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宇宙及地球笔记
地理课堂笔记 (2)

第一单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2、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态。
天体系统:天体在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下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1)银河系主要由恒星和星云构成。
2)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3)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构成。
其中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致。
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外观、物理性质、太阳系当中的位置普通。
2)特殊性——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分布。
适合的温度 自身条件: 适度厚度的大气3)生命存在的原因: 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 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气候(天气状况)地形( 地势)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光影响光合作用,温度影响呼吸作用弱。
不利:温度影响作物生长期。
太 阳 系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天体系统的级别低地球 月球其他恒星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2)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通讯 3)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6)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如地震)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昼夜更替 1、 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限。
侧视图中过地心。
晨昏线的判定: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白天的为晨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黑夜的为昏线。
宇宙生命之迷课堂笔记

宇宙生命之迷课堂笔记以下是一份宇宙生命之迷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一个原始点,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爆炸,之后不断膨胀和冷却,形成了现在的宇宙。
宇宙的演化:宇宙早期是一个炽热、致密的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逐渐冷却,形成了原子、分子和恒星等物质。
二、太阳系和地球的诞生太阳系的诞生:约46亿年前,一颗原始恒星发生了超新星爆炸,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太阳系。
地球的诞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诞生于约45亿年前。
初期地球是一个炽热、无氧的大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逐渐冷却,形成了大气层和水。
三、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定义:生命是指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进化能力的系统,能够感知、适应和改变环境。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0亿年前,当时的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有机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物质在水中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生命形式。
生命的演化:生命形式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变环境,最终形成了现今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四、外星生命的探索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根据概率和统计原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星际宇宙和行星大气层的化学成分等信息,推测出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条件。
外星生命的探索:人类已经开展了多次外星生命探索任务,如探测火星和水星等地外行星、研究星际宇宙尘埃和气体等。
虽然尚未发现确凿的外星生命证据,但这些探索为人类认识宇宙和寻找生命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五、宇宙生命之谜的未来研究深入探索地球生命: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和多样性,寻找新的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
发展太空探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将发展更加先进的太空探测技术,如无人探测器和载人登月等任务,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太阳系和宇宙中的生命迹象。
寻找外星生命: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寻找外星生命的可能性,通过研究星际宇宙和行星大气层等信息,发现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条件。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笔记重点大全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格尔木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高原山地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年均日照时数为3200~3600小时,年平均降水总量少。
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材料二:2017年9月6日19时53分,太阳超级大耀斑爆发。
下面两图分别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图1)、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图2)。
(1)根据材料一,阐释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
(2)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
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
试评价格尔木开发光伏发电的不利条件。
(3)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填图中数码)层,太阳黑子发生在____(填图中数码)层,据图可以判断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____年,根据图中最后一次太阳黑子高峰值推断其下一次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是____年。
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降水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日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强)。
(2)不利条件:格尔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遥远;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3) ②① 11 2011解析:本题以青海格尔木为载体,考查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太阳能利用、太阳活动等内容。
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根据所学,①纬度:格尔木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②地势:地处平均海拔在4000米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③天气:根据材料,该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降水总量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达3200-3600小时),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重点归纳笔记

(名师选题)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重点归纳笔记选择题1、太阳是一颗会发光、发热的恒星。
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产生的影响非常大。
图1为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发生在日冕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A.耀斑B.太阳黑子C.太阳风D.日珥(2)太阳外部结构温度由外向内的变化规律是()A.高—低—高B.低一高一低C.逐渐升高D.逐渐降低答案:CD【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日冕层为太阳最外层,主要发生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耀斑和日珥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故C 选项正确。
(2)D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外部结构的温度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太阳的外部圈层就是太阳外部的大气层,它由三个层次组成。
太阳外部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光球层可见光最多,最明亮,温度最低;由光球层向外,可见光越来越少,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
故D选项正确。
2、崇明岛(下图)属于冲积岛。
崇明岛已有1300年的历史,1200余平方千米的面积。
值得一提的是,崇明岛到现在还在长个儿,每年增大5平方千米,按照这个速度扩大,崇明岛在50年后将与大陆完美相连。
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岛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是()A.泥沙淤积B.填海造陆C.长江断流D.地壳运动(2)50年后崇明岛最可能()A.与北侧相连B.与南侧相连C.与南北都连接D.与南北都不连接答案:AA【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崇明岛处于长江的入海口,K江流经的地区有很多泥沙流入江中,在入海口处江面变宽,水势变缓,泥沙沉积,日积月累堆积成崇明岛,且.其面积不断增大,BCD错误。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解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
你理解的宇宙?
宇——四方上下 ——空间 宙——古往今来 ——时间
宇宙——时空——天地万物总称
宇宙的范围
无限
有 限 (总星系)
150亿光年
宇宙组成: 各种天体和弥漫物质
宇宙的性质: 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
二.天体
含义:宇宙中各种星体
恒星、星云 、卫星、行星、流星体、彗星等
行星
2.本身不发可见光.
