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环保建筑
浅谈“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浅谈“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在当前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低碳节能绿色环保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关键词之一。
而在建筑行业中,应用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和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本文
将从材料选择、能源利用和环保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建筑项目的材料选择中,要尽量选用环保可再生材料。
选用具有高耐用性、可持续
可再生资源的材料,如竹木、麻纤维等,可以替代传统的混凝土、钢铁等材料。
还可以选
用具有低污染性的装饰材料,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如甲醛等。
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可以降低建筑项目的环境影响,增加其可持续性。
在能源利用方面,应采用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建筑项目应设计采光系统、通风系
统等,以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应合理运用太
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方式为建筑物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
在环保措施方面,要注重降低建筑项目的环境污染。
可以在建筑物周围种植绿化植物,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还可以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垃圾分类设施、节水设施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还要注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建筑项目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材料选择、能源利用
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其可持续性。
在
未来的建筑项目中,应更加注重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
贡献。
浅谈“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浅谈“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并逐渐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建筑项目的角度出发,谈一下“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首先说说“低碳”。
低碳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目的。
在建筑项目方面,低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材料的使用: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使用水泥地板代替地毯,使用竹木饰面板代替实木饰面板等等。
2. 施工方式的优化: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减少施工对现场环境的干扰。
比如采用预制构件的建筑方式,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 能源的使用:采用高效节能的采光、空调、供暖等系统设施。
比如采用LED照明系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等节能设备。
其次说说节能。
节能就是尽量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在建筑项目中,节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方案的优化:通过能源评估分析,优化建筑方案,减少能源的损耗。
比如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窗户面积和朝向,采光方式的优化等等。
2. 注重细节:在材料的选择、装修和会议议程的流程中,充分考虑是否能够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3. 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系统集中管理和运维,全面控制建筑监控和设备运行状态。
最后说说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就是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在建筑项目中,绿色环保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在选择材料、装饰和设施等方面,注重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
2. 水资源的保护:在采用建筑机器和水处理技术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环保施工方式: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综上所述,“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建筑项目的必然趋势。
在建筑项目中,应充分发挥科技和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环保的发展和应用。
低碳建筑的概念

低碳建筑的概念低碳建筑呀,这可是个超有趣又特别重要的概念呢。
咱先来说说啥是低碳建筑。
简单来讲,低碳建筑就像是建筑界的“环保小卫士”。
它在建造的过程中呀,就会特别注意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
比如说,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就不会随随便便地用那些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的材料。
像有的传统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好多二氧化碳,那低碳建筑就会尽量避免用它们。
那低碳建筑在能源利用方面也很有一套。
它就像个聪明的小精灵,会巧妙地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
比如说太阳能,在低碳建筑里,你能看到好多太阳能板,就像一片片小铠甲,把太阳光收集起来变成电能。
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完全依赖那些烧煤或者烧油发出来的电啦,减少了好多碳排放呢。
还有风能,要是建筑的地方适合,也会装个小型的风力发电设备,让风也为建筑的能源需求出份力。
再讲讲低碳建筑的设计。
它的设计可不像普通建筑那么死板。
低碳建筑的设计师就像魔法师一样,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设计。
如果是夏天特别热的地方,建筑的朝向就会很讲究,可能会让更多的面朝着可以有自然风的方向,这样就不需要一直开空调啦。
而且窗户的大小、位置也都是精心设计的,让阳光在冬天能多照进来取暖,夏天又不会让太多的热进来。
低碳建筑的内部空间利用也很有特色。
它不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就像一个会过日子的小家庭一样。
每一寸空间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比如说,一些公共区域可能会设计成多功能的,既可以是休息区,又可以是小型的交流活动区。
这样不仅节省了空间,也减少了因为空间过大而需要更多能源来维持温度等需求的情况。
从长远来看呀,低碳建筑对我们的地球妈妈可是超级友好的。
咱们都知道现在全球变暖是个大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太多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低碳建筑就像是在和全球变暖作斗争的勇士,一点点地减少建筑领域的碳排放。
而且,住在低碳建筑里,其实对我们自己也特别好。
空气会更清新,因为建筑材料都是环保的呀,不会有那些刺鼻的味道。
能源利用得好,也能让我们在水电费这些方面省不少钱呢。
谈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

