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物质的制备复习专题
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物质制备型实验专题复习——以高锰酸钾的制备为例课件

⑩
HCl
CaCO3
饱和NaHCO3溶液
确定实验装置
干扰因素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连接仪
器
检查气
密性
安全因素
反应装置
添加
药品
安全装置
加热
反应
防护气体
记录
现象
环保因素
尾气处理装置
收集
产品
链接高考
(2020山东)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2
3
探究活动二 组装装置制备KMnO4
任务二:请同学们选择仪器组装制备KMnO4的装置图。
【小组活动】
1.组装通入 CO2 制备装置图,标明所选试剂,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组装通入 Cl2制备装置图,标明所选试剂,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设计装置的思路
①
②
A
③
④
B
⑤
⑥
C
⑦
⑧
⑨
−
3Mn−
+2H
O
==
2Mn
+MnO2↓+4OH
2
装置A中a的作用是 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 ;
装置C中的试剂为
NaOH溶液 ;
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
改进的方法是 在装置A、B之间加装盛
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
【思维建模】装置缺陷解决思路
常见装置缺陷
1.未除杂
2.未干燥
学
实
验
化
物质制备型实验专题复习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1讲物质的制备

题组二:气体的净化和尾气处理 3.(2020·威海一中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 气体发生装置 B.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 C.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D.铜和浓硝酸反应后的气体,可以用水或NaOH溶液吸 收
置→收集装置(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反应装 置类型
固、固 加热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①试管要干燥;
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部;
O2、NH3 等
③加热时先 9 10 固定加热
预热
;
再
④用KMnO4制取O2时,需 在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
固、液加 热型或 液、液 加热型
①加热烧瓶时要垫石棉 网; Cl2等 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 瓶内要加 11 沸石(或碎瓷片)
题组一:气体的制备 1.(2020·海口市一中模拟)用题给所示装置制备气体,不 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解析] 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 Cl2,A 项不能达到目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常 温时即可分解制取 O2,B 项能达到目的。浓硝酸与铜在常温下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制得 NO2,Na2SO3 与 70%浓硫酸发生复 分解反应可制得 SO2,C、D 项能达到目的。
题组一:无机物的制备 1.(2019·广东深圳调研)用CuCl2·2H2O晶体制取无水 CuCl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通入 HCl 可以抑制 CuCl2 的水解 B.先滴入浓硫酸,再点燃 c 处酒精灯 C.硬质玻璃管内部右侧会出现白雾 D.装置 d 中上层为苯,下层为 NaOH 溶液
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高频知识点专练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冲刺2023年中考复习化学高频考点训练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单选题1.小明在实验室用Fe、CaCO3、H2O、CuSO4和稀HCl欲制备下列四种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CO2B.Cu C.Ca(OH)2D.H2SO42.202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重磅成果。
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二氧化碳与氢气为原料成功合成淀粉。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成就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新的思路B.该成就将为解决粮食危机发挥积极作用C.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淀粉没有甜味,所以不属于糖类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①C→Cu ②Cu→CuCl2③CaO→CaCl2 ④Fe→Fe(OH)2⑤Ba(OH)2→NaOH,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⑤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选项甲乙丙A H2SO4H2H2OB C CO CO2C Ca(OH)2CaCl2CaCO3D NaOH NaCl NaNO3A.A B.B C.C D.D5.下列物质的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A.H2O2→O2→CO2→H2CO3B.NaOH→NaNO3→Na2CO3→NaCl C.CaCO3→CaO→Ca(OH)2→KOH D.Mg→H2→HCl→AlCl36.如图为利用燃煤烟气生产Na2SO4的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B.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C.HCl中的氯来自海水D.HCl中的氢来自H2O7.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 一定条件__Al2O3+3H2↑8.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
《专题复习——物质的制备》教后感

《专题复习——物质的制备》教后感我的公开课的课题是《专题复习——物质的制备》。
之所以选这样一节课,主要是考虑到近几年上海中考题中都出现了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点非常多。
但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发现,学生们对于这类题目的整体性把握还不到位,失分率比较高。
因此,希望通过这样一节专题复习课,让学生们掌握解答这类题目的相关思路和技巧。
本节课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选了三道典型例题。
例1是物质的直接制备。
我们以从铜矿石中提炼单质铜为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出评价。
这道题主要考察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学生们需要整合已有知识,并结合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学生们需要总结出评价方案的五个原则。
