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3篇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3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一: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计划一、课程名称,学时,适用专业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2、作者:尹晓勇3、学时数:46(理论教学30,实践教学16)4、适用专业:中职计算机专业5、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二、课程的内容(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网络技术不仅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其它相关专业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windowsnt网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
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包括internet网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第二章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第三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tcp/ip协议;第四章介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第五章介绍网络安全和管理的概念,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windowsnt网络的使用和管理;第八章介绍最新的windows20xx的特性和升级方法;第九章安排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指导。
本书既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新技术,内容简要实用,通俗易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对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通讯技术以及网络应用技术有整体的了解,特别是internet、典型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方式。
(三)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最好具备计算机硬件、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
(四)本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念第二节计算机网络功能与服务第三节网络的结构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第五节internet网络简介[重点]资源的共享,计算机网络概念,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局域网络拓朴结构。
[难点]网络概念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据传输方式第三节数据交换技术第四节系统连接方式第五节数据传输设备第六节通信控制[重点]数字信道的特性,数字调制技术,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差错控制。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面向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的一本教材,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它。
要求职业院校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才,使学生在信息时代掌握快速获得和处理信息的手段。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提高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二、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并懂得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20xx、Excel20xx、PowerPoint20xx的使用和计算机网络及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每章都附有习题。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2)计算机数据的表示形式(3)数制与数制转换(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5)微型计算机系统(6)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计算机数制与数制转换(2)熟悉计算机的数据表示形式、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及多媒体计算机的重要部件(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及主要部件(4)掌握计算机键盘使用,熟练掌握文字的输入(二)、Windows操作系统1、教学内容:(1)了解Windows XP的功能和运行环境(2)熟练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操作(3)能利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进行管理(4)掌握Windows XP控制面板的使用(5)了解Windows XP的附件功能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1)学会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用户切换和注销(2)学会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3)Windows XP的桌面系统构成和“开始”菜单的使用(4)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复制和移动、创建和删除、重命名、查找、属性设置(5)快捷方式的创建和使用(6)通过控制面板设置系统环境、学会对磁盘进行文件管理(三)Word20xx的使用1、教学内容:(1)学习Word概述、Word20xx的基本操作(2)Word的基本排版技术(3)Word的高级排版技术(4)Word的***形功能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1)学习Word窗口界面组成、视***模式及文档的创建、打开和保存(2)文本的输入、选定、删除和修改、复制和移动、查找与替换(3)字符和段落格式设置、格式的复制(4)纸张大小、页边距、页眉和页脚、分栏、页面等页面设置和打印(四)Excel 20xx的使用1、教学内容:(2)公式和函数、工作表的格式化、数据管理(3)***表和打印工作表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1)学会Excel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及打开(2)Excel工作表的选定、重命名、插入、删除、移动和复制(4)公式及函数的使用(5)Excel工作表中数据的管理,***表的建立(五)PowerPoint 20xx的使用1、教学内容(1)PowerPoint概述及演示文稿的设计(2)播放演示文稿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2)演示文稿的版面设计和动画设计(3)演示文稿的放映(六)计算机网络与安全1、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发展史(2)了解互联网的网络协议、IP地址的分类和域名(3)了解Internet的接入方式、IE的使用和电子邮件管理(4)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组成(2)互联网的基本功能、TCP/IP协议、域名、IP地址和接入方式(3)IE的使用、电子邮件的管理(4)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七)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解性和操作性考核方式(八)学习建议1、能力的培养:通过本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能力。
计算机中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类计算机应用岗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熟练运用各类软件;(2)编程能力: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3)网络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4)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三、教学计划1. 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等。
(2)专业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
2.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翻转课堂: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答疑,提高课堂效率。
3.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各课程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教学质量监控1.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 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
