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论文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

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摘要:随着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低碳生活,低碳建筑也越来越被设计师所追求。
另外,低碳建筑在运营本钱上也具有很大优势。
本文将介绍低碳建筑的开展概况以及探讨低碳建筑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方法引言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越来越关注节能减排的措施。
建筑设计要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前提下,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使高能效、高环保的建筑日益成为时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是建筑未来的开展方向。
本文我们将介绍低碳建筑设计的方法。
1、低碳建筑开展概况1.1 低碳概念低碳建筑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
在满足室内热湿环境等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或使用清洁能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建筑设计的降耗过程通过空间组织、体量设计、绿化设计、构造及围护结构设计,采光设计、照明控制、通风组织等一系列适宜技术形成综合的低碳效应,使建筑形成良性的微气候自循环系统。
以最经济的措施实现节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节能建筑应用较多的目前应该是玻璃幕墙,对屋顶、外墙以及楼地板的研究使用较为欠缺。
同时,低碳建筑夏热冬冷地区的研究,较寒冷地区的研究多,主要原因是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和空调能耗均较高,节能设计需同时考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而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要想到达既保温又隔热的目的,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
目前关于建筑物体排放二氧化碳的研究说明:建筑物的日常耗能占建筑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绝大局部,此外,建材的生产与运输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一小局部。
由此可知建筑节能减排首先要从降低日常能耗开始,这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个环节,其次那么是从建材的生产和运输等方面。
2、低碳建筑的方法和技术2.1数字化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总的来说,数字化技术主张采用国际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建筑整体或重点局部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监控、反应、控制,从而减少建筑物碳排放量的释放,到达低碳建筑的根本要求。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

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摘要:本文针对现有居住建筑对能源浪费的现状,从节能与低碳两个方面,探讨了节能建筑防水、墙体、屋面的结构技术措施,并阐述了低碳生态建筑的设计技术。
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结构施工;材料;技术方法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型建筑即将普遍推行,节能建筑能否达到预想的节能效果,设计和施工是两个关键环节。
因此,建筑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以及质检员、材料员等岗位应掌握节能建筑的结构技术要点,并针对节能建筑的特点制定可靠质量保证的结构措施。
下面就中南地区夏热冬冷的节能建筑的结构技术进行了探讨。
2 节能建筑设计的结构技术措施2.1节能与防水节能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与节能的关系密切:(1)建筑节能工程的主要施工部位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主要是墙面和屋面。
建筑防水工程的主要施工部位也是墙面、屋面和楼(地)面。
施工部位相同使得节能材料和防水材料相互接触,有时合二为一,即材料既具有节能保温功能,又具有防水功能。
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通病是节能保温材料在室内外温差的影响下发生开裂。
由于其与建筑防水材料紧密接触,当裂缝较宽时,常导致防水材料的开裂,从而引起房屋防水失效。
(2)建筑防水工程若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引起水分进入保温节能层,进而使得保温性能降低;由于比较高效的保温节能材料通常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合新型材料,这类材料不但要求防水,而且透气,否则在水和空气的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霉变,导致保温效果丧失。
因此,做好建筑节能和防水工程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材料特性和新型材料是技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2.2节能建筑墙体(1)空心砖墙体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
(2)空心砌块墙体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河北与浙江显然都是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前列的省份,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两个建筑节能大省的着力点和发展路径却有所不同。
“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的是市场力量,所以才有“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的说法。
依靠市场的动力推动建筑节能,对河北来说实属无奈之举。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谁也不愿意看到全国空气质量预报时,排名靠后的几个城市都是河北的“专利”。
”由于前者沉重的环保欠账和令人诟病的雾霾天气,而不得不在转型中加速而艰难地与建筑节能赛跑。
而“浙江版“的建筑节能则不同,虽然不能说浙江的空气质量就是“天生丽质”,也不能说江南水乡依然是那么小桥流水,但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的压力毕竟还是要小于河北。
因此,依靠政府的号召和推力是浙江的特色。
这样的文字显然还交代得不够,首先让我们看看“河北版”建筑节能的市场推动力和吸引力。
9月16日,中德建筑节能领域系列合作项目在中国国际门窗城签约。
德国驻华大使馆大使柯慕贤、德国能源署署长斯蒂芬#8226;科勒到场。
本来这样一个商业活动不太可能惊动省领导,但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却亲自来到签约现场。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是:为企业站台。
记者发现,这次“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市场的力量共签订了六个大项目。
分别是德国能源署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建设被动式门窗博物馆项目;德国威玛生物质燃料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生产生物质燃料项目;德国梅森伯格商贸无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共同在中国国际门窗城建设德国绿色家居建材展览中心项目;德国诺托。
弗兰克五金集团、德国格屋五金集团、德国雷诺科涂料公司入驻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项目。
签约的主角,是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这个我国最大的节能门窗生产企业,2004年就通过市场谈判与德国合资,将欧洲节能门窗理念技术引入中国。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成为了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其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变革对于实现低碳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低碳建筑设计旨在通过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材料选择、空间布局等方面,降低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提高其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对低碳建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是建筑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主要界面。
