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滑轮与滑轮组专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杠杆、滑轮(含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杠杆、滑轮(含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杠杆、滑轮汇编(含答案解析)1.(2018•常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300N重物,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125N,4s内重物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轮、轴间摩擦.则(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 m B.动滑轮重50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W D.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选择D【解析】:A项,图中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3倍,物体上升,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故A项错误。

B项,三根绳子对动滑轮向上的拉力总和为物体的重力加上动滑轮的重力,则动滑轮的重力为,故B项错误。

C项,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故C项错误。

D项,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滑轮组的功、功率及机械效率的计算。

2.(2018•淮安)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l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2400;50;80%。

【解析】=Gh=400N×6m=2400J;(1)有用功:W有用(2)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6m=12m,=Fs=250N×12m=3000J,拉力做的总功:W总工人做功的功率:P===50W;(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故答案为:2400;50;8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s和h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2018•连云港)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1<F2B.F1>F2C.F2<G D.F1=G【答案】:选:B【分析】:由题知,O为支点,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一定,当动力臂较大时,动力将较小;动力臂较小时,动力将较大。

天津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目1.(2018•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2.(2018•天津)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

此现象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固3.(2018•天津)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楼 D.水中倒影4.(2018•天津)如图所示,用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

当灯静止时,灯所受拉力的平衡力是()A.线所受的重力 B.灯所受的重力C.灯对线的拉力 D.线对天化板的拉力5.(2018•天津)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

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A.600J B.1200J C.1800J D.3400J6.(2018•天津)用细线将小球系好后,固定在天花板上,做成一个摆。

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摆动到B 点的过程中()A.速度变小,动能变大B.速度变小,动能变小C.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D.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7.(2018•天津)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8.(2018•天津)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装置内加入适量的液体,可完成如下四个实验:在这些实验的设计中,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的是()①验证力使物体发生形变;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③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④模拟潜水艇的浮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2018•天津)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B.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C.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10.(2018•天津)在使用图所示的插线板时发现:只有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才能发光,插孔才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即使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详细答案解析版)

2018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详细答案解析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1.注意事项:一、本试卷共6页, 五大题, 21小题,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1.本试卷上不要答题, 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 每空1分, 共14分)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3./ 构成的。

在天文观测中, 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 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 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 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 形成雨水, 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5./如图1所示, 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实验:。

6.高速铁路的输电线, 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 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 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 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

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 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

(g取10N/kg, 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二、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 电阻R1=10Ω,R2=20Ω,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1.S3闭合, S2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A, R2的电功率为W。

为了保障电路安全, 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7.如图4所示, 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 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B在A的正前方, 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

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 不计空气阻力, 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 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 原因是:。

2018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滑轮与滑轮组专题试题+试题同步解析答案

2018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滑轮与滑轮组专题试题+试题同步解析答案

专题分类:滑轮与滑轮组专题试题1-3页+试题同步解析答案4-9页1.(2018临沂)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140N的水桶,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N;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N的水,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8邵阳)如图题图所示,重1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以0.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2 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物体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_____J。

3.(2018衡阳)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7N的物体,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0s 内物体滑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拉力F的功率为___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4.(2018日照)如图所示,工人用15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吊起质量为20kg的箱子。

若箱子被匀速竖直提升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则()A.箱子的重力势能增大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 NC.工人施加的拉力做的功为300 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5.(2018威海)如图为吊装工具示意图,物体M为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OA:OB=1:2,每个滑轮重100N.当重为700N的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 N,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500 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6.(2018•泰安)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提升的高度是 5.0 cm,拉力是 2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75%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8功和能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8功和能含解析

专题08 功和能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

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 做的总功是400JB. 拉力F的功率是25WC.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m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1)(3)已知拉力大小,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s=2h,求出拉力端移动距离,利用W=Fs可求总功;(2)知道做功时间,利用P=求出拉力F的功率;(4)已知物重和物体被提升高度,根据公式W=Gh可计算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η=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学到了一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比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比值定义法等。

下面用到转换法的是()A.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B. 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横截面积相同C. 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D. 计算火车从成都到自贡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动能多少不能直接观察,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故A符合题意;B、电阻与多个因素有关,在研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B不符合题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故C不符合题意;D、在计算火车从成都到自贡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将火车看成一个“质点”,采用的是模型法。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转换法”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功、功率、杠杆,滑轮计算题及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功、功率、杠杆,滑轮计算题及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功、功率、杠杆,滑轮计算题及答案1.(2018•浙江)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

