法;2.曲柄连杆机构常见异响诊断与排除。
2.1概述曲柄连杆机构作用、组成1.作用:将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压力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组成: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工作条件与受力分析1. 工作条件:温度最高2500℃以上,压力最高达5~9MPa,化学腐蚀。
2. 受力分析:1〕气体作用力〔图2-1所示〕2〕惯性力〔图2-2所示〕3〕离心力〔图2-2所示〕4〕摩擦力图2-1气体压力分析.swf图2-2往复惯性力和离心力作用示意图.swf2.2机体组构造和维修气缸体和曲轴箱1.气缸定义:气缸体上部有一个或数个为活塞在其中运动做导向的圆柱形空腔。
2.气缸体型式:水冷式和风冷式整体式气缸有上下两个平面,安装气缸盖和下曲轴箱。
是气缸修理的加工基准。
3.气缸材料:一般采用优质灰铸铁,也有在铸铁中参加少量合金元素,为提高耐磨性,采用外表淬火和镀铑等处理工艺。
4.气缸套形式:干式和湿式5.气缸套材料:合金铸铁或合金钢6.气缸排列形式:单列式、V形式、对置式7.曲轴箱结构形式:平分式、龙门式、隧道式气缸盖与气缸垫1.气缸盖1〕气缸盖作用:封闭气缸上部并与气缸和活塞顶部共同构成燃烧室2〕气缸盖结构:水套、火花塞孔、进排气口等3〕气缸盖材料:灰铸铁或合金铸铁,也有是铝合金铸造.2.气缸垫1〕气缸垫作用:密封,防止漏水,漏气2〕气缸垫材料:金属-石棉垫3〕气缸垫安装:卷边朝向易修整的接触面或硬平面气缸体与气缸盖的检修1.常见损伤形式:1〕裂纹2〕变形3〕磨损2.气缸磨损:1〕特点:不均匀磨损。
气缸沿工作外表在活塞环运动区域呈上大下小的不规那么锥形磨损,磨损最大部位是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时第一道活塞环相对应的气缸壁。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目的: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功用、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及装配连接关系;熟悉曲柄连杆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及调整方法。
重点和难点: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功用、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及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课时:14学时教学内容:2.1 概述功用及组成功用: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组成: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工作条件及受力分析条件:高温高压高速化学腐蚀受力:气体压力、惯性力、离心力、摩擦力、热应力。
产生:压缩拉伸弯曲扭转离心磨擦等2.2 机体组气缸体1、气缸体的功用安装、固定气缸套及其他机构的基础。
2、气缸体的型式整体式和分体式水冷式和风冷式整体式一般为水冷式,分体则为风冷式3、整体式气缸体类型:平分式、龙门式、隧道式4、气缸体的受力特点及材料特点:各种受力、热负荷、润滑条件差材料:优质合金铸铁、铸铝合金5、曲轴箱的密封气缸及气缸套1、气缸及气缸套的功用燃料燃烧实现能量转换的场所活塞运动的轨迹2、气缸的形式结合方式:整体式、单铸式冷却方式:风冷式、水冷式(干式和湿式)4、气缸的排列单列(直列)式、V形式、对置式5、气缸套的定位㈠干式缸套:不及冷却水接触,壁厚:1-3mm。
㈡湿式缸套:及冷却水接触,壁厚:5-9mm。
湿式缸套有:上支承定位带,下支承密封带,上及气缸套座紧配合。
优点及缺点气缸盖1、气缸盖的主要功用封闭气缸上部,并及活塞顶和气缸壁一起形成燃烧室。
2、气缸盖的构造进排气门座、气门导管、进排气通道结构分:单体式、块状式和整体式燃烧室1、燃烧室的主要功用燃烧混合气产生强大的压力能。
2、燃烧室的构造基本要求:㈠热量损失小、燃烧行程短。
㈡压缩冲程完成后,混合气能产生涡流,保证充分燃烧。
气缸垫1、气缸垫的工作要求①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不易损坏;②耐热耐腐蚀;③有弹性,能密封;④卸装方便,能重复使用,寿命长。
2、气缸垫常见结构金属—石棉、金属—复合材料,纯金属3、油底壳发动机的支承二点支承;三点支承(前.后);四点支承.2.3 活塞连杆组活塞连杆组的组成: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活塞1、活塞的功用:将活塞顶的压力传到连杆,使曲轴产生旋转。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2.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3. 能够分析并解决曲柄连杆机构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2.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2. 