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与翻译学 ppt课件
语言学与翻译

研究目的: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 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及 共性。 1. 外延意义的翻译 2. 内涵意义的翻译 3. 词语的重复使用
语义学
1. 外延意义的翻译
也叫概念意义或认知意义,是词语字面上的意义, 也叫字典意义。是词汇最基本的意义。 特征:稳定性、明确性、有限性,即不随语言环 境、言语个体等的变化而变化。 引申译法:在原词或词组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用符合 汉语规范、又能更好表达原文精神实质的新词或词组来翻 译。这样能更好表达原文的思想,避免疑问生硬晦涩、词 不达意等。
语义学
词汇 Red Blue Yellow Green 外延意义 红色(的) 蓝色(的) 黄色(的) 绿色(的) 内涵意义 共产党、负债、愤怒的、 兴奋的、敌对的…… 沮丧的、忧郁的、闷闷 不乐的、温柔的…… 胆小的、懦弱的、妒忌 的、激动的…… 未成熟的、无经验的、 愉快的、从容不迫 的……
Black
语义学
3. 词语的重复使用
英语中常用近义词、同义词和代词进行替换,汉语 则经常采用重复的手段。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种词 汇运用手段的差异,原文为英语是替代的表达就需要运 用重复的方法来翻译。 The monkey’s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 By the age of nine, the animal had learned to drive vehicle singlehandedly. 这只猴子最出色的表演是学开拖拉机。到9岁时, 它已学会独自驾驶拖拉机了。
图书馆的书籍最近大量减少,请大家牢记借书的 规定,不要忘记图书馆是为了大家的方便。因此,从 现在起,我们将严肃地执行规定。我们特作此警告!
语言学与翻译学

语言学与翻译学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环。
语言的研究和掌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的传承。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语言规律、语言演变等的学科。
而翻译学则是研究语言的转换和交互的学科。
这两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两门学科。
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功能等问题。
它是跨学科的,涵盖了哲学、语言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多个学科。
它从各种角度和层面探究语言的现象,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
通过对不同方面的研究,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也能更好地管窥人类思维的本质。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语言和词汇的描述、对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语言教育和翻译的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它就像普通话、英语、法语等这些大家平常说的语言。
这些自然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语言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和音素的学科。
我们每天说话的时候,发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音素。
音素不是声音,而是语音学上的抽象概念,它是指语音中最小的、能够区分意义的单位。
语音学就是研究这些音素的形式和使用规律,其中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音素和音位、语音变化、语音调节等等。
2. 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形式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语言的词法和句法规则。
在词法方面,语法学研究的是单词的词性、屈折和构词规则;在句法方面,它研究的是句子结构和句型、句子成分、句法中心和句法关系等问题。
语法学对人学习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
它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词的定义、类别、形态、用法和意义等。
词汇学家研究词汇的好处是了解一个语言丰富多样的词汇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字根、前缀、后缀等等变化规则。
语言学与翻译

语言学与翻译在全球化时代,语言和翻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与翻译密不可分。
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语言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主要探讨语言学和翻译的关系,以及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
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而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含义和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化,历史和人类的许多领域。
语言学为翻译提供了一些基础,比如研究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语义,使翻译者更好地理解翻译中的语言现象。
同时,语言学还可以启发翻译者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翻译。
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
例如,有些语言可能没有特定的单词来表示某些概念或物体,这会对翻译造成挑战。
此外,汉语的字母表是不同于其他诸如英语等欧洲语言的,这会影响到汉语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可行性。
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作用有许多方面。
比如,通过研究语言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和语气,使翻译更加准确和流畅。
此外,翻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
语言学研究也可以帮助翻译者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以更好地传达原始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和情感。
语言学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也是人类的主要交流方式。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起源,结构和演变,研究语言如何影响和反映文化和社会。
语言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了解语言,还是为了了解人类本身。
语言学除了在翻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还有多种应用。
例如,在教育、文学、技术和商业等领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文学领域,语言学家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和叙事方式,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在商业领域,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市场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此外,语言学在语言治疗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语言学家可以通过研究语言障碍,帮助患者恢复他们的语言能力。
浅谈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