谈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引言:建筑业作为地球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大户,在材料生产、建造、建成后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等全过程都存在着巨大的能耗。
我国处于建设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还将持续很长的时间,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更为突出。
一、低碳设计1、低碳设计的概念低碳建筑设计是把全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等元素进行调整优化,重新组合,融入具体的建筑实施初期设计、实体建筑、后期物业管理等。
其秉承的理念就是合理有效地降低对传统材料和能源的依赖度和消耗量,通过减少其有害化学气体的排放量,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最终营造低能耗、低碳量的环保型人居环境。
2、绿色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的重要性(1)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对建筑进行低碳设计注定成为必然。
低碳建筑设计主要考虑三点:“四节”: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减排,强调的是减少建筑物排放的固体、气体、液体等环境污染;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提高环境质量。
(2)低碳节能建筑再现新型建筑艺术。
传统的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设计和建设过程。
低碳节能建筑突出强调了将本地的文化和原材料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不违背当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展现出本地风格并形成新的建筑美学。
(3)低碳节能建筑明显地降低了能量的消耗。
经相关人员研究表明,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大于50%,同时生成34%的污染物。
低碳节能建筑能有效地减少能耗,据统计数据,低碳节能建筑的耗能与一般的建筑相比能耗降低超过70%。
论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应用及探讨

论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应用及探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采用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成为了当前建筑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一、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必要性1. 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之一,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
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以适应社会对环保的需求。
2. 资源的稀缺性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所需的资源也在不断减少。
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的使用,延长资源的利用寿命,降低资源的浪费。
3. 减少能源消耗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耗的相当大比例,因此采用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建筑材料的选择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
应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如可回收、可降解、资源可再生的材料,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2. 设计理念的创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需要在设计理念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建筑的供能,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
3. 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减少建筑的体量和面积,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内部设计中,也应采用符合节能要求的设计思路,如合理设置采光、通风等系统,降低室内能耗。
4. 建筑设施的智能化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设计需要将建筑设施智能化,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建筑的能效。
采用智能化照明系统、智能化空调系统等,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2024年浅谈低碳生态建筑设计

2024年浅谈低碳生态建筑设计引言在当今世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低碳生态建筑设计应运而生,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一大趋势。
低碳生态建筑旨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原则、实践及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低碳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采用节能、减排、可再生、可循环等技术手段,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1. 尊重自然低碳生态建筑设计强调尊重自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建筑选址、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光照等自然因素,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 节能高效节能高效是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原则。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材料和设备,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等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减排环保低碳生态建筑设计注重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碳排放。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产生、实施雨水回收利用等手段,降低建筑的环境负荷。
4. 循环利用循环利用是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的又一重要原则。
通过采用可循环、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合理设计建筑空间,使其在未来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5. 人文关怀低碳生态建筑设计还强调人文关怀,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注重建筑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的实践近年来,低碳生态建筑设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实践。
浅谈低碳环保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低碳环保建筑未来发展趋势一、前言在当前建筑业发展过程中,低碳环保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样式,在工程建筑中得到了大力发展。
从国外低碳环保建筑的设计和研究来看,低碳环保建筑不但具有低能耗多功能性的特点,同时在建筑样式和建筑理念上都比较新颖,是建筑设计在传统基础上的重要创新,对建筑设计而言意义重大。
结合当前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低碳环保建筑的优势和特点,认真研究低碳环保建筑的具体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促进低碳环保建筑发展,满足低碳环保建筑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二、发展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建筑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以及建筑发展实际,低碳环保建筑既符合建筑业发展需要,同时又能够满足节能减排要求,因此这一建筑形式必然会得到广泛应用。
结合我国建筑发展实际,在我国目前的建筑领域积极发展低碳环保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低碳环保建筑,对满足节能减排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从低碳环保建筑自身特点来看,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对能源消耗较少,能够更好的适应建筑需要,是满足节能减排要求的重要措施。
基于低碳环保建筑的突出优点,在建筑业中大力发展低碳环保建筑,推动建筑业的全面创新,能够有效满足节能减排要求。
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发展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意义。
2、发展低碳环保建筑,对创新建筑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低碳环保建筑在建筑结构和设计方法上都与传统的建筑设计存在明显差异,从设计内容和设计技巧上来看,低碳环保建筑是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全面创新。
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发展低碳环保建筑对创新建筑设计方法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做好低碳环保建筑的推广工作,推动建筑设计方法创新全面有效进行。
3、发展低碳环保建筑,对促进建筑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低碳环保建筑的增多,不但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也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方法,对建筑业的发展和快速增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建筑如何实现低碳环保