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3.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2. 提问:曲柄连杆机构在汽车发动机中的作用是什么?二、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10分钟)1. 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包括曲轴、连杆、活塞、轴承等部件;2. 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图,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3. 分析各个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15分钟)1. 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包括活塞的运动、曲轴的旋转等;2. 利用教学动画或视频,演示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过程;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四、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与计算(10分钟)1. 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包括曲轴的直径、连杆的长度等;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并计算曲柄连杆机构的相关参数;3. 讨论曲柄连杆机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曲柄连杆机构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了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也要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相关知识。
六、曲柄连杆机构的应用案例分析(10分钟)1. 讲解曲柄连杆机构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案例,如往复式压缩机、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等;2. 分析这些应用案例中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工作原理;3. 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在不同设备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检修教案第二单元 曲柄连杆机构

教学难点
活塞的结构特点以及活塞环密封原理
详细讲解其原理及对应措施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1
投影
活塞连杆组的组成
了解活塞连杆组的组成
15m
2
投影
活塞连杆组的作用
熟悉活塞连杆组的作用
20m
3
动画
活塞、活塞环
掌握活塞、活塞环的工作原理
35m
4
动画
活塞销、连杆
本节课的内容大部分为基础概念,要牢记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讲活塞连杆组
教学内容
活塞连杆组
计划
学时
2
教学目标
1、了解活塞连杆组的组成
2、掌握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3、熟悉活塞连杆组的作用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五、巩固练习
六、总结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知识性练习
1.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曲柄连杆机构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3.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情况。
形成性评价
以上练习贯穿于整节课,且每总结出一个知识点学习目标后,必给出相应的练习验证、巩固。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但最后的总结性、综合性的习题练习,学生的反应就有快慢区分。
曲柄连杆机构由以下组成:
1.气缸体与曲轴箱组:主要包括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气缸套、气缸衬垫、油底壳等机件。
2.活塞连杆组:主要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机件。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

