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程笔记(陈寒版)

教育学教程笔记(陈寒版)
教育学教程笔记(陈寒版)

教育學教程

第一章人与教育

第二章教育概述

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产生以来就已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侠义的教育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侠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是指直接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主要以教为职责,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和家长。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受教育者:在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侠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教育内容: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播思想和观点,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和对象性的统一。教育手段: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物质手段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

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含义: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传授知识、技能,并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

特点: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教育的演进: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沛西?能《人民的教育》)

心理起源论(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劳动起源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上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1、原始形态的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以口耳相传为主要手段;无阶级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2、古代形态的教育(学校教育成为主要形式;阶级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对立。)

3、现代形态的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逐步结合;教育制度日臻完善;内容与方法日益科学

化。)

4、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当代教育(终身化;全民教育;民主化;现代化。)

教育思想(教育学)的演进: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教育学的萌芽(《论语》、《学记》、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

1)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的是弗朗西斯?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2)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

3)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

4)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儿童的生理、

心理特点在教育中的极端重要的地位,并把它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

5)斯宾塞著有《教育论》,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6)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现代社会中教育学的发展

杜伊《实验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凯洛夫《教育学》、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布鲁纳《教育过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体系: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的依据:

客观依据:1、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2、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会制约教育目的的实施。

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主义)

素质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4、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必要物质前提;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社会将使人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

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各自有各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离不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根据各育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避免忽视某一部分或把每个部分孤立起来的错误做法,要坚持“五育”并重。

第四章教育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有自己的内涵和本质。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教育具有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要经过教育的转换和选择;

3、教育自身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和继承性;

4、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生命性则是教育的根本。

第五章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他们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的公民。

教师劳动的职业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超前性和长期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合作性(P137—P138)

教师的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风度仪表

1、专业素质

(1)学科的专业知识

(2)通识文化知识

(3)教育学科的知识、技能

(4)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

2、教师的专业能力

(1)基础能力(一般能力)

(2)职业能力

(3)拓展能力

3、专业情意与专业性向

(1)专业信念与理想

(2)专业情意

(3)专业性向

(4)专业自我

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1、“关注”阶段发展论(富勒和布朗)

(1)任教前的关注阶段

(2)关注生存阶段

(3)关注情境阶段

(4)关注学生阶段

2、“教学专长”阶段论(伯林纳)

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教师→能手→专家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职前的教师专业教育

(1)职前教师教育机构

(2)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

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2、新教师入职教育

(1)新教师入职仪式教育

(2)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3)师徒结对的方式

3、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后教育

(1)教师继续教育

(2)校本培训

(3)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

学生(student)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如家中、军队等等)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据大多数地区的学习机关小学、中学、大学而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内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与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是学校发展的无形动力。

师生关系的内容:教育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心理关系(认知和情感)

师生关系的类型:命令—服从型;领导—依赖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参与型

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

2、建立教师威信

3、关爱、尊重和信任学生

4、采取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

5、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交往、沟通

6、提高自我修养,以人格塑造人格

7、加强沟通,做好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工作

第六章课程

课程的类型:

根据课程内容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1)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逻辑顺序,

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中选择一定内容加以组织形成不同学科的课程。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它是从儿童兴趣需要出发,按照各种实践活动类型和特定活动方式设计的课程。

(3)综合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根据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也叫正式课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直接和明显方式呈现的课程,通俗的说就是学校课程表里明确规定的学科和活动。

(2)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它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如学校的建筑物、教学设备等;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等;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有涉及范围广、潜在性、结果难以量化的特点。

根据开发和管理主体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课程编制是指为了完成一项课程计划而进行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阶段。

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编制:

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编制一直是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由专门机构负责、组织部分学科专家和部分中小学教师参与进行的。

三个层次: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校本课程的开发:

定义: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或解决学校自身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员等合作进行的课程发展过程与结果。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完善了课程体系;

2、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3、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1、课程选择: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2、课程改编: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的不同的群体进行的课程上的修改。

3、课程整合: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4、课程补充:指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

5、课程拓展: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6、课程新编:指全新的课程单元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

