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解读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工程科目。
桥梁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联系着东西方的交通,是现代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建筑。
桥梁工程课程是真实的、实践的,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课程主要以桥梁的基本原理、理论和计算方法为主,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按照规范进行桥梁设计。
课程结构:
第一部分:介绍桥梁工程设计方法及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历史与新发展、基本桥梁型及构造、现代桥梁型式与材料、桥梁设计技术。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与计算桥梁荷载分析和桥梁的构造及张力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介绍桥梁设计的标准及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准备。
第四部分:实际桥梁设计案例研究。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研究,结合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以及实际桥梁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对具体桥梁设计提供指导。
第五部分:桥梁工程技术和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桥梁技术报告、桥梁实验验收及说明书等。
第六部分:桥梁维修技术及管理。
阐述桥梁的维修技术要求,以及桥梁的维护管理工作。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设计合理实用的桥梁,建立良好的技能掌握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构造原理以及运用现代计算手段进行合理计算的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熟悉桥梁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5.具备桥梁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6.能够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包括桥梁的结构分析方法、荷载分析、材料选择和设计原则。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桥梁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设计说明 (2)1.目的与要求 (2)2.设计资料 (2)3.计算内容 (3)4.课程设计报告书主要内容 (4)5.课程设计要求 (4)6.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4)计算书 (5)1、行车道板计算 (5)(1)结构自重及其内力 (5)(2)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5)(3)内力组合 (6)(4)行车道板配筋 (7)2、主梁内力计算 (8)(1)恒载计算 (8)(2)活载计算 (9)3.主梁内力组合 (13)4.主梁截面设计、配筋及验算 (13)4.1 主梁受力钢筋配置 (13)4.2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15)4.3斜截面弯起钢筋箍筋的配筋及验算 (16)5.横隔梁内力计算 (25)5 主梁变形验算 (29)(1)验算主梁的变形 (29)(2)预拱度计算 (29)6.支座的设计计算 (29)(1)确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30)(2)确定支座的厚度 (30)(3)验算支座的偏转情况 (30)(4)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31)设计说明1.目的与要求本设计是学生学完《桥梁工程》后进行的综合基本训练.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较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课程知识.熟悉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的算法.熟悉公路桥涵设计内力计算、荷载组合以及荷载效应不利组合的采用.掌握T形梁的基本构造以及T 形梁主筋设计、T形梁抗剪筋及其它构造筋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加强运算、绘图和文字说明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和书刊.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2.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16+2×1m(2)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 l b=16.00m(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 l =15.50m(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 l全= 15.96m(主梁预制长度)(3)设计荷载汽车-I级;人群荷载3.0kN/m2(4)材料x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II级钢筋.其余采用I级钢筋。
混凝土——主梁采用C40.人行道、栏杆及桥面铺装采用C25。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 引言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桥梁结构设计、施工、监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为主题,介绍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2. 概述桥梁工程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两个地点,使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同时,桥梁工程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桥梁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学生可以学习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了解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4.1 桥梁工程概述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一开始,需要对桥梁工程的概念、分类和历史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桥梁工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2 桥梁设计桥梁设计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桥梁结构的力学行为,掌握桥梁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4.3 桥梁施工桥梁施工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安全要求。
