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经络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中医的头痛分型与鉴别

头痛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中医认为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邪气上逆,都有可能造成头痛。
而由于形成头痛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完全一样。
只有认真鉴别清楚,才能对号入座,发现造成头痛的真正“元凶”,从而寻找到缓解疼痛症状的办法。
◎外感风寒头痛:头部疼痛,而且疼痛会连累到脖子和肩背,遇寒疼痛就会加剧,同时还伴有怕风怕冷、骨节酸痛的感觉。
多是由于感受了风寒的侵袭,寒性在体内凝滞,阻遏了脉络的通畅运行,造成气血郁滞,所以导致头痛。
◎外感风热头痛:头部疼痛,同时伴有体温升高,面红耳赤,口渴想喝水的症状。
多是由于风热之邪侵入体内,热性上炎,从而导致头痛。
◎外感风湿头痛:头部疼痛,而且疼痛会在阴雨天加重,同时伴有头昏,身体沉重疲倦,怕冷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
多是由于外感了风湿之邪,邪气导致体内的清阳之气不升,湿浊之气不降,造成了头痛。
◎肝阳上亢头痛:头晕胀痛,同时伴有耳鸣,眼睛干涩,口燥咽干,失眠健忘,并且肢体也会偶尔感到麻木震颤。
多是由于肝阳上亢,造成气血充盈于头上,从而导致了头晕胀痛。
◎肝火上炎头痛:头部胀痛剧烈,面红耳赤,嘴里时常有苦涩的味道,经常发怒,并伴有小便黄,大便干燥、舌尖红的症状。
多是由于肝经有实火,上逆于头部,从而导致了头晕胀痛。
◎肾虚头痛:头部空痛,眩晕耳鸣,腰膝无力。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髓充于脑,如果肾虚不足的话,就会造成头部空虚而痛。
◎气虚头痛:持续头痛,疲劳的时候疼痛加剧,身体怕冷,没有力气,肢体疲倦,时常气短,说话的声音低弱。
多是由于体内中气不足,不能够起到上荣于头部的作用,所以造成了持续性的头痛。
◎血虚头痛:头部隐隐作痛,心悸失眠,手脚偶尔会有麻木的感觉,面色苍白。
多是由于体内阴血不足,头部失去阴血的濡养,从而导致头痛。
◎血瘀头痛:头部刺痛,能感觉到具体的疼痛位置,而且疼痛时而发作时而停止,经常性发作。
多是由于经络内存有瘀血,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头痛--头部经络

头痛--头部经络头部,也是我们身体重要经脉汇集的地方,如果把重要经脉理解成是交通干线的话,那么头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要塞。
头部的经脉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密密麻麻,一条挨着一条,交叉纵横,四通八达。
能够数的上的重要经脉几乎占了六成左右全部要通行头部。
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果堵车了会有什么结果?如果道路坍塌了又有什么结果?如果缺少维护或是管理有什么结果?头痛由此产生。
类型一:受风头痛(约占30%)1、原因:经意或是不经意的受风,会导致头部的经脉风邪的侵袭,而影响到经脉的内气血运行的通畅,不通则痛,于是头痛。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以及“巅高之上唯风邪可到”等强调的就是说,头部是最易收到风邪的侵袭人体部位。
2、主症:头痛的症状表现以蹿痛为主,没有固定的疼痛部位,甚至疼痛牵涉到颈项部和肩背部,遇风加重,甚至怕风。
3、攻略:(1)药茶:川芎5g、黄芪5g、白术5g、防风5g、桑叶5g、蔓荆子5g,以上剂量为一日量,放入水杯中反复冲泡饮用即可。
(2)穴位导引:风池位置:头项后部的两个大筋外侧靠近发际的凹陷中,左右各一。
导引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指甲角的大拇指侧的部位(肺经少商穴所在),按揉风池穴,可以起到沟通两条经脉的经气来治疗受风头痛的治疗效果。
Tips:导引术是中国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期很为流行的一种自我保健性疗法,类似于今天的穴位按摩,但不同于穴位按摩的是:导引术更讲究用来按摩的部位的的经脉属性,强调利用经脉之气来激发被按摩部位的经脉之气,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3)尽可能的避开风,当然也包括流动的空气,尤其是家中或是写字楼中的穿堂风,以及空调吹出来的冷风,更重要的是避开背后或是头的后部吹风,因为那些地方有一些很重要的关系到人生命的重要穴位,所以一定要避开风邪的吹拂。
或是我们可以使用防护装备,如带有风帽的衣服、高领的衣服等。
(4)中医讲究对付风邪的法子比较常用的还有就是“治风先治血”,强调的就是如果身体里出现血虚的状态就比较容易受到风邪的侵扰,所以积极采取事前措施来保证我们身体里血的充足,是很重要的一环,比较好的食品有带红衣的花生、干枣等,同时我们也要采取关于血液的降耗措施,比如减少用眼次数(中医讲究“目得血则能视,久视伤血”)等会从源头上来保证我们身体有足够的血来防范风邪的入侵。
经络失调会导致哪些生发系统问题