1 8 企 韭 家 天 地 ・下 旬 /2 1 1 1 00/
浅 语 言 模 糊 性 与 翻 译 谈 的
谭 艳 阳
摘 要: 语言具有模糊性 ,这种特点对我们进 行翻译造 成 了一 达, 听来令人费解 , 但却符合生 活实际。例如宋玉 在《 徒子好 登 色赋》 中用来 描写美人 的几 句话之所 以脍 炙人 口, 是与他 运 就 用语 言的模 糊性 分 不开 的 : 增 之一 分 则太 长 , 之一 分则 太 “ 减
C o s o rc mp no h o e y u o a in,a d g t mp dy old a e 1 n e p e i sw l. e
、
语 言的模 糊性
模糊性与精确性一样 , 都是人类 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 , 是语
言的 自然 现象 。英 国著名哲 学家 罗素说 过 : 每 一个 词语都 或 “ 多或少具有一个模糊 的语意。 语言 的“ 糊性 ” fzies , ” 模 (uz s) 这 n 个术语原是从数学 借用过来 的 , “ 它 指一些 语 言单位 没有 明确
一
源语 中的模糊表达或者用译语 的模糊表达来 翻译源语 中的精确 表达 。就以上提到的翻译策 略而言 , 第一类 是一种语义翻译 , 第 二类是交际翻译 , 第三类则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的有效结合 。
( ) 义翻译。 一 语
语义翻译是用译 语的模糊 表达来 翻译 源语 中的模 糊语言 。 由于英汉文化及 文字 的差异 , 此类 翻译 往往 也不是 直译 ( 然 虽 也有直译的情况 ) 而是在透彻理解 原文精 神实质 的基 础上 , , 进 行一种再创造 , 甚至句子结构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 :
从语言的模糊性看翻译

2 世纪 8 年代 以后 ,新 凯恩 斯主 义 经 济学 家 提 出工 资 和价 格 0 O
粘 性 ,认 为价格 水平 和名 义工 资水平 既不 像 原凯恩 斯主 义经 济学 家
从语言 的模糊性 看翻译
一 刘金萍 宿州学院外语 系
概念 。 自此 以后 ,模糊 理论 广 泛应 用于 多种 学科 ,语言 中的模 糊性
极 干预 。各 种流 派在相 互争 论 中彼此 融合 吸收 ,促 进 自身 的发展 。 所 以 ,弗里 德曼说 。 “ 我们 都是 货 币主义 者 ”。实 际上 ,各 流派都 赞 成市 场作 为经济 的基 础 ,所争 论 的是政 府边 界 的大小 问题 ,在这
新 凯恩斯 主 义还 强调 了货 币需 求 ,认 为货 币不稳 定也 是 经济 不稳定 的原 因之 一 。总需 求 的不稳 定导致 经济 周期 波动 是 因为短 期 中名义
宿州 学院硕 士科研 启 动基 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社 会科 学项 目
项 目编 号 :2 0 y s 1 0 8 s 0
[ 要 ] 译 学的研 究 离不开其 他 相 关学科 的发展 ,现在 国 摘 翻 内外语 言学者 也掀起 了一股研 究语 言模 糊性 的 热潮 。理论及 事 实都 工 资和价 格 的粘性 。新 凯恩斯 主 义经济 学家 认 为 ,在 非完全 竞争 市 表 明,翻 译也是 具 有模糊 性 的。本 文就 是在 阐述 语言模 糊性 的基础 场条件下 ,价格水平并非迅速调整而是缓慢变化具有粘性的。面临 总需 求冲 击 ,小 的菜 单成 本导 致 了大 的经济 周期 波动 。在 劳动市 场 上 ,新 凯 恩斯 主义 者 认 为 ,对 于 某 个给 定 时 期 ,名义 工 资 具有 粘 性 ,在 产 品市场 出现 需求 冲击 时 ,实际 工资将 偏离 劳动 市场 均衡状 态对应 的实 际工 资水 平 ,从 而 实际失 业率 偏 离充分 就业 的 自然失 业 率 ,实际产 出也 就 当然偏 离 了潜 在产 出水 平 ,即产 生 了经济 波动 。 不 过 ,在 长 期 中 。所有 合 同都可 以重 新签订 ,价 格 和名 义工 资都可 以根据供 给 、需 求状 况 灵活调 整。 目前 国 内在 语 言 的 模糊 性这 一 方 面研 究 颇 多 。 如 :伍 铁平 的 《 糊语 言学 》,但他 并未 对翻 译 的模糊 性进 行系统 的分 析 ;张 乔 模 的《 模糊 语义 学 》等 人的 专著 ;在论 文 方面主 要有 章婷 的 《 试论 中
语言学应用于翻译

语境与翻译
01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语境是理解语言意义的关键,对翻译的影响非常大。在翻译过程中,译
者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并准确地将其传达给目标语言
的读者。
02
语境的把握
为了准确地把握语境,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同时,还需要根据上下文、语言和非语言的线索来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和
03
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关注语言与语境的相互作用 以及语言的意义。
分类
语用学可以分为理论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理论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普遍规律和原则, 而应用语用学则更关注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具体运用。
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可以帮助译者理解语言的使用 环境和说话人的意图,从而更准确地 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
02
语义学与翻译
语义学的定义与分类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意 义,包括词汇意义、短语意义、句子意义等。
语义学可以分为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语用 语义学等不同领域,分别研究词汇、句法和语用 层面的意义。
意义。
03
语境与文化传递
在翻译中,文化传递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语境是文化传递的关键。通
过把握语境,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传递给目标
语言的读者。
04
句法学与翻译
句法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句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 究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规则,以及词与 词之间的关系。
分类
句法学可以分为词法(研究词汇的构 成和变化)和句法(研究句子结构和 句子之间的关系)两个部分。
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补偿策略

