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4年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范本作为一名新生,参加研讨课是我大学生活中的第一次经历。
通过这次研讨课的学习和实践,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我在这次研讨课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了学术研讨的重要性。
在研讨课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研究课题,然后通过查阅资料、相关研究和讨论,对该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这种学术研究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讨论,才能对一个问题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同时,研讨课也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学术界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机会,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还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
在研讨课中,我们需要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要求我们相互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沟通。
通过小组合作,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只有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并尽力改善自己的不足。
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学会了与他人友善地相处。
再次,我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表达能力。
在研讨课中,我们需要对一系列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然后撰写研讨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口头展示。
这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学习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研讨课的学习,我主动地学习了如何高效地阅读和处理大量的资料,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和观点,以及如何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路。
同时,在口头展示中,我也学会了如何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向他人传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的学习和表达能力会进一步提升。
最后,我还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这次研讨课中,我发现自己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有些困难,有时候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分析和整理资料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
新生研讨课课程感想与体会选集

新生研讨课课程感想与体会选集新生研讨课课程感想与体会【1】为进一步确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观,积极探究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我校于3月25日开展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课活动。
听后受益匪浅,也为自己的教学指点了迷津,指明了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重通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模式,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在行动中。
同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自学、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的当堂达标等主要环节,真正实现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目标。
一、切实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重视了学法引领。
法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21世纪ZUI困难也是ZUI有价值的,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
教师要能想方设法设计好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启学生的口,动起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恰如其分地引导启发学生。
因此要体现“以学为主”,就要教给学生“如何学”。
根据不少老师编写的学案看,很多老师在这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真正起到了启发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学科知识的作用。
各位老师都能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马云飞老师和魏鑫茹老师,都体现了老师的指导有方。
这样学生有法可依,自学起来就会眉头舒展,不至于一头雾水,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二、“先学后交,当堂达标”,这是衡量学与教的一面镜子。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学法;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就是生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为这符合“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过多的重视讲课,淡化了预习和反馈,没有把“预习”和“反馈”当作课来上,注重的中间,忽视的是两边,部分教师甚至“前无指导、中无引导、后无点评”,其实,一节课下来,教者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优等生发言的机会不超过两次,尽量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展示机会;二是在‘预习、反馈’两个环节着重解决学困生问题,重点关注了“弱势群体”,并且利用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三是建立学习小组,资源共享,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取得成功。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800字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一、开拓视野,拓展知识在参加新生研讨课的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学习讨论,让我收获颇丰。
研讨课不仅是课堂,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我也得到了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碰撞,我发现自己的视野得到了开阔,知识也得到了拓展。
二、提高表达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在新生研讨课中,我们经常需要就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清晰明确的表达。
这要求我们梳理思路,理清逻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他人。
这种锻炼对于我们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研讨课的讨论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材料和知识,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有时还需要与他人进行辩论,这对我们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
研讨课的讨论气氛活跃,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思维能力的平台。
三、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领导才能在新生研讨课中,我们经常被分组进行课堂活动和讨论。
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观点,通过彼此倾听和尊重,我们可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达成一个共识。
在团队合作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领导才能。
通过参与组织协调小组工作,我发现自己具备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这对于我今后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拓展人际交往圈,增进友谊和合作在新生研讨课中,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专业的新朋友。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互动,我不仅扩大了人际交往的圈子,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讨论中我们共同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想法,相互帮助和支持,这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们还共同解决了许多问题,取得了很多成果。