经络失调会导致哪些生发系统问题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当经络失调时,可能会对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包括生发系统。
生发系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身体内部的气血供应和脏腑功能的协调。
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路,一旦失调,就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营养物质无法顺利到达发根,从而影响头发的生长和健康。
首先,经络失调可能导致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意思是头发的生长和滋养依赖于血液的供应。
如果经络不通,气血无法顺畅地在体内循环,供应到头部的血液就会减少。
这就像一条河流,如果河道堵塞,水流就会减缓甚至干涸。
头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滋养,头发就会变得干枯、脆弱,容易脱落,新头发的生长也会变得缓慢。
其次,经络失调还可能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影响生发系统。
例如,肾主藏精,其华在发。
如果肾经失调,肾脏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无法有效地将精气转化为滋养头发的营养物质,导致头发失去光泽,容易变白、脱落。
再比如,肝经与情志密切相关,当肝经失调时,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情况,这些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头发问题。
另外,经络失调还可能引发体内的湿热、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积聚。
湿热或痰湿阻滞经络,使得气血运行受阻。
这些病理产物还可能影响头皮的环境,导致头皮出油增多、瘙痒、炎症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头发的生长。
从具体的经络来看,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经络都与头部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这些经络失调,可能会直接影响头部的气血供应。
比如,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头部的后侧,如果这条经络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后脑勺部位的头发出现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经络失调,从而影响生发系统。
长期的熬夜、过度的劳累会损耗人体的气血,使得经络失去滋养而失调。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情绪紧张,也容易导致肝经、心经等经络失调。
此外,饮食不规律、过食辛辣油腻、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影响经络的正常运行。
头部经络症候 头部反射区及全息图 大脑内部神奇发现

头部经络症候头部反射区及全息图大脑内部神奇发现头部经络症候头部反射区及全息图大脑内部神奇发现口区经络症候足阳明胃经:胃实热时会发生口干生干疮,上齿肿痛,胃经受风邪侵犯时则发生口角外斜。
手阳明大肠经:经气受外邪干扰时,会发生牙齿痛,络脉气实时则发生龋齿,牙齿冷寒。
足厥阴肝经:肝经感受风邪时,发生口角抽动痉挛,肝气盛时口唇红绛。
冲脉:气上逆则口唇绛紫,麻木。
任脉:气盛唇红美色,气衰口唇无血色。
督脉:脉气不能入任脉时上唇肿胀。
耳部经络症候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失常时发生耳聋。
足少阳胆经:实热时会发生耳聋,耳流黄水,肝火沿胆经上耳则耳鸣。
手少阳三焦经:经气失常则耳聋。
手阳明大肠经:实证时会发生耳聋。
足少阴肾经:肾开窍于耳,肾气虚时,其经气不能通过经络输送于耳,则发生耳聋。
鼻部经络症候手阳明大肠经:本经受外邪侵犯时则鼻流清涕,火热郁盛则鼻衄,经气失常则嗅觉迟钝或消失。
足阳明胃经:本经受外邪侵犯时则鼻流清涕,胃热上逆会发生鼻衄。
足太阳膀胱经:本经受外邪侵犯时则发生鼻流清涕,经气不畅则发生鼻衄。
督脉:脉气不能入任脉时发生鼻衄。
脑部经络症候督脉:脉气不得下降时,成年人癫病,小儿癫痫。
足太阳膀胱经:实热时癫狂,经气失常时头顶部痛。
足厥阴肝经:肝阳上亢时头痛眩晕,烦躁,中风不语。
阳蹻脉:实热时失眠,脉气不畅时癫痫。
阴蹻脉:气虚时嗜眠,脉气不畅时癫痫。
足阳明胃经:实热炽盛时癫狂。
足少阳胆经:实证时烦躁不安,气虚时失眠,惊悲疑虑眼睛经络症候足厥阴肝经:肝气虚时视物不明,夜盲;肝火上炎时目赤,眼痛。
足少阳胆经:经气不畅时眼外角痛,经气不足时眼花,肝火沿胆经上目会发生眼红。
手少阴心经:气血失常时眼睛发黄;心火沿经上炎时,目赤。
手太阳小肠经:气虚时会发生目黄。
手少阳三焦经:经气不畅则眼外角痛。
足阳明胃经:胃热上逆则内眼角肿痛,气寒则目不合,热则目不开。
足太阳膀胱经:外邪侵入本经会发生目黄,流泪,眼球似脱出样的疼痛。
阳蹻脉:阴气虚则目瞑,目痛从内眦起。
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 这6个现象都说明你的“经络”堵了