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实现低碳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
外墙保温技术是常见的节能措施。
通过在外墙表面增加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
同时,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如真空绝热板等,能够在更薄的厚度下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节省建筑空间。
屋顶的节能设计也不容忽视。
绿色屋顶和太阳能屋顶是两种常见的选择。
绿色屋顶通过种植植物,不仅能够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减少夏季空调负荷,还能吸收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太阳能屋顶则利用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需求。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损失较大的部分。
选择高性能的节能门窗,如断桥铝门窗、LowE 中空玻璃等,可以显著提高门窗的隔热和密封性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
二、高效的能源系统低碳建筑应采用高效的能源供应和利用系统,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太阳能利用是其中的重要方向。
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则能够为建筑的照明、电器设备等供电。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太阳能设备的安装位置、角度和面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的收集效率。
地源热泵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它通过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效比,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合理的能源管理系统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2024年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范文

《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绿色、可持续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低碳建筑不仅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运行成本。
因此,研究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及碳排放测算方法,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概述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涵盖了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的低碳化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包括建筑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技术,旨在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2. 节能建筑材料与技术: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节能门窗、太阳能光伏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的能效。
3.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建筑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通过回收建筑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或再生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5.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对建筑内的能源、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
三、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碳排放测算方法是评估建筑碳排放量、制定减排措施的重要依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周期评估法:对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到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进行评估。
2. 排放因子法:根据建筑的不同阶段、不同材料、不同设备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建筑的碳排放量。
3. 实时监测法:通过在建筑内安装碳排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的碳排放量,为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的结合应用将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建筑的低碳化发展。
首先,通过碳排放测算方法评估建筑的碳排放量,找出减排的瓶颈和重点;其次,根据评估结果,采用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中的相关技术,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措施;最后,通过实时监测法对减排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减排措施,实现建筑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其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
低碳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低碳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被动式设计技术被动式设计技术是低碳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合理利用建筑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特性,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碳排放的减少。
1、合理的建筑朝向与布局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对能源消耗有着显著影响。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例如,在北半球,建筑朝向南方可以获得更多的日照,减少冬季采暖的能源需求;同时,合理的建筑间距和布局可以避免遮挡,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
2、高效的保温与隔热设计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外的热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选择合适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聚苯板等,并合理确定其厚度和施工工艺,能够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窗户,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热量的散失。
3、自然通风与采光设计自然通风和采光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
通过设计合理的通风通道和开口,利用风压和热压原理,实现室内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
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布置窗户的位置和大小,采用反光板、导光管等设备,提高室内采光效果,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二、主动式设计技术主动式设计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系统,来主动调节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质量。
1、高效的能源系统采用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同时,结合能源存储技术,如电池储能,能够更好地平衡能源的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建筑的设备运行,如空调、照明、通风等,实现能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利用。
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