这些合作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彼此,建立了长久的友谊和信任。
这样的合作不仅在学习上受益,也对我们今后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新生研讨课心得(通用3篇)

新生研讨课心得(通用3篇)新生研讨课心得篇1新生研讨课:探索未知,开启新篇章新生研讨课是我校为大一新生精心设计的一门入门课程,旨在帮助新生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新生,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到这门课程中来。
在这篇*中,我将分享我的经历和心得,探讨新生研讨课的意义和价值。
新生研讨课的主题涵盖广泛,包括科学、人文、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我选择的是“人类行为与社会学”主题,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社会学的精髓,深入探讨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这门课程让我意识到,社会学不仅仅是研究人类行为,更是探索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复杂问题。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与教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教授们的讲解生动有趣,让我对课程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同学们的见解也让我感受到了学术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通过这些交流,我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新生研讨课还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研究。
我们从选定主题开始,一步步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这种研究过程让我体验到了学术研究的乐趣,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同时,这门课程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新生研讨课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成长。
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研究,还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我相信,这门课程将对我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教授和同学们,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能够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程。
同时,我也要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这样一门精彩的课程中来。
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希望能够在学术和职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同时,我也将把新生研讨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和有影响力的人。
研讨课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研讨课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研讨课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讨课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研讨课的心得体会1曾经理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默默付出之意,自从参加了“十三五”课题研讨,对课题专家温翠云老师有了更深的敬意。
听了她的讲评,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也害怕用词不当贻笑大方,上网进行搜索,搜狗百科是这样解释的: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为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炫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温老师的讲评没有浮华的套话,她精湛的点评指导让人心服口服,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课题研讨中,我听了小学和中学两节研讨课。
认真整理归纳一下温老师的教学指导意见,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超越教材构建生成课堂Y老师讲了小学二年级《小乌龟找工作》一课,按我们平时教学方式,Y老师的课已经完成教学任务。
而温老师在讲评中提及,我们在教学中教育孩子学会做事坚持不懈,懂得发挥个人长处才能成功这个道理是教材表面给我们的知识,那我们可不可以超越一下教材,比如小乌龟找工作爬的慢不适合邮局工作、不会上树不适合消防工作都可以说得通,那么,它在旅游公司“结结巴巴”属于语言锻炼的问题,它可不可以不急于跳槽,像“能说会道”的小狐狸学习。
小狐狸是它的同伴,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多学习一下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多好。
我们要引导孩子,“小乌龟怎样才能在旅游公司得到聘用?”从而鼓励孩子们多学习他人的长处,不要碰壁就知难而退,后天的努力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功很重要,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对学生起到了实质性的教育作用。
二、反复研究透教材现在的孩子多数以自己的意志转移为中心,因此教师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本文正好也是对孩子团队意识教育的好素材。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你知道新生研讨课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篇【1】为进一步确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观,积极探究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我校于3月25日开展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课活动。
听后受益匪浅,也为自己的教学指点了迷津, 指明了方向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重通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模式,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在行动中。
同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自学、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的当堂达标等主要环节,真正实现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目标。
一、切实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重视了学法引领。
法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
教师要能想方设法设计好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启学生的口,动起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恰如其分地引导启发学生。
因此要体现“以学为主”,就要教给学生“如何学”。
根据不少老师编写的学案看,很多老师在这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真正起到了启发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学科知识的作用。
各位老师都能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马云飞老师和魏鑫茹老师,都体现了老师的指导有方。
这样学生有法可依,自学起来就会眉头舒展,不至于一头雾水,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二、“先学后交,当堂达标”,这是衡量学与教的一面镜子。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学法;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就是生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为这符合“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新生研讨课感想(精选五篇)

新生研讨课感想(精选五篇)第一篇:新生研讨课感想新生研讨课感想我是一名大一的新生,初来大学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很茫然。
对于大学的一切知之甚少。
而新生研讨课给了我一个认识大学,明确自我的途径。
它帮助我了解了大学,定位了自己,明确了目标。
新生研讨课上讨论了大学的目标是什么。
如何培养独立能力,独立人格。
如何安排以后的学习等内容。
这些内容帮组我们了解的大学,明确了大学目标,为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确定了好的开端。