组建开发队伍→情境和需要分析→拟定目标→设计方案→讨论与实施→评价与修订

第七章教学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学原则依据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

2、教学原则的提出要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3、教学原则产生于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积累;

4、确立教学原则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5、教学原则的确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P228—P230)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量力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课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课堂教学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4、有利于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

5、有利于电化教育的开展和媒体教材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

1、分析教学对象(教学设计的基础)

2、确定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策略

4、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

3、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

4、辅导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1、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

(1)个别教学

(2)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基础)

(3)贝尔—卡兰斯特制(导生制)

(4)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提出)

(5)文纳特卡制(华虚朋)

(6)分组教学

(7)特朗普制

2、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3、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主要受教学观念、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说课(P255—P259)

课堂问题行为: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课堂问题管理策略:暗示控制、提问同桌、运用幽默、创设情境、正面教育

第八章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过程:

内涵: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特点:

1、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对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过程;

2、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3、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

4、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的结果。

德育原则:

(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

(二)行知统一;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四)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五)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七)疏导原则;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①观察②谈话③分析书面材料④调查研究

2、教导学生学好功课

3、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

4、选拔培养好班干部

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6、评定学生操行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职责:

基本职责:组织班级学生共同经营班级

具体职责: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活动指导、个别教育、组织协调

班主任工作平台:班级、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编班定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教育教学单位。简单地说,班级是学校划定的由学生组合而成的教育教学组织。

班集体是班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共同愿景、共同规范、共同行动、高效组织、和

谐人际的特征。

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一、建立、健全班级组织;二、抓好班级日常管理;三、开展班级活动;

四、整合班级教育力量。

第十章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规定学制的依据: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

(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成立;

(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四)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的一个制约因素。

学制的类型:西欧双轨制(英国)、美国单轨制、苏联的分支型学制

我国的学制: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

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施行的现代学制。

我国现行的学制的建立与发展:1、1951年的学制改革;2、1958年的学制改革;3、我过现行学校系统。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By .毐、葯°

2011.12.24

No matter how much I feel lost and hesitated now.I need to live the way I want at last.

无论我此时是如何的彷徨迷茫,最终,我都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

《教育名著选读》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选修课) 2.课程名称:教育名著选读 3.开课专业:教育管理专业 4.开课时间:2009年2月——2009年7月 5.主持教师:马开剑 6.教学方式: 在教师推荐的教育名著范围内,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和网上学习,自己进行泛读和精读。撰写读书笔记。 学习小组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学习活动。 7.总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 8.课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撷取在世界教育史有重大影响和学习价值的中外教育名人名著。在课程导师导读基础上,自主阅读,网上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参观学习,在泛读的基础上了解中外教育名人名篇的概况,有重点地精读相关篇章,写出读书报告。培养学员的读阅学习能力、分析、批判和创新能力(通常要求一个学分撰写一篇读书报告)。 9.推荐名著 经典专著: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年版。 2.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泰勒著,施良方译,瞿葆奎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 6.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重印)。 8.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重印)。 9.中央教科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重印)。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柏拉图《理想国》 1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5.卢梭《爱弥尔》 1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7.斯宾塞《教育论》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18.《被压迫者教育学》 19.巴格莱《要素主义者的纲领》 20.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里学》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00429 劳凯声《教育学》整理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三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②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④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 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原理冲刺背诵笔记,黄甫全