4.4 桥梁监测桥梁监测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学生需要学习桥梁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桥梁结构的变形和损伤的监测技术,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监测结果中的问题。
5.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流程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5.1 选题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与桥梁工程相关的课题,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和目标。
5.2 调研和综合学生需要进行相关文献调研,了解桥梁设计、施工和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整合自身的知识,并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5.3 设计在设计阶段,学生需要根据选定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桥梁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解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解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2. 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掌握桥梁方案的比选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桥梁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了解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桥梁设计原理进行简单桥梁方案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模拟施工操作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桥梁工程案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养成合作共赢的观念;3.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工程的社会价值和安全性,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桥梁工程领域的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桥梁工程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对桥梁工程有一定兴趣,求知欲强,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桥梁工程的组成及结构特点2. 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设计流程与步骤- 桥梁方案比选方法3. 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工艺流程- 桥梁施工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桥梁施工组织与管理4. 桥梁工程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 桥梁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 桥梁工程安全性分析- 桥梁工程耐久性设计要求- 桥梁工程维护与管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桥梁工程概述第二周: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第三周:桥梁施工技术第四周:桥梁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桥梁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本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2. 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原则、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3. 引导学生掌握桥梁施工的基本工艺、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4. 帮助学生了解桥梁养护与维修的重要性及常见病害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设计、施工及养护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桥梁工程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工程质量、安全及环保;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为社会作出贡献。
本课程针对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年级及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在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收获。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发展历程,分析桥梁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工程概述2. 桥梁设计原理: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设计原理3. 桥梁结构计算:阐述桥梁结构计算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工程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结构计算4. 桥梁施工技术:介绍桥梁施工的基本工艺、方法、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施工技术5. 桥梁养护与维修:分析桥梁养护与维修的重要性,讲解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桥梁养护与维修6. 桥梁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施工及养护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教材章节:第六章 桥梁工程案例分析根据课程目标,以上教学内容旨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全面掌握桥梁工程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将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引言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人类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学术意义。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桥梁结构设计方面的实践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展开讨论,从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桥梁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桥梁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桥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桥梁设计规范及相关国际标准;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4. 培养实际桥梁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5.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桥梁结构设计基础知识:介绍桥梁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力学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
