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地质解释

合集下载

当前测井资料获取与地质解释技术

当前测井资料获取与地质解释技术
环球 市 场信 息 导报
能源 经济
当前 测井 资料获取, 与坞 质‘ 解释技 术
◎王 超
测井资料获取途径主要可以分为电法测井和非电法测井两种。 电法测 井。视 电阻率 、微 电极、 自然 电位、微球型聚焦 、感 应 测 井 。非 电法 测 井 。声 速 测 井 ; 自然 伽 玛 测 井 ;中 子 测井 ;密 度测井 ;井径、井斜 ;井温 ; 地层倾角 ( HD T ) ;地层压 力 ( R F T ) ; 垂直地震测井 ( V资料 的定性解释是确定每条曲线的幅度 变化和明显的形 的 条件 下 ,含 油砂 岩 比含 水砂 岩 有 较 高 的幅 度 和幅 度 差 。 态特征反映的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 ,结合地 区经验 ,对储集 致密砂岩 :渗透性很差 ,在微 电破 曲线上读数很高 ,曲线呈 层做 出综合性的地质解释。 剧齿状 钙质砂岩薄层在 曲线上呈 “ 刺刀状”的突起。 地层评价方法。以阿尔奇公式和威里公式为基础 ,发展了一 渗透性灰岩 : 渗性灰岩与渗透性砂岩相近 , 但 曲线幅度更高。 套定量评价储集层的方法,包括 :建立解释模型 :用声速或任何 致密灰岩 :与致密砂岩相 近,曲线幅度 高,呈锯齿状 ,并有 种孔隙度测井计算孑 L 隙度 ;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和含 正负不定的差异。石膏或硬 石膏 : 石膏或硬石膏地层 电阻率高 , 井 油气饱和度 ;快速直观显示地层含油性 、可动油和可动水 ;计算 壁 无泥 饼 , 曲线 与石 灰 岩相 似 。 绝对 渗透率 综合 判断油气、水层。 盐岩 : 盐岩地层易溶于泥浆 , 使井径 扩大 , 微 电极 曲线幅度低。 评价含油性 的交会图。电阻率一孔 隙度交会图确定束缚水饱 油面岩 :油面岩处微 电极 曲线呈锯齿状 ,并且大多数为负差 和度和渗透率 :储集层产生流体 类别和产量高低, 与地层孔隙度和 异 ,曲线幅度高于泥岩。 含油气、束缚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和原油性质等有关。束缚水饱 电法 测 井 和度 与含水饱和度 的相互 关系 , 是决定地层是否无水产油气的主要 视 电阻率曲线 :测井时将 电极 系放入井下,在上提过程 中测 因素 , 绝对渗透率是决定地层能否产出流体的主要因素 , 束缚水饱 量记录一条 AV mn( 电位差) 随井深变化的 曲线, 称 为视 电阻率曲 和度 有密切关系。没有一种测井方法可直接计算这两个参数。 线。梯度 电极 系:成对 电极 间的距离小于 不成对 电极到靠近它的 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 :将试油证实的或综合分析确 有把 个成对 电极间的距离的 电极 系称为梯度 电极系。 握的产油。 油基泥浆取芯测量的含水饱和度就是束缚水饱和度。 深 电位 电极系 :成对 电极间的距离大于不成对 电极到靠近它的 探测 电阻率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作为束缚水饱和度 。根据试油 、测 个成 对电极间的距离 的电极 系称为梯度 电极系。 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束缚水饱和度。 底部梯度 电极系在高 阻层测井曲线的形状特点如下 : 确定地层绝对渗透率的方法 :一般用岩芯分析资料与测井参 对着高阻层视 电阻率升高 ,但 曲线不对称于地层中点 高阻 数回归的经验公式,计算地层的渗透率。 