大行星 矮行星 小行星
大行星 质量大到自身形状呈球体;且能够清除周围物
体
矮行星
不能够清除周围物体。(课本P7专栏)
小行星
形状不规则。
卫星
围绕行星运行的天然 天体或人造天体。 本身不发可见光
彗星
围绕恒星运行; 质量很小; 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头和彗尾两大 部分; 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
在天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空间探 测器、太空实验室等属人造天体。
三.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 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天体系统。
1.地月系 地球与它的天然卫星等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月地平均距离:38.4万千米。
地月系、其他行星系
2.太阳系
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
太阳是太阳系的 中心天体。
一个区域在几小时或者几天内,流星数目显著 增加,叫流星雨。
主要天体特征比较——(与恒星相比)
恒星 星云 行星 卫星
形状 组成
球状\类 炽热气体 球状 (氢\氦)
云雾状
气体 尘埃
球状\类 球状
固体\气体
球状\类 球状
固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那些事儿。
先来说说地球的宇宙环境吧。
咱们生活的地球呀,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像一颗小小的明珠。
宇宙中有无数的天体,像恒星、行星、卫星啥的。
太阳就是一颗超厉害的恒星,给咱们地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地球所处的太阳系也很有趣哦!八大行星都围着太阳转,它们各有特点。
水星离太阳最近,热得不行;木星呢,那可是个大块头。
还有地球的特殊性,你知道为啥只有地球能有生命存在不?这是因为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刚刚好,温度适宜,而且还有液态水,大气条件也不错。
再讲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可重要啦,给地球带来了能量,让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咱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不过太阳活动也得注意,像黑子、耀斑啥的,可能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和通信呢。
最后说说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就像一个大洋葱,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咱们能直接接触到的部分,地幔和地核可就神秘多啦。
咋样,这第一章的知识点是不是挺有意思的?第二篇宝子们,咱们一起瞅瞅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知识点哈!你想啊,宇宙那么大,地球在里面其实挺渺小的。
但是呢,它又很特别。
宇宙里的天体各种各样,有一闪一闪的星星,还有绕着恒星转的行星。
说到太阳系,那几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脾气。
比如土星,有漂亮的环;火星,大家都在研究能不能住人。
地球能成为咱们温暖的家,是有很多条件的。
位置合适,温度不冷不热,水也能保持液态,大气还能保护咱们。
太阳这个大火球,一方面给咱们送来好多能量,让万物生长。
另一方面,它要是发发脾气,搞点太阳活动,咱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手机信号可能就不好啦。
地球内部也是很神奇的哟!地壳薄薄的一层,地幔厚一些,地核在最里面。
就好像一个神秘的城堡,一层一层的。
还有哦,咱们抬头看天,那些星星的位置和运动,其实都有规律的。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地理挺好玩的?这第一章的知识点,咱们可得好好记住呀!。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笔记《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的定义:独立存在于宇宙的所有形式的物质
注意:天体的分类:恒星、行星、卫星
2.天体系统:多个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行星系统:卫星绕着行星转
星系:恒星绕着“中心”转
总星系或可观测宇宙:所有星系的整体
补充: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太阳系的99.8%
②银河直径10万光年
3.天体的运动:①凌日:太阳被暗星体遮挡
②日食:太阳被月球遮挡
二.行星运动
1.八大行星的运动共性:①同向性(自东向西)
②共面性(轨道倾角)
③近圆性(轨道呈“圆”形)
2.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地球安全的原因:八大行星等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地球稳定的原因:太阳正值壮年期,能稳定的提供大量辐射
4.地球的普通:①“适宜的温度”: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
②“存在大气层”: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③“存在液态水”:地球的温度适中。
《 宇宙与地球》知识整理

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知识整理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 恒星 、 星云 、 行星 、 卫星 、 彗星 、 流星体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 星云 。
(能够识别宇宙中各主要天体的类型)2、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 大 、体积 大 和密度 小 的特点。
3、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划过天空,这种现象叫做 流星 现象。
降落到地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叫做 陨星 。
(用语言描述流星与陨星的区别)4、 太阳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 、 矮行星 和 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 等围绕太5、主要天体系统6、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共面性 、 同向性 、 近圆性 。
(读P6“太阳系示意图”观察)7、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主要的太阳活动8、按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分类(按照距日远近),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巨行星 (包括: 木星 、 土星 )和 远日行星 (包括 天王星 、海王星)。
(比较各类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差异)9、八大行星中,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 和 金星 ;一天比一年还长的是(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金星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 ;卫星最多的是 土星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水星 。
10、冥王星质量和体积偏小 ,不能 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 ,因此被降级为 矮行星 。
11、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思考:哪三个方面的“适中”,对地球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有适合的大气层;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1、因为月球引力 小 ,所以月球表面 基本没有大气和水、无声、全天漆黑,昼夜温差大 。
2、 环形山 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这可能是 陨星撞击 或 火山爆发 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天体的概念
宇宙中的各类星体统称为天体
二、最大体的天体及其一起的特点
最大体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一起特点是它们都有庞大的质量
3、要紧天体的特点
天体名称组成形状主要组成物质质量体积密度恒星炽热气体发光的球状天体氢和氦小小大星云气体和尘埃物质呈云雾状的天体氢大大小行星:⑴在椭圆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
⑵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
⑶而且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它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卫星:⑴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⑵它的质量比其所围绕的行星小
