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创意学院设计艺术学_设计史_笔记
2020-2021同济大学设计学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报录比

2020-2021同济大学设计学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报录比01专业方向全日制:■(200)艺术与传媒学院◆(130500)设计学(学术学位)01 交互媒体艺术02 计算机动画与视觉特效03 影视创作与理论研究04 综合视觉艺术研究■(270)设计创意学院◆(087200)设计学(学术学位)01 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130500)设计学(学术学位)01 设计历史与理论■(310)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130500)设计学(学术学位)01 设计战略与管理02考试科目全日制:■(200)艺术与传媒学院◆(130500)设计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二:(201)英语一科目三:(336)艺术基础科目四:(848)艺术创作复试内容:复试课名称:专业综合■(270)设计创意学院◆(087200)设计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科目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二: (201)英语一科目三: (337)专业设计基础、(301)数学一任选一门科目四: (801)专业设计快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12)机械设计、(823)电子学基础、(825)自动控制原理、(806)景观规划设计、(803)建筑设计任选一门复试内容:专业综合设计◆(130500)设计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科目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二:(201)英语一科目三: (337)专业设计基础、(301)数学一任选一门科目四: (801)专业设计快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12)机械设计、(823)电子学基础、(825)自动控制原理、(806)景观规划设计、(803)建筑设计任选一门复试内容:专业综合设计■(310)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130500)设计学(学术学位)初试科目:科目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二:(201)英语一科目三: (337)专业设计基础、(301)数学一任选一门科目四: (801)专业设计快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12)机械设计、(823)电子学基础、(825)自动控制原理、(806)景观规划设计、(803)建筑设计任选一门复试内容:专业综合设计03报考条件以上专业均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简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由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发展而来。
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设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986年开始本科招生,1993年正式成立工业设计系,2000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同年正式更名为艺术设计系。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下设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艺术设计专业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三个方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1993年开始招收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工业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2001年设立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2年开始招收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设计艺术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艺术设计系的各专业方向之间,以及同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系之间,在学院的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充分交叉。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通过与国内外著名设计院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以及立足本土的积极社会实践,使学科保持了前沿性和很高的国际学术声誉。
2006年末,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调查,同济艺术设计跻身60个全球最佳设计学院及课程之列。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主编的设计刊物《大设计》,每逢双月8日出版,在设计界具有一定影响。
2007年,艺术设计系约有536名学生(396名本科生,140名研究生,含12名博士研究生),艺术设计系共有31名全职教师(教授、副教授11名,讲师18名)。
艺术设计系还聘请了一批在各研究领域内有突出成就的教授和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
2009年5月,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形势,面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对高层次设计人才的急需以及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中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抓住同济大学在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的历程中学科发展的新机遇,成立了新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新学院借鉴世界设计与艺术学科的最新理念与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型、前瞻型、研究型、综合型的新一代设计人才与设计管理人员,致力于建设理念先进,研究前沿,开放创新,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产业趋动力为特色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

设计史论知识点总结设计史论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设计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通过对设计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意义,探究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为当前设计实践和未来设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设计史论涉及的知识点涵盖了设计的起源、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和流派、设计师的作品与理念、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结合设计史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设计史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设计史的起源和发展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设计主要以工艺品、建筑物、器具等物品的制作和装饰为主,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
随着生产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活动和专业领域。
工业革命的到来,为设计史的演进注入了新的动力,风格、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涌现,推动了设计实践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20世纪以来,设计史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时期和风格的变迁,设计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和流派设计风格和流派是设计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的设计特色和审美趣味。
古代的设计风格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代、印度古代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为现代设计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出现,丰富了设计史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后世设计师借鉴和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
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出现,为设计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
现代主义强调功能主义、科技性和简约性,推动了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代表人物有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路易·康等人;后现代主义则强调文化多元、批判理性和超验现实,代表人物有维特格斯坦、萨特、巴特、德里达等人。
艺术设计史知识点汇总

