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教学设计
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浙教版)上课课件

典例3 含糖量很高的葡萄用水洗后不久会出现果皮胀裂现象,其原因是葡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____(选填“高”或“低”),细胞______(选填“吸水”或“失水”)。
归纳总结
题型3 根的吸水和失水
典例7 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在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中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甲、乙两个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图1中玻璃管内液面升高的是____(选填“甲”或“乙”)萝卜。
A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C.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D.④是分生区,主要起保护作用
[解析] ①是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是伸长区,②处的细胞生长较快,但不具有分裂能力;③是分生区,③处的细胞的细胞核较大、细胞壁较薄;④是根冠,④处的细胞构成保护组织,故A正确。
植物比较项目
大豆
小麦
根的数目
少
多
有无明显发达的根
有
无
还有哪些植物具有类似的根
棉花、油菜、菠菜
水稻、玉米、洋葱
大豆的根
小麦的根
蒲公英的根 韭菜的根
2.根系及其作用
3.根的种类
(1)主根: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数量只有一条,向下生长,叫主根。
(2)侧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叫侧根。与主根相比,侧根又短又细,但数量众多,向四周扩展。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教案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了解根的作用,了解根系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关系。
2.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3.理解根尖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5.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根的分类和功能;
2.根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2.根尖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难点:
1.根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2.根尖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教学器材准备:
植物若干、清水、食盐水、根尖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
1.植物的根系:根系:直根系:须根系:不定根:
2.根的功能:固定和吸收
3. 根吸水的部位:根尖
4.根尖的基本结构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教学反思:。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_15

第4章植物与土壤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二)
教学目标:
1、回顾植物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并结合根毛细胞的特点,通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引出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
2、利用实验和视频结合,让学生分析并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并应用于实例进行分析。
3、了解常用的几种无机盐的作用,结合实例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教学重难点:
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分析、得出,并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植物的萎蔫和叶片发黄问题,围绕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无机盐的作用展开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利用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关注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的探究能力仍需持续关注和加强,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建立严密的探究意识。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_3

八年级(下)3.3 植物与土壤教案学习目标: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知道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学习重点:直根系和须根系,知道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难点:知道吸水失水的原理{活动一}了解植物的根系及其分类1 请你将以上植物分为两类,分别填入下框我的辨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直根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根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根的功能________吸收{活动三}:认识植物根的结构1 【实验探究】根的什么部位能从土壤吸收水分?现象:剪去根尖的菠菜____(填“先”或“后”)出现萎焉现象。
结论:________是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
2 【读图】温馨提示:也可观察书本88页图【独立思考】(1)D区细胞的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外层较厚。
在根尖的最前端,起________作用,利于根不断在土壤中生长,D区为根尖的________。
(2)C区中的细胞排列________,细胞壁较薄,细胞质浓,没有液泡,细胞核大;该细胞具有强烈的________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因此C区为称为分生区。
(3)B区中细胞停止分裂,但显著伸长,有较小液泡,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_______,使根不断伸向土壤深处,因此B区为称为________。
(4 ) A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________,增大了与土壤接触面积,因此A区为称为________。
根毛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小组讨论】1、根尖可以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作用?2、能使根长长的部位有哪些?____区和____区3、根尖吸水主要部位是什么?______{活动四}:植物失水与吸水实验数小时后的现象:A烧杯内植物______。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要点整理〗1.根系:⑴概念: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⑵分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由胚根发育而成的为主根。
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植物的不定根:由植物的茎、叶上发生的根。
)⑶植物根的基本功能:固定和吸收。
①固定: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生长的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定在地上。
②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2.植物的吸水与失水⑴根尖结构根尖结构细胞结构特点主要作用模式图根毛区(成熟区)细胞停止分裂生长至成熟,内有导管,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许多根毛。
它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属于输导组织)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具吸收、输导作用。
伸长区停止分裂,体积增大变长,细胞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并开始形成导管,能吸收少量的水分和无机盐。
(属于营养组织)使根伸长,伸向土壤深处。
分生区(生长点)细胞小,核大,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使根不断长长。
(属于分生组织)分生作用,补充根冠细胞和伸长区细胞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细胞大,排列不规则,有保护作用。
(属于保护组织)保护作用⑵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吸水;反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低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需要的大量元素N、P、K分别对根茎叶有特别的作用,简称“一根筋”)无机盐作用缺乏时的症状含氮的无机盐(如硝酸铵)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含磷的无机盐(如过磷酸钙)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无机盐(如氯化钾)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构成无机盐的元素主要是以离子态被植物吸收,所以说植物吸收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里。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_12

任务三:说一说与植物叶的功能相一致的结构
学习要点:要体现结构与功能相一致的思想
1、师:人体作为统一的生物体,八大系统是相互配合的,那么植物体呢?