例2是从混合物中提纯目标产物。
我们以海水晒盐中的粗盐制精盐为例,给出了除杂质的基本流程,要求学生们能够选择合理的试剂和操作。
这道题主要考察除杂质的原则,学生们需要选择合理的试剂除去题目中的三种杂质,同时所加入的三种试剂的过量部分也需要进一步除去,也就是判断加入试剂的顺序问题。
同时,学生们还要掌握对过量试剂的检测方法。
例3是对工业流程图的分析。
我们以工业制纯碱为例,学生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的箭头提示,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确定每一步的反应原理,进而判断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及循环利用的物质。
最后是对本节课的总结,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进一步熟练这几种典型题的分析方法。
以上是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基本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的,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希望学生们能拓宽思路,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再由老师将多个方案整合起来,一起总结出解答每种题型的关键点和思路。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第一部分学生掌握的还可以,都能按要求设计出两到三种方案,并能确定出最佳方案,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但对于本节课的后两部分,由于难度提高了,有的小组即使互相讨论了也未能在短时间内对整道题很好地把握。
面对这种情况,我延长了小组讨论的时间,希望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来进一步分析,结果没能控制好课堂节奏,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进度。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物质的制备与性质综合实验探究考点二以有机物制备及提纯为主的综合实验(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自主小练:第38讲物质的制备与性质综合实验探究考点二以有机物制备及提纯为主的综合实验1.易错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
( × )[提示]加入CaO后应蒸馏分离乙醇。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加入试剂的顺序: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浓硝酸,最后滴加苯。
( × )[提示]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加苯。
(3)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可以换成NaOH溶液。
( × )[提示]乙酸乙酯与NaOH反应。
(4)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加热可制备乙烯,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即可证明乙烯生成。
( × )[提示]生成的乙烯中混有挥发出来的乙醇,乙醇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5)用水能够鉴别苯、乙醇、硝基苯。
( √ )[提示]水与苯混合,有机层在上层;水与乙醇任意比互溶,不分层;水与硝基苯混合,有机层在下层。
(6)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 √ )[提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造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
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的方案如下: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6 78.5 117.9 77.1③2CH3CH2OH 浓硫酸140 ℃CH3CH2OCH2CH3+H2O。
Ⅰ.制备过程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9.5 mL无水乙醇和6 mL冰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1)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2)实验过程中滴加大约3 mL浓硫酸,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 B (填入选项)A.25 mL B.50 mLC.250 mL D.500 mL(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防倒吸。
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物质的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_C_u_+__8_H__N_O_3_(_稀__)=__=_=_3_C_u_(_N_O__3)_2_+___ _2_N_O__↑__+__4_H_2_O_。
铜 与 稀 硝 酸 反 应 制 备 NO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Cu + 8HNO3( 稀 )=== 3Cu(NO3)2+2NO↑+4H2O。
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B、C上部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不利于 反应。
(5)若无C装置,则不利于NOCl的制备,主要原因是__N_O__C_l_+__H_2_O_=_=_=____ _H_N_O__2_+__H_C_l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无C装置,NOCl与水蒸气发生水解反应:NOCl+H2O===HNO2+ HCl。
描述技巧:先说操作,再说现象
01 热点填空:气压原理在实验装置中的应用
3.压送液体或排出气体
装置图
解题指导
压送 液体
根据装置的封闭性,让反应生成的气体将反应 后生成的溶液顺利压入另一反应器中再反应。 如: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将 装置形成一定的特定封闭体系后,氢气可将生 成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另一个含氢氧化钠溶液
4.(2022·上海模拟)六氯化钨(WCl6)可用 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极易水解。实验 室中,先将三氧化钨(WO3)用氢气还原 为金属钨再制备WCl6,装置如图所示 (夹持装置略):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制备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 实 验 原 理 为 2NH3 + H3PO4=== [(NH4)2HPO4],结合相关实验基础知识分析解答 问题。实验室用NH4Cl(s)和Ca(OH)2(s)在加热的 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2H2O+2NH3↑。
一轮复习海洋化学1--物质的制备