2. 桥梁设计规范:学习国内外桥梁设计规范和相关国际标准,熟悉规范的应用和桥梁设计的要求。
3. 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学习使用专业的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如ANSYS、AutoCAD等,进行桥梁的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
4. 实际桥梁工程项目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一个真实的桥梁工程项目,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桥梁结构设计、计算和绘图等实践活动。
5.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学生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方案、计算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的方法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桥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通过实践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
2. 实验室实验: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桥梁结构的模型试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进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加深对桥梁结构设计的理解。
3. 个人和小组指导: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问题和提供建议,同时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
桥梁课程设计报告

桥梁课程设计报告
一、引言
桥梁是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为一座跨越某河流的桥梁进行设计。
设计要求如下:
1. 桥面宽度:4车道,每车道3.5米;
2. 设计荷载: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3. 桥下净空:不小于5米(净高)和20米(净宽);
4. 桥墩基础:采用桩基,桩径为1.5米。
三、设计过程
1. 结构设计:根据设计任务,采用了简支梁桥的结构形式。
该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明确,适合于中小跨径的桥梁。
为了满足桥面宽度和荷载要求,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2. 计算与分析:对桥梁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包括主梁的截面尺寸、预应力筋的布置与张拉力、桥墩的高度与桩基的数量等。
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各部分的最优设计方案。
3. 绘图与表现:在AutoCAD软件中绘制了桥梁的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同时,采用了3D建模软件建立了桥梁的立体模型,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表现桥梁的结构特点。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掌握了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结构设计要合理,充分考虑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2. 计算和分析要准确,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绘图与表现要规范,使施工图和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工程班级:一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谢发祥付春雨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 基本设计数据1.1.1 跨度和桥面宽度一级公路,设计时速601)标准跨径:13m(桥墩中心距离)2)计算跨径:12.5m(支座中心距离)3)主梁全长:12.96m(主梁预制长度)4)桥面宽度(桥面净空):净-4+2×0.5m1.1.2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标准:一级公路,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单侧6kN/m计算,人群荷载3.5kN/m22)环境标准:Ⅰ类环境3)设计安全等级:一级1.1.3 主要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梁及横梁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0.06~0.13m的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3,混凝土重度按25kN/m3计。
2)钢筋:主筋用HRB335,其它用R2351.1.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横断面图纵断面第二章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2.1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2.1.1 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因为每一片T 型梁的截面形式完全一样,所以:∑=+=512//1i ii ij a e a n η式中,n=3,∑=512i i a =2×(3.6228.1+)m 2=32.4 m 2计算横向分布系数:根据最不利荷载位置分别布置荷载。
