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让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让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让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1. 调查目的:本次社会实践旨在了解当前城市公共交通中让座行为情况,探索如何促进文明乘车意识。

2. 调查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交通承载量不断提高。

然而,在拥挤的地铁、巴士等交通工具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应有的舒适体验。

二:调研方法与范围1. 方法选择:a)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来收集大众对于让座行为及其态度观点;b) 实地观察记录法:派出小组成员前往各个重要站点进行现场观察,并做详细记录;c) 访谈法: 面对面采访乘客以获取他们关于让座问题认知水平及看法。

2. 范围确定:根据时间限制和资源条件,我们将主要针对A市内部分重要线路展开此项社会实践活动。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I.问卷调查结果总结:根据回收到的500份有效问卷数据统计显示,- 对是否愿意给有需要的人让座,6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 对于不给他人让座原因分析:35%认为自己也很疲劳;25%担心被误解或引起争端;20%没有注意到周围情况。

II.实地观察记录结果:1. 线路A站点:- 早高峰时段(7:30-8:00)共计进出乘客5000余人次,其中只有15位主动选择了空闲位置并等待其他乘客上车。

- 晚高峰时段(17:30-18:00),同样仅有10位主动示好行为。

2. 线路B站点:...III.面对面采访结果总结:通过与100名随机选取的市民进行深入交流和问答环节后得知,大部分市民都支持文明礼貌、关爱弱势群体,并且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公众教育宣传活动来提升整个社会素质。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他们是否真正需要帮助以及怕惹麻烦而不敢开口请求等现象。

四:调查报告建议基于以上数据统计和综合性考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公众教育宣传:通过媒体、广告牌等渠道,加大对让座行为的普及和引导力度。

2. 定期开展文明乘车主题活动:组织一系列以“关爱他人”、“礼让有序”为核心内容的社区互动或线下活动,增进市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关于公交车让座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公交车让座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公交车让座现象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是对公交车让座现象进行调查的报告。

通过对大量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公交车让座现象的统计数据和观察结果。

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公交车让座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公交车让座现象的改善。

1. 引言公交车让座是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公交车让座现象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公交车让座不仅是一种礼貌和道德的表现,还体现了社会的互助和关怀精神。

因此,了解公交车让座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公交车乘客进行,涉及的问题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对于公交车让座现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实地观察则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路线的公交车上进行,通过观察乘客和司机的行为,对公交车让座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乘坐公交车的人群中,有大部分人(约70%)有过被让座经历,而只有约40%的人有过让座他人的经历。

这表明公交车让座现象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另外,我们发现男性在让座行为上相对更多一些,而女性多为乘坐时被让座者。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也发现有些年轻人并没有主动让座的意识,可能是由于社会观念的演变和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

4. 影响因素分析公交车让座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社会文化因素,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对于公交车让座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

其次是教育因素,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于培养个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文明意识和行为规范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因素还包括人口老龄化程度、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的期望以及个人的道德观念等。

5. 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公交车让座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公交车让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文明素质和责任心。

公交车让座情况调查报告总结

公交车让座情况调查报告总结

公交车让座情况调查报告总结一、引言公交车让座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增加,公交车座位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然而,一些特定群体,如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需求群体,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因此,本报告通过对公交车让座情况的调查,总结相关数据,以期推动公交车让座问题的改善。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通过多个渠道广泛发放问卷,包括在公交车上、公共场所等,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群体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85份。

三、调查结果1.座位占用者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占据座位的人群主要是青壮年,占比达到70%以上。

其中,男性占比60%,女性占比40%。

该结论可能与城市中劳动群体的庞大有关。

2.公交车上的让座情况(1)老年人:6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老年人,只有35%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主动让座给老年人。

其他被调查者多数在老人需要座位时,选择装作没有看见或不愿意让座。

(2)孕妇:70%的受访者表示在遇到孕妇需要座位时,会主动让座。

这个数据较为积极,可能与广告、媒体以及社会对孕妇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

(3)残疾人:45%的受访者表示会给予残疾人让座。

相比于老人和孕妇,让座给残疾人的意愿稍低。

其中,职业学生群体的让座意愿最低,仅为30%左右。

3.不让座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让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年轻人较为疲劳,需要休息;(2)座位不够,没位置让;(3)觉得自己也很累,没有义务让座;(4)对于被让座的人群不关注,缺乏对他们的尊重。

四、问题分析1.人们让座意愿不高在调查中,大多数人表示自愿让座的情况并不多见,说明社会对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认识还需加强。

相比较而言,对于孕妇的让座意愿相对较高,说明社会已对一部分特殊群体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2.座位不足导致让座问题座位不足无疑是一大原因,衍生出了强烈的座位争夺现象,使得让座成为困难。

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公交布局,增加座位数量。

关于小学生公交让座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公交让座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公交让座社会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社会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公交让座现象,旨在了解小学生公交让座行为的现状、原因、影响及改进建议。