艺术设计史知识点汇总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创意、技术和传达的综合性学科,它通过各种媒介表达和传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观念。
而了解艺术设计史的知识点,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对艺术设计史的知识点的汇总:一、古代艺术设计史1.古埃及艺术设计古埃及艺术设计主要表现在神庙、金字塔壁画和工艺品上。
古埃及艺术设计注重对称性、图案重复和装饰细节,广泛使用象形符号。
2.古希腊艺术设计古希腊艺术设计强调对人体的理想化描绘和比例的完美表现。
柱式建筑和雕塑中的神话题材是古希腊艺术设计的代表作品。
3.古罗马艺术设计古罗马艺术设计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更加注重实用和功能性,如凯旋门、拱桥和公共浴场等。
二、中世纪艺术设计史1.罗马式艺术设计罗马式艺术设计以教堂建筑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纵向的壁画叙事和高度装饰的建筑细部。
2.哥特式艺术设计哥特式艺术设计追求细长、垂直的线条,强调建筑的高度和空间感。
尖拱形、花窗玻璃和飞扶壁是哥特式艺术设计的特点。
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设计史1.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设计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设计追求人体的理想化表现和透视学的应用,肖像画和壁画是此时期的代表作品。
2.文艺复兴北方艺术设计文艺复兴北方艺术设计注重细节的描绘和风景的再现,而不像意大利文艺复兴那样强调人体。
代表作品包括佛兰德绘画和德国木刻。
四、现代艺术设计史1.印象派艺术设计印象派艺术设计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艺术家试图捕捉瞬间的印象,并以快速、散乱的笔触来表达。
2.立体主义艺术设计立体主义艺术设计以几何形状和多角度视图来表现物体,将二维画面转化为立体感,克己奥克与毕加索是此流派的代表人物。
3.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设计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设计追求情感和内在体验的表达,注重笔触和色彩的饱满表现。
杰克逊·波洛克和马克·罗斯科是此流派的代表人物。
5.后现代艺术设计后现代艺术设计拒绝传统规范和定义,以反叙事、装置和多媒体表达为特点,融合各种艺术形式。
设计概论笔记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
1
3、20 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 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 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 20 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 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 年代,设计理论多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 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论述艺术设计的原则。 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中, “趣味”这一概念与“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 设 计 学 研 究 的 现 状
2
: 设计批评的标准 设计批评的标准: 一、设计评价体系的参考标准 中国当今评价设计采用的参考坐标是从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及艺术性上去进行考察,这三个方面包括了技术评价、功能评价、材质评价、经济评价、安全评价等。 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沿用的评价标准及其量次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设计批评的标准在其自然状态下,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着。批评标准根本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间,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意味着人们对设计要素 的不同理解。科技发展目睹了人类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政治结构等多方面的重大变化,设计批评在每一个时期对于设计诸要素都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功能本来是具有共性、相对稳定的标准。然而,设计品的功能可能发生转移,同一设计会因时代的不同而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首先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的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标准后来让位于机器美学是时代所趋,大事必然。然而,设计在经历过现代主义运动以 后,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 60 年代又有了回归之势。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历史而演化,因时尚不同,而时尚又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循环性。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他们在不同的程度和不同方面为设计批评的新观点做出了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的信条在荷兰、德国、法国、新兴的苏联都确立起来。艺术的纯形式主义批评已为工业产品的几何形态进入美学范畴奠定了基础。 设计批评的标准又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主义的( “生产”理想)转向了( “生活”理想) ;过去宣扬设计的广泛性,通过设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而今转为尊重消费 者,尊重个性,使设计适应消费者情感上的要求。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将重点由机器和产品转移到了过程和人,消费者的反应成为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正如艺术批评被称为运动着的美学一样,设计批评也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更换着标准。标准总是很高的,是一个时代的理想,而整个地看来,标准又是运 动的,表现出明显的(历时性)和(相对性)。 解答题:为什么说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历史而演变? 设计批评的方式:设计批评有两种方式一一国际博览会和集团批评,国际博览会的方式典型代表是 1851 年“水晶宫”博览会;而集团批评的方式,则包括(审查批评) 与(集团购买)。 1851 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万国工业博览会, 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暴露了新时代设计中的重大问题, 在致力于设计改革的人士中兴起了分析新的美学原则的活动, 起到了指导设计的作用。 无论博览会成功与否,其社会效应总是直接的、超国界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1853 年的纽约“水晶宫”博览会,由于施工不良和组织不善造成失败;1855 年、1867 年、1878 年的巴黎博览会赢得了建筑上的声誉;1889 年的巴黎博览会,为了纪 念法国革命 100 周年建造了艾菲尔铁塔。 自 1851 年开办以来,国际博览会这一批评形式对现代设计运动起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事实上,国际博览会本身就是(现代设计)的一部分。 集团批评包括审查批评和集团购买。 审查批评指的是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及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谈判磋商的过程。 集团购买是消费者直接参与的设计批评。所谓集团购买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的购买群体,而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 需求。 3
(完整word版)设计史笔记(1)