层顶界面 、底界面分别在极小值、极大值 的 1 / 2 mn处。 综合判断油气 、水层的一般方法。采用 比较分析 的方法 ,在 对于厚层、地层 中部附近曲线 出现平直 或变化平缓 ,随地层 个地层 水电阻率基本相 同的井段内 ,对岩性相同的地层进行储 减薄平直段缩短 直至消失 ,该 处视 电阻率值接近地层真 电阻率。 油物性、含油性、 电性的比较。比较的主要标准是该井段岩性和 对于薄层 ,在高 阻层底界面以下一个 电极 处,在视 电阻率曲 物性基本相同的纯水层 ,逐层做出解释。 典 型水层 : 典 型水 层也称 标准水 层 , 是 综合 判阶 由 、气 、水层及 线上出现一个 “ 假极 大” ,极小也比原层上移。 视 电阻率曲线的应用 :一是划 分岩层界面 :利用底部梯度 电 确定某些解释参数 ( 如和骨架参数 ) 的标准。G R最低,s P异常幅度 极系视电阻率 曲线划分岩层界面的原理是高阻层顶界面 ( 底界面) 最大,厚度一般 3米以上,其测井显示的孔隙度与其它储集层相近, 位于视电阻率曲线极小值 ( 极大值)以下 1 / 2 mn 处。二是判断岩 但深探测电阻率却是储集层中最低的,并且常有泥浆高侵的特点。 性 :在砂泥岩剖面 中,当地层水含盐浓度不是很 大时 ,砂岩电阻 典型油层 : 与典型水层 的最大差别是深探测 电阻率 明显升高 , 率大于泥岩的 电阻率 , 粉砂岩泥质砂岩、 砂质泥岩介于它们之间。 般 是水层的 3 ~ 5倍以上 ,束缚水饱和度愈低差别愈大。含水饱 但视 电阻率 曲线无法区分灰岩和拉拉扯扯 云岩 ,它们的电阻都非 和度较低 ,泥质含量低。 常大。三是进行对 比地层和定性判断油水层 :对于同一储层 ,如 如果是有效裂缝的话 很可能会有泥 浆的侵入 ,造成 电阻率曲 果O . 4 5 m 底部梯度幅度 高于 4 m 底部梯度梯度测井曲线幅度 该层 线的降低。对于水平缝和低角度裂缝 的话孔隙度 曲线也会表 现为 可 能 为水 层 ,反 之则 为水 层 。 孔隙度的增大 ,对于高角度裂缝的话孔 隙度 曲线反映不明显,电 阻率 曲线会有相应的降低 。同时要注意 的就是裂缝发育段双侧向 自然电位测井技术 钻井诱导缝 同样为双轨特征 ) , 双轨幅度 自然 电位测井: 沿井剖面测量 自然电位变化叫 自然 电位测井。 曲线常表现为双规特征 ( 影响 自然电位 曲线异常幅度 的因素 :岩性、地层水与泥浆含盐度 的大小常与裂缝张开度 有一定 的关系。在稠油区有时候裂缝发育 比值的影Ⅱ 向:地层厚度、井径 的影Ⅱ 向;止的层 电阻率 ,泥浆电阻 段 由于稠油 的充注往往会导致 电阻率曲线反映不明显 ,要想更好 的研究裂缝型储层,最好结合成像 测井进行分析。 率的影响 ;泥浆侵入带的影响。 通过开展复杂 测井环境 下的测井现场施工作业工艺及配套、 自然 电位 曲线 的应 用 :一是划分岩层 界面。二是分析岩性、 确 定 渗 透层 。三 是 判 断 油 、水 层 。 当地 层水 含 盐 浓 度 大 于泥 浆含 原始数据环境校正处理和 测井解释综合评价等系统技术研究,集 预测、设计、; 隹备为一体的工作 系统 , 形成 了融合管理、现场、评 价三方的测前准备体系 ,提高 了测井施工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对 ( 作者单位 :西南石 油大学 ) 储层产能评价有很好 的指导作用。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测井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通过对地下岩层进行电磁、声波、核子等各种物理方法的测量,获取有关地层、含油气性质等基本参数的数据。