2.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框架搭建
师:植物能进行这些作用,必定有与之功能相一致的器官,那么植物的哪些器官与这些功能相关呢?
过渡:这些细胞是独立的,不相联系的吗?
生:
二、复习内容
(一)知识梳理: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目标:从植物的功能角度,体现植物是个整体
任务:描述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变化
(小组合作)
学习要点:
1、学生能说出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路径
2、学生说出植物对水的利用
任务:小组交流展示
任务一:说一说与植物根的功能相一致的结构
目标:能说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及学习方法。
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
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重点知识及学习方法。投影出知识结构树,体现植物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教学反思
绿色开花植物的整体化复习预学单(一)
前面我们以营养素的摄取为线索,进行了人体的复习,体会到人体中的八大系统是协同工作的,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因此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植物体是这样吗?不妨我们以营养素------水,在植物体内的输送和发生的变化为线索展开复习。
“植物的整体化复习(一)”学与导设计
课 题
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执教时间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本节课是初三第一轮的生物复习课,要求结合考点、紧扣教材、重视基础、全面复习。这就决定了课堂需要梳理的知识点多,难度不能太大。学生对生物内容比较熟悉,但也不一定有深入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树立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一致的科学思想,本节课将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植物的三大生命活动几项内容进行整合,以植物体是个统一的整体为线索,以课本插图为复习的载体,通过教师搭框架,学生自主梳理,小组交流展示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复习,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让学生对生物的认知从点到线再到面,形成物质世界是和谐统一的这一思想。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3课时完成植物需要无机盐这块内容。校本内容:水华内容的补充和介绍。
结论: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只有在高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的根才能吸水。
【思考】有无其它方法证明根毛确实必须在土壤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才能吸水?
腌制青菜时,青菜失水;海水漫入农田,作物萎焉等。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若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会超过根毛细胞液内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数据处理:一株植物根系的长度是根系所有根的平均长度--所有植物根的长度之和除以根的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数据处理时,应该去掉无效数据。
实验结论: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分布浅。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研究根的吸水部位
实验现象:被剪去根的前端的小麦先出现萎焉现象。
结论:说明根吸水的部位在根尖。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
2.植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农林业生产也会对土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过多施肥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
(2)“水华”现象介绍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有人统计:正在抽穗的一株黑麦的根系具有1381万条根和140多根亿条根毛。
浙教版8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教案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学情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初中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植物根的作用包括固定、吸收作用有了一定“前概念”认识,因此对根的形态结构的认识可以由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自己表述得出,同时初中学生对根尖的结构特点以及根尖的功能没有很清晰直观地认识,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接着生活中学生对化肥有一些的了解,但不清楚无机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具体作用,以及缺少某种营养元素会出现的怎样症状。
2教学过程2.1 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结合对实物的观察,请你说出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
2.结合实验,探究根尖的结构特点及根尖的功能。
3.请同学们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学时重点1.结合实验,探究根尖的结构特点及根尖的功能。
2.请同学们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学时难点1.结合实验,探究根尖的结构特点及根尖的功能。
2.请同学们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一学时课前准备铺垫:今天和大家一起开始对植物进行学习,为了点缀我们学习的教室,我水培了两株形态大致相同的菠菜,望能给今天的学习带来一抹绿色。
引入:最近央视又推出一档中国传统文化大赛---成语大会,大家有看过吗?下面我们也来试试大家的成语功底:请说出带“根”的成语,越多越好!(写“根深蒂固,树大根深,落叶归根,追根究底……”)虽然这些成语有它们的寓意,但仅从字面上来看,能说明植物的根具有什么作用?【一、根的作用】【固定、吸收】作为植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生活中有同学仔细观察过根的形态吗?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菠菜和葱,仔细观察和比较,并完成任务一。
【二、根的形态】请学生汇报任务单的填写。
总结:我们把像一株菠菜或者一根小葱所有的根叫做植物的根系,【根系】而像菠菜根系那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的叫直根系,【直根系】而像小葱那样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叫须根系。
【须根系】而直根系中明显发达的叫主根,主根旁边的叫侧根;【主根、侧根】而须根系是有很多不定根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有无其它方法证明根毛确实必须在土壤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才能吸水?
