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6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新人教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分析】《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
通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学成报国的雄心壮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
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掌握观察和理解地图的基本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热情。
强调国土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成报国的理想。
【教学重点】1. 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2. 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难点】1. 学会观察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2. 理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领土的完整性。
【学情分析】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国家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等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欠缺。
学生对台湾的认识可能也存在一些误解和混淆。
学生在观察和理解地图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全面理解祖国的地理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展示中国美景的视频,如大熊猫的栖息地、长城的壮丽景色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大家看到这些美丽的地方了吗?你们知道这些地方都在哪个国家吗?学生:中国!教师:没错!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我们神圣的国土。
二、教学目标解读1. 教师向学生解读今天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考目标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教师:学习我们国家的地理信息,对于我们了解祖国、热爱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非常重要。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教学设计(3课时)及教学反思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反思五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断提升,但是,这些认识相对零散,更多的是具体、微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领会。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从情感上帮助学生明确,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多样,气候差异很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东部和西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祖国辽阔的国土与壮丽的山河,初步建立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意识。
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三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祖国自然环境,认识祖国的区域特征,感受祖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了解与认识这些内容,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1.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自己的旅游照片、描绘祖国辽阔的文艺作品,以及有关祖国疆域的数据;课上,学生可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对祖国辽阔的感受。
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疆域》,找到我国的邻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找到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我国的台湾岛。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图例认识地图:黄色代表陆上邻国,绿色代表海上邻国。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读图,谈谈自己的发现,分享自己的感受。
+2.课前,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出生地是哪里;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在疆域图上查找自己家乡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然后再查找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初步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可请去过台湾旅游的同学准备相关照片、旅游纪念品等;课上,学生分享搜集的资料,一起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台湾的民风民情以及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9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6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教学内容: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和我国的行政区划,充分感受辽阔的国土。
2、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会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
3、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充分感受辽阔的国土。
2、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班委会选举行程,培养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教学内容: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
2、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文明旅游。
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
2.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
教学难点:
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201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能力目标]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
(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打一国家名称)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你知道我国的首都和全称是什么吗?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源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板书课题)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祖国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祖国疆域的辽阔。
①世界各大国面积比较。
②中国与欧洲面积比较。
③小结: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3.你还能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疆域辽阔呢?活动二:了解我国的邻国1.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岛屿。
2.阅读《中国的疆域》图,一小组为单位找一找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和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兵在图中圈出。
3.交流汇报。
4.小结: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自北向南)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01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能力目标]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
(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打一国家名称)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你知道我国的首都和全称是什么吗?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源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板书课题)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祖国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祖国疆域的辽阔。
①世界各大国面积比较。
②中国与欧洲面积比较。
③小结: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3.你还能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疆域辽阔呢?活动二:了解我国的邻国1.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岛屿。
2.阅读《中国的疆域》图,一小组为单位找一找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和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兵在图中圈出。
3.交流汇报。
4.小结: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自北向南)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5课时)及教学反思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反思五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断提升,但是,这些认识相对零散,更多的是具体、微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领会。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从情感上帮助学生明确,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多样,气候差异很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东部和西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祖国辽阔的国土与壮丽的山河,初步建立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意识。
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三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祖国自然环境,认识祖国的区域特征,感受祖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了解与认识这些内容,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1.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自己的旅游照片、描绘祖国辽阔的文艺作品,以及有关祖国疆域的数据;课上,学生可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对祖国辽阔的感受。
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疆域》,找到我国的邻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找到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我国的台湾岛。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图例认识地图:黄色代表陆上邻国,绿色代表海上邻国。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读图,谈谈自己的发现,分享自己的感受。