测井数据对于判断油气藏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岩性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综合解释几种经典的测井资料,包括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方法等。

一、测井曲线1.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测量的是地层的自然伽马辐射强度,是一种常用的测井曲线之一。

自然伽马辐射是由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如钍、钾和铀等的衰变所产生的。

GR曲线的峰值反映了岩石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通过与岩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岩层的类型和含油气性质。

2. 电阻率测井曲线(ILD、Rt)电阻率是指物质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阻率测井曲线测量了地层的电阻率值。

岩石的电阻率与其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以及岩石的含油气性质密切相关。

ILD曲线是测量液体饱和度等含油气性质的重要参数,而Rt曲线通常用于描述岩石的电阻性质。

3. 声波测井曲线(DT、ΔT)声波测井曲线主要是通过测量岩石对声波的传播速度来获取有关地层岩性和孔隙度等参数。

DT曲线即声波传播时间曲线,反映了声波在地层中传播所需的时间,ΔT曲线是声波时差曲线,它可用于计算地层中流体的饱和度。

二、测井解释方法1. 直接解释法直接解释法是根据测井曲线的特征进行判断、推断,结合地层信息和岩性特征,直接得出结论。

例如,根据GR曲线的峰值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油气层的存在与否,以及油气层的厚度和含油饱和度等。

2. 相关系数法相关系数法是通过建立地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来进行解释。

通过计算测井曲线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地层岩性、岩相、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的推断。

例如,通过计算GR曲线与含油饱和度的相关系数,可以判断油气层的含油饱和度等。

3. 分层解释法分层解释法是根据地层的特点和垂向变化进行测井解释。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规律性变化和层段特点,将地层划分为若干层段,再对每个层段进行解释。

测井综合解释-3

测井综合解释-3
232
83
65
80
4
Pe<Py
Pe>Py
Pe<Py
Pe>Py
合计
油层测试点
水淹层测试点
备注:Pe为压力系数,Py为平均原始压力系数
通过查找邻近注水井注水情况及生产井的产水情况,结合本井所处的构造位置,确定水淹方向、水淹层位及水淹程度。由于水淹十分复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在测井曲线有所显示,但有时却没有显示或异常显示幅度太小,会被岩性物性的变化所掩盖,而结合动态资料,可以克服单纯依靠静态资料解释的缺陷,提高解释的准确性。
05.6.射孔,日产液34.1t,油14.3t,含水58.1%。
05.5射开2047.1~2.73.4m,日产油19.2t,含水1.5%。
常见岩石的测井特征表
大于钻头直径
高值
极低
基值
最低、钾盐最高
接近于0
约2.1
约220
岩盐
接近钻头直径
高值
基值
最低
约50
约2.3
约171
石膏
接近钻头直径
高值
基值
将测井曲线按一定的比例关系重叠在一起,通过分析其相对位置和幅度差,进行定性解释。 1、三电阻率曲线重叠:以相同的对数比例重叠,可识别含油性 油层:高阻值,减阻侵入 ILD>ILM>LL8 水层:低阻值,增阻侵入 ILD<ILM<LL8 干层:高阻值,三电阻率曲线近于重合
43-46号层,投产日产油14.6t,水0
计算储集层渗透率
直接获取地层流体样品
分析储集层压力系统
RFT(Repeat Formation Tester)一次下井可以重复测量储集层的地层压力,并可取得两个地层流体的样品。