本次调查选取了某市公交车上进行,调查对象为小学生乘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

二、调查结果1. 让座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公交让座现象普遍存在,但让座率不高。

在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只有约30%的小学生会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另外,让座对象多为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而忽略了一些需要帮助的乘客。

2. 让座原因小学生普遍认为让座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表现。

另外,部分小学生表示,他们也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引导,认为让座是一种社会责任。

3. 让座影响让座行为对小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让座可以让小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让座行为也会对周围乘客产生积极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公交乘车环境。

三、问题分析1. 让座率不高调查发现,小学生公交让座率不高,这与一些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有关。

另外,一些小学生也表示,他们认为公交车上的座位是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不愿意让给别人。

2. 让座对象单一调查发现,小学生公交让座对象多为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而忽略了一些需要帮助的乘客。

这可能与一些小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有关。

另外,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可能存在问题,没有引导小学生关注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乘客。

四、改进建议1. 加强教育引导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也应该引导小学生关注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乘客,培养他们的社会关爱意识。

2. 建立奖励机制为了提高小学生公交让座率,可以建立奖励机制。

例如,对于主动让座的小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小礼品、积分等。

这样可以激励小学生主动让座,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关于坐公交车主动让座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坐公交车主动让座调查报告作文

篇一:《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的调查报告调查小组组长:严秋文学号:201203034256调查小组成员:朱志峰学号:201203034250调查小组成员:罗丽婷学号:201203034219执笔者:朱志峰学号:201203034250内容摘要:本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数据等方法,了解人民群众对有关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看法,深刻剖析了当代国人的公民道德低下的原因,最后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意见。

本小组衷心希望能通过这一调查报告,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教育带来进步。

关键词:公交车让座;公民道德;道德建设1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公交车又是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因此大力拓展公交车路线成为改善交通的重中之重。

不过,作为社会公德之一的公交车让座,却折射出当代国人的公民道德的水平低下的现象。

为此,本文尝试通过这个调查报告,深入分析当代国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地下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建议。

一、调查背景与现状2006年联合国公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的调查中,中国排名世界倒数第二位,这个结果不能说不让我们惊讶,但是在惊讶之余我们也应该承认,当代国人素质和道德水平的确与世界其他国家存在差距。

例如。

在电视上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让座后老人给予年青年红包,年老的给年轻人让座,老人殴打不让座的年轻人,老人给小孩让座等等。

这些无不折射出当代国人公民道德现状。

二、调查对象与目的调查时间:2013年7月——8月调查形式:在线问卷调查对象:在线网友,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了解人民群众对有关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看法,希望从被调查者中获知当代国人道德水平底下的原因。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找出当代国人道德水平低下的原因,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最后对症下药得出有效结论和提出建议。

三、数形结合说明问题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网友进行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总的来说,公交车让座情况良好。

让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让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让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让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社会中让座行为的现状和问题,探索让座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1.2 调查背景近年来,让座问题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备受关注。

虽然有许多人乐于主动让座,但也有不少人对此行为持消极态度,甚至出现让座现象减少的趋势。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让座社会实践的现状,为解决让座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2.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城市公共交通乘客为主要调查对象,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不同交通工具上的乘客。

2.2 调查内容2.2.1 让座行为的频率和方式2.2.2 让座行为受到的反馈和看法2.2.3 让座行为的动机和原因分析2.2.4 让座行为的地域差异三、调查结果分析3.1 让座行为的频率和方式通过对乘客让座行为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得出让座行为在不同交通工具上的频率以及不同的让座方式。

结果显示,在地铁中,站起让座的形式较多,而在公交车上,常见的是移动身体让座的方式。

3.2 让座行为受到的反馈和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乘客对让座行为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文明行为。

然而,也有部分乘客对让座行为持消极态度,认为让座是个人权利,不应被强制。

3.3 让座行为的动机和原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让座行为的动机主要包括道德责任感、同情心和习俗传统等。

然而,也有一些乘客不愿意让座的原因,例如身体不适、不了解让座的规则等。

3.4 让座行为的地域差异通过对不同城市的让座行为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一些城市,如北京和上海,让座行为较为普遍,而在一些二线城市,让座行为相对较少。

四、对策建议4.1 提高社会公众的意识和道德责任感,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推广等方式,加强对让座行为的认知和理解。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让座的义务和权利,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对乘客的让座行为予以保护和奖励。

4.3 加强对乘客让座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举报渠道,对恶意占座等现象进行查处和处理。

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摘要:公交车是现代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乘坐公交车时的座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公交车乘客在让座问题上的意识和行为,以便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引言:公交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然而,乘客让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

乘坐公交车的一方面是体力劳动者,他们通常需要站立工作一整天,对于他们来说有一个座位是极其宝贵的。

另一方面是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较多休息的人群,对他们来说,能够得到他人的让座是一种尊重与关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交车乘客在让座问题上的态度与行为,以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439份有效。