3《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曲柄连杆机构教案章节:第一章曲柄连杆机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识别曲柄连杆机构的各个部件。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传递动力。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连杆、活塞、气缸、飞轮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连接,使曲轴旋转,从而传递动力。
4. 曲柄连杆机构的各个部件名称和功能:a. 曲轴:转动部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b. 连杆:连接曲轴和活塞的部分,传递动力。
c.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与燃油混合燃烧产生动力。
d. 气缸:容纳活塞的部分,形成燃烧室。
e. 飞轮:储存旋转动能,平稳输出动力。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结合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各个部件和作用。
3. 通过动画演示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曲柄连杆机构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答并解释相关概念。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曲柄连杆机构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分享各自的观点。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
2. 实物模型或图示。
3. 动画演示。
教学时间:45分钟教案章节:第二章曲轴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了解曲轴的设计要求。
2. 掌握曲轴的制造工艺。
3. 能够分析曲轴的受力情况。
教学内容:1. 曲轴的设计要求:a. 曲轴的形状和尺寸要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
b. 曲轴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c. 曲轴的质量分布要均匀,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振动。
2. 曲轴的制造工艺:a. 铸造曲轴:通过铸造工艺制造曲轴,适用于小型发动机。
b. 锻造曲轴:通过锻造工艺制造曲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2曲柄连杆机构教案 1

授课章节名称曲柄连杆机构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班级授课教学目的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2. 能够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受力分析3. 能够明白曲柄连杆机构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引导法、提醒法、传统授课法、互动方式教学重点对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教学难点对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书后习题1、2、7题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与组成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发动机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提问;(尤其是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果复习效果不好,那就把工作原理重复一遍)<5分钟左右> 引入曲柄连杆机构的教学。
发动机由2大结构和5大系统组成。
从而带出曲柄连杆机构的详细讲解一.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与组成(学过第一章的发动机,就应该能想象出曲柄连杆机构的大致布局,连杆加曲轴)1.功用: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组成:(1)、机体组(2)、活塞连杆组(3)、曲轴飞轮组2.曲柄连杆机构是在高温、高压、高速以及有化学腐蚀的条件下工作的。
发动机做功时,气缸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500以上,最高压力可达5-9MPa,汽车发动机转速在3000-6000r/min 时,则活塞每秒钟要经过100-200个行程,其线速度是很大的。
此外,气缸、汽缸盖、活塞等部件还将受到化学腐蚀。
3.受力分析(1)气体压力在每个工行循环的四个行程中,气体压力始终存在。