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这6个现象都说明你的“经络”堵了中医上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其实是讲,在经络不通时,人体会出现一些症状,正所谓经络不通百病生,那么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1. 冷——四肢寒冷、手脚冰凉如果经络不通第一个表现就是“冷”,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手脚冰凉、四肢寒冷”。
这是因为中医上讲人体的体温是靠气血输送决定,只有我们气血充足,体温才会正常,而如果我们出现发冷的情况,则说明我们可能经络不通。
2.热——干燥燥热、出汗异常除了冷,不正常的发热也有可能是经络不通的表现,如果我们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低热,干燥或者出汗异常,那么很有可能是经络不通导致,因为热气不能输送,积聚在一起所导致。
3.酸——发酸无力,浑身酸痛有些时候人们在剧烈运动之后我们身体会出现发酸无力,这是因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很多气血供应,超过正常供应限度,导致气血供应不足所导致。
4.疼痛——疼和痛概念不同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5.麻木——麻为气虚,木为血虚麻木和疼痛差不多,经常在一起出现,但是却有一定的差别,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盘腿坐一段时间,经络不通,气血不通,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只要适当的改变坐姿,气血通畅了,才会恢复。
6.肿胀——气滞肿胀、血瘀难消有些时候经络不通我们也能够看到,那就是肿,一般肿都是由于血瘀所引起,如果想要消肿,就需要活血化瘀,可以选择刮痧拔罐或者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进行调理。
二、经络堵了怎么通1.梳头——促进血循环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头部经络症候 头部反射区及全息图 大脑内部神奇发现

头部经络症候头部反射区及全息图大脑内部神奇发现头部经络症候头部反射区及全息图大脑内部神奇发现口区经络症候足阳明胃经:胃实热时会发生口干生干疮,上齿肿痛,胃经受风邪侵犯时则发生口角外斜。
手阳明大肠经:经气受外邪干扰时,会发生牙齿痛,络脉气实时则发生龋齿,牙齿冷寒。
足厥阴肝经:肝经感受风邪时,发生口角抽动痉挛,肝气盛时口唇红绛。
冲脉:气上逆则口唇绛紫,麻木。
任脉:气盛唇红美色,气衰口唇无血色。
督脉:脉气不能入任脉时上唇肿胀。
耳部经络症候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失常时发生耳聋。
足少阳胆经:实热时会发生耳聋,耳流黄水,肝火沿胆经上耳则耳鸣。
手少阳三焦经:经气失常则耳聋。
手阳明大肠经:实证时会发生耳聋。
足少阴肾经:肾开窍于耳,肾气虚时,其经气不能通过经络输送于耳,则发生耳聋。
鼻部经络症候手阳明大肠经:本经受外邪侵犯时则鼻流清涕,火热郁盛则鼻衄,经气失常则嗅觉迟钝或消失。
足阳明胃经:本经受外邪侵犯时则鼻流清涕,胃热上逆会发生鼻衄。
足太阳膀胱经:本经受外邪侵犯时则发生鼻流清涕,经气不畅则发生鼻衄。
督脉:脉气不能入任脉时发生鼻衄。
脑部经络症候督脉:脉气不得下降时,成年人癫病,小儿癫痫。
足太阳膀胱经:实热时癫狂,经气失常时头顶部痛。
足厥阴肝经:肝阳上亢时头痛眩晕,烦躁,中风不语。
阳蹻脉:实热时失眠,脉气不畅时癫痫。
阴蹻脉:气虚时嗜眠,脉气不畅时癫痫。
足阳明胃经:实热炽盛时癫狂。
足少阳胆经:实证时烦躁不安,气虚时失眠,惊悲疑虑眼睛经络症候足厥阴肝经:肝气虚时视物不明,夜盲;肝火上炎时目赤,眼痛。
足少阳胆经:经气不畅时眼外角痛,经气不足时眼花,肝火沿胆经上目会发生眼红。
手少阴心经:气血失常时眼睛发黄;心火沿经上炎时,目赤。
手太阳小肠经:气虚时会发生目黄。
手少阳三焦经:经气不畅则眼外角痛。
足阳明胃经:胃热上逆则内眼角肿痛,气寒则目不合,热则目不开。
足太阳膀胱经:外邪侵入本经会发生目黄,流泪,眼球似脱出样的疼痛。
阳蹻脉:阴气虚则目瞑,目痛从内眦起。
脑病的中医症状表现有哪些特点

