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的关系及其强化练习
人教版化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 知识点增分训练(详细解析)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知识点增分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Ba2+和NO3﹣B.Na+和Cl﹣C.Na+和NO3﹣D.Ag+和SO42﹣分析:物质溶于水,发生2AgNO3+BaCl2═2AgCl↓+Ba(NO3)2,Na2SO4+BaCl2═BaSO4↓+2NaCl,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解答:解: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由2AgNO3+BaCl2═2AgCl↓+Ba(NO3)2,2 1 1Na2SO4+BaCl2═BaSO4↓+2NaCl,1 1可知,Ag+、SO42﹣、Cl﹣、Ba2+均转化为沉淀,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Na+和NO3﹣,故选C.2.某溶液中含有Na+、Al3+、NO3﹣、SO42﹣(不考虑水中的H+、OH﹣)四种离子,已知Na+、Al3+、NO3﹣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与SO42﹣的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分析:令Na+、Al3+、N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n(Na+)+3n(Al3+)=n(NO3﹣)+2n(SO42﹣),据此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离子数目之比等于二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令Na+、Al3+、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n(Na+)+3n(Al3+)=n(NO3﹣)+2n(SO42﹣),即3mol+3×2mol=1mol+2n(SO42﹣),解得n(SO42﹣)=4mol,故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mol:4mol=1:2,故选A.3.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分析: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解答:解: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2:3,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H3和H2的体积之比=2:3,故C错误;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4.2mol Cl2和2mol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B.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分析:根据n===结合分子的构成计算.解答:解:A.由n=可知,分子数相等,故A正确;B.两种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不同,分子数相同,则原子数不同,故B错误;C.由于不能确定气体存在的条件是否相同,则不能确定体积大小,故C错误;D.由于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则质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5.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10 g H2 B.2molCl2C.1.5N A CO2 D.22.4LO2(标准状况)分析:根据n===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由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数目越多,据此解答.解答:解:A.10g氢气的物质的量==5mol;B.2molCl2;C.1.5N A C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D.标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1mol,由N=nN A可知,10g氢气含有的分子数目最多,故选A.6.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H m 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N+m)mol B.(A﹣N)molC.(A﹣N)mol D.(A﹣N+m)mol分析: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根据n=计算n(H m X),以此解答.解答:解:H m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a g H m X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H m X)== mol,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所以在a g H m 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mol×(A﹣N+m)=(A﹣N+m)mol,故选D.7.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 B.3:1 C.2:1 D.1:2分析:若CO、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列方程计算.解答:解:若CO、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32,整理的x:y=3:1,故选B.8.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A.mol B.mol C.mol D.mol分析:先根据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计算质子数,再根据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计算一个阳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然后根据n=计算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该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m﹣n,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m﹣n﹣2;数值上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质量数,所以Wg 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m﹣n﹣2)=mol.故选D.9.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分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气体分子数相同,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分子14N18O、13C18O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根据m=nM可知判断二者质量不同.解答:解:同温同压下,14N18O、13C18O等体积,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气体分子数目相等,则14N18O、13C18O分子数目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同,根据n=nM可知,二者质量不相等,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二者含有原子数目、中子数相等,14N18O、13C18O分子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二者互为电子数不相同,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在氯气中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A.5:3:2 B.5:2:2 C.5:2:1 D.9:3:1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分子是由两个35Cl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分子是由一个35Cl原子和一个37Cl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分子是由两个37Cl原子构成.先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Cl2分子个数分别为X、Y、Z个,可知35Cl原子有个,37Cl 原子有(Y+2Z)个,所以:(Y+2Z)=3:1,可解得X=Y+3Z,然后采用逐一验证法来确定答案.