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降水方案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一、施工原理深井降水是通过在地下打井并利用井筒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地面,进而降低地下水位。
施工原理分为自然渗流、重力排水和人工抽水三种方式。
1.自然渗流:水从高位向低位自然渗流,通过打井将地下水引流至地面。
2.重力排水:通过设置井筒和排水管道,利用地表或地下水位差,将地下水引流至井筒并输送至地面。
3.人工抽水:通过设置井筒和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取至地面。
二、施工步骤深井降水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准备、井筒打桩、井排施工和设备安装等环节。
1.勘察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情况,确定井筒的数量、深度和井排布局等设计参数,并制定施工方案。
2.施工准备:准备施工所需要的各类设备和材料,并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
3.井筒打桩: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井筒打桩工作,打设完后需要进行静压试验,确保其稳定性。
4.井排施工: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案,在井筒内部安装排水设备,包括井点、排水管道和抽水泵等。
5.设备安装:根据施工方案,安装抽水泵和发动机等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6.施工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设备1.打桩机:用于井筒的打桩施工,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2.井筒机:用于井筒的挖掘和安装,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
3.排水设备:包括井点、管道和过滤设备等,用于引流地下水,并对水质进行处理。
4.抽水泵:通过抽水泵将地下水从井筒中抽到地面,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规格和类型的抽水泵。
四、安全措施在深井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安全培训:施工人员需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2.现场警示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并设置安全通道和防护设备。
3.检修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灾害。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施工越来越普遍。
深井井点降水是在地下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地下水位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深井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原理深井井点降水是通过在地下施工区域开挖深井,并通过井点将地下水抽出来,从而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井点降水通常采用井点散水和井点抽水两种方式。
•井点散水:将开挖区域周围的地下水通过喷淋、渗井等方式分散排出。
•井点抽水:通过井点安装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并通过管道排出。
三、施工步骤1.方案设计:根据地下施工区域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深井的布置位置、井点数量和排水量等参数,设计降水方案。
2.准备工作:–井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施工区域开挖深井,并确保井点的合适位置和良好的井筒结构。
–抽水设备准备:准备足够的抽水泵和管道等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材料准备:准备好喷淋系统所需的管道、喷头等材料。
3.施工依据:–井点散水:根据散水排水量确定喷淋系统的设置,包括喷淋管道数量和布置、喷头间距等。
–井点抽水:根据抽水量和抽水时间确定抽水泵的设置,包括抽水泵数量、功率和运行时间等。
4.施工过程:–井点散水:将喷淋系统与井点连接,调试喷淋系统的水流、压力等参数。
–井点抽水:将抽水泵安装于井点,并通过管道将地下水排出。
5.监测与调整: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降水效果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喷淋系统和抽水泵的参数,以达到降水效果最佳化。
6.施工结束:当地下水位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抽水或散水工作,拆除相关设备。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合理设置警示标志,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环保要求:在井点降水过程中,要合理处理抽出的地下水,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施工进度: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周围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时间。
4.监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配备适当的地下水位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进行调整。
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背景地下挖掘工程中,会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为了减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需要进行降水处理。
深井降水是一种有效的降水方式,通过深井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方案内容1. 深井选址在进行深井降水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选址确定深井位置。
深井应尽可能远离施工区域,以充分降低对工程的影响。
2. 设计方案根据地下水位、地质情况等因素,设计深井降水方案。
包括深井的井径、井深、抽水量等参数的确定。