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建筑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在实现低碳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建筑行业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的方法和策略。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建筑材料如水泥、钢铁等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而绿色建筑材料例如可再生材料、再生建材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较少碳,有利于降低建筑的碳足迹。
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技术的运用节能技术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采用节能灯具、使用高效节能设备等方式来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
此外,优化建筑结构、提高保温性能、合理规划采光等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运用节能技术,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可再生能源也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
通过在建筑设计中设置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设备等装置,可以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持续能源,降低碳排放并节约能源成本。
绿色景观设计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绿色景观设计也是实现低碳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合理规划绿地、种植绿色植物、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周围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并有效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绿色景观规划,打造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
循环利用与废物处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循环利用与废物处理也是实现低碳生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等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将资源重新利用起来。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论述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论述摘要: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对建筑进行低碳设计注定成为必然。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技术;设计要点一、低碳建筑设计理念(1)能源组合优化:包括新兴能源的利用,引入天然气、轻烃或生物质固体燃料,进行燃煤锅炉改造,减少碳排放,控制大气污染。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风能、太阳能等。
工业余热的利用。
(2)节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空调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
如,建筑在立面上的开窗形式,应尽量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同时,设计中要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如使用各种自动遮阳,双层幕墙、可调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等。
通过各种手段,既保证有非常现代化的建筑形象,又能够达到比较节能和舒适的目的。
建筑要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3)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尽可能的优化建筑结构,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4)采用天然材料: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建筑中采用的木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5)舒适和健康的环境:保证建筑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光线充足,给人健康舒适的生话工作环境。
二、低碳建筑设计要点1、低碳设计——选址1)利用城乡自然生态体系,构筑山水城市低碳建筑,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是要研究建筑物旁的植被、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他们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都可以通过根据大自然原有的生态环境来设计我们生活、居住的场所,从而提高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简析摘要: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后,碳排放量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各个行业均给予了回应,而作为建筑学专业,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相关探讨研究还是局限于对低碳建筑的意识方面,而没有涉及具体的技术问题。
这就意味着对于低碳建筑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操作当中,低碳建筑设计迫切的需要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来支撑。
根据上述的思考,本文主要想探讨的问题就是关于低碳建筑问题中,更加具体的设计方法,然而这些设计方法大部分都要受到建筑技术的制约,也就是说对于低碳建筑的研究如果想要更加的深入,只能放在对建筑技术的研究上。
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观念以及思维方法,科学技术影响建筑学的进程也在逐渐的加快,所以,对于低碳建筑的研究要在意识和美学之外,尤其注重新科学的方法和观念。
关键词:低碳建筑;新科学;技术;方法abstract: the world’s climate meeting in copenhagen, after the problem of carbon emissions has become the highlight of the world. each industry are given to respond, and as architecture speciality, the response to this problem is more important. bu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the most relevant research or limited to low carbon building’s ideology, butis not involved in the specific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means that for low carbon building research has no depth to specific operation of low carbon building design urgently need concrete technology and method to suppor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inking, this paper mainly wants to explore problem is about low carbon building problems, more specific design method, but most of these design method is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that is for low carbon building research if want to more deeply, can be put on the research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the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developing quickly, some emerg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great change people’s thought idea and thinking metho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architecture in the speed up gradually, so, to low carbon building research in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to outside,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new scientific methods and ideas.keywords: low carbon architecture; new scientist; technology; methods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逐渐加快,每年大概有上千万的人口从农村转入到城市居住。