解答:解:设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Cl2分子个数分别为X、Y、Z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 是由2个35Cl组成的,故x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 中含有的35Cl原子个数为2X 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是由一个35Cl和一个37Cl组成,故y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 中含有的35Cl原子和37Cl原子个数分别为为Y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是由2个37Cl组成的,故z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 中含有的37Cl原子个数为为2Z个;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则:35Cl原子有个,37Cl原子有(Y+2Z)个,═35Cl和37Cl个数之比为3:1,则:(Y+2Z)=3:1,即3Y+6Z=2X+Y,解得X=Y+3Z,满足此关系就可,A.将X=5、Y=3、Z=2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A错误;B.将X=5、Y=2、Z=2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B错误;C.将X=5、Y=2、Z=1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成立,故C正确;D.将X=9、Y=3、Z=1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D错误,故选C.11.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A B C D甲物质中的粒子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固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固体的密度溶液体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粒子数目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B、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C、根据m=ρV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D、根据公式n=cV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已知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A正确;B、已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正确;C、已知固体的体积和固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以计算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故C错误;D、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可以根据公式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D正确.故选:C.12.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体积B.分子数C.原子数D.物质的量分析:H3和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g/mol、2g/mol,结合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不同,但H 原子的质量相同,以此来解答.解答:解:H3和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g/mol、2g/mol,结合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不同,A.物质的量不同,由V=nVm可知,则体积不同,故A错误;B.物质的量不同,由N=nN A可知,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C.等质量的H3和H2,H原子的质量相同,则H原子数目相同,故C正确;D.等质量,摩尔质量不同,则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C.13.标况下,34g 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关于该混合气体有下列的说法①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5:3 ②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35:33 ③混合气体中碳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8:11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约为1.52g/L,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都正确分析:标况下,34g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M=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4g/mol,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m=nM、确定正误.解答:解:标况下,34g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M=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4g/mol,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10:6=5:3,则n(CO)=mol,n(CO2)=mol,①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故正确;②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35:33,故正确;③混合气体中碳和氧的原子个数比=():()=8:11,故正确;④混合气体的密度==1.52g/L,故正确;故选D.14.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1,则9g H2O的物质的量是()A.0.1mol B.1mol C.0.5mol D.5mol分析:根据公式n=来计算即可.解答:解:9gH2O的物质的量n===0.5mol,故选C.15.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5:57分析:由于CO与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2、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2和H2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得出结果.解答:解:由于CO与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2、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2和H2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由交叉法:由十字交叉法可求得CO2和H2的体积比为26:16或13:8时(CO的量可以任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8.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6.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1)X与Y的体积比为,分子个数比为,密度比为.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与Y的质量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1)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n=判断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根据n=可知,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1)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B:A,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B:A,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为B:A,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X、Y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A:B,故答案为:B:A;B:A;A:B;根据n=可知,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等其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故X、Y的质量之比为Ag/mol:Bg/mol=A:B,故答案为:A:B;1:1.17.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0.5mol的Fe含个铁原子,质量是g;1.204×1024个铁原子物质的量是mol,质量为g.(3)2mol CO(NH2)2中含mol氮原子,所含氧原子数跟mol H2O中所含氧原子数相等.(4)322g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mol,SO42﹣的物质的量是mol,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个.分析:(1)根据n=计算n(Na+),由化学式可知n(SO42﹣)=n(Na+);根据N=nN A计算Fe原子数目,根据m=nM计算Fe的质量;根据n=计算n(Fe),再根据m=nM 计算Fe的质量;(3)氮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2倍,CO(NH2)2与H2O分子中都含有1个O原子,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4)根据n=计算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10H2O),n (SO42﹣)=n(Na2SO4•10H2O),n(H2O)=10n(Na2SO4•10H2O),根据N=nN A计算水分子数目.