进气、排气2行程中气体压力较小,对机件影响不大,做工和压缩行程中的气体压力影响较大。
在做功行程中,气体压力是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的力。
这时,燃烧气体压力直接作用在活塞的顶部。
当活塞所受压力传到活塞销上,可分解为2个力,一个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并沿着连杆方向作用在曲柄小上;该力又可以分成2个分力,一个分力沿着曲柄方向使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间产生压紧力,另一个分力对曲轴形成转矩推动曲轴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柄连杆机构教案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检查实操设备准备情况二、教学目的掌握发动机两大机构的拆装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掌握气阀间隙的调整方法。
三、主要工机具及设备1.常用工具。
2.活塞环拆装钳、火花塞套筒扳手、气阀弹簧钳及活塞销铳棒等。
3.CA6102型发动机总成一台。
作业1 从发动机上拆下附件1、拆开蓄电池连接线。
2、拆下放油螺栓,放出发动机润滑油。
3、打开水箱放水阀和机体放水阀,放出冷却水。
4、拆下点火系的高压线,并拆下分电器总成。
5、拆下曲轴箱通风装置、空气滤清器及化油器总成。
6、拆下汽油泵及油管。
7、拆下风扇、硅油离合器及水泵总成。
8、拆下空气压缩机总成、发电机总成、起动机总成。
9、拆下机油滤清器和离心式机油细滤器总成。
10、拆下离合器分离叉和离合器总成。
作业2 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的拆卸一、虹盖与气阀组件缸盖拆下1.拆下缸盖前后罩盖。
2.拆下各气阀摇臂轴支座螺栓,卸下摇臂轴总成。
3.从摇臂轴总成上拆下摇臂轴支座、进排气阀摇臂、定位弹簧、摇臂轴等零件,并依次放妥。
4.做好推杆与缸盖之间的装配标记,再取出推杆。
5.按从四周向中央的拆卸顺序拆下缸盖螺栓,卸下缸盖,并取下缸盖垫片放妥。
气阀组件分解1.先用气阀弹簧钳压缩弹簧,取下气阀锁片,然后松开弹簧钳,取出弹簧座、弹簧及气阀。
2,用锤子及专用铳棒击出气阀导管,也可用专用顶拔器拉出气阀导管。
二、活塞连杆组总成拆下1.转动翻转装卸台使缸体平卧,抽出油量尺,并拆下油量尺导管。
2.拆下机油盘固定螺栓,卸下机油盘。
3.拆下机油泵总成。
4.转动曲轴使某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再用扭力扳手及相应的套筒拆下连杆盖上的紧固螺母,取下连杆盖。
5.用锤柄或木棒将连杆组件推出气缸。
取出后,将连杆盖及连杆螺栓螺母装回连杆。
以相同的方法拆下其他活塞连杆组件。
总成分解1.用活塞环拆装钳拆下活塞环。
2.用尖嘴钳拆下活塞销两端的锁环,然后用锤子和专用铳棒打出活塞销,使活塞与连杆分离。
3.拆下连杆大头的螺栓螺母,取下连杆盖,并将连杆盖、轴承及调整垫片(装配轴承无调整垫片)依次放妥。
三、曲轴飞轮组与凸轮轴曲轴飞轮组的拆卸1.拆下启动爪,用顶拔器拉出带轮扭转减振器总成。
2.拧松各主轴承盖螺栓,转动发动机拆装台,使曲轴朝上,做好各道主轴承盖上的装配标记。
3.将缸体固定在拆装,台中部的支架上,分别拆下前悬置支架和飞轮壳的固定螺栓,卸下前悬置支架和拆装台的支承座。
4.拆下正时齿轮盖螺栓,卸下正时齿轮盖。
5.用撬棒抵住曲轴,拆下飞轮固定螺栓的锁紧垫圈及螺栓,卸下飞轮。
6.拆下飞轮壳固定螺栓,卸下飞轮壳。
7.拆下曲轴后油封挡片固定螺栓,取下油封挡片。
8.拆下各道曲轴主轴承盖螺栓,卸下曲轴总成,并将各主轴承盖及轴承依次放妥。
9.用专用工具拆下曲轴后油封。
10.拆下曲轴正时齿轮。
11.用锤子和铜棒从飞轮上击下齿圈 (如齿轮无损坏可不拆下)。
12.拆下分电器传动轴锁止螺栓,再取出分电器传动轴。
13.拆下前后挺柱室盖,取出挺柱。
14.松开挺柱导向体紧固螺栓,分别卸下前后挺柱导向体总成。
凸轮轴的拆卸1.转动凸轮轴使正时齿轮的两孔与止推突缘的两固定螺栓对准。
2.拆下凸轮轴止推突缘的固定螺栓。
3.抽出凸轮轴总成。
凸轮轴如取不出,应作适当的转动后取出。
四、发动机其他零部件1.拆下水套盖板螺栓,卸下水套盖板。
2.拆下润滑油道螺塞。
3.将拆下的所有零件分类并清洗,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经仔细检查后按次序摆放,以备装复。
作业3 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的装复一、曲轴飞轮组与凸轮轴1.将飞轮齿圈加温至300~400℃后,套人飞轮台阶,再用铜棒轻击齿圈,使之装配到位,冷缩后紧固。
2.清洁各机件的装配结合面及油孔道,装回润滑油道螺塞。
3.在曲轴前端装上曲轴止推垫圈和曲轴正时齿轮隔圈,注意有倒角的一面应朝后装。
4.装上半圆键后,用专用工具将正时齿轮压人曲轴前端,正时标记应朝前面装。
5.将主轴承的上片按标记分别装入各轴承座孔中,并在轴承的工作表面涂以润滑油。
6.在曲轴各道主轴颈上涂以润滑油,并将曲轴装入缸体。
7.将各道主轴承盖的轴承内表面涂以润滑油,装上后按规定的力矩先预紧轴承盖螺栓。
8.在凸轮轴上装上止推突缘、正时齿轮、锁紧垫圈及锁紧螺母,按规定力矩拧紧锁紧螺母,并将其锁止。
止推突缘要有一定轴向间隙。
9.装上凸轮轴,注意凸轮轴正时齿轮与曲轴正时齿轮上的标记应对准,再紧好凸轮轴止推突缘的两个紧固螺栓。