请举例说明你对校本教育研究能力的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一)校本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研究中改变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研究观点,其研究轨迹是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深化认识,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1)树立研究的意识。 (2)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 1)帮助教师学会研究课题的选择:①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局选题;②立足于本校实际选题;③立足于个人特点选题;④教师可以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科研课题,把选题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2)帮助教师认识研究的价值取向:①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②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的发展;③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发展。 3)帮助教师确立校本教育研究的实施方式:①合作型研究和独立型研究相结合,以独立型研究为主;②引进型研究和独创型研究相结合,以独创型研究为主;③系统持久性研究与灵活机动型研究相结合,以灵活机动型研究为主。 4)帮助教师掌握校本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5)帮助教师领会校本教育研究过程:①研究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一致,便工作边研究,研究为工作服务;②重视对成果转化过程的把握。 6)帮助教师学会校本教育研究的成果形成和鉴定标准。 (3)帮助教师遵循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研究要以学校为本:①研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②研究要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研究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2)研究要以教师为本:①研究要考虑教师实际;②研究要考虑教师的成长特点 3)研究要以学生为本:①校本教育研究要以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②研究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如何创新以心理逻辑为主导的活动准则,请举例说明。 小学教育活动中开展心理逻辑优势: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未来发展尚未确定的小学生,教育活动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进而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准则: 1)树立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意识: 2)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的注意、记忆以及思维等认知领域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②顺应小学生的心理。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利于学生能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识的意义。 ③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活动在顺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还应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的有效发展。2)创新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方法:开展教育活动需需要灵感点燃,需要想象驰骋,需要创新追求,同时,灵感,信心也来自于不断的模仿和持续的思考。

00429自考教育学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十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 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实验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定量研究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陶冶”与“唤醒” 实用主义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制度教育学:世纪年代法国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批判教育学:世纪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布厄迪尔 四、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应者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就是教育学最活跃的时期。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doc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教书育人是时代永恒的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形式、目的等等都发生了改变。 学校的教育渐渐发展成为根据计划性、目的性、条理性、全面性的,多种的教育形式,教育种类,相结合,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发展。比如现今教育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更是应时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而衍生出了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等。中共领导提出“科教兴国”,而如现的教育的发展却已经无法离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追求知识及社会对教育程度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发展;国家的政策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提出都有利于教育的发展;经济文化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但在这之中也存在的发展上的不利因素,比如说:恶性竞争、教育舞弊等等,避免和解决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是很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的,也是正在极力解决当中的。 教育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等各不相同,但是教育作为一个全球共同存在的问题,她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趋势。 教育的规模、内涵不断的增长,体制结构不断的变化,在不断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育缺陷,如教育不平等,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非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等。这些发展变化告诉了我们: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都是需要不断发展更新的,古时的“六艺”,现在的“九门功课同步学”,还有兴趣班的“遍地开花”等等,无一不在印证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发展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不足的存在,大范围内的教育不平等、小范围内的恶性竞争,随新科技产生的考试舞弊……如何正确的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 教育渐渐的普及,普通民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追求终身教育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之中。 做许多事,都会存在着目的,教育也不另外。 教育的目的在于需求,但随着社会渐渐的发展,更多的上升到了精神提升、知识丰富的领域。古时只有男子才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较为富贵的男子,他们为了成为状元、为了做大官光耀门楣、为了成为大家敬仰的“文曲星”,他们努力学习四书五经,女子只能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女子不需做官,只需相夫教子;现实,男女均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今每个人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会有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是为了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河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个人的受教育目的的方向。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硕备考分析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 硕备考分析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硕)备考分析 【小学教育专业简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比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等等,也可以从事学习管理师、教育咨询师等,尤其在北京,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些重点院校小学教育的招生情况,希望给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重点院校备考信息】 一、小学教育专硕重点院校近两年招生情况 (一)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992小学教育综合) 参考书目: 特殊说明:(2016年及其之前北师大专硕没有招收小学教育,2017年第一年招生没有给出参考书目) 2017年北师专硕增加招收小学教育专业,人数30人,没有给出参考书目,考察的是992小学教育综合。 (二)南师大小学教育(825小学课程与教学) 2017年参考书目: 825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复试:参考书目?无 2016年参考书目: 833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复试:参考书目?无 南师小教,2017年招生人数增加了6人,代码有所变动,由之前的833变为825,但是都是考察的是小学课程与教学,参考书目没有变化,同学们可以放心备考。需要强调指出的是:2017年南师小教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与2016年不同的地方。 (三)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889小学课程与教学) 2017年参考书目: 889小学课程与教学:

新编教育学教程笔记吐血全面总结

导论:时代、教师与教学 古代社会中教师职业的出现与教育经验、教育思想的积累 自有人类社会出现,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就存在了。但是,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却是在教育有了相对独立形态——学校以后才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是在努力社会中形成的。 在中国和古埃及等东方国家中,最早的一批教师是由掌握文字和计算等技能、懂得各种祭祀、礼仪的巫师、祭司等。 历史记载,中国古代首创私学的是孔子,古希腊第一个收取学费并宣称自己是教人智慧的教师的是普罗泰格拉。 近代社会中师范教育的出现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 “教育学之父”,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 现代社会中教师职责的变化与教育学的发展 ⑴提高师范教育的基础文化要求。⑵相对扩展师范教育中教育学科的门类与加强教育实践。⑶开辟多种渠道的师资在职培训和脱产进修, 第一编学校教育功能论 第一章学校教育的产生极其功能的演变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出现 (一)“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其中,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的、直接的影响,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又是各种教育的共同的点。 <理解>人:受教育者;有意识的:区别于其他非意识的活动(教育效果或教育影响);直接:专门的教育活动必须以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同时,教育还有其他间接目标。 狭义的定义:专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学校教育更为专门化,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目的性与组织性。 教育行为基本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二)教育的起源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存在,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 远古时代:原始人对教育的需要产生在劳动与生活过程中经验传递和互相协调的需要。群体方式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过程也创造了教育活动的条件,形成了教育的雏形。 原始人传播经验和沟通过程中蕴含了教育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创造和发现经验的人;受教育者-学习经验的人;教育内容-经验。但这不能称为教育,因为该行为不是有意识的且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而是自发的、以满足生存需要为直接目标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建立在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基础之上。再生产离不开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在代与代之间的有意识的传递,完成这种传递与继承的任务以实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就是人类需要教育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与人类社会具有永恒联系的最根本的原因。 教育在原始社会产生的条件: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时产生教育的众多条件中最具基础性的条件(劳动是最基本的人类社会活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传递交往方式创造了教育产生的基础-构成教育活动的要素和原型);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原始人的生命期的延长和具有接受、加工外界各种传递方式的能力,尤其是言语和思维的能力,是教育之所以能进行的、个体方面提供的条件(语言和思维能力是接受经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相关,但是不是生产劳动本身。(目标不同) 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在内容和形态上都还未达到独立的专门化的状态,主要在生活中进行。 (三)学校教育的出现 学校的出现时教育从生活过程中剥离出来,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教育的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埃及。

教育学基础笔记

第一章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功能的演变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词源 (二)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1)法国哲学家勒图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2)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1)美国教育家孟禄; (2)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人类的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基础条件; (2)语言的形成是产生教育的重要条件; (3)没有交往就没有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1)学校的出现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

●主要传授文法修辞;培养官吏、牧师、骑士等;强调纪律;个别化教学;无 学制。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工业社会的教育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1)最早出现在18世纪; (2)包括实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大学; (3)体系完备、类型多样,世俗化; (4)实施班级授课制。 2、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程度逐渐增大 (三)信息社会的教育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将得到更多关注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日渐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三、学校教育功能的演变 (一)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学校教育的中心功能是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学校教育功能的演变 1、学校要满足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双轨制的出现 2、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服务 ●义务教育制度的形成 ●近代学制的形成 3、学校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被加强 (三)20世纪以来学校教育功能的新发展 1、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直接联系 2、教育终身化 3、教育要面向未来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评价说明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课程教学设计评价的补充说明教学评价: 百分制 一、考勤: 10分 二、平时表现: 20分( 超过20仍算20分) 三、每班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冠名及LOGO并撰写意蕴8分, 优秀组全体加2分 四、每人评价她人作品1次0.5分。 五、上课发言1次2分, 什么都答不出不记分。 六、教学成绩: 小组课堂汇报, 或教学内容或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或总结评价汇报10-20分。( 优秀组全体加2分最高10分) 七、作业成绩:( 最高50分) 单个人: 1次学习日志5-10分, 1次模块自主学习札记5-10分。 小组: 1份校本课程设计 20-30分 优秀个人或小组加5分。 最后每个人总分数由小组长、助教和老师共同给出。 注: 第三、第四模块按网络合作活动学习法来教学, 请同学们配合。 补充说明: 一、小组课堂汇报, 2-4次其内容能够是在校学生关于后2