设计史笔记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种局面是从1851年在伦敦水晶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
代表人物有约翰·拉斯金(理论指导)和威廉·莫里斯(领导者)。
2、威廉·莫里斯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代表作有“红屋”。
3、“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特征:(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4)、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设计特别是日本式平面装饰特征,使设计别有一番品位。
4、工艺美术运动重要特点:采用中世纪的淳朴设计风格,吸收日本和自然地装饰动机,创造出有声有色的新设计风格,而又完全与各种历史复古的风格大相径庭。
缺点:它对工业化的反对,对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不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产品费用,没能使低收入平民享有,因此,它是象牙塔产物,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结晶。
二、“新艺术”运动1、名词解释: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运动,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
代表人物有亨利·凡德·威尔德和安东尼·高蒂。
2、新艺术美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的相似之处:(1)、它们都是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
(2)、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
(3)、它们都是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4)、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
艺术设计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艺术设计史>考研笔记我去年考试的时候自己整理的笔记,考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快考试了,加油把,祝你们成功!手工艺设计时代1、中国古代青铜器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
早期青铜器大都是直接仿自陶器,体壁较薄,多为平底,足做成锥柱状,以后又逐渐演变。
熔铸法的发明,使人们可以随意制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铜器,并体现出青铜材料的特点。
熔铸法制作青铜器首先要制,有了,人们便可以铸造出形式和尺寸完全一样的规化产品,如兵器、铸币等。
早期的制法为陶法,根据泥模制成,浇注后得到与泥模一样的制品。
到了战国时期,失蜡法出现,这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工艺的一项伟大发明,并至今仍为精密铸造法的一种方式。
失蜡法是用蜡制成器形,然后用泥填充和加固,待干后再倒入铜液,蜡受热后熔成液体流出,原来有蜡处即形成铸造物。
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花纹精细,表面光滑,精度很高。
商、周时代的铜器多为礼器,形制精美,花纹繁密而厚重,多用细密的花纹为底,衬托高浮雕的主要纹饰。
最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雷纹、饕餮纹、蝉纹、圆圈纹等。
这些精巧的雕饰,给人以富丽严肃的印象,花纹的题材可能与鬼神迷信相联系,也可能是反映民族徽记的残余。
战国时,素器开始流行,到了汉代,铜器已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并取得了较高成就。
战国时已有铜灯,到汉代铜灯制作达到鼎盛,其中虹管灯(称为金工)的设计水平极高。
金工灯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之溶于水中,以防止室空气污染,这说明两千年前人们在设计中已有科学的环保意识。
汉代铜灯造型丰富多彩,灯体优美,既实用,也符合科学原理;既可作灯,又可作室设,体现了卓越的设计艺术构思.2、瓷器中国是瓷的故乡,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原始的瓷器,经过长期发展,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代是“瓷的时代”,人们简称“宋瓷”。
从总体上来看,宋瓷造型简洁优美,器皿的比例尺度恰当,使人感到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因此设计上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设计史笔记

第一章设计史与设计设计史--试图总结某一特定时期的设计发展规律,包括各种风格特征、各种派别、各种人物、各种事件。
设计艺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设计实践、设计史、设计教育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人类按自己的设想与计划,传达视觉符号和创造客观事物的过程。
在人类悠久的设计历史中,设计的范围和类型不断的发生变化,从早期遗留下来的器具中,可以显示出实用和审美两大要素的结合。
第二节设计史的原理人们从事设计活动,使用设计产品的历史悠久,但专门对设计史的关注和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有很多关键的因素影响着设计的发展:1.艺术2.科技3.社会4.市场 5.风格◆科技对设计的影响是本质上的,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设计史上很多大发展和重要成就都来自科技领域的突破:1.新材料2.新工艺3.辅助工具4.新理论5.新观念◆设计风格主要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是设计师在其设计作品和理论中表现出来的设计个性与特色,一方面,个人风格受到大范围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的制约;另一方面,设计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又是通过很多个人风格表现出来的。
第三节设计教育的发展设计教育与现代设计的诞生相差不远,但世界各主要工业强国建立自己设计教育体系的时间各有先后:●德国:1919年;●美国:1930年;●日本:“二战”后。
在世界设计教育中,德国在一战后,建立包豪斯学院,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典范和创始,有里程碑的意义一、前包豪斯时代的设计教育※德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强国,于19世纪60年代建立很多工艺美术学校。
强调工业设计的技术性,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法国人17世纪末开始成为欧洲艺术的领导者。
法国重视艺术传统和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培养出大批具有艺术气质的工业设计师。
※英国在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后,采用双轨制教学,即美术学院专门培养艺术家,设计人员则完全是由设计学校培养。
※美国大力发展综合性大学中的视觉艺术教育,即非艺术专业高校的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