可以说新生研讨课是一切大学学习生活的开端,是大学学习的第一页。
转眼间,我们的新生研讨课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些新生研讨课给了我很多感悟,让我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门课上,老师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我更加好的了解到了我们化工专业,对自己所在的专业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在冶金上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老师的新研讨课是很轻松愉快的,老师都说研讨课嘛,就是要让老师与学生能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在新生研讨课上,我们讨论的不只是专业的相关信息,我们也会讨论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于关于未来就业等问题,尤其是在老师找来了我们的学长学姐,我们也向他们询问来更加的了解专业信息、学习方法、大学生活。
新生研讨课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不随波逐流,时刻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当初考上了大学就已想到要远离家人去独自生活,离开那些我熟悉的人,熟悉我的人,去一个我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的人生活,但是在到这里以后我并没有流露出悲观的情绪,而是一直努力地为自己寻找着大学生活激情与动力,当我看到室友们一张张热情的脸时,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当我接受老师学长的耐心地帮助时,我感受到了这个大学的温暖;当我看到雄伟壮观的教学楼、图书馆时,我开始明白这个大学将成为我提升自我各方面能力的平台。
我就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开始积极地面对一切,我深知大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一个让我的能力得到培养的机会。
新生研讨课心得与总结2000字(13篇)

新生研讨课心得与总结2000字(13篇)关于新生研讨课心得与总结,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2000字。
新生的生活学习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新生也就是新生中的“新官”,在这个新生的世界里,有很多是从未见过的,也有很多是从未听过的。
这一切都需要和新生一起参加这些新生的学习生活。
新生研讨课心得与总结(范文):1一、通过学习,使我对新生学习与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新生的生活学习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新生也就是新生中的“新官”,在这个新生的世界里,有很多是从未见过的,也有很多是从未听过的。
这一切都需要和新生一起参加这些新生的学习生活。
通过学习新生的学习生活,我深切体会到新生是新生学习中的“新官”。
他们从小生长在新世纪新阶段,接受新的生活与新的学习方式,这些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学生在新的环境里,首先要学好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习内容,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新生的特点,以及新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学习和学习习惯,了解学校和新生的基本特点。
其次,要学好新生的心理和思想,学会与新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建立起新生的学习信任感。
二、通过听报告,使我对新生学习与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两周的学习中,让我明白了新生对新生事物的一些看法和理解,这是我们新生在校学习生活中所感悟到的。
1、学习新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目标。
这是我们新入学后的第一堂课,新生的学习是学校和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新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要学会与新生沟通,学会了解每位新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爱好,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从而建立起新生的良好关系,这对新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2、学习新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这是新生入学以后最感悟的地方之一,也是新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保证。
因此,学习方法在学习新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学校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产生的,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与新生在学校和新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否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记得梅XX教授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当我怀着迷茫好奇的心情走进大学校门时,我何其有幸,在大学中遇到几位为我解疑答惑的导师。
初入大学,便感受到那严谨中又不失活泼自由的大学风气。
好奇有之,这是告别三点一线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对新的学习环境以及新同学的向往;迷惘有之,在以往的校园生涯中前进的道路总是十分单一,最终目标不过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我们所需的不过是坚定走下去的毅力和决心,但大学是不同的。
当早已习惯把学习当作唯一重心的我迎面撞上那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时,总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那时的我迫切需要一位能够给我指导的老师,在那迷茫的时刻,我迎来了大一的新生研讨课。
魏XX教授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他的风趣幽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时,时间被各种卷子填满,最长远的目标不过是考上一个好大学,至于各种专业却是完全没有了解。
而刚入学时,对于自己的专业,唯一知道的不过是汉语言文学这个名称。
魏XX教授以他独有的幽默,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在本校的创立过程以及我们将来要学习的内容。
除此之外,他还为我们放映了一组ppt和视频,展示了我们历任优秀学姐和学长的风采。
鲜妍明媚的笑容,青春鲜活的气息,明确坚定的目标,以及为目标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决心。
一堂课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思考,要想在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迷茫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大学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时光荏苒,几个星期就这样丰富充实的走过了。
新鲜的课程,五花八门的社团,宽敞高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大学生生活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
但来到新环境的新奇和热闹逐渐退去后,大学中轻松的课程让我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失去了高三紧张气氛以及考试带来的压力,很快便让我觉得无所事事,自身的惰性与内心迫切想做些事的心情相交织,空闲甚至成了一种折磨。
带着焦炉的心情,我再一次迎来了新生研讨课。
刘XX老师并不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尤为深刻。
他给我们里的那张长长的书单以及对各种出版社的如数家珍,都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读书的热爱。
课堂上刘XX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述他的读书经历以及在读书时的感受,一本好书总是希望有人欣赏的,就犹如伯乐之于名马,或许刘涛老师就是一位真正的爱书人吧。
求学之路,理想之路需要知识的铺垫,因而便需要读书,读书使人宁静,使人充实。
读一本好书,便是要遥听一个孤独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窃窃私语。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相同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她为你一人唱歌。
空闲时别忘了读几本好书,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捶击。
随后的大学生活就在学习,看书,与同学玩闹中平平静静的过着,没有想象中的光怪陆离,丰富精彩,但也不乏新鲜事物。
第一次参演舞台剧,第一次募捐,第一次摆摊,无数次的尝试,无数的可能。
不知不觉我就迎来了最后一次新生研讨课,这也或许意味着我的大一上学期已经过了一大半了。
平平淡淡的一堂课,然而却始终提醒我们在这一堂课后便摆脱新生这个身份了。
是
新生研讨课见证了我初入大学的迷惘与孤独,见证了我成长的欢乐与激动,纪念我的新生研讨课,纪念我那一抹逝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