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

求:(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解:(1)由图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2×2m=4m,人的拉力所做的功:W=Fs绳=18N×4m=72J;(2)拉力F做功的功率:P===18W;(3)因为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0.35G=0.35×100N=35N;因物体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F拉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拉=f=35N,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由F=(G动+F拉)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F拉=2×18N﹣35N=1N。

答:(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为72J。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18W。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N。

2、(2018•烟台)如图是某汽车起重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起吊重物的示意图,重物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收放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

提升重物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某次作业中,将重物甲以0.25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2.3×105Pa;若以相同的功率将重物乙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2.4×105Pa(不计钢丝绳重和摩擦)(1)起重机两次提升的重物质量之比。

(2)起重机两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

(3)提升重物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解:(1)设起重机重为G,被提升重物甲重力为G甲,被提升重物乙重力为G乙;提升物体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力:G=P1S,匀速提升重物甲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力:G+G甲=P2S匀速提升重物乙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力:G+G乙=P3S故G甲=(P﹣P)S,G乙=(P3﹣P1)S====﹣﹣﹣①G=mg故==﹣﹣﹣﹣﹣②(2)根据P===Fv,因以相同的功率将重物提升,故拉力与提升的速度成反比,===,﹣﹣﹣﹣﹣﹣③因η===﹣﹣﹣﹣﹣④由③④得:起重机两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

2018年南充市初中物理中考第26题解析

2018年南充市初中物理中考第26题解析

典型例题:
如图,用滑轮组从H=10m深的水中匀速提起
底面积为0.04m2、 高2m的实心圆柱体,该 物体的密度是2.5×103kg/m3。现在动滑轮 挂钩用钢丝绳与该物体相连,已知绕在滑轮 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为700N。 ⑴求该物体露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 ⑵若不计摩擦、绳和动滑轮重,绳子被拉断时,物体留 在水中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⑶若考虑摩擦、绳和动滑轮重,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四川南充2018年中考第26题
1.滑轮组相关计算公式 2.考点延伸 3.典型例题
滑轮组相关计算:
1、F G 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 n
2、s=nh,n为绳子段数 3、v绳=nv物,n为绳子段数
4、 W有 Gh G( G ,不计绳重和摩擦)
W总 Fs nF G G动
5、W总=W有+W额
F 2000 N 3
s 2h 28m 16m
⑶若考虑摩擦、绳和 动滑轮重,该装置的 机械效率为90%,将物 体匀速提升至露出水 面前,拉力F做的功为 多少焦?(g=10N/kg)
W总 Fs 2000 N 16m 10666.7J 3
6、 W有 fs物 f
W总 Fs nF
滑轮组相关计算:
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有):满足我们做功的目的,对我们有 用的功;额外功(W额):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 功;总功(W总):有用功加额外功,W总= W有+ W额;
(2)机械效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我们总希望, 有用功占总功中的份额越大越好;因为有用功总是小
90%,将物体匀速提升至露出水面前,拉力F做的功为多 少焦?(g=10N/k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题解析】 如图,用滑轮组从H=10 m深 的水中匀速提起底面积为0.04 m2、 高2 m的实心圆柱体,该物体的密 度是2.5×103 kg/m3.现在动滑轮挂 钩用钢丝绳与该物体相连,已知 绕在滑轮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F为700 N.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滑动摩擦力.docx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滑动摩擦力.docx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滑动摩擦力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8-眉山)小王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同一木块和同一祛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a、b、c三次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乜7 WA.a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B・b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C.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D.b、c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由图可知,be中接触面相同,b的压力大,则b中受到的摩擦力大,ab中,压力相同,a的接触而粗糙,则a中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一些,故a屮的摩擦力是最大的;故C正确。

故选:Ao2.(2018-岳阳)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平桌面越粗糙,测力计的示数越大C.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D.测力计对木块施力,木块对测力计没有力的作用【分析】(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受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3)根据木块和弹簧测力计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分析;(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压力不变,水平桌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即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故B 正确;C、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故C错误;D、测力计对木块施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块对测力计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o3.(2018-无锡)下列做法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在自行车转轴处加润滑油C.运动鞋底部有凹凸不平的槽纹D.列车的钢轨要铺设在枕木上【分析】(1)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因惯性带来伤害;(2)加润滑油可以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从而减小摩擦力;(3)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4)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分类:滑轮与滑轮组专题
1.(2018临沂)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140N的水桶,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80 N;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N的水,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绳子的动力:F=(G+G动)=(140N+20N)=80N;
使用同一滑轮组,在提升高度相同时,所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水的重力,增大了有用功,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机械效率会变大。