腌制青菜时,青菜失水;海水漫入农田,作物萎焉等。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若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会超过根毛细胞液内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课 题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日 期
教学
目标
1.区分植根系和须根系。2.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其相关功能。
3.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4.了解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病症。
5.知道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症状。6.初步学习数据处理能力--干扰数据的辨别和删除。
7.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优劣性比较。
重难点
重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引入】请同学用恰当的比喻说说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生长。
一、植物的根系:
1.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分贺无机盐的。
【实验】根的观察--了解根是如何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
植物
比较项目
大豆
小麦
根的数目
是否有明显发达的根
【阅读】植物营养的吸收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
2.植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植物可以帮助土壤积累有机物,农林业生产也会对土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过多施肥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2)“水华”现象介绍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探究】植物根系(同种植物的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的高低的关系
提出问题:根系的分布和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如何?
建立假设:(1)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分布浅。(2)地下水位低,植物根系分布浅。(3)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植物根系分布无关。
实验方案:1.野外调查2.野外栽培3.实验室栽培
实验方案优劣评价:
⑴组织野外观察较难,还要强调安全问题。虽然观察条件不是任何学校所在地都能满足,但是一旦观察到,则实验成功率就较大;
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三、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1.植物的生长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
【实验】配制四种营养液,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的生长。
实验现象:在分别缺乏氮、磷和钾元素的培养液中,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同,分别出现生长异常。当分别按标准添加含氮、磷和钾的化合物后,植物的生长慢慢恢复正常。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的根
2.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举例】常见的作物中,哪些是直根系,哪些是须根系?
【问题】根的功能,你知道吗?--固定和吸收。
3.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因素有关。
有人统计:正在抽穗的一株黑麦的根系具有1381万条根和140多根亿条根毛。
【问题】植物的根是否在如何情况下,都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
实例:当作物施了过多的肥料时,作物反而发生萎焉现象。这表明作物体内的水分减少了。为什么?
【实验】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
实验现象:在清水中的青菜没有出现萎焉现象,在浓盐水中的植物出现了萎焉现象。
【观察】了解根尖的结构:显微镜观察根尖
根尖的结构:
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保护后面的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檫伤。
分生区:细胞质的密度较大,没有液泡。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
伸长区: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根毛区: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厚,内有输导组织(导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⑵野外栽培,可控性增强,但实验条件也不是任何学校都能满足的;
⑶实验室栽培,虽然可控性较强,但模拟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大容易做到。
数据处理:一株植物根系的长度是根系所有根的平均长度--所有植物根的长度之和除以根的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数据处理时,应该去掉无效数据。
实验结论: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分布浅。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研究根的吸水部位
实验现象:被剪去根的前端的小麦先出现萎焉现象。
结论:说明根吸水的部位在根尖。
【讨论】在农业生产中,移栽作物幼苗是时为什么要带土移栽?--免于损伤幼嫩的根尖,使根尖在适应“新环境”以前,仍旧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从被夹带的土壤中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
【问题】为什么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