物质制备(二)【复习目标】掌握海水制镁、炼铁、湿法冶金等制备金属的方法【知识梳理】(1)海水制镁:(电解法:一般用于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写出以海水为原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2)铁矿石炼铁:(还原法或火法:一般用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CO (还原剂) 氧气(氧化剂)铁矿石生铁 钢(赤铁矿、磁铁矿) (含2%--4.3%铁合金) (含碳0.03%--2%铁合金)写出以赤铁矿石、磁铁矿炼铁、生铁炼钢的化学方程式:(3)湿法冶金:(置换法:一般用于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写出下列制取金属的化学方程式:铁与硫酸铜溶液铁与硝酸银溶液《归纳》:1、金属制备: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冶金的方法: 电解法 火法 湿法2、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 的金属能把排在 的金属从它的 中置换出来。
( 置 ,盐 )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都生成Fe 2+离子。
【问题突破】1、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为什么要经历MgCl 2——M g (O H )2——MgCl 2 的转化过程?2、按什么原则选择炼铁的原料?【巩固练习】【基础巩固】1、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
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A .金属的活动性B .金属的导电性C .金属的延展性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2、、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海水可以制镁B 、海水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C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降温结晶得到氯化钠D 、海水是混合物3、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图17所示(图中A 、B 、C 均表示主要成分):⑴ 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专题训练专题05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解析版)

05.重要无机物的制备(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Br-80 I-127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1.下列物质的制备合理的是( )①将氯化铝溶液与硫化钾溶液混和后过滤来制备硫化铝②将过量的铁与氯气加热反应制备氯化亚铁③在配制FeSO 4溶液时常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和稀硫酸④铜先氧化成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⑤将45mL 水加入到盛有5g NaCl 的烧杯中,搅拌溶解来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5%的NaCl 溶液 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全部【答案】C【解析】①AlCl 3和K 2S 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生成Al(OH)3和H 2S ,所以得不到硫化铝,铝在S 蒸气中燃烧生成硫化铝,故错误;②无论铁是否过量,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 3,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错误;③亚铁离子易被氧化生成铁离子,亚铁离子易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所以为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水解,在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硫酸,故正确;④铜先氧化成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如果用铜和浓硫酸制取硫酸铜,会产生二氧化硫而产生污染,故正确;⑤将45mL 水加入到盛有5g 氯化钠的烧杯中,水的质量为45g ,溶液的质量分数=()5545g g g +×100%=10%,故错误;故选C 。
2.下列物质的制备合理的是()①将氯化铝溶液与硫化钾溶液混合后过滤来制备硫化铝②将过量的铁与氯气加热反应制备氯化亚铁③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和稀硫酸④铜先氧化成氧化铜,再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⑤用氧化钙与浓氨水反应制取氨气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⑤D.全部【答案】C【解析】①中Al3+与S2-会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Al(OH)3和H2S,得不到Al2S3;②中无论Fe过量与否均生成FeCl3;③中加入铁粉是防止Fe2+被氧化,加入稀H2SO4是抑制Fe2+的水解;④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减少了污染;⑤中方法不用加热,操作简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
化学实验学案之三
复习内容:重要物质的制备
一、气体的制备:
1、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
写出下列制备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 2: NH 3: O 2: NO 2: 或: NO : Cl 2: CO 2: HCl: CH 4: H 2S: C 2H 4: 或: C 2H 2: SO 2:
或:
2、气体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
即: 固+固
△
气 如制取 等。
装置如右图:
(2)液固或液、液加热:
即:液+固 △ 气
液+液 △ 气
如制取 等。
装置如右图:
(3)液固不加热:
即:液+固 气
如制取 等。
装置如下图:
另外,气体发生装置还有启普发生器。
它用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大量气体。
其优点
- - 2
是可以随时反鹫在,随时停止。
使用时应注意装置是否漏气;液体不能添加太满;固体试剂应是块状。
启普发生器由 、 、 三部分组成。
3、气体的收集:
(1)排水集气法:
此法可收集气体有
等
(2)向上排空气法:
气
此法可收集气体有
等
(3)向下排空气法:
此法可收集气体有
等
气
注意:
所制气体如难溶于水又不要求干燥时,应该用排水集气法;如气体溶于水则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排气集气时,应使气体导管伸到瓶底。
二、溴苯、乙酸乙酯、硝基苯、酚醛树脂的制取:
1、溴苯的制取: 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回答:
(1)烧瓶A 中装有 、 和铁粉,铁粉在
反应中是 。
(2)未加入铁粉时 ,当加入铁粉后观察 到A 中 。
B 管中有 它是 。
C 出口附近有 ,它是由于 形成。
(3)导管B 起 和 的作用。
导管C 不插入水中是因为 。
(4)反应完毕,向锥形瓶中滴入AgNO 3溶液,有 生成;烧瓶A 中的液体倒入盛水烧杯中,烧杯底部有 。
(5)若改用溴水来制取溴苯,结果会。
2、乙酸乙酯的制取:
(1)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和时应怎样操作,为什么?