3. 施工准备在进行深井降水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设备调试等。
4. 施工过程1.预处理:清理井孔、安装井壁支护等准备工作。
2.钻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深井钻孔。
3.安装抽水设备:安装深井抽水设备,连接排水管道。
4.启动抽水:启动抽水设备,逐渐降低地下水位。
5.监测:监测深井降水效果,调整抽水量。
5. 完工验收深井降水完工后,进行验收工作,确认地下水位已降至安全范围,施工可以正常进行。
三、安全措施在深井降水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以下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有专人负责监督安全。
2.深井降水设备应定期维护检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3.根据地质条件做好边坡支护,防止塌方。
4.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遇到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四、总结深井降水是地下挖掘工程中常用的降水方式,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施工安全。
在实际施工中,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具体工程地点],由[建设单位]承建,项目包括[具体项目内容]。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为确保基坑开挖及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的1. 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减少基坑周边环境对施工的影响,降低施工风险。
3.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三、施工范围1. 深井降水区域:[具体降水区域范围]。
2. 降水井数量:[具体井数]。
3. 降水井深度:[具体井深]。
四、施工工艺1. 选址与成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降水井。
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成孔,孔径为[具体孔径],孔深为[具体孔深]。
2. 井点安装在成孔完成后,安装井点管,井点管采用[具体材质],管径为[具体管径]。
井点管下端连接潜水泵,上端连接集水总管。
3. 抽水与观测开启潜水泵进行抽水,同时进行水位观测,确保降水效果。
水位观测频率为[具体频率]。
4. 回灌与封堵在井点管成孔后,回灌50Kg粗砂,离地面以下1米范围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五、施工材料1. 井点管:[具体材质],管径为[具体管径]。
2. 潜水泵:[具体型号],功率为[具体功率]。
3. 集水总管:[具体材质],管径为[具体管径]。
4. 粗砂:[具体规格]。
5. 粘土:[具体规格]。
六、施工进度1. 施工准备:[具体时间]。
2. 成孔:[具体时间]。
3. 井点安装:[具体时间]。
4. 抽水与观测:[具体时间]。
5. 回灌与封堵:[具体时间]。
七、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设备。
八、质量保证1.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深井降水施工顺利进行,为基坑开挖及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管井降水)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管井降水)在土木工程中,深井降水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特别是在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中。
管井降水是深井降水的一种形式,通过设置排水井来排除地下水,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深井降水施工方案中的管井降水部分。
1. 管井选址在确定深井降水施工方案时,首先需要选址设置管井。
管井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 - 地质条件: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避免管井在施工中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
- 施工方便:管井的位置应便于施工车辆和设备的进出,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 距离工程位置:管井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工程位置,减少管道长度,降低工程成本。
2. 管井设计管井的设计应符合排水需求,并考虑以下问题: - 管径选择:根据地下水位和排水量确定管井的管径大小,保证排水通畅。
- 井深设置:根据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工程要求确定管井的井深,确保能够有效排除地下水。
3. 管道铺设在确定好管井位置和设计后,需要进行管道的铺设工作: - 管道选材:选择耐腐蚀、耐压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使用寿命长。
- 管道连接: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连接管道,保证管道连接牢固、密封。
4. 排水系统设置完成管道铺设后,需要设置排水系统,保证地下水能够有效排除: - 排水泵选型:根据地下水排水量及管井井深确定排水泵的选型,确保排水效率。
- 排水管道连接:将排水泵与管道进行连接,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
5. 施工安全在进行深井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安全问题,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安全防护: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安全帽等。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管道和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管井降水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土木工程的施工提供必要的支持。
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总结)

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总结)
施工方案概述:
该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旨在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下
水位,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方案适用于需要进行深井降水
的工程项目。
施工方案内容:
1. 地下水调查与评估
- 在施工区域范围内进行地下水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地下水位、水质等相关信息,为深井降水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 设计深井降水方案
- 结合地下水调查评估结果,由专业工程师设计深井降水方案,包括深井的布置、泵站的建设、管网的敷设等。
3. 施工准备
- 根据深井降水方案,进行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开挖深井、建设泵站、准备降水管网等。
4. 深井降水施工
-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深井降水施工,包括安装水泵、调试设备、监测地下水位等。
5. 施工后期监测
- 在施工完成后,定期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深井降水
设备运行参数,确保地下水位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施工方案的优点:
- 通过深井降水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带来的
影响。
- 提前预防地下水涌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 施工方案设计合理,运行方便,减少施工周期和成本。
总结:
深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确保施工安全和
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地下水调查、设计方案和施工监测,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带来的风险,并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自流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自流深井降水施工方案自流深井降水施工方案一、方案背景深井降水是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土方工程施工和安全进行,降低地下水位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本方案旨在介绍自流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降低施工现场地下水位,保证土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2. 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保证施工效率;3. 减少地下水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井点位置,进行勘察测量,制定施工方案。
准备所需设备和材料。
2. 施工井点钻进:利用钻机对井点进行钻进,直到达到设计井深。
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井管进行施工,保证井管的稳定性。
3. 井管沉管:将井管按照设计要求逐节沉入地下,直到井管全部沉入到位。
过程中要注意井管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4. 泵站建设:建设泵站,选用适当的泵和管道进行布置。
泵站要安装在地面上,保证作业人员的操作和维修方便。
泵站与井管之间要进行合适的接口设置。
5. 泵站运行:启动泵站,进行试运行,确保泵站和管道的正常工作,排除一切故障。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泵站的运行状态,保持地下水位在控制范围内。
6. 监测和维护:对降水施工过程中的泵站和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四、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范,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 在井口设置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误入井中。
3. 对井口进行围护,确保井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根据施工井点周边环境和地质情况,合理布置泵站和管道,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5. 施工期间,严禁在降水井周围进行明火作业,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和整齐。
五、环保措施1.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浪费。
2. 对地下水的开采进行监测,确保开采量在可控范围内。
3. 对排出的地下水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再进行排放。
4. 降水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施工现场的环境,清理设备和材料。
六、总结自流深井降水施工方案通过合理的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土方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一、概述深井井点降水是在地下工程开挖中,采用井点布置降水井,通过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以确保工程开挖安全进行的一种方法。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是对降水工程实施进行计划和安排的指导性文档,下面将介绍深井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确定深井井点降水的位置和布置方案。
2.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下水情况、土质情况等。
3.准备必要的降水设备,包括抽水泵、管道、井筒等。
4.制定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安全预案。
三、施工步骤1.井点布置–根据勘察结果确定井点位置,进行井筒的开挖和支护。
–完成井筒的筒壁加固和防渗处理。
2.管道铺设–在井点附近铺设管道,与抽水泵相连接。
–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无泄漏现象。
3.抽水降水–运行抽水泵,开始降低地下水位。