布置荷载时,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距离不小于0.5m ,人群荷载取3KN/m 2,栏杆及人行道板每延米重量取6.0KN/m ,人行道板重以横向分布系数的方式分配到各主梁上。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616616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梁号汽车挂车履带车人群1 1.010 0.515 0.228 0.2582 0.667 0.333 0.333 0.3332.1.2 杠杆原理法计算梁端剪力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杠杆原理法结果描述:活载信息: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梁号人群汽车挂车履带车1 1.406 0.469 0.172 0.0002 0.000 0.594 0.469 0.000第三章主梁的内力计算3.1 永久作用效应3.1.1 永久荷载: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力平均分配给主梁承担,则永久荷载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构件名构件尺寸(mm)单位长度体积重度每延米重量主梁0.295 25 7.375横隔梁中梁0.03688250.922边梁0.01840250.461前面 铺装沥青混凝土(3cm )0.045 23 1.035 混凝土垫层9.5cm)0.142525 3.56254.5975栏杆及人行道6人行道重力按人行道板横向分布系数分配至各梁的板重为: 由于横向分布系数均相同,η板q=4 各梁的永久荷载汇总结果见下表:梁号主梁横隔梁栏杆及人行道桥面铺装层总计1(9) 7.375 0.461 4 4.5975 16.4335 2(8) 7.375 0.922 4 4.5975 16.8945 3(7) 7.375 0.922 4 4.5975 16.8945 4(6) 7.375 0.922 4 4.5975 16.8945 5 7.3750.922 44.597516.8945项目计算面积影响线面积16080150302/1M ll /42081421l l l =⨯⨯=ω=19.534/1M3l /162032316321l l l =⨯⨯=ω=14.652/1V1/21/200=ω(l l 8121221210=⨯⨯=ω=1.56)0V12)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见下表 梁 号M1/2 /kN.m M1/4/kN.m V0/kN q0ωq 0ωq0ωq 0ωq0ωq 0ω1(9) 16.4335 19.53 320.95 16.4335 14.65 240.75 16.4335 6.25 102.71 2(8)16.894519.53329.9516.8945 14.65247.5416.89456.25105.593.2 可变作用效应3.2.1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计算:冲击系数取1.3 3.2.2 公路-Ⅱ级均布荷载q Kq K =10.5×0.75KN/m=7.875KN/m6.25计算弯矩时:P K =[()18055.12550180360+-⨯--]×0.75KN/m =157.5KN/m计算剪力是:P K =157.5×1.2=189KN/m项目顶点位置q KP K0ω2/1M l/2处7.875157.519.534/1M l/4处 7.875 157.5 14.65 2/1Vl/2处 7.875 1891.560V支点处 7.875 1895.75每米延重量人群荷载:q 人=3.5×1KN/m=3.5KN/m3.2.3 可变作用弯矩效应计算弯矩计算公式:()()k K K y P q M ++=01ωμξη,由于只能布置单车道,则车道荷载横向折减系数ξ为1,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主梁纵向均匀变化,因此沿主梁的纵向η相同。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表梁号 内力m1+μq K0ωP Ky kM12/1M 1.0101.3 7.87519.53157.54.351101.51 4/1M 1.010 14.652.34635.38 2 2/1M 0.66719.534.35727.43 4/1M0.667 14.65 2.34419.61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表梁号 内力mq 人0ωM12/1M 0.258319.5315.12 4/1M 0.258 14.6511.342/1M0.33319.5319.512 4/1M0.333 14.6514.64永久荷载作用分项系数:2.1=Gi γ 汽车荷载作用分项系数:4.11=Q γ 人群荷载作用分项系数:4.1=Qj γ 基本组合公式如下:⎪⎪⎭⎫⎝⎛++=∑∑==Qjk n j Qj c k Q Q gik m i gi udS S S S 211100γψγγγγ (8.0=c ψ)弯矩基本组合计算表梁号内力永久荷载 人群荷载 汽车荷载弯矩组合值12/1M 320.9515.121101.511948.424/1M 240.7511.34635.381194.3122/1M 329.9519.51724.431437.464/1M247.5414.64419.61905.003.2.4 可变作用剪力效应计算:在进行可变作用的剪力计算时,应计入横向分布系数η沿主梁纵向桥跨方向的影响。
通常按如下方法处理:先按跨中的η由等代荷载计算跨中剪力效应;再用支点剪力荷载分布系数η/并考虑支点至l/4为直线变化来计算剪力效应。
1) 跨中截面剪力2/l V 的计算公式为:()()k k k y P q m V ++=01ωμ公路-Ⅱ级车道荷载产生的跨中剪力计算表2/l V梁号内力m1+μq K0ωP Ky k 剪力12/l v 1.010 1.3 7.8751.56251890.5140.232 2/l v0.667 1.3 7.875 1.5625 189 0.5 92.61人群荷载产生的剪力计算表梁号内力m q剪力效应人01v0.258 3 1.5625 1.2094 2/l2v0.333 3 1.5625 1.5609 2/lV的计算2)支点处剪力汽车荷载产生的支点剪力效应计算图式人群荷载产生的支点剪力计算图式(单位:cm )在汽车荷载作用下,横向分布系数如图4所示,支点处剪力计算如下: 1号梁:()⎪⎪⎭⎫⎝⎛++=y )m -m (2αm 1c 00c 均0ωμξK q V =1.3 ×1.0×7.875×[7.75×1.014+3.15÷2×(0.469-1.010)×0.916]=72.46KN()i i 集0y m P 1K V μξ+==1.0×1.3×189×0.496×1=121.87KN0V = 集0V + 均0V =194.332号梁:()⎪⎪⎭⎫⎝⎛++=y )m -m (2αm 1c 00c 均0ωμξK q V =1.0×1.3×7.875×[7.75×0.594+3.15÷2×(0.667-0.594)×0.916]=48.21KN()i i 集0y m P 1K V μξ+==1.0×1.3×189×0.667×1=163.88KN0V = 集0V + 均0V =212.09KN在人群荷载作用下,横向分布系数如图5所示,支点处剪力计算如下:1号梁:y q )m -m (2q m r c 00r c r 0αω+=V =0.258×3×7.75+3.15÷2×(1.406-0.258)×3×0.916=10.97KN2号梁:y q )m -m (2q m r c 00r c r 0αω+=V =0.333×3×7.75+3.15÷2×(0-0.333)×3×0.916=6.30KN3) 剪力效应基本组合 基本组合公式为:⎪⎪⎭⎫⎝⎛++=∑∑==n i n j Qjk Qj c qik k Q Gik Gi udS S S S 12100γψγγγγ各分项系数和弯矩基本组合相同。
剪力效应节本组合表 (单位:KN)梁号 内力永久荷载 人群 汽车荷载 基本组合值 10V 102.71 10.97 194.33 410.67 2/1V 0 1.2094 140.23 198.02 2 0V105.59 6.30 212.09 432.21 2/1V1.560992.61131.84第四章 主梁截面设计、配筋及验算4.1 主梁受力钢筋配置由弯矩基本组合计算表9可以知道,1号梁M d =1948.42KN ﹒m 最大,因此按1号梁的弯矩进行配筋计算。
设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28mm ,钢筋重心至底边距离为s a =180mm ,则主梁的有效截面高度为:0h =h-s a =1000-180=820mm 。
T 形梁受弯构件翼缘计算跨度/f b 的确定:按计算跨度0l 考虑:/f b =0l /3=11500/3=3833mm按梁净间距n s 考虑:/f b =1600mm按翼缘高度/f h 考虑:/f h /0h =90/820=0.11>0.1,不受此项限制 所以/f b =1600mm.采用C40的混凝土,则1α=1.0,c f =19.1MPa.=cd f 18.4MPa1αc f /f b /f h (0h -0.5/f h )=1.0×19.1×1600×90×(820-0.5×90)=2131.56KN ﹒m >M d =1403.854KN ﹒m所以该T 形截面为第一类T 形截面,应按宽度为/f b 的矩形截面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