模块的教学内容, 也能够是所有组校本课程设计方案ppt的说明 讲解, 或是总结评价及学习收获汇报。 二、学习日志1次( 可任选1次写, 如果写2次另加2分, 满 分10分) 第1次学期初的引导型日志问题 1、您开学前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有多少了解? 2、您认为开设《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课程对小学教师从教 有意义吗? 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经过前2个模块学习, 你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有了哪 些新认识? 4、您期望我们课程的教学方式能对您的学习和研究带来哪些帮助? 为什么? 5、您希望并建议我们的课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为什么? 第2次学期末的总结日志问题 1、您对自己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指导》的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满意吗? 您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小学课程开发素养? 2、如果学校让你组织开发一门校本课程, 你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3、您现在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的知识、理论与经验 方面, 非常疑惑的难题还有哪些? 4、经过学习, 你认为自己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

《教育学》笔记第七~八章-教学 (2)

第七~八章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意义和任务 1. 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意义: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智育的主要途径,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中心地位。(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 任务:教学任务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一般任务为:(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智力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其原因在于: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1. 概念: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 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 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1)孔子:学-思-行的统一过程,重在说明学习过程。 (2)夸美纽斯:个体认识论为基础的教学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 (3)赫尔巴特:“统觉理论”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4)杜威:“从做中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5)凯洛夫: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 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具有中介性。 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间的矛盾(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a. 认识的间接性。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教学基本方式是“掌握” b. 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c. 认识的教育性。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发展。 d.认识的领导性。学生(主体)----教师(领导)----课程与教材(客体),“三体结构”

【免费下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本章学习建议您关注以下问题: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内涵及其发展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下属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根据学科自身发展趋势和小学教 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课程论、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学科整合的 产物。一、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一课程的内涵 1.课程概念的词源分析唐朝孔颖达:“以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也。”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里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句。《辞海》:①功课的进程;②教学的科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课程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而来的,有两个义项:跑道和奔跑。前者重点在“道”,名词,引申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的安排。后者重点在“跑”,动词,引申为学习的过程。 2.学者们对课程的定义⑴美国的蔡斯则列举了 6 种有代表性的课程概念:课程是学习方案;课程是学程内容;课

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课程在学校领导下“已经获得的”经验; 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课程是(书面的)活动计划。⑵我国学者施良方也归纳出了 6 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课程是 教学科目。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 程是学习经验。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 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课程 可分为五个层次①理想课程 ②正式课程③感知课程 ④运作课程 ⑤体验课程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中的定义:“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 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二教学的内涵1.教学概念的词源分析 “教”、“学”二字联为一词最早见于《书??商书??说命》《学记》开篇“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 里“教学”一词具有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意思,其含义大体与“教育”一词相似。 2.教学的定义从词语含义上看,教学通常有4种不同 的指称和用法: 从“教”的意义上使用教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邓金,1989)指称“学”的教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掌握知 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 想品德(陈桂生,1997)指称“教”与“学”协同活动的“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叶澜,1991)在“教 学生学”意义上使用的“教学” 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就 是教学生学,教师的教是教学系统中的高层次活动,学生的学是教

教育学笔记(表格式整理版)精华

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四、中学教育(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五、学生与教师(师生关系) 六、中学课程 七、中学教学 八、中学德育 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活动中的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起源论:生物起源说(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4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时一门以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 动效率)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使原本由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人掌握) (二)教育与科学技术 1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三)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影响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的确立 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文化——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构成文化本体3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学校文化的特点为:(一种组织文化、)(整合型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5学校文化既能给学校预订教育目的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这是由学校文中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决定的 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性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7校园文化可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8(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9学校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良好的校风对学生个性和品德有陶冶与导向作用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

第一章德育概述 第一节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的活动。即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 西方“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中国“大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制品质和心理品质。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品德课程学习四领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中学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与保障。 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基础。公民社会的成熟度取决于政治公民的素 质。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是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 3、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第二节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一、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制定 1、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2、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