+2.课前,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出生地是哪里;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在疆域图上查找自己家乡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然后再查找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初步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可请去过台湾旅游的同学准备相关照片、旅游纪念品等;课上,学生分享搜集的资料,一起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台湾的民风民情以及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6、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国土的含义和重要性;2.掌握爱护国土的基本知识;3.能够说出保护国土的方法;4.培养学生珍爱国土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1.国土的含义和重要性;2.怎样爱护国土。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国土资源保护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国土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以及保护国土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理解国土的含义和重要性1.让学生回答“国土”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国土是指整个国家的土地、水域和天空,是祖国的基础和保障。
2.让学生思考国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国土的保障。
3.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地图、实物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国土的含义和重要性。
3. 掌握爱护国土的基本知识1.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国土的必要性,明确爱护国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针对学生常见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向学生讲解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行为准则。
3.通过学习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等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国土的意识和行动。
4. 能够说出保护国土的方法1.让学生了解保护国土的方法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减少污染等方面。
2.引导学生掌握实际可行的保护国土方法,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绿化环境、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
3.通过讨论和归纳,让学生掌握系统性、科学性的保护国土方法。
5. 培养学生珍爱国土的情感和意识1.通过教育活动、亲身实践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体验国土的神圣性和珍贵性。
2.为学生提供搞好环境和资源保护、爱护国土的机会,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积极行动、争做环保小卫士。
3.通过教育活动、学生之间的交流、科普读物的阅读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珍爱国土的情感和意识。
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习者深入理解了国土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爱护国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珍爱国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3.学习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护国土的重要性,明确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201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201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神圣的国土》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爱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土的概念、国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国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法治教育的理解也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国土的基础上,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保护国土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爱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保护国土的法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爱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保护国土的法律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土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土保护的重要性,提高法治观念。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保护国土的自觉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
引导学生关注国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国土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祖国美景大家赏
(1)图1:黄山。
生听录音介绍
(2)图2:天山牧场图片
看文字介绍
(3)图3:黄河上游
学生说自己了解的情况。
(4)视频1:长江山峡
生聆听介绍
5.问:想一想,为什么长江和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
6.小组合作交流
在节假日时,同学们跟随爸爸妈妈外出旅行,请说一说去过哪些地方,哪个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带来的照片(图片等)在组内交流展示,并做介绍,说一说这个景观带给你的感受?
7.小结:升华情感。
三、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神圣不可侵犯
个性修改
作
业
与
反
思
外出旅行的景点资料;国内的世界自然遗产。
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 五年级设计人课型:活动综合课课时数:3
教
材
分
析
《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包含“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三个框题,本课时主要是探讨第二框题和第三框题内容,第二框题对应课程标准五(4),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
2.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
3.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文明旅游。
重难点分析
1.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
2.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学具准备
PPT,生:外出旅行的景点资料;国内的世界自然遗产。
学法
交流讨论法、调查法
4.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让学生感受祖国江山秀美多娇,激发爱国之情。
5.除了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人类要保护的世界遗产。请阅读P51,了解我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合作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需要保护。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小结: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2.阅读P44《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一图你会发现,我国的陆地面积与欧洲差不多,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我国面积之大。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说一说祖国疆域的辽阔吧!
3.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一说祖国疆域的辽阔。
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在研究自然环境演化时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人类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
1.阅读P50《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想一想图中这么多景区,它们为什么能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呢?
2.请去过其中某个地方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感想。
3.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一说议感兴趣的世界自然遗产。
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设计人课型:活动综合课课时数:3
教
材
分
析
《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包含“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三个框题,对应课程标准五(1),课程内容: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难点分析
1.感受祖国的辽阔,激发对祖国热爱之情。
学具准备
PPT,生:调查台湾岛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等资料
学法
交流讨论法、调查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呈现中国地图,再呈现世界地图,让学生找中国所在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ຫໍສະໝຸດ 神圣的国土》。二、辽阔的土地
(一)活动:说一说
1.问:关于我们的祖国国土,你们想了解哪些信息?
(1)诗歌(2)数据(3)旅游经历(4)其他方式
(二)活动:找一找
1.阅读P45《中国的疆域》图,找一找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
2.有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3.再找一找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我国的台湾岛。
4.阅读了《中国疆域图》你有什么感受?
5.小结: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在祖国大陆的冬眠,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我国近海岛屿众多,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个性修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PPT播放祖国名山大川美景图片,生欣赏祖国美景图。
3.导入新课——《我们神圣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
二、好山好水好风光
1.阅读P48《中国地形》,找找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奖大河,看看它们都分布在哪里?
2.看看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河流,说说它们的名字。
(三)行政区划
我国现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1.阅读P46阅读角。
2.阅读P46《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看看我国都有哪些省?
3.找找我国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4.你和家人的出生地是什么地方?在图中找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5.台湾省
学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谈一谈对台湾的了解。
第一课时主要集中在第一框题。第一框题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感受辽阔的国土。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感受祖国的辽阔。
2.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会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
(1)美丽风光(日月潭、阿里山等)
(2)民风民情
(3)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4)其他资料
师小结: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课堂总结
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
板
书
设
计
我们神圣的国土
辽阔的国土
四、旅游文明公约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行动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爱护祖国的一草一木,然后设计一份《旅游文明公约》
2.各小组分享制定的《旅游文明公约》。
3.修订“公约”,小组成员签名承诺。
五、总结
祖国处处是美景,祖国山河的美景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践行今天的承诺,保护身边的一山一水,保护一草一木,让我们的祖国好山好水好风光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