建筑如何实现低碳环保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拆除等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如何实现建筑的低碳环保,成为了当下建筑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规划与设计是实现建筑低碳环保的源头。
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的选址和布局。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能够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条件,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例如,将建筑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可以增加室内的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合理布局建筑的空间,使空气能够自然流通,减少机械通风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的外形和结构也对能源消耗有着重要影响。
采用简洁、规整的建筑外形,可以减少建筑表面积,降低热量的散失和获得,从而降低供暖和制冷的能耗。
优化建筑结构,采用高效的结构体系,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建筑自重,间接减少了生产和运输这些材料所产生的碳排放。
同时,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优先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和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竹子等天然材料,以及再生钢材、再生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消耗较少的能源,产生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新型的节能材料,如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玻璃等,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施工阶段也是实现建筑低碳环保的关键环节。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例如,使用预制构件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作业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采用高效的塔吊和施工电梯等设备,可以提高施工的能源利用效率。
施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也不容忽视。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高峰时段用电,减少用电成本和电网压力。
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施工设备提供动力,或者采用电力驱动的施工设备,替代传统的燃油设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建筑的运营阶段是其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阶段,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碳环保建筑
摘要:目前,我国的能耗结构中,建筑能耗占据了1/3;用电结构中,建筑用电也占1/3。
现有的42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中,95%
为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面积75%仍为高能耗建筑,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长,因此,通过大力推广低碳环保建筑,才能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低碳环保建筑,节能减排
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性
低碳环保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环保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低碳环保,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提案》重点突出,将目光放在建筑节能领域。
该提案强调,我国应该构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低碳环保建筑(绿色建筑),同时更注重人的舒适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为这代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低碳环保建筑的概念
低碳环保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作为建筑物,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它的碳排放是影响环境的主要来源,所以说“低碳环保建筑”是当前“绿色建筑”理念的前沿体现。
低碳环保建筑的技术要求
低碳环保(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1、节地与室外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这样既可以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建设投资的增加,减少施工的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
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是传承场地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该区域重要的景观标志。
因此,应根据《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等国家相关规定予以保护。
当因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鼓励建设方采取相应的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改变,避免因土地过度开发而造成对城市整体环境的破坏。
2、节能与能源利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被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5个不同的建筑气候区,除温和地区外,建设部已经颁布实施了分别针对各个建筑气候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
建设部所颁布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率为50%,即在保持相同室内热环境条件的前提下,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的居住建筑的采暖或空调能耗降低一半。
节能50%并非建筑节能的最终目标,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省、市根据当地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程度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制定了节能率高于50%的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因此将本条作为必须达标的项目。
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
而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约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夏热冬暖地区约20%,夏热冬冷地区约35%,寒冷地区约40%,严寒地区约50%),因此本标准对绿色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节能要求。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结合城市水环境专项规划以及当地水资源状况,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统筹规划,是建设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结合区域的给水排水、水资源、气候特点等客观环境状况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有害物质的释放规律非常复杂。
本条可定量评价装饰装修过程中建筑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
选用有害物质含量达标、环保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可以防止由于选材不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5、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
“热舒适”是指人体对热环境的主观热反应,是人们对周围热环境感到满意的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热舒适感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最容易被人体所感知和认识;而环境辐射对人体的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除此之外,围护结构辐射也会对室内空气温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标准只引用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三个参数评判室内环境的人体热舒适性。
6、运营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并说明实施效果。
节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业主和物业共同制定节能管理模式;分户、分类的计量与收费;建立物业内部的节能管理机制;节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节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梯级用水原则,制定节水方案;采用分户、分类的计量与收费;建立物业内部的节水管理机制;节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耗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
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
立并完善节水型灌溉系统;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低碳环保建筑的前景
目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该方案从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俨然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中之重。
此次工作方案中重点提到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商业和民用节能以及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等六大领域。
而在六大节能减排领域中,建筑节能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宜居城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是我国进入城市化阶段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节能减排联盟获悉,在湖南郴州举办的“2012城市建设与绿色人居发展论坛”上,与会城市建设管理者、规划设计专家认为,建设低碳宜居城市,发展低碳环保建筑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总之,建筑设计中的低碳环保乃是大势所趋,做好低碳环保设计,对于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
2.《关于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提案》3.《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