–根据实际降水效果,调整抽水泵运行参数。
4.监测与调控–定期监测井点降水效果及周边地下水位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抽水泵的运行状态。
四、施工注意事项1.避免井筒倒塌和泥浆涌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井筒的加固和防渗处理。
3.注意管道连接的密封性,避免泄漏导致降水效果不佳。
4.抽水泵运行过程中,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安全可靠。
五、施工完成与验收1.当地下水位达到设计要求时,停止抽水作业,进行井点降水施工的收尾工作。
2.对施工过程进行整体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
六、总结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是确保地下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保障地下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绣华城三标段地下人防工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八月六日一、工程概况锦绣华城三标段人防工程;属于框架结构;地下1层;层高:3.4m ;总建筑面积:13869平方米,其中1#人防:10232平方米,2#人防:3637平方米。
本工程由如东和园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勘察,江苏诚嘉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周汉付担任项目经理。
本工程外形为多边形,埋深自然土以下约4.5米,局部集水井达到6米,自然地下水位于自然土以下0.5米。
施工现场较复杂,南侧有保留的5层居民住宅楼,北侧有3层的少年宫老年大学,在土方开挖前需保证保留建筑基础稳定的前提下降低地下水位,以便于工程顺利施工。
二、管井降水计算书1、水文地质资料(详地质勘察报告)2、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3、计算过程3.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基坑降水示意图降水影响半径计算k为渗透系数(m/d);H为含水层厚度(m):15;S为基坑水位降深(m):4.8;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46.8;Q为基坑涌水量;k为渗透系数(m/d);H为含水层厚度(m):15;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46.8;r0为基坑等效半径(m):21;S为基坑水位降深(m):4.8;D为基坑开挖深度(m):4.5;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2.3;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2;b为基坑边缘到隔水帷幕边界的距离(m):22;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707.042m3。
3.2、降水井数量确定:单井出水量计算:降水井数量计算: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19.45;r s为过滤器半径(m):0.0022;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15;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40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15;r0为基坑等效半径:21;r w为管井半径:0.25;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15;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67.8;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46.8m;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15m。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r i为各井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根据计算得S1=11.443m >= S=3.2m,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三、管井选择根据我项目部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我部拟在开挖前10天左右进行深井降水,深井布置在本建筑物四周,根据管井降水计算书,在现场布置降水井40口,深井与深井之间间距约20米,距建筑物外板墙轴线约7-8米,井深18米,井内配置1.5KW高压潜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进行降水,局部加深部位配备真空泵降水。
(具体位置附布置图)四、主要施工方法1、根据施工图及现场定位情况确定好降水井及观察井的位置,降水井尽量靠近基坑加深点且保证降水效果,争取一次性降水成功,保证工期顺利。
2、深井施工选择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管井生产商进行施工,管井选择一般为Ф500,深度为18米,管井四周用黄砂填实,管口与管口连接及管壁四周应有滤网包裹,用铅丝扎牢,摆放时应扶正,确保管井垂直度。
3、测放井位:根据施工平面图的纵、横轴线,测放出各管井的位置,做好控制桩标志并加以保护,井位测放误差不得超过30cm。
4、管井管径为50cm,钻70cm的井孔,采用QZ-1250型潜水电钻正循环成孔,管井周围用粗砂作滤料灌填。
井深度为18米。
5、排水:在深井降水前,应做好排水准备,井内水抽到地表面后采用明沟(400×400)排水,明沟可采用100厚C15混凝土底,侧面用MU10标砖准砌筑M7.5水泥砂浆抹光,车辆进出处辅以Ф300波纹管水泥坞帮,保证排水畅通,抽出水可集中排至西侧河内。
6、机械及用电:根据临时用电方案(详见本项目部临时用电方案)降水用1.5KW潜水泵,进行24小时不间断排水,并安排专人值班。
在抽水过程中应根据观察井中水位,一旦水位低于基底标高,应及时进行开挖,在施工中每天有专人进行水位观察及记录,检查水泵运转情况。
五、对周围环境保护措施深井降水是贯穿本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过程,时间跨越较长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降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本工程北侧有少年宫及老年大学建筑物,南侧有居民住宅,为确保该处建筑物的安全,本项目部拟采取以下措施:1、沉降观测:本工程距南北两侧建筑物约40米,深井长时间降水后可影响的范围为深度的10倍,故在降水过程中对该部分建筑物能存在一定影响,必须做好该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可请专业测绘人员进行,保证准确性,观察间距时间应根据现场确定,一般应为开始降水两天后观测,每天观测不少于早晚个1次,直至降水达到效果,观察井内水位不再下降,沉降观测周期可稍许延长,发现异常应立即对该建筑物采取相应措施。
