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094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资料
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交通运输方式愈加多样化,其中动力客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商业经济活动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动力客车在行驶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如不良驾驶行为、车辆故障、道路情形不良等,这些因素会对乘车人员、行人和其他司机造成威逼。
因此,保障动力客车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动力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包括了各方面的要求,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认真介绍。
一、安全防护系统1、ABS系统: ABS是浸泡在车辆的制动系统中的电子安全程序。
它可以避开车辆因急停而横冲直撞,从而提高安全性。
2、EBD系统: EBD是一种先进的电子制动力调配系统,它可以依据车辆荷载和路面情况自动调整前后轮制动力的调配,以实现更好的制动性能。
3、TCS系统: TCS是车辆安全性掌控系统。
当车辆在转弯或加速时,TCS会通过对车辆离心力的监测来确定是否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并避开翻车。
4、ASR系统: ASR是限制车轮旋转的附加系统,可帮忙车辆在减速时保持操纵稳定。
5、ESP系统: ESP是电子稳定性掌控系统,可依据传感器和制动器等器件的数据实时监测车辆的动态情况,并在必要时对车辆进行制动,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
二、车辆通信动力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还包括必要的车辆通信系统。
车辆通信系统使车辆能够在道路上彼此沟通,以便更好地适应路况和其他车辆的行动。
车辆通信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1、高牢靠性:车辆通信系统应能够在最恶劣的天气和路况下工作。
2、创新:车辆通信系统还应包含最新的技术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3、即时性:车辆通信系统应具有最快的传输速度,以确保适时传递和接收信息。
4、无线连接:车辆通信系统应采纳无线通信技术,以削减车辆与固定设备之间的连接和移动的便利性。
三、驾驶辅佑襄助系统1、倒车雷达:倒车雷达可以帮忙司机避开倒车时发生事故,特别是对于高大或长的车型更加简单显现盲区,因此倒车雷达可以起到很好的辅佑襄助作用。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1094-实施内容及时间

4.1.6 4.1.7 4.1.8 4.1.9 4.1.10 4.2.1 4.2.2 4.2.3 4.2.4 4.3.1 4.3.2 4.3.3 4.3.4 2018-4-1(大于9米的车)
2019-4-1(不大于9 米的车)
19 营运客车安装气压显示、限压装置,油水分离器 20 营运客车制动储气筒内工作气压应大于或等于1000kPa 21 营运客车满足制动稳定性要求 发动机前置后驱时,应安装防止传动轴滑动连接装置脱落 22 引发危险的防护装置 23 营运客车应装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营运客车单胎车轮应安装胎压监测系统或胎压报警装置, 24 并能通过仪表显示 25 车长大于9m,前轮应安装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上部结构强度符合GN17578的要求,座椅的调整和锁止装 26 置保持锁止状态,座椅与车辆固定件不失效 座椅机器车辆固定件强度符合GB13057,约束系统在不适用 27 其他工具条件下能被正常打开 28 每个分隔仓的出口最少数量见P49页的表
2018/4/1 2018/4/1
4.6.3.4 4.6.3.5 4.6.3.6 2018/4/1
4.6.3.7 4.6.3.8
2018/4/1 2018/4/1
36 37 38Leabharlann 394041 42
43 44 45 46 47
应急锤取下时能发出声响报警 驾驶员附近配置一个应急锤。 踏步区不得设置座椅、通道中不得设置折叠座椅。应急门 引道处前排座椅靠背不可调节 营运客车应配备单油箱,油箱容积≤260L CNG、LNG、LPG燃气专用装置安装符合GB7258要求,CNG、 LNG还应符合GB19239规定。加气口,控制仪表和阀件应设 置安全防护装置 普通装2点安全带。驾驶员、前排乘客座椅、驾驶员和乘 客门后第一排座椅,最后一排中间座椅及应急门引道后方 座椅配置3点式安全带 配置醒目的安全带佩戴提醒标识,未佩戴时,有声学报警 发动机舱和其他热源附近使用耐温不低于125度的阻燃电 线,其他部位的线束采用不低于100的阻燃电线,波纹管 阻燃特性满足GB2408规定的V-0级。线束穿孔应设置阻燃 耐磨绝缘套管 内饰材料符合JT1905 装电涡流缓速器时,安装部位上方应装具有阻燃性的隔热 装置,并加装温度报警 保证发动机或采暖装置的排气不进入客舱,且有通风换气 装置 营运客车至少配置2个停车楔
JT T 1094 2019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 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 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 管理局、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 输管理局、贵州省道路运输局、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 股份有限公司。
GB/T 24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6323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2676 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
方法 GB 13057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GB 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2 M2 类--座位数超过9座,总质量≤5000kg的载客汽车; M2 类--座位数超过9座,总质量≥5000kg的载客汽车; B 级--乘员不多于22人,不允许乘员站立; Ⅲ 级----乘员多于22人,不允许乘员站立;
3 ★ 本标准不适用于校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 794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车载终端
技术要求
JT/T 808 JT/T 883 JT/T 889
JT/T 890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 协议及数据格式
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 技术要求 和试验方法
客车发动机缓速器装车性能要求和试验 方法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2批营运客车安全达标车型的通知-2017年第57号