故答案为:80;变大。

2.(2018邵阳)如图题图所示,重1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以0.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2 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物体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_____J。

【答案】0
【解析】分析:由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有两段绳子,则n=2,依据做功的两个条件,首先判断重力是否做功,然后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由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有两段绳子,则n=2,重力为1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有力,也有距离,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的距离,所以重力没做功。

故答案为:0
3.(2018衡阳)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7N的物体,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0s 内物体滑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拉力F的功率为___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答案】 (1). 1.6 (2). 87.5%
【解析】解V物==0.2m/s,因为n=2所以V绳=2V物=0.4m/s,拉力的功率P=FV=4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4.(2018日照)如图所示,工人用15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吊起质量为20kg的箱子。

若箱子被匀速竖直提升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则()
A.箱子的重力势能增大
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 N
C.工人施加的拉力做的功为30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
解:A、箱子被匀速提升,高度增加,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故A正确;
B、箱子受到的重力:
G=mg=20kg×10N/kg=200N;
由图可知,n=2,则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150N﹣200N=100N;故B正确;
C、由图可知,n=2,
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2m=4m,
工人做的总功:
W总=Fs=150N×4m=600J;故C错误;
D、有用功:
W有=Gh=200N×2m=4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66.7%.故D正确。

故选:ABD。

5.(2018威海)如图为吊装工具示意图,物体M为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OA:OB=1:2,每个滑轮重100N.当重为700N的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 N,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500 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
解:
(1)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支=G,
则F支=G﹣F=700N﹣300N=400N,
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400N;
(2)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3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杠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 A′=3F+G定=3×300N+100N=1000N;
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 A=F′A=100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OA=F B×OB,且OA:OB=1:2,
所以:F B===50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杠杆对物体M的拉力等于物体M对杠杆的拉力,即F B′=F B=500N;
物体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
则物体M受到的支持力为:F M支持=G M﹣F B′=5000N﹣500N=450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F M压=F M支持=4500N。

故答案为:400;4500。

6.(2018•泰安)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提升的高度是 5.0 cm,拉力是 2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75%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1)测力计B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测力计上升的高度为:s=15.0cm;由图可知,有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物体上的高度为:h=s=×15.0cm=5.0cm;
由图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为2N;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3)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此时有用功不变,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变大,故机械效率变小。

故答案为:(1)5.0; 2;75%;(2)变小。

7.(2018•聊城)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ρ水=1.0×103kg/m,
g=10N/kg)求:
(1)石像受到的浮力。

(2)石像的重力。

(3)石像的密度。

(4)若将石像提升了3m,石像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多少?
解:(1)石像受到的浮力:
F浮=G排=ρ液gV排=1×103kg/m3×10N/kg×2m3=2×104N;
(2)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根据F=(G﹣F浮)可得石像的重力:
G=2F+F浮=2×1.6×104N+2×104N=5.2×104N;
(3)石像的质量:
m===5.2×103kg;
石像的密度:
ρ===2.6×103kg/m3;
(4)石像减少的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3m=3×104Pa;
答:(1)石像受到的浮力是2×104N;
(2)石像的重力5.2×104N;
(3)石像的密度是2.6×103kg/m3;
(4)若将石像提升了3m,石像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3×104Pa。

8.(2018滨州)如图所示,重400N的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
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B.有用功为400J
C.拉力F的功率为9W 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72N
解析:A、由图知,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3s物=3v物t=3×0.1m/s×10s=3m,故A正确;B、拉力做功为:W总=Fs绳=30N×3m=90J,有用功:W有=ηW总=80%×90J=72J,故B 错误;C、拉力做功的功率:P===9W,故C正确;D、有用功W有=fs物,拉力做的总功W总=Fs绳,由η====得,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η×3F=80%×3×30N=72N,故D正确。

故选ACD。

9.(2018潍坊)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5s内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升的速度是2.5m/s
B. 拉力F大小为100N
C. 拉力F的功率为80W
D. 拉力F的功率为40W
【答案】BC
【解析】在5s内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则物体上升速度
v=s/t=2m/5s=0.4m/s,故A错误;承担动滑轮及物重的绳子的股数n=2,所以
B正确;绳子的速度v绳=2v物=2×0.4m/s=0.8m/s,拉力F的功率:P=Fv绳=100N×0.8m/s=80W,故C正确,D错误;故应选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