问卷内容包括乘客的性别、年龄、职业、乘坐公交车频率以及对让座问题的态度和行为。

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占42%、女性占58%。

根据年龄分布,18-30岁的年轻人占58%、31-45岁的中年人占30%,老年人(55岁及以上)占12%。

调查对象中,学生占30%,上班族占47%,其他职业占23%。

乘坐公交车的频率方面,每天乘坐公交车的占60%,每周乘坐公交车的占28%,偶尔乘坐公交车的占12%。

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88%的受访者认为应当让座给有需要的人,但只有5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主动让座。

其中,乘坐公交车频率较高的人群更倾向于主动让座,而学生群体则相对较少主动让座。

还有一些乘客表示,他们希望公交车司机能更积极地监督和处理乘客让座的问题。

讨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乘客对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

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让座给有需要的人,但实际上只有一半的人会主动让座。

这可能与受调查者的个人背景、习惯以及公交车上的人际关系有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乘客对于让座问题的认识与重视,促使更多人主动让座。

公车让座调查报告

公车让座调查报告

公车让座调查报告《公车让座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公共交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城市中,公共汽车是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然而,在公共汽车上,让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让座的规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之一,但有时在公共汽车上,往往会出现乘客不主动让座的情况,尤其是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如老人、孕妇、残疾人等。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在公共汽车上乘客是否愿意主动让座,以及不主动让座的原因,从而为提升公共汽车乘车环境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路线的公共汽车上发放问卷,对乘客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乘客年龄、性别、平均每周乘坐公共汽车次数、是否愿意主动让座以及不主动让座的原因等问题。

四、调查结果1.调查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0份。

2.乘客年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18-30岁的乘客占比最高,达到45%,其次是31-45岁的乘客,占比为30%。

3.乘客性别比例:男性乘客占比57%,女性乘客占比43%。

4.愿意主动让座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有92%的乘客表示愿意主动让座。

5.不主动让座的原因:对于不主动让座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忙于玩手机或听音乐(25%)、没有看到需要让座的人群(20%)、不想被指责或压力(15%)、觉得不舒服或疲劳(10%)、不愿意让座给自以为不需要帮助的人(5%)。

6.建议:部分乘客提出建议,希望公共汽车公司能够设置更多的“爱心座”,并在公共汽车上开展宣传活动,提醒乘客应该主动让座。

五、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乘客表示愿意主动让座,但仍然有少部分乘客存在不主动让座的情况。

为提升公共汽车乘车环境,建议公共汽车公司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提醒乘客应该主动让座,同时加大对“爱心座”的设置力度,营造更加文明和和谐的乘车环境。

综上所述,公共汽车是大家共同的交通工具,乘客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主动让座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举动,但却能传递出社会文明的正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乘坐公交车让座的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组长:严秋文学号: 03034256调查小组成员:朱志峰学号: 03034250调查小组成员:罗丽婷学号: 03034219执笔者:朱志峰学号: 03034250
内容摘要:本调查报告经过调查数据等方法,了解人民群众对有关乘坐公交车让座问题的看法,深刻剖析了当代国人的公民道德低下的原因,最后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意见。

本小组衷心希望能经过这一调查报告,对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教育带来进步。

关键词:公交车让座;公民道德;道德建设
当前,中国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公交车又是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因此大力拓展公交车路线成为改进交通的重中之重。

不过,作为社会公德之一的公交车让座,却折射出当代国人的公民道德的水平低下的现象。

为此,本文尝试经过这个调查报告,深入分析当代国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地下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建议。

一、调查背景与现状
联合国公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的调查中,中国排名世界倒数第二位,这个结果不能说不让我们惊讶,可是在惊讶之余我们也应该承认,当代国人素质和道德水平的确与世界其它国家存在差距。

例如。

在电视上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让座后老人给予年青年红包,年老的给年轻人让座,老人殴打不让座的年轻人,老人给小孩让座等等。

这些无不折射出当代国人公民道德现状。

二、调查对象与目的
调查时间: 7月——8月
调查形式:在线问卷
调查对象:在线网友,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了解人民群众对有关乘坐公交车让座
问题的看法,希望从被调查者中获知当代国人道德水平底下的原因。

调查目的:经过调查找出当代国人道德水平低下的原因,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最后对症下药得出有效结论和提出建议。

三、数形结合说明问题
经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网友进行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总的来说,公交车让座情况良好。

35.48%的网友经常让座,38.71%的网友见到老弱病残孕者是让座,14.52%的网友偶然让座,6.45%的网友有过一两次让座的经历。

由此可见,一方面政府社会的宣传效果明显,另一方面,网友的道德素质较高。

不过,依然有 3.23%的网友至今从未有过让座的经历,这表明社会上还有漏网之鱼,国人的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

以下图表是关于“您乘坐公交车时是否有让座的经历”问题上的数据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