面对如此庞大的改变,单纯的仅仅是让人们有居住的地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同时也会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所以,在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低碳”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低碳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建筑行业作为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载体,它的发展模式直接关乎到一个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逐步的发展实施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城市已经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低碳建筑以及低碳住宅也将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低碳建筑生态设计技术低碳建筑生态设计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在建筑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低碳建筑生态设计和其它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基本技术手段有以下方面:1、生态绿化植物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清除苯、甲醛以及空气中的细菌,使室内的环境健康没有污染,所以室内的绿化是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室内的绿化可以是多个层次的,也可以设计在建筑物的任何一层,例如:阳台或者楼顶。
室内的绿化在补充地面绿化不足的同时,还可以和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相互结合,大大改善自然和室内空间的隔离。
2、循环利用节约常规的能源是生态设计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现代科技中研究出来的热反射玻璃、吸热玻璃、调光玻璃等新型材料都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可以达到采光和保温两个方面的效果,大大节约了能源。
3、运用自然要素人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和自然要素有一种内在的和谐。
所以自然环境和人是不能分开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引用自然要素也是首选方法。
例如景观办公室就已经成为现在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
二、低碳建筑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技术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建筑的整体或者重点部分做科协的预测、分析、控制和反馈,以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的。
具体措施如下:借助数字化的软件进行建筑物碳排放量的模拟实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计算出排放量,同时,还可以把建筑的低碳设计中的数字化和物理参数精确的调控成现实。
借助数字控制技术,使用并借鉴现在科技前沿的防污染技术、生物技术和资源替换技术,以及生态能量供应技术,建立一个建筑和自然环境共同生存,低碳排放的节能体系。
低碳建筑设计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在管理和使用上的优势,结合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数字管理系统等,形成一个以中央的计算机系统为主要系统的综合体系,实现所有管理自动化。
数字化控制的系统就好像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支配所有子系统,达到控制碳排放量的目的。
三、低碳建筑仿生学设计所谓仿生学就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的一种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并且将生物体的原理模拟到工程技术中,创造一些新的科技。
1、建筑腔体设计建筑腔体就是建筑采取合适的空间形状、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利用可再生能源,仿造生物腔体的运作机制,营造出低碳排放的舒适空间。
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在设计的开始阶段,要仔细勘察场地的微气候变化,然后分析建筑形态对于微气候的影响,仔细研究场地的能量流的特征;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技术要素的相关处理,尤其是转换腔体类型,因为腔体的构件是减少碳排放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最后要对设计进行技术评价,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及时的修正。
所以说,建筑腔体的设计就是在固定的环境以及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对技术的选择,在各种需求和条件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运用这种概念做低碳建筑的设计,和常规的做法相比较,可以更大的降低碳的排放量。
2、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建立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之上。
生物进化遵循的原则就是适者生存,它们通过突然变异、选择淘汰、基因遗传等方式,面对环境的多变,能够根据环境做出必要改变物种才能长久的存活下来。
受到生物进化的启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物种生存特性的研究,设计出遗传算法。
这种遗传算法非常适用于各种优化的问题,尤其是在设计开始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设计观念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对每一个个体都进行测试,而遗传算法是依赖于优化基因的能力,所以,遗传算法优化出来的个体都是具有非常好的性能。
这是一种减少碳排放量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四、低碳建筑物联网设计物联网就是物和物相连的互联网,它的英文名称叫“the lnternet of things”。
它是通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按照预定的协议,把所有物体和互联网相连,做信息的交换,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定位、跟踪、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数据采集与管理监控,把智能建筑信息作为系统平台,综合集成分项的能耗计量系统,运用各种管理系统,通过对建筑的准确的分析,实现监督和管理,通过科学的分析、诊断,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进,例如:暖通空调、照明系统等能源消耗的关键设施,进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
结束语: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以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
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一个主要行业,对于低碳问题的回应尤为重要。
我们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建筑学的发展,不难发现,建筑学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对新兴科学的运用却少之又少。
低碳建筑要想有开拓性的变化,就要改变传统的科学技术和建筑学逐渐淡化的观念,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的技术方法。
同时,积极的运用各种新科技来探索高效的低碳建筑技术,减少碳的排放量,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姚刚,张宏,新科学观下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简析,室内设计与装修,2011年第02期;2、任军,当代建筑的科学观,建筑学报,2009年(11),6-10;3、李钢,建筑腔体生态策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4、刘云胜,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5、邹佳媛,都兴民,建筑设计的自然观与科学观,建筑学报,2006(2),18-22;6、高丽萍,刘弘,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布局求解算法,计算机工程,2005(6),39-41;7、何国斌,李慧盈,杨革菲,从建筑节能发展趋势谈节能建筑设计,建筑学报,1995(6);8、吕爱民,应变建筑一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