2、水位观测:在进行深井施工的同时打好观测井,观测井位置布置在建筑物至降水深井最近的直线上,距原建筑物尽可能近,同时不能影响原有建筑物内居民生活,在降水前测量好原始水位,然后每天进行观测记录,并结合沉降观测进行分析采取更好措施。
3、当深井开始正常持续降水,对周围地基设备势必造成一定影响,此时方根据观测井内水位变化,及时向保留建筑地基内补充水,以保证建筑物地基的均衡,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拟在南侧建筑物与降水井之间槽向开一条帷幕水沟,沟深应比原建筑基础深2米左右,位置应在观测井与降水井中间(详附图)。
降水过程中如观测井内水位出现大幅度下降则应及时向沟内补充水,水可取深井降水的水源直接抽向沟内,使沟外侧的土壤内能不至于降水而影响地下水位。
4、考虑到地库北侧有新建建筑,不便再开设帷幕水沟,拟定在北侧保留建筑处施打回灌井(具体位置附布置图),回灌取降水井内水源直接回灌,回灌水位保证在自然地坪下2.0m,以保证保留建筑基础的稳定。
5、当沟内回灌后建筑物内观测井水位继续下降时,方考虑对建筑物进行桩基维护,桩基可采用丝绞钢板桩或水泥深搅桩,是建筑物与降水井之间形成一道止水帷幕,确保此处建筑物平衡。
6、当降水至基底以下不影响施工后,可观测水位变化,不间断关闭部分水泵,以基底能正常施工,无橡皮土出现为宜,避免长时间降水,水位越降越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越来越大。
7、当地下室施工完毕并覆土荷载达到设计要求后可申请设计核准后停止降水,降水工程结束。
六、基坑监测基坑监测应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有关规定进行,随着降水进展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依据规范要求同时为了节约成本,由我工程部测量人员进行测量监测,并在基坑开挖前开始监测,在基坑回填完之前不得停止监测。
观测范围应包括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周边主要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监测点的布置符合规范规定。
降水初期、土方开挖期间,工况发生变化时必须观测,开挖完成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观测次数,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即时安排观测。
七、组织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明确分工责任,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制,各岗位各行其职。
2、技术保证措施2.1安装管井质量是降水效果能否达到要求的前提条件,选派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员及质检员严格控制质量,尤其是关键环节,如成孔直径、滤料投入量等。
2.2派责任心强的施工员全场巡视设备运行情况,不允许有丝毫松懈,发现问题及时抢修或更换备用设备,以确保降水质量。
2.3各施工小组密切配合,保证降水设备正常运转。
加快施工进度,尽量缩短降水周期,避免长期降水加剧对环境的影响。
3、安全保证措施3.1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在钻机旁设泥浆池,并派人及时清理。
3.2钻井施工时钻机旁要有人看守值班,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3 在降水过程中,现场设专人24小时看护,巡视每个水泵查看水位变化情况,防止水泵干抽发生事故。
3.4 降水施工时,各管井应同时工作,使水位差控制在同一面上,基本保证土层中的裂隙水不进入基坑。
3.5从深井内抽出的水一律排出坑外,及时修复损坏的排水管,不应让抽出的水流回坑内。
3.6及时做好机械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及时遮盖露天运转机械,防止马达等设备因雨天受潮漏电等不安全因素的出现,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3.7吸水泵严禁无水空转。
3.8经常检查降水系统的管路连接是否严密,有无渗水现象,在施工排水过程中不得间断排水,并对排水系统经常维护。
3.9降水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用电必须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
经常检查线路有无磨损,发现电缆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电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3.10管井应有护栏或井盖防止人物掉入井内。
3.11加强安全监控,在基坑周边设沉降观测点。
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以观测数据指导和控制降水,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3.12帷幕水沟周围用钢管搭设围护并用红白两色的油漆做好明显标示,立杆间距为1.5-1.8m,围护搭设的位置应在基坑边1-1.5m以外,围护搭设的进度应与水沟开挖同步。
4、设备运行保证措施4.1、施工现场除每个降水井内配备一台潜水泵外现场应准备10台备用水泵,发现有损坏水泵立即更换,换下的水泵立即检修或更新。
4.2、随时准备好真空降水设备,对局部深基础(集水坑)采用短期真空降水,确保在短时间能达到降水效果,同时缩短工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3、现场供电系统采用双供电电源,防止停电或供电线路损坏影响降水,如没有双电源可配备一台100KW燃油发电机组,确保施工降水正常,防止停泵时间过长造成损失。
5、应急预案边坡支护工程有不可预见性的突发事故隐患,为了能更好的应对突发事故特制定如下的施工应急预案5.1、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如遇突发事故,立即投入抢险:组长:刘建组员:管维锋、朱新民、徐世平、何剑冰、姜锐、钱峰峰、王冬冬、李仁贵等。
5.2、基坑变形达到报警值应立即采取坡底反压。
5.3、当发现基坑周边管线渗漏时,应立即对管线来水方向进行封堵,查明渗漏原因,及时将水导出,防止因水浸泡使土体力学性能发生变化而引起边坡失稳。
5.4、在降水过程中,若发现建筑物沉降异常或出现裂缝应立即停止降水,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5.5、根据井水位,若发现水位下降偏低(低于自然地坪水位过多)应立即对回灌井、帷幕水沟进行回灌,如回灌后水位仍然得不到稳定,需采取进一步措施,可增加回灌井或立即停止降水,也可施打丝绞钢板桩或水泥深搅桩作为止水帷幕,以保证保留建筑基础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