解答:解:(1)n(Na+)==0.5mol,由化学式可知n(SO42﹣)=n(Na+)=0.5mol×=0.25mol,故答案为:0.25mol;0.5mol的Fe含有Fe原子数目=0.5mol×6.02×1023mol﹣1=3.01×1023,其质量=0.5mol×56g/mol=28g;1.204×1024个铁原子物质的量是=2mol,其质量=2mol×56g/mol=112g,故答案为:3.01×1023;28;2;112;(3)氮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2倍,2mol CO(NH2)2中含氮原子物质的量=2mol×2=4mol,CO(NH2)2与H2O分子中都含有1个O原子,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水的我孩子到了为2mol,故答案为:4;2;(4)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1mol,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10H2O)=2mol,n(SO42﹣)=n(Na2SO4•10H2O)=1mol,n(H2O)=10n(Na2SO4•10H2O)=10mol,水分子数目=10mol×6.02×1023mol﹣1=6.02×1024,故答案为:2;1;6.02×1024.18.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A和B 的体积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8:5,则A与B 的密度之比为,摩尔质量之比为.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知,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据此计算.解答:解: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知,体积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8:5,则A密度为:=4,A 密度为:5,密度之比为:4:5;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为4:5,故答案为:4:5,4:5.19.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A、标准状况下33.6LH2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C、20═,45gH2OD、常温下,16gO2,与14gN2的混合气体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分析:A.根据n=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B.结合氢气分子含有电子数目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C.根据n=计算水的物质的量;D.根据n=计算氧气、氮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总的物质的量;E.根据n=计算原子的物质的量,结合氨气分子含有原子数目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33.6LH2的物质的量为=1.5mol;B.每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电子,故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的物质的量为=2mol;C.20═,45gH2O的物质的量为=2.5mol;D.16g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4g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E.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个氨气分子含有4个原子,故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故分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BADE,故答案为:CBADE.20.0.6molg的氧气与0.4mol臭氧O3质量之比为,分子个数之比为,氧原子个数之比为.分析:利用m=n×M来计算质量及质量之比,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分子的构成来计算氧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氧气与臭氧的质量之比为0.6mol×32g/mol:0.4mol×48g/mol=1:1,因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分子个数之比为0.6mol:0.4mol=3:2,又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则氧原子个数之比为0.6mol×2:0.4mol×3=1:1,故答案为:1:1;3:2;1:1.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1.(1)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氧原子个数之比为;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在标准状况下,1.7g NH3所占的体积为L,它与标准状况下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3)某气体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分析:(1)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之比,由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计算氧原子数目之比;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计算1.7g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V=nV m计算氨气的体积,硫化氢与氨气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2n(H2S)=3n(NH3),据此计算n(H2S),再根据V=nV m计算硫化氢的体积;(3)根据n=计算该气体氧化物的物质的量,根据M=计算其摩尔质量,进而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1)SO2、CO、NO的质量比为16:7:6,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5:4,所以其分子数之比为5:5:4,氧原子数之比=5×2:5×1:4×1=10:5:4,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5:5:4,故答案为:5:5:4;10:5:4;5:5:4;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7 g÷17 g•mol﹣1=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硫化氢与氨气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2n(H2S)=3n(NH3),故n(H2S)=0.1mol×3÷2=0.15mol,则标准状况下0.15 mol H2S的体积为0.15 mol×22.4 L•mol﹣1=3.36 L,故答案为:2.24;3.36;(3)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其物质的量为0.448 L÷22.4 L•mol﹣1=0.02 mol,摩尔质量为1.28 g÷0.02 mol=64 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故答案为:64 g•mol﹣1;32.22.现有0.270kg 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计算:(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分析:(1)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计算出溶液中CuCl2的质量,再计算出CuCl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n(Cu2+)=n(CuCl2),n(Cl﹣)=2n(CuCl2).解答:解:(1)0.270k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中m(CuCl2)=270g×10%=27g,所以n(CuCl2)==0.2mol,答:CuCl2的物质的量0.2mol;n(Cu2+)=n(CuCl2)=0.2mol,n(Cl﹣)=2n(CuCl2)=0.2mol×2=0.4mol,答:溶液中Cu2+和Cl﹣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4mol.23.将11.2L(标准状况)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求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析: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关系.解答:解: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5mol,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所以乙烯的物质的量为n===0.2mol,则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2mol=0.3mol,质量为:0.3mol×30g/mol=9g,所以,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3mol=2:3,质量之比为5.6g:9g=28:45,答: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别为2:3、28:45.。