4. 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保障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2. 优化教学资源,完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
三年制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具备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及系统维护、信息统计分析、处理、网络运行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宽泛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技能。
三、专业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系统及信息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财务会计及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装、配置及维护知识。
(1)基本掌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电子技术、会计学及统计学原理等基础知识;(2)掌握和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知识;(3)掌握和熟悉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等知识;(4)掌握和熟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知识;(5)掌握和熟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
2、能力要求(1)计算机硬件的安装、配置能力;(2)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能力;(3)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维护的能力;(4)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的能力;(5)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能力;(6)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7)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维护的能力;(8)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素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公民意识,关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2)文化素质:达到大专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要求,系统学习本专业所要求的课程,专业知识比较过硬,知识面广。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

三穗县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 、制造业(企业) 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素,可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互补性知识。
1. 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 专业知识掌握电工、计算机电路、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3. 专业互补性知识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财会原理、成本核算、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1. 专业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能使用与维护计算机及常用外部设备;具有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与管理数据库系统;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2. 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使其具备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
技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技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述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的装配、维修、调试和日常维护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设置
1. 计算机硬件基础
2. 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3. 办公软件应用
4. 网络基础与应用
5. 计算机装机与维修实训
6. 计算机系统调试与维护实训
7. 计算机网络构建与维护实训
三、教学实施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实操训练。
2. 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3. 邀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了解行业动态。
4.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技能。
四、实习实训
1. 校内实训室实习
2. 校外企业顶岗实习
五、职业发展方向
1. 计算机维修技术人员
2. 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
3. 计算机系统集成人员
4. 办公软件应用培训师
六、教学质量评价
1.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 定期开展教学评估
3. 聘请行业专家评审教学质量。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精选3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1本学期计算机教研组教学工作在保持与上学期工作的衔接的基础上,参照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以及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就业导向,以面向社会、面向计算机专业,培养实用型初、中级技术工作人员为目标,以强化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对计算机专业进行行业市场调查,使教学与社会岗位具有更强的衔接性,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计算机专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二、基本思路根据组内每位成员自我发展需求拟定发展计划并做好阶段性记录,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行业接轨。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让学生从理论课中再次进行解放,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所有实践课程,从难度与深度上进行重新定义,重新拟定更加符合学生动手训练的科目,突出本专业特点。
三、主要工作1、对计算机信息学技术,该课程作为文化课来说,完成与各专业的整合,体现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作用,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形成对各专业学生不同且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
2、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专业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3、形成一个有规律、有效的技能训练团队。
组织一次计算机技能大赛,在以前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形成每学期进行一次,每项得奖学生作为市级竞赛的后备力量,通过这种技能训练形式,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模式,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可以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通过部分学生的能力展示,使社会对本校本专业认识有所提升,形成较好的出口。
4、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功能,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健全学生的网络道德。
5、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完善机房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使用制度,合理、有效利用机房资源,形成有规律性机房管理。
6、认真完成各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以及与其他处室的协作工作。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2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职)

职业生涯规划240职业道德与法律240经济政治与社会240哲学与人生240心理健康240体育与健康8240音乐440书法220语文8160数学8160英语
8160计算机应用基础
6120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480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21周程序设计