2测井资料岩性-沉积微相解释

2测井资料岩性-沉积微相解释

27
收 缩 裂 缝 和 斜 交 开 启 裂 缝
28
岩 浆 岩 和 高 角 度 开 启 裂 缝
29
局 部 切 割 井 眼 的 开 启 裂 缝
30
低 角 度 闭 合 裂 缝 和 不 规 则 闭 合 缝
31
雁 状 诱 生 缝 和 高 角 度 闭 合 缝
32
3、地层沉积构造特征的识别模式
1)层理构造:根据图象可以很好地识别出水平层理、
附 图 和黄 小铁 型矿 逆晶 断体 层、 褶 皱 32
39
40
成果显示、评价
测井岩性、沉积微相自动解释程序框图
4
1、建立岩性、沉积微相解释模型
选关键井 选样本层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及特征参数的提取 采用一套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样本层进行测井相的划分、 建立测井相-地质相关系及岩性、沉积微相解释模型
Z g ( x) ln y g ( x) ln Pg C0 g C1g x1 ... Clg xi
2井 82.6% 83.5% 71.0% 87.5% 62.3% 84.8% 78.6% 3井 85.5% 90.3% 74.8% 79.8% 80.6% 68.7% 77.4%
表2
井名 岩性 粉砂岩 细砂岩 中砂岩 砾状砂岩 砾岩 1井
主要储集岩性符合率
2井 92.7% 81.9% 82.8% 96.5% 82.7% 3井 89.7% 83.8% 98.9% 92.3% 80.6%
P( g / x)
p g f g ( x)
P f
K 1 k
G
k
( x)
5
2、单井剖面岩性、沉积微相的识别解释
应用所建立的岩性、沉积微相解释模型,就可根据 测井资料对取心井及绝大多数非取心井进行连续逐层的岩 性、沉积微相识别,自动获得准确可靠的岩性、沉积微相 柱状剖面图。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应用2022年一、石油测井技术方法二、石油测井地质应用三、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一)石油测井技术概述石油测井技术是采用声、电、磁、放射性等物理测量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井中对地层的各项物理参数进行连续测量, 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得到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等参数。

石油测井技术与录井、取心等其他技术手段相比,它之所以成为地层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手段,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观测密度大、高分辨率与纵向连续性,以及由众多信息类型组成的综合信息群等技术优势。

三维地震服务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全过程裸眼井测井评价裸眼井测井资料油井动态测井资料电缆测试资料射孔地震合成剖面测井沉积相分析地层评价(逐井) 岩性描述储层分析含油气评价储量计算勘探初期油藏模式分析油田解释模型完井评价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压力剖面勘探中后期油藏描述开发初期油藏模拟水泥胶结套管状况监测酸化压裂效果防砂效果产液剖面注入剖面温度压力剖面剩余油分布开发中期油藏工程开发后期采油工程油藏监测油田生产动态(二)石油测井技术方法迄今为止,测井技术已经历了四次的更新换代,这一发展进程,实质上是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形成精细分析与描述油藏地质特性配套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测井发现和评价油气藏能力的过程。

第一代:模拟测井(60年代以前、80年代末) 第二代:数字测井(60年代开始、90年开始)第三代:数控测井(70年代后期、97年开始)第四代:成像测井(90年代初期、2022年)测井方法电学声学核物理学力学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实验学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电缆地层测试井方位测井流体成份测量核磁共振测井岩电实验室测井技术应用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精密加工和材料学的成果。

测井技术采用声、电、磁、放射性等物理测量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制造成测井仪器,在井中对地层的各项物理参数进行连续测量,现有的测井方法多达几十种.1 地层电阻率测井方法:双侧向测井双感应测井阵列感应测井微电极测井微球型聚焦测井 2.5米电位电极系测井 4.0米梯度电极系测井2、声学测井技术补偿声波长源距声波声波测井资料应用:确定岩性计算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识别地层含流体性质计算岩石力学参数阵列声波数字声波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垂直地震(VSP)刻度地面地震资料3、放射性测井技术自然伽马(GR) 补偿中子孔隙度(CNL) 岩性密度(DEN,Pe) 补偿密度(DEN) 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 中子伽马(NGR)A、自然电位测井资料应用1.划分渗透性储层2.判断油水层(异常幅度大小)和水淹层(泥岩基线偏移) 3.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 4.估算泥质含量C SP SP min SP max S P min 2 GCUR *C 1 VS H 2GCUR 1自然电位5.确定地层水电阻率SSP K * lg Rmfe Cw K * lg Rwe CmfB、自然伽马测井资料应用1.划分岩性和地层对比高放射性储层:火成岩、海相黑色泥岩等;中等放射性岩石:大多数泥岩、泥灰岩等;低放射性岩石:一般砂岩、碳酸盐岩等自然伽马2.划分储层砂泥岩剖面:低伽马为砂岩储层,在半幅点处分层碳酸盐岩剖面:低伽马表示纯岩石,需结合地层孔隙度分层B、自然伽马测井3.计算地层泥质含量GR GRmin C GRmax GRmin 2GCUR *C 1 VS H 2GCUR 1自然伽马4.计算粒度中值粒度大小与沉积环境、沉积速度及颗粒吸附放射性物质的能力有关,岩性越细,放射性越强。