物质的量》专项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量》专项练习及答案1.若一个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它的真实质量为Mg。
2.50滴水的体积为m mL,则一滴水所含的分子数为m×18×6.02×10^23.3.在标准状况下,甲烷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Vn/22.4或Vn/5.6.4.一真空瓶质量为m1,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充入气体A后总质量为m3,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3-m1)/(m2-m1)×29.5.在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6.含原子数最多的是0.4mol氧气。
7.300mL浓度为c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则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1:4.8.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的密度比为16:11或体积比为16:11.9.在同温同压下,nmol N2和nmol 14CO2体积相等。
10.将标准状况下的aL 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2.4×b+36.5a) mol·L^-1.11.若某气体中含有b个分子,则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占有的体积为b×22.4/N_A L。
12.某位同学配制NaOH溶液时,造成浓度偏高的原因是什么?13.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什么?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什么?15.某学生配制NaOH溶液时,操作中有7处错误,请指出。
答案:1) 在称量氢氧化钠前未将天平调零。
2) 在称量氢氧化钠时未使用称量纸。
3) 在将氢氧化钠溶解在烧杯中时未使用加热。
4) 在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使用漏斗。
5) 在加水至离刻度线约2cm处时未使用容量瓶。
6) 在加水至刻度线时未使用滴管。
物质定量实验方案设计及其强化练习

物质定量实验方案设计一、高中化学四大定量实验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①实验目的:配制500mL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②实验仪器与药品: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氯化钠固体、蒸馏水③实验步骤A、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29.3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29.3g。
C、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溶解。
D、转移:待烧杯的溶液冷却到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到500mL的容量瓶中。
E、洗涤: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把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并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F、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当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G、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反复摇匀。
④表述:将29.3g氯化钠溶解水中,加蒸馏水配成500mL溶液,即为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
⑤误差分析:C = nVC随n的增大而增大,随V增大而减小。
2、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①实验目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②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研钵、药匙、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玻璃棒、干燥器、硫酸铜晶体③实验步骤:A、研磨: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研钵中,研成粉末。
B、称量:称取坩埚的质量为m1g,将硫酸铜粉末放入坩埚中,称取坩埚和硫酸铜粉末的质量m2g。
C、加热:把盛有硫酸铜粉末的坩埚放入泥三角上,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硫酸铜粉末局部受热而爆溅。
直至蓝色变成白色为止。
D、冷却:用坩埚钳取下坩埚,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E、称量:称取加热后坩埚和硫酸铜的质量m3g。
反复进行“加热—冷却—称量”2—3次,直至m3g质量相差很小。
F、计算:取三次相差不大的m3g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得到ω(H2O)=m2—m3m2—m1×100%④误差分析:ω(H2O)随m3的增大而减小,随m3的减小而增大。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课后练习(3课时)

答案 C
解析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3.01×1023 6.02×1023 mol-
1
=0.5
mol,其摩尔质量=
16 g÷0.5 mol=32 g·mol-1。
Hale Waihona Puke 答案解析9.1 g氮气含a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2a8 mol-1
B.a mol-1
C.28a mol-1
a D.14
mol-1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 mol物质中所含有的原子数 B.微粒的数目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C.国际上规定0.012 k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1 mol O2中的分子数为NA,而原子数为2NA
答案 A
答案
解析 A项,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 mol任何粒子中含有的粒子数。B 项,微粒数目与物质的量成正比。C项,0.012 kg 12C中约含6.02×1023个碳 原子,其数值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等。D项,每个O2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 成,1 mol O2中含2 mol氧原子。
答案 D
答案
解析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A错误;摩尔质量是定值,不随物质 的物质的量的改变而改变,B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所以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和相对分子 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只是数值相同,C错误;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ol,氢 气的摩尔质量是2 g/mol,所以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9倍,D正 确。
解析
5.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B.1 mol H2SO4的质量与H2SO4的摩尔质量相同 C.摩尔质量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D.某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多,对应的摩尔质量越大 答案 A
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及其强化练习

六、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概念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符号:C 单位:mol/L公式:C=nv二、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溶质的物质的量n 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和溶液体积V 的乘积。
即:n=C ·V1、它揭示了溶质的物质的量n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和溶液体积V 的计算关系。