10.将曲轴前油封装入正时齿轮室盖的承孔中,装油封前应在油封外壳涂一层密封胶,油封刃口涂以润滑油(脂)。
11.装上曲轴挡油盘和正时齿轮室盖。
12.装上前悬置支架、带轮扭转减振器总成及启动爪。
13.装上飞轮壳,按规定力矩拧紧飞轮壳固定螺栓。
14.用专用工具装上曲轴后油封、油封挡片,并拧紧固定螺栓。
15.装上飞轮,按规定力矩拧紧固定螺栓并予以锁止。
16.装上翻转拆装台的支承座,拧紧支承座与发动机飞轮壳上的固定螺栓。
17.将发动机前悬置装到拆装台的支承座上。
18.用扭力扳手,按3,5,2,6,1,4,7的顺序分别拧紧各道主轴承盖的螺栓。
4,7道主轴承盖螺栓的拧紧力矩为100~120N·m,其余主轴承盖螺栓拧紧力矩为140~160N·m。
注意:每紧一道主轴承盖螺栓,都应转动曲轴几圈,转动中不得有过重现象,否则要查明原因,及时调整。
19.将密封条打入后主轴承盖与缸体的缝隙中,并修平密封条。
二、活塞连杆组总成装复1.拆下拆装台中部支架与缸体的紧固螺栓,转动支架,使缸体平卧。
2.按装配标记将活塞与连杆装复。
注意:活塞销两端面与活塞销锁环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锁环应卡人2/3环槽深度以上。
3.装上活塞环,并涂以润滑油,再将各道活塞环开口方向错开120度。
注意:活塞环的装配标记“O”必须朝上。
总成总装1.在各缸壁内涂以润滑油,再分别在活塞裙部、活塞销和连杆轴承表面涂以润滑油。
2.转动曲轴使某两缸连杆轴颈处于下方位置,再将这两缸的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
装入时应注意活塞与连杆上的标记应朝向发动机的前端。
3.用活塞环抱箍抱紧活塞环后,再用锤柄或木棒将活塞连杆组件轻轻打人气缸中。
当连杆大头接近曲轴轴颈时,要用手托住连杆大头,并继续敲击活塞顶部,使之装配到位。
4.装上连杆盖,注意连杆盖上的标记应朝向发动机前端。
装上连杆螺栓螺母,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连杆螺栓。
注意:每装好一道连杆,都应转动曲轴几圈,转动中应无过重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装配。
以同样的方法和要求装复其他缸的活塞连杆组件。
5.装上分电器传动轴,并拧紧锁止螺栓。
6.装上挺柱导向体(应按原记号装复),并拧紧其固定螺栓。
7.按原记号将各挺柱装入挺柱导向体承孔中。
8.装上机油泵总成及油管。
9.装上机油盘及密封垫,从机油盘的中间对称地向两端分几次拧紧机油盘的紧固螺栓。
10.转动翻转拆装台使机油盘朝下。
三、缸盖与气阀组件气阀组件装复1.用压具将气阀导管压人缸盖的导管承孔中。
注意:新镶导管离缸盖上端面的高度应与旧导管高度一致。
2.用专用工具装复气阀组件。
注意:进、排气阀应按原标记依次装入气阀座中,然后用木块抵住各缸进、排气阀,翻过缸盖使气阀杆朝上。
3.依次装上气阀油封、气阀弹簧及弹簧座,用气阀弹簧钳压缩气阀弹簧,然后装入气阀锁片。
缸盖装复1.在缸体上打入缸盖定位销。
2.装上缸盖垫片,注意有标记的一面朝上。
3.装上缸盖及缸盖螺栓。
缸盖螺栓应从中央对称地向四周分几次拧紧。
4.装上气阀推杆与摇臂轴组件。
注意:应先在气阀推杆尾部装上气阀帽,再按规定力矩拧紧摇臂轴支座紧固螺栓。
5.调整气阀间隙后(见作业3),再装上前后缸盖罩盖及密封垫。
四、发动机其他零部件1.装上分电器传动轴盖板及密封垫。
2.装上挺柱一侧的前后盖板及密封垫。
3.装上水套盖板及密封垫,螺柱涂以密封胶。
4.装上机油量尺导管和机油量尺。
5.装上有关附件后,用吊车将发动机总成吊起,再拆下发动机的前悬支架固定螺栓和拆装台与发动机飞轮壳的紧固螺栓,使发动机与翻转拆装台分离。
6.发动机总成装车后,应按规定加足润滑油和冷却水。
作业4 气阀间隙的调整(二次调整法)1.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同时注意飞轮上的“1—6/上止点”标记与飞轮壳上的刻度线对齐。
2.用花扳手拧松第一个气阀调整螺钉上的锁紧螺母。
3.用符合气阀间隙的塞尺插入气阀杆尾端与摇臂头部之间。
4.用一字形螺钉旋具旋转调整螺钉,使摇臂将塞尺轻轻压住,直到拉动塞尺稍感受到阻力。
5.将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拧紧,注意锁紧时应用一字形螺钉旋具将调整螺钉固定。
6.以同样的方法依次调好1,2,4,5,8,9 (从前至后)中其他5个气阀。
7.将曲轴转360度至飞轮上的“1—6/上止点”标记与飞轮壳上的刻度线对齐,使第六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
8.用同样方法调整3,6,7,10,11, 12(从前至后)6个气阀。
附:CA6102型发动机主要螺栓螺母拧紧力矩连接件名称拧紧力矩/N·m 缸盖螺栓100~120连杆螺栓螺母100~120 正时齿轮室盖螺栓80~100前主轴承盖螺栓140~160 中主轴承盖与后主轴承盖螺栓100~120飞轮固定螺栓100~120启动爪250~300 凸轮轴止推突缘螺栓20~25 凸轮轴正时齿轮锁紧螺母70~90 挺柱导向体紧固螺栓40~70摇臂轴支座固定螺栓30~40飞轮壳与缸体固定螺栓80~100机油滤清器固定螺栓50~70火花塞25~35 水套盖板固定螺栓20~25四.课堂小结课堂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实操进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