⑶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彗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彗星分为彗尾和彗头(彗核、彗发、彗云)
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刻为76年
流星体:是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咱们将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
降落到地面的未烧尽流星体叫做陨星。
陨星有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
铁)和石铁陨星。
4、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四级)分为河外星系和银河系(三级)
银河系分为太阳系(二级)和其它恒星系统
太阳系分为地月系(一级)和其它行星系统
五、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六、河外星系的成员
河外星系包括仙女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小麦哲伦星云等星系和巨量的星际物质。
7、宇宙年
亿年(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运动,转一周的时刻)
八、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的名称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九、八大行星的一起特点
⑴共面性
⑵同向性
⑶近圆性
10、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金星
1一、太阳辐射的形式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1二、太阳结构(外层、内层)
太阳分为内层(核反映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外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13、太阳大气的要紧特点
14、各层要紧的太阳活动的标志
1五、太阳活动的要紧标志
太阳黑子与耀斑是太阳活动的要紧标志
1六、太阳活动的周期
11年
17、太阳对地球的阻碍
⑴阻碍无线电短波通信(黑子耀斑)
⑵产生磁暴现象(太阳风)
⑶极光(太阳风)
⑷气候异样(降水量和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1八、八大行星的分类
1九、卫星最多的是土星,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木星。
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
20、地球成为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的条件
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液态水、适宜的温度
⑵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度的引力、适宜的大气
⑶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日夜更替、季节轮回、岩石风化
⑷稳固平安的宇宙环境:迄今为止未发觉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月球的环境特点
有少量氮、氖、氩等气体、白天也是漆黑一片、星星额外敞亮、鸦雀无声、温差专门大、没有生命。
二、月球的地形特点
⑴表面起伏不平,从地球上看,敞亮的地址是高原和山脉,阴暗的地址是广漠的平原和
盆地。
⑵月面上山岭起伏,月岩袒露,月壤深厚,环形山密布,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周围
的贝利环形山。
3、月球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方向
⑴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是一样的,公转周期为日,称为恒星月。
⑵自转方向、公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4、地球的天然卫星
月球
五、熟悉月相的名称、各月相显现的农历时刻
六、月相循环一个周期的时刻、名称
日,称为一个朔望月
7、日食、月食显现的缘故
太阳、地球和、与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转变而产生的
八、日食、月食时,月球、地球、太阳的三者位置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
月食:太阳-----地球------月球
九、日食、月食显现时的月相情形
日食:新月
月食:满月
10、潮汐的概念
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称为潮汐
白天显现的海水起落称为潮,晚上的海水起落称为汐
1一、潮汐显现的缘故
潮汐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主若是由月球的引潮力造成的。
12、持续两次涨潮的时刻距离
持续两次涨潮(或落潮)的时刻距离为12小时25分
13、大潮、小潮显现的月相农历时刻
大潮:初一(新月)、十五(满月)
小潮:初八(上弦月)、二三(下弦月)
14、潮汐与人类的关系
⑴加重海岸的侵蚀作用、顶托河水入海、阻碍海岸生物散布
⑵依照潮汐的规律进行打鱼和晒盐
⑶利用潮起潮落,进展滩涂水产养殖
⑷利用潮汐发电
⑸海洋运输
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讨
一、太空探讨的意义、太空探讨的历程
人类探讨宇宙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和利用宇宙。
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氦-3)、环境资源
历程:
旅行者一号已冲出太阳系
中国
专题4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一个周期所需的时刻、速度
⑴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是1日(23时56分4秒恒星日;24时太阳日)
⑵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慢慢减小,在南北两极点为0
⑶自转角速度:15°/小时。
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处处相等。
二、地轴北端的指向
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周围
3、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
4、南、北两极上空所观看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五、什么是地址时、区时、北京时刻
⑴地址时:因各地经度不同而显现的不同时刻
⑵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址时作为全区一起利用的时刻,称为区时
⑶北京时刻: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址时
六、时区划分的方式
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把从西经°到东经°最为零时区(中时区);从零时区开始向东和向西每15个经度就划为一个时区,别离划了十二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合为一个时区,称作东西十二区。
7、国际日期变更线双侧日期的转变
自东向西:加一日
自西向东:减一日
八、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南、北半球、赤道的区别)
南半球:偏左
北半球:偏右
赤道:不偏转
九、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⑴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⑵周期:一年(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
⑶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快
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慢
10、黄赤交角的度数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1一、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骨气
1二、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纬度和季节上的转变规律
⑴纬度上转变:在任何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在直射点上为90°
⑵季节上转变:
在任何地域,当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小时,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本地全年中的最大值。
当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时,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本地全年中的最小值。
13、晨昏线的区分
地球自转造成地表遍地日夜交替。
天文学上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限(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所通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份
14、日夜长短在纬度和季节上转变的规律、极昼、极夜现象
1五、天文角度、传统上、气候上四季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