脑病的中医症状表现有哪些特点脑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脑病的症状表现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观察。
中医认为,脑病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且常常与人体的整体状况相互关联。
首先,头痛是脑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这种头痛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剧烈的刺痛,有时还会伴有头晕。
中医会根据头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等进行综合判断。
比如,前额头痛可能与阳明经有关;偏头痛多与少阳经相关;后脑勺疼痛则可能与太阳经有关。
头晕也是脑病的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天旋地转、眼前发黑,或者头重脚轻、站立不稳。
中医认为,头晕的原因可能是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也可能是肝阳上亢,扰乱清窍;或者是痰湿内阻,蒙蔽清阳。
记忆力减退是脑病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容易忘事、丢三落四,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遗忘较快。
中医认为,这多与肾精亏虚、心脾两虚有关。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导致记忆力下降。
心主神明,脾主运化,心脾两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也会影响记忆力。
失眠多梦在脑病患者中也较为常见。
患者可能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浅、容易惊醒,多梦纷纭。
中医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心肾不交,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也可能是肝郁化火,扰动心神;或者是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此外,情绪异常也是脑病的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
中医认为,这与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心肝火旺等有关。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气不舒则容易导致情绪失调。
语言障碍也是脑病的表现之一。
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清、言语謇涩,或者理解语言困难、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中医认为,这与风痰阻络、气血瘀滞有关。
肢体麻木、无力或震颤也是脑病可能导致的症状。
中医认为,这多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能濡养肢体所致。
在中医诊断脑病时,还会注重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和脉象。
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面色潮红可能是阴虚火旺或肝阳上亢;舌苔白腻可能是痰湿内阻;舌苔黄腻可能是湿热内蕴;脉象弦滑可能是肝风内动,脉象细弱可能是气血亏虚。
十四条经络不通的常见症状

十四条经络不通的常见症状1. 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2.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3.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
4.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5.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6.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辰干舌燥身体消瘦。
7.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
8.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小腹绕脐而痛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
9.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10.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11.膀胱经不调的常见症状: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
12.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13.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14.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
五行系列对应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唇鼻耳五液泪汗涎涕唾沫五体筋指甲血脉脸肌肉皮毛骨五志怒喜忧思悲惊恐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红黄白黑五华爪面唇毛发五常仁礼信义智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热湿燥寒五声呼笑歌哭呻吟五音角微宫商羽不同体质的养生祖国医学认为,根据临床上的症候表现、脉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种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本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其具体养生方法如下:1.阴虚体质养生法2.阳虚体质养生法3.气虚体质养生法4.血虚体质养生法5.阳盛体质养生法6.血瘀体质养生法7.痰湿体质养生法8.气郁体质养生法1.阴虚体质养生法(1)体质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经络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经络不通这种说法常见于中医,经络不通是代指很多部位的经络不通,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也不一样。
头部经络不通也是一种类型,症状表现明显,患者主要头部出现问题,还可能会有疼痛现象。
1.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
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
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2.热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
一般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3.疼和痛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4.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
“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
其中,穴位是“点”,经是“线”,络则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