制定机关
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
2017.12.12
施行日期
2017.12.12
文号
2017年第57号
主题类别
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效力等级
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2批营运客车安全达标车型的通知
2017年第57号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JT/T 1094-2016)的通知》(交办运〔2017〕31号)有关要求,现将已通过技术审查和公示程序的第2批营运客车安全达标车型予以公布。
附件:营运客车安全达标车型表(第2批)交通Βιβλιοθήκη 输部2017年12月12日
——结束——
JT T 1094 2016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客车的操稳性试验包括:蛇行试验和稳态圆周试验 蛇行试验的目的:考核车辆瞬态行驶稳定性,对于评价 车辆变道、超车工况行驶稳定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稳态圆周试验:(1)定半径变车速试验 (2)定车速变转角试验
•
4.2.4
营运客车在平坦、硬 实、干燥和清洁的水泥 或沥青路面上行驶,以 10km/h 的速度在 5s 之 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 过渡到外圆直径为 25m 的车辆通道圆行驶,施 加于转向盘外缘的最大 切向力应小于或等于 245N。与GB7258要求 一致。
4.3.4
发动机排气制动
液力缓速器
电涡流缓速器
4.3.5
采用气压制动的营运客车应安装气压显示装 置、限压装置,并可实现报警功能。气压制 动系统应安装保持压缩空气干燥、油水分离 装置。
采用气压制动系统营运客车制动 储气筒内工作气压应大于或等于 1000kPa。--目前为800kPa
4.3.6
4.3.7
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T 13594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14166 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 约束系统和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 GB 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 固定点 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 GB/T 13594 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 GB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 17578 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 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讲演者:刘利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1094-2016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Safety specifications for commercial bus
营运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参考文本

营运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营运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运行可靠,凡参加营运的车辆均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条件。
一、车容整洁,装备齐全,外露部位的螺栓、螺母紧固可靠。
二、发动机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不得有异响,无漏水、漏气、漏油、漏电等现象。
三、底盘各总成连接牢固,不过热,无异响,性能良好,各润滑部门不缺油。
四、转向轻便灵活,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无裂纹和损伤,锁销牢靠,并且球销不得松旷。
横、直拉杆不得拼焊;方向盘的最在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右各不得超过15度;前轮定位应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五、脚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应符合规定,行车制动最大效能应在踏板全行程的五分之四内达到;制动距离应符合规定,无跑偏现象;驻车制动器作用可靠。
六、传动轴连接牢固,运转时不发生震抖和异象,中间轴承、方向节不得有裂纹和松动现象。
七、轮胎气压正常;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在磨损后不得少于3.2mm;轮胎面因局部磨损不得露出帘面层;轮胎的胎面和胎臂上不得有长度超过2.5cm,深度露出帘面层的破裂和划伤,同一轴上的轮胎应为相同的型号和花纹;前轮不得装用翻新的轮胎。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2016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编制组二零一六年十一月目录1.工作简况 (1)1.1任务来源 (1)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1)1.3 工作过程 (2)2.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6)2.1标准的编制原则 (7)2.2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8)2.3主要试验(或验证)分析 (10)3.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0)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情况 (10)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1)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及依据 (11)7.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1)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2016年6月26日,发生在湖南省宜凤高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暴露出了营运客车在主被动安全、防火、事故逃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提升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水平,7月27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召开了《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启动会。
会议决定由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作为标准编写起草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全程负责标准制定的组织和协调服务工作。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主要起草单位:工作组成员:1.3 工作过程作为标准起草的牵头单位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编制组成员单位一起,按照标准编制计划及成员单位工作分工,开展了以下工作:2016年8月,设计出了标准的整体架构,确定了标准编制的技术路线,形成了标准草稿,并召开了小范围的专家咨询会。
1)从注重体系结构划分的严谨性,并与现有安全类标准体系进行有效衔接的角度考虑,确定了按车辆总成形式划分的标准整体架构,分别从整车、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行驶系、车身结构强度及出口、安全防护装置等七个方面,提出营运客车安全技术要求。
核心内容是在现有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实际和事故暴露的安全问题,提出更加严格的安全条件要求,同时吸纳现有相关标准中需要强调的涉及安全的条款。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编制组二零一六年十一月目录1.工作简况 (1)1.1任务来源 (1)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1)1.3 工作过程 (2)2.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6)2.1标准的编制原则 (7)2.2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8)2.3主要试验(或验证)分析 (10)3.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0)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情况 (10)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1)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及依据 (11)7.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1)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2016年6月26日,发生在湖南省宜凤高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暴露出了营运客车在主被动安全、防火、事故逃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提升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水平,7月27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召开了《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启动会。
会议决定由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作为标准编写起草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全程负责标准制定的组织和协调服务工作。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主要起草单位:工作组成员:1.3 工作过程作为标准起草的牵头单位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编制组成员单位一起,按照标准编制计划及成员单位工作分工,开展了以下工作:2016年8月,设计出了标准的整体架构,确定了标准编制的技术路线,形成了标准草稿,并召开了小范围的专家咨询会。
1)从注重体系结构划分的严谨性,并与现有安全类标准体系进行有效衔接的角度考虑,确定了按车辆总成形式划分的标准整体架构,分别从整车、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行驶系、车身结构强度及出口、安全防护装置等七个方面,提出营运客车安全技术要求。
核心内容是在现有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实际和事故暴露的安全问题,提出更加严格的安全条件要求,同时吸纳现有相关标准中需要强调的涉及安全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