例如,5.85gNaCl 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n(NaCl)=n M = 5.85g 58.5g·mol -1=0.1mol C(NaCl)=n V =0.1mol0.2L=0.5mol/L 2、它揭示了加水稀释和蒸发浓缩的本质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 1V 1=C 2V 2例如,用18mol/L 的浓硫酸配制成3.6mol/L500mL 稀硫酸,需要浓硫酸多少毫升?V 1=C 2V 2C 1=3.6mol·L -1×500mL 18mol·L -1=100mL3、它揭示了物质的量浓度C 和溶质质量分数ω换算关系 C=1000ρωM例如,98%的浓硫酸溶液,密度为1.84g/cm 3,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C(H 2SO 4)=1000ρωM =1000mL·L -1×1.84g·mL -1×98%98g·mol -1=18.4mol/L4、它揭示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核心是要知道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5、它揭示了离子化合物的溶液各离子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不考虑离子与水的反应,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就等于化学式各离子右下角系数之比。
例如,在Na 2SO 4的溶液中,C(Na +):C(SO42-)=2:1例如,0.1mol/L 的MgCl 2溶液中,Cl -浓度为多少?C(Cl -)=2C(MgCl 2)=2×0.1mol/L=0.2mol/L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实验目的: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 物质的量 课后练习及详解

专题物质的量课后练习及详解专题物质的量课后练习及详解专题物质的量课后练习及详解物质的量课后练习主讲教师:周业虹北京著名化学特级教师题一:以下描述中恰当的就是()a.12g碳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单位c.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6.02×1023个分子d.摩尔就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所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题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c.1mol水中所含2molh和1molod.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题三:以下关于摩尔质量的观点恰当的就是()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b.2molh2o的摩尔质量就是1mol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c.物质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水的摩尔质量就是氢气摩尔质量的9倍题四: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gb.氮原子的摩尔质量就是14g•mol1c.1mol水的质量是18gd.no3的摩尔质量是62g•mol1题五:比较1moln2和1molco的以下物理量: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就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题六: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相比较,以下观点不恰当的就是()a.so2和so3的质量比为1:1b.so2和so3含有氧原子个数比为2:3c.so2和so3分子个数之比为1:1d.so2和so3含有的原子数之比是3:4题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约为22.4lc.在同温同压下,22gco2与11.2lhcl所含相同的分子数d.标准状况下,32g氧气的体积约是22.4l题八: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假设na则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标准状况下,18g水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1molh2的体积为22.4lc.在标准状况下,以任何比例混合的co和co2的混合物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d.11.2l氢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题九: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相同体积的c2h4和cob.相同温度同体积的c2h6和noc.同体积、同压强的n2和c2h4d.同温同压下的co和n2题十:例如图两瓶体积成正比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恰当的就是()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成正比d.摩尔质量成正比题十一: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64gso2所含原子数为3nac.在常温常压下,22.4lcl2所含的分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题十二:用na则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b.2g氢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c.在常温常压下,22.4l氮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d.17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题十三:在标准状况下,0.56g某气体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56b.56g•mol1c.28g•mol1d.28--题十四:某气体的质量是9.5g,体积是5.6l(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38b.38g•mol1c.19d.19g•mol1题十五:已知32gx与4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q和9gh。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练习题周练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练习题周练物质的量计算H – 1 C -12 N-14 O-16 Cu-64 S-64 Na-23 Cl -35.5 Al-27 Fe -56 K-39 P-31物质的量练习题判断正误1 、1mol任何微粒均含有6.02×1023个微粒。
2 、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 、N A个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4 、6.02×1023个任何微粒的量均为1mol。
5 、任何物质,如果它所含微粒数与12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我们就说它的物质的量为1mol。
6 、1mol氢含有6.02×1023个氢。
课堂练习1mol O 含有个O;1mol H2O 含有个H2O;1mol H+含有个H+;1mole-含有个e-;6.02×1023个12C的物质的量为mol;6.02×1023个CO的物质的量为mol;6.02×1023个OH-的物质的量为mol。
思考:在0.5molO2中含有_____氧分子在0.5molO2中含有_____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练习⑴0.5mol Na2SO4含有molNa+,molSO42-,含个O。
⑵3.01×1023个氢分子含mol H、含有个质子、mol e-。
⑶mol NH3,含有1.204×1024个N摩尔质量练习题1.0.4molNaCl的质量为g。
2.64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3. 2.5molCu2+的质量为g。
4.31g NO3-的物质的量为mol。
5.2molC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g。
6.g Na2SO4中含有0.5mol SO42-。
7. 1.5 mol SO2与g 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
8.0.04 mol某物质的质量为7.2g,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 11.5g NO2中含有个NO2分子,mol N,质子,g氧元素。
物质的量专题讲义及典型例题

练习题 1. 将标准状况下的 aLHCl(g)溶于 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命运,勤奋改变未来,智慧缔造神话。
第 2 页 共3页
状元名师教育
高一化学
教师:邓老师
例题 2.实验室测得 CO.N2 和 O2 三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H2 的 14.5 倍,则其中 O2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若其中 CO 和 N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命运,勤奋改变未来,智慧缔造神话。
第 3 页 共3页
N NA
m n