880网络基础(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21周F 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6120数据库基础(Access)6120office 综合应用6120网页制作基础
6120多媒体技术应用6120动态网站制作
6120动画设计与制作
6120公共基础选修课1
240公共基础选修课2
240专业选修课480语文基本技能
41周专业基本技能
82周顶岗实习601200
计算机等级
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必备)
10计算机操作员(必备)
5--25
综合实训公共基础课
学分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专业技
能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其他
限定选修课职业资格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初中及以上毕业生。
2、学习年限:“2+ 1 ”模式。
二年在校学习,一年在工作岗位上顶岗
实习。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
本专业类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办公应用、硬件维护、网络应用和软件应用的初、中级应用型专业人员。
本专业就业方向较广,其就业范围主要有如下方向:
三、主要知识和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具有网络技术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操作
系统、网络协议等基础知识;
2、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3、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
安装与维护;
4、具有搭建和配置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5、具有网络监控和维护基础知识,能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
控和维护;
6、能够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
7、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
技能。
(二)、办公应用
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具有熟练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的能力;
3、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编制简单程序;
4、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
5、熟悉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
6、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三)、平面及三维设计
1、掌握Photoshop 的基本应用,能根据需要进行图形图像处理;
2、掌握CorelDraw 的基本应用,能熟练进行平面设计;
3、掌握掌握Auto CAD的基本命令和坐标的使用方法,能独立的进行
二维绘图;
4、掌握3ds MAX基础应用,学会掌握使用3ds MAX软件进行三维造
型和室内效果图设计。
四、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职业基础课程
1、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
掌握计算机主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英文键盘打字技能和中文录入技能;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具备计算机信息安全预防及维护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与维护,计算机及周边设备的采购、装配及使用,基本的软硬件设置。
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特性;熟练组装计算机;能够对常见计算机故障进行正确的诊断与维护。
3、常用工具软件
主要学习计算机日常应用过程中需要基本掌握的常用工具:有关磁盘与文件管理、系统维护与测试、图像浏览与管理、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以及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用有关工具软件解决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互联网应用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Internet概述、互联网工作原理、HTTP与HTML、网络理论基础知识、OSI模型和TCP/IP协议、IE的基本操作、网上搜索、电子邮件、网络下载、网上在线交流、网络休闲世界、互联网上的信息、网络安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习目前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及其应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5、计算机专业英语
主要学习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专业英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英语专业词汇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及翻译能力,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英文信息、资料和术语,更好的使用计算机。
(二)专业主干课程
1、数据库应用技术
主要学习VPF数据库的一些基本理论、工作环境的设置、数据库的基本操作、项目管理器的使用、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查询和统计、报表的设计、基本程序的设计、模块化程序的设计、多媒体的数据处理等,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使用和基本维护。
2、程序设计语言
主要学习计算机可视化编程语言VB的基础和应用。
编程语言基础主要包括编程语言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方法及功能调用等;可视化编程应用包括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编程方法,建立可视化语言与数据库的联系等,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可视化语言工具进行初级软件编程和软件基本维护。
3、网页制作
主要学习Dreamweaver、Flash 和Fireworks的基础及应用。
包括HTML,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学习,能够综合运用软件技术和开发工具进行网站开发和网页设计,并具备相应的经验。
4、网络技术
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发展,网络拓扑结构,TCP/IP,OSI模型,网络常用设备,网络服务,无线网与宽带网。
通过学习,掌握网络基本知识;熟悉网络
协议;掌握网络连接检测方法、能够进行Internet连接,能胜网站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了解网络发展动态、互相网的应用。
5、ASP动态网页编程
主要学习ASP使用的基础知识、一般的动态网站编程技巧。
讲述ASP的组件,新的数据访问模型ADO技术,以及ASP如何访问数据库。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ASP编程的一般理论和技巧,熟练使用ASP的组件,理解并掌握ASP 如何把HTML文件、脚本、基于COM标准的组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动态WEB应用程序,能够在实际网络开发过程中实现动态网页。
6、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主要学习使用Photoshop、Corel Draw、Auto CAD等常用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平面设计、辅助绘图的基本操作。
通过学习,具备使用平面图形图像软件工具进行图形图像处理和效果图制作的能力,能独立的进行平面图形的设计、绘制。
(三)专业扩展课程
1、3ds MAX基础与实例
主要学习3ds MAX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3ds MAX 的特点、用途,掌握各种修饰命令的使用,包括建模、材质、灯光、摄影机、渲染、基本动画的设置、基本粒子系统、reactor等内容。
具备3ds MAX的初中级应用水平,熟练掌握3ds MAX各个基本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以及掌握使用3ds MAX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效果图设计的工作流程。
2、室内设计
主要内容有:室内设计概论、如何完成设计、室内装饰工程制图和室内效果图的制作方法。
通过装修工程设计与制图的完整个案,全面剖析了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以及涉及的软件,使初学者能学习对室内设计与制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胜任室内设计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五、相关专业技能考核及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类学生毕业时应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利于提高学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英语水平考试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信息高
新技术考试系列);
3、其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六、职业能力构成图表
七、实训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