测井地质学 资料

测井地质学 资料

1.测井地质学:将测井资料同地质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用测井手段来研究沉积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问题,实现预测和圈定一定范围油气资源、最终达到查明油气分布规律的目的。

2.沉积相: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包含了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两个方面内容。

进一步划分为亚相、微相。

3.测井相:表示沉积物特征,并可使该沉积物与其它沉积物区别开的一种测井响应。

4.标准层:具有等时性,分布广泛、容易识别的岩性层或岩性界面、5.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并能排出、聚集成工业油气藏的岩石,称为生油(气)岩或烃源岩。

6.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7.相序定律:只有现在看得到而彼此相邻的相或相区,才能在垂向上依次重叠而无间断,这个定律在研究沉积相时有重要意义。

相序定律强调垂向相序的连续性。

8.相标志:相标志,也叫做成因标志:把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沉积岩(物)特征要素的综合,相标志,也叫做成因标志。

9.沉积环境:是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相对均匀的微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10.沉积模式:沉积模式或称相模式是指沉积相空间组合,它是在综合古代和现代沉积相特征基础上,对沉积相特征的高度概括。

3、简述冲积扇测井特征。

冲积扇组成:可分为扇根、扇中辨状河道、扇端、侧翼四个亚相。

⑴扇根:①泥石流沉积:为泥质支撑砾岩,大小混杂,分选性差,渗透性差,多期叠置、末期转化为稳流性泥石流甚至是洪水泥,因此向上渗透性变好,曲线特征为一套低幅反向齿形,齿中线上倾、平行,呈前积式幅度组合。

②主河道沉积:主河道沉积发育在泥石流沉积之上水流中刷搬运能力强,沉积有滞留的碎屑支撑砾岩,底部常有残留的泥石流层,单层厚度不大,曲线特征为中幅正向或对称齿形,齿中线下倾或水平。

⑵扇中辨状河道:在此部位水浅流急,河道迁移快,以含砾砂岩为主,有时几期河道叠置成一厚层,曲线特征为中幅厚层,常由几个齿叠加而成具箱形或钟形外貌,齿中线水平或下倾相互平行。

测井地质解释

测井地质解释
自然伽马总量 U、Th、K含量 体积密度 电子密度 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含氢指数 宏观散射截面 宏观俘获截面 扩散时间、扩散长度 减速时间、减速长度 中子寿命
核磁共振实验室
核磁共振测井
横向弛豫时间T2 纵向弛豫时间T1 扩散系数D
核磁共振实验室
1、倾角矢量的模式
红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随深 度的增加而逐渐增 大的一组矢量;
通常指示断层、沙 坝、河道、不整合 等。
核磁共振实验室
绿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不随 深度变化的一组矢 量。
一般反应构造倾斜。
蓝色模式:倾向大 体一致,倾角随深 度增加逐渐减小的 一组矢量。
核磁共振实验室
极板与井壁之间的间隙 该间隙越大,仪器的垂向分辨率越小,对地层的
灵敏度越小。
侵入的影响 侵入的影响类似于对浅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影响。
核磁共振实验室
3、电成像测井数据的处理与成像
1)数据处理
自动增益和电流校正; 失效电极的检测和补偿; 速度校正和电极方位定位
量(电阻率、声阻抗等)在柱状坐标系(r,θ,z)中的
分布,输出的是该物理量的沿井壁或井周的分布 图。 由于岩石的物理量与储层的物性密切相关,所以 这种数字图像可以间接反映岩层在井壁或井周分 布的非均匀性。
核磁共振实验室
现有的投入商业运行的成像系统:
Schlumberger公司MAXIS-500; Atlas公司的ECLIPS-5700; Halliburton公司的EXCELL-2000;
核磁共振实验室
2)旋转断层
旋转断层上下盘的倾角 是不同的,倾斜方位角 也是不同的,矢量图上 显示为绿—绿模式。