5.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6.定义式:摩尔质量(M)g/mol,即 M=
7.气体的摩尔体积: 在标准状况(STP)0℃( 273K)、1.01×10^5Pa 下,1 摩尔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 体积都约为 22.4 升,这个体积叫做该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是 L/ mol(升/摩尔) ,即标准状况下 (STP)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 符号 Vm 单位为 L/mol
状元名师教育
高一化学
教师:邓老师
温馨提醒: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一、旧知回顾
1.物质的量概念: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 一定数目粒子 的集合体。符号为 n。 2.单位: mol 。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23 概念:国际上规定,1mol 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 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 ,所以 23 -1 6.02×10 mol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3 4.注:(1)我们把含有 约 6.02×10 个粒子数的任何粒子集合体都称为 1mol。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 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为: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的关系
一、概念: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的质量。
符号:M 单位:g/mol
公式:M=m n
规律: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 作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 子质量。
二、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的关系:物质的质量m 等于物质的量n 与其摩尔质量M 的乘积。
m=n ·M
1、微粒的摩尔质量等于一个微粒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乘积。
M=m(微粒)·N A
也就是说,1mol 微粒的质量以g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摩尔质量,也等于该 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各组分物质的摩尔质量M 和组分物质的量的分数X 的乘积 之和。
M=∑M i ·X i 其中:X i = n i n
即组分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分数。
规律: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处在组分物质摩尔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例如: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处在28—32g/mol 之间。
三、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的关系的运用
1、它揭示了微粒的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的计算关系。
例如:24gFeS 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n(FeS 2)= m M =24g 120g·mol -1
=0.2mol 2、它揭示了依据化学式从一种微粒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的思路。
例如:含有2.7gAl 3+的硫酸铝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n(Al 3+)=m M = 2.7g 27g·mol -1
=0.1mol 根据化学式Al 2(SO 4)3,有n(O)=6n(Al 3+)=6×0.1mol=0.6mol
3、它揭示了依据方程式从一种微粒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的思路。
例如:7.8g 过氧化钠溶于足量的水中,可以产生气体多少摩?
n(Na 2O 2)=m M =7.8g 78g·mol -1
=0.1mol 因为:2Na 2O 2+2H 2O ===4NaOH+O 2↑
所以:n(O 2)=12
n(Na 2O 2)=0.5×0.1mol=0.05mol 四、强化练习:
1、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VL 水含有氧原子个数为V 22.4 N A
B 、常温下,2L1mol/L 的甲酸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小于2 N A
C 、1mol 氯化铁溶液和水完全反应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其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
D 、1molNH 2-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
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
B、常温下,100mL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 A
C、分子数为N A的一氧化碳、乙烯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D、3.4g氨气中含有N—H键数目为0.1N A
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中含有分子数为0.5N 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C、32g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其他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下列化合物2g,产生氧气1.6g,此化合物是()
A、1H216O
B、2H216O
C、1H218O
D、2H218O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氮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氮气所含原子数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与羟基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28g一氧化碳与22.4L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D、16g甲烷与18g铵离子所含质子数相等
6、向一定量的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1mol/L的盐酸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
溶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则固体质量减少了()
A、6.4g
B、4.8g
C、2.4g
D、1.6g
7、amolCu与含有bmol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
是()
A、(b-2a)mol
B、(1/4)bmol
C、(2/3)amol
D、2amol
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gCO和25g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为2N A
B、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2N A
C、在100m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数目为0.1N A
D、2mol二氧化硫、1mol氧气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为4N A
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
C、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D、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数目为N A
10、将17.9g铝、铁、铜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3.36L
气体,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NO,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A、33.2g
B、25.4g
C、22.4g
D、19.6g
1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铜锌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22.4L氮气所含的电子数为14N A
C、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若铜电极生成0.2g氢气,则电路通过电子0.2N A
D、电解精炼粗铜时,当阴极析出N A个铜原子时,阳极上也会有N A个铜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