(2)在这个反应中,浓H2SO4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要把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
3、制取硝基苯:
(1)在向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和液中加苯时,为什么要逐滴加入并同时振荡?
(2)为什么用水浴加热?
(3)如何从混和液中分离出硝基苯?
4、制取酚醛树脂:
(1)绘出制取酚醛树脂的实验装置图:
(2)实验中回流管起什么作用?
(3)用盐酸作催化剂,得树脂颜色状态如何?
[练习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吸收尾气的方案,正确的是()
①向KMnO4晶体中加入浓盐酸,产生的气体进行漂白实验后的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②向Na2SO3晶体中滴入浓H2SO4,尾气用氨水吸收;③向FeS固体中滴入稀盐酸,最后的尾气用CuSO4溶液吸收;④浓H2SO4与食盐晶体共热,将多余的气体用水吸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中常常含有少量H2S、CO2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简便易行的方案是()
A.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浓H2SO4
B. 通过CuSO4溶液后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碱石灰
D.通过P2O5后,再通过固体氢氧化钠
3.在玻璃、肥皂、造纸和纺织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原料是()
A.纯碱
B.生石灰
C.烧碱
D.石灰石
4.下列制备方法和现象都正确的是()
A.取新配制的FeSO4溶液注入试管,再向试管里滴加烧碱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B.往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浓溴水时有白色沉淀析出
C.向盛有0.01mol/L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可得到
浅黄色的碘化银胶体
D.淀粉与稀H2SO4共煮后,加入新制Cu(OH)2后再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
5. 在实验室里加热到熔化状态仍不能制得CO2的是()
A.NaHCO3
B.NH4HCO3
C.K2CO3
D.Cu2(OH)2CO3
6.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石蜡产品的加工方法是()
A.常压分馏
B.减压分馏
C.裂化
D.裂解
7. 在实验室做①制甲烷;②制乙烯;③制乙炔;④苯的硝化;⑤制乙酸乙酯;⑥制酚醛树脂;⑦制溴苯;⑧纤维素水解;⑨制银镜;⑩分解KMnO4制O2等十个实验。
其中:(1)需直接或隔石棉网加热的实验有(用标号固答,下同);(2)需用水浴加热并用温度计控制温度范围的是,不需用温度计控制温度范围的
- - 3
是,直接用沸水浴加热的是;(3)反应不需加热的是,反应不能加热的是;(4)反应中要用玻璃导管作冷凝回流的是,用玻璃管作回流管并作导气管的是;(5)要用碎玻片防止加热时产生爆沸的是,实验中需用到棉花的是。
8.工业上常用如下三种方法制备磷肥,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过程。
(1)以磷矿石[主要成分为Ca3(PO4)2]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过磷酸钙。
(2)过磷酸钙中由于含有CaSO4而使其中磷的百分含量降低。
现仍以磷矿石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不含CaSO4的磷酸二氢钙。
(3)磷灰石中的主要成分为Ca5(PO4)3F,常和浓硫酸作用制备过磷酸钙。
9.工业上以海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溴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先用盐卤加热到363K后调节pH=3.5,再通入Cl2置换出Br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然后通入空气将Br2吹出,并用Na2CO3溶液吸收使溴转化为NaBr、NaBr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3)用H2SO4酸化NaBr、NaBrO3富集溶液,单质溴便从溶液中析出。
这一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