测井技术方法及资料解释教程

测井技术方法及资料解释教程

测井技术方法及资料解释教程测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井眼内岩石和流体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取有关地层地质、岩石物性和油气含量等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井方法及其资料解释。

1.电测井方法:电测井是利用地层的电性差异来识别岩石类型和含水层的方法。

其主要测量参数是电阻率,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来分析岩石的类型、含水层的位置、水和石油的分布等。

常见的电测井方法有自然电位测井、正、侧钳电测井和感应电测井等。

资料解释:电测井资料解释主要依据地层的电阻率变化来进行,一般采用岩石属性分析和地层划分等方法。

通过对测井曲线的分析,可以判断地层的性质,如富含油层、含水层、页岩层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相互关系法,对不同测井曲线的叠加、叠减等进行分析,提取出更多的地质信息。

2.电测井方法:声波测井是利用地层中声波传播的特性来分析岩石孔隙度、孔隙结构、饱和度等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声波测井方法有速度测井、声波全波形测井和应变测井等。

资料解释:声波测井的资料解释主要包括速度分析和全波形分析两种方法。

速度分析通过测井仪器记录的声波传播速度曲线来分析地层的孔隙度、孔隙结构和饱和度等信息。

全波形分析则是对传感器接收到的完整波形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更多的地质信息,如孔隙类型、地层裂缝等。

3.放射性测井方法:放射性测井是利用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特性来分析地层的岩石成分、岩相以及流体分布的方法。

常见的放射性测井方法有伽马测井和中子测井等。

资料解释:放射性测井资料解释主要包括伽马测井曲线和中子测井曲线。

伽马测井曲线通过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辐射强度来分析地层的矿物成分、岩相、孔隙度和饱和度等信息。

