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9年部编本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中日积月累的内容,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有古诗、有说明文。
内容丰富,既有对古诗文的欣赏与介绍,也有对古代四大发明的涉足。
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已有初步感知,而且积累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因此,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构建趣味化课堂,让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通过学习,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产生深入了解汉语成语的愿望。
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更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这些四字词语读正确。
2.指导学生读准“墨、雅、砚、好”等字音,理解雅人四好中的“好”是爱好的意思。
3.了解积累这些四字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重难点1.积累不同的四字词语。
2.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理解和诵读这些四字词语,知道他们的含义,进而增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五、教具: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钟)(播放ppt)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有着祭祖、扫墓等习俗的清明节、可以登高望远赏菊花的重阳节;欣赏了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并畅谈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首气势磅礴的乐曲,光芒四射。
也像一本丰富多彩、韵味无穷的书本。
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中国传统文化这本奇妙的书,一起探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请让我们一起欣赏本期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再一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妙。
小学语文_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
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词语意思。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难点】1.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趣谈话1.上课开始之前呢,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并思考视频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播放视频,找生回答)2.刚才那段视频就是央视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公益宣传片,在这个宣传片中,你看到了哪些文化元素呢?3.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更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实我们整个第三单元就是围绕传统文化展开的。
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元日》,了解了春节习俗。
学习了《清明》,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带我们回到了那个令人感伤的清明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了解了重阳节,哪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纸的发明》,让我们了解了造纸术。
《赵州桥》一课,了解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的名字是《清明上河图》。
(边出示课件边与学生共同回顾第三单元)4.过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研读几篇经典课文,看看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1.请同学们朗读《赵州桥》第三段(出示课件)。
2.再请同学们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三段(出示课件)。
3.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生回答。
(都有中心句,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清楚。
《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word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
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词语意思。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难点】1.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教学课时】3课时上集市的热闹。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呢?(是围绕“画上集市的热闹。
”这个意思写的。
)3.教师小结:要想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写。
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楚了,思路才理顺了。
(二)识字加油站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5)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标牌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税”,整体认读音节“疫阅”。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shuì wù jú fánɡ yì zhàn税务局防疫站kā fēi ɡuǎn yuè lǎn shì咖啡馆阅览室fèi pǐn shōu ɡòu zhàn nónɡ mào shì chǎnɡ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3.你从这些标牌上,你知道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吗?税务局: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防疫站:为防治疾病,研究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而设立的预防医疗机构。
咖啡馆:喝咖啡的场所。
阅览室:是图书馆的服务设施。
图书馆为读者在馆内使用【设计意图:认识标牌上的字,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功夫在课外。
】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
废品收购站:指主要从事废品回收的回收中心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二、教材解析(一)课文内容本单元围绕“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5.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6。
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
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8.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9。
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10。
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11。
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12。
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13。
.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14。
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15。
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16。
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word版电子课本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古诗三首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星指泥土温润。
③[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雅鸟常结对生活。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①惠崇是北宋名偿,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②[芦芽]芦苇的嫩芽。
③[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三衢道中[宋] 皆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三省]即香江衡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②[小溪泛尽]乘小窗走到小道的尽头。
③[却]再,又。
④[阴]树荫。
2、燕子郑振铎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3、荷花叶圣陶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word版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word版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Word版教材简介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编写,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选文经典,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材结构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两篇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
课文选材丰富,包括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涵盖了不同体裁和题材。
此外,每个单元还设有“口语交际”、“作”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单元内容以下是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的单元内容概览:第一单元- 课文1:《古诗三首》- 课文2:《燕子》- 口语交际:我的动物朋友- 作:我的动物朋友第二单元- 课文1:《荷花》- 课文2:《荷叶母亲》- 口语交际:我的植物朋友- 作:我的植物朋友第三单元- 课文1:《秋天的雨》- 课文2:《大自然的声音》- 口语交际:秋天的故事- 作:秋天的故事第四单元- 课文1:《司马光》- 课文2:《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历史故事- 作:我的历史故事第五单元- 课文1:《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文2:《美丽的小兴安岭》- 口语交际:我的家乡- 作:我的家乡第六单元- 课文1:《海滨小城》- 课文2:《孔子游春》- 口语交际:我的城市- 作:我的城市第七单元- 课文1:《古诗两首》- 课文2:《笋芽儿》- 口语交际:我的春天故事- 作:我的春天故事第八单元- 课文1:《剃头大师》- 课文2:《我不能失信》- 口语交际:我的生活故事- 作:我的生活故事教学建议在使用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进行教学时,建议教师注重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

《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绝句》是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
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在读诗节奏、情感渗透方面还需要指导。
由于是四行诗句,学生在课堂上较易完成背诵。
在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融、燕、鸳”等生字,正确读写“鸳、鸯、惠”等生字。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感受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共鸣情感。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感知春天的美好)2.过渡:欣赏完了春天的美景,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有关春天的一首古诗,看看诗人们是如何通过使用手中的笔把美好的春景留住的吧。
(教师板书题目《绝句》,学生齐读。
)二、走进古诗,了解作者播放杜甫简介ppt,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
请学生简单概括诗人生平。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
小学语文_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火烧云》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火烧云》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火烧云这个自然现象的奇特美丽。
本文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重点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在短暂的时间里,天空中云彩的颜色和形状都急速变化着,以至于让人看得恍恍惚惚,而在“揉一揉眼睛”的瞬间,火烧云就下去了。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写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到六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第三自然段集中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
第四至六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且快,文中连续出现“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反映了火烧云变化速度之快。
第七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用了两个“一会儿”写出火烧云下去的速度也很快,让爱好它的人意犹未尽,充满留恋。
本文的语言平实但精妙。
首先,为表现火烧云的变化多而且快,作者选了短句,其次,文章运用了很多排比句。
第三,文章很多句子都以“了”结尾,有的时候会把几个以“了”结尾的句子排在一起。
第四,文章用词非常丰富,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词,理解和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部编本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案编写思路: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
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案主要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教案集根据上述所有文章、栏目精心编写了教案。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
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