中子测井曲线通过测量地层中非稳定放射性元素与地层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信息。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井方法及其资料解释教程,这些方法的应用能够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24 8290
8220
8221
8217
8289
8213 8288
8299
8277
8268
8259
8295
8298
8296
8297
0m
8209
8205
8210 8287
8206
8203
8202
8207
8204
8200 152
8201
500m
1000m 1500m
2000m
8110
8108
8111
8109
8220
8221
8217
8213
8291
8290
8289
8288
8209 8210 8287
8299
8277
8268
8259
8295
8298
8296
0m
8297
8205 8206 8207
500m
8203
8202
8204
8200 152
1000m
8201
1500m
2000m
8110
8108
8111
8109
由此可见,测井数据集与地质描述集合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 存在着不确定的解。
2) 解的区域性
由于沉积体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地质学对沉积体的描 述大多是地区性的。而测井方法是固定的,同样是电阻率曲线, 对不同井、不同层位、不同地区,即使是同一类岩石也不会具有 相同的数量。因此,即使使用同一种测井方法,在研究地质学问 题时,在不同的地区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8106
8104
8113
J56 8107
8105
8102
8112
图60 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S51小层渗透率平面分布图
8241
8245
8278
8273
150 8269
8264
8255
8250 J69
8246
8242
8237 8234
8229
8225
8218
8284
8282
8283
8279 258
8285
8241
8245
8278
8273
150 8269
8264
8255
8250 J69
8246
8242
8237 8234
8229
8225
8218
8284
8282
8283
8279 258
8285
8280
8281
8274
8275
8270
8276
8271
8272
J61 8265
8260
8266
8261
8267
8227
8222 8223
8219
8215
8216
8212
8257
8248
8231
8236
8224
151 8253
8228
8240
8220 8217
8213
8258 8254
8249 8294
8293
8292
8232
8291
8290
8221 8289
8288
8299
8277
8268
8259
8295
8298
8260
8283
8279 258
8275
8270 8266
8261
8285
8280
8271
8276
8267
8262
8281
8272
8263
8250
8237
8255
J69
8246
8242
8234
8229
8225
8218
8256
8251
8252
8247
8243
8244
8238 8239
8235
8226 J53 8230
8237 8234
8229
8225
8218
8284
8282
8283
8279 258
8285
8280
8281
8274
8275 8276
8270 8271
8272
J61 8265
8260
8261
8266
8267
8262
8263
8256 8257 8258
8251
8243
8238
8252 8253
8247
⑵ 深入研究测井曲线的旋回特性,建立测井层序地层学分析体系,并以 层序地层、旋回地层、地层模拟为基础,综合测井和地震勘探资料研究, 使地震高分辨率上升到测井量级,使测井在区域研究上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⑶ 加深低孔低渗油气储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的测井计算方法研究,束 缚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在油藏产能评价方面开辟新的方向。
3) 负载能力有限性
地球物理测井探测的是地层的电性、声学特性和核物理特 性,加上探测研究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质对象的响应 差异并不显著,例如石英、白云石、方解石三种沉积岩主要矿 物的声波时差(纵波)相对差值仅为10%左右,而测井仪器的误差 为5%,井径和钻井液变化的影响可以达到50%以上。所以利用 测井识别地质现象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不能什么问题都企望测 井去解决。
⑷ 将测井资料进一步有效地应用到地应力计算及次生孔隙评价、地层 敏感性分析和油层保护等工程方面。
***测井信息影响因素
测井信息是用不同的测井仪器按不同的方法在井下采集的。测井信息主 要受岩石物理性质、井眼环境、测量方式及仪器结构、操作者的处理方式 (校正及输入参数)的影响。
一、测井探测的岩石物理性质 二、测井的测量方法 三、测井信息受环境的影响因素 四、测井曲线的纵向和径向分辨率
8280
8281
8274
8275
8270
8276
8271
8272
J61 8265
8260
8261
8266
8267
8262
8263
8251
8243
8238
8256
8257
8252
8258
8253
8254
8247 8244
8239
8235
8248
8236 151
8240
8249
8293
8292
8294
8226 J53 8230
8206
8203
8207
8204
8202 8200 152
8201
8110
8108
8111
8109
8106
8104
8113
J56 8107
8105
8102
8112
图28 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S12小层顶面构造图
8241
8245
8278
8273
150 8269
8264
8255
8250 J69
8246
8242
此外,还有测井对泥岩生烃能力评价、测井层序地 层学、垂直地震测井解释等。在测井与地震资料结合解 释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测井约束条件下的地震反演, 人工合成地震剖面已经在油藏描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近年来开发出了一些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测井、地 质、地震联合解释软件平台,比较好的如 GRISTATION、NEWS等。
8241
8245
8273
8264 150
8278
8269
8284
8282
8274
J61 8265
8260
8283
8279 258
8275
8270 8266
8261
8285
8280
8271
8276
8267
8262
8281
8272
8263
8255
8250 J69
8246
8242
8237 8234
8229
8227
8222 8223
8219
8215
8216
8212
8231
8232
8228
8224
8220
8221
8217
8213
8291
8290
8289
8288
8209 8210 8287
8299
8277
8268
8259
8295
8298
8296
0m
8297
8205 8206 8207
500m
8203
8202
测井解释简述
测井仪器 仪器电源
测井数据记录系统
模数转换器
数字计算机
数据磁带
计算机数据
胶片记录器
井 场
计 算 机 处 理 系 统
胶片记录器
远程终端





理 中
胶片记录器

基地站
密度测井及中子测井的应用
• 确定地层孔隙度 • 用交会图法确定孔隙度和判断岩性 • 中子、密度测井曲线重叠判断含气层
8248
8244
8240
8239 151
8235 8236
8254
8249 8294
8293
8292
8226 J53 8230
8227
8222 8223
8219
8215
8216
8212
8231 8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