文 献标 识 码 : A
语 言 中存 在着 模 糊 现 象 , 糊 性 是 自然 语 言 的 模
本质 特征 之一 。以 自然 语言模 糊 性为 研究 对象 的模 糊理 论能合 理解 释 许 多 以前 难 以解 释 的语 言 问题 ,
语 言 的 模 糊 性 及共 翻 译 补偿 策 略
马 慈祥
( 青海民族学院 外语系 , 青海 西宁 8 00 ) 10 7
摘
要 : 言的模 糊性是客观存在 的。它体现在语 音 、 语 词语 、 句子 、 语篇等层 面。在 翻译实践 中 , 翻译有着很 大 的影 响。 对
根据语言模糊性 的特征 , 我们可采用直 曲、 减 、 增 正反 、 虚实和顺逆等翻译补偿策 略处 理模糊语言 , 而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 从
自然 而然 地结 合起 来 。近 几 十 年来 , 方 翻译 理论 西
能力 和存储 能力是 有 限 的 , 因此 , 言必 须尽 量用 最 语 少 的手 段 表 达 最 大 限 度 的 信 息 量 。吴 涌 涛 认 为 : “ 糊产 生 的 根 源 不 仅 在 于 客 体 ( 号 的 所 指 对 模 符 象 )不 仅在 于 主体 ( 号 的使用 者 ) 也不 仅在 于符 , 符 ,
青 海师 专 学报 ( 育科学 ) 教
J R L OF Q GHAI U I oU NA N oR E H s’ OL E J C ER C L GE
( d c t nS ine E uai cec ) o
2o 0 9年 百4
No 2 0 4. 0 9
文章编号 :0 7— 17 2 0 )4—0 9 0 10 0 1 (0 9 0 0 9— 3
模 糊性 的 根源 在于 客观 世界 的无 限性 和人 类大 脑 在信 息处 理方 面 的局 限性 。从 语 言的发 生学 角度 来看 , 言是 模 糊 的 。客 观 世 界 的 事 物是 无 穷 无 尽 语
《修辞与翻译》课件

新闻报道的修辞与翻译
总结词
新闻报道的语言客观、准确,翻译时应注重信息的准确 传递。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的语言客观、准确,修辞手法相对较少。在新 闻报道的翻译中,译者需要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 因修辞手法的不当运用而导致信息的误传。同时,译者 还需要注意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和语体特点,保持译文 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反语的翻译
反语是指用反义词或具有相反含义的词来表 达意思,在翻译时需要理解反语的含义,并 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的相应表达。
修辞在翻译中的重
03
01
修辞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符合目标 语言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易读性。
02
通过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处理句子的语序、语气 和节奏,使译文更加地道,易于理解。
《修辞与翻译》ppt课 件
目录
• 修辞与翻译的概述 • 常见修辞手法在翻译中的应用 • 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 翻译中的修辞技巧与策略 • 修辞与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修辞与翻译的概述
01
修辞的定义与功能
修辞的定义
修辞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和表达的艺 术,旨在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强 语言的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提高译者修辞素养的重要性
1 2
提升译文质量
具备良好修辞素养的译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原文 意义,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 图,提高译文质量。
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修辞素养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培养综合素质
修辞素养的提升有助于译者培养创新思维、批判 性思维等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竞争力。
转换语言风格
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和接受 度,对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 适当的转换,以使译文更加 贴切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出:“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
上很不易做到。”
ppt课件
12
金堤先生在其《等效翻译探索》的序言中
说道:“如果我们不要求绝对化的等同,也 不孤立看效果,而是把‘等效’理解为‘在 可能范围内最接近原著的效果’,那么显然 这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和方针。”很 显然,上述各家都或多或少地承认了等值或 等效翻译的模糊性。
早在公元1894年,马建忠就说:“夫译之
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
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
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孽生之源,同
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
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
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析之所由然。夫如
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
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
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为
止,而曾无毫发出入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
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适可斋记言》)。ppt课件
7.
后来,《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的译者,清末新兴资产 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译事三难: 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的翻译标准。 这一标准的提出引起了翻译界的不同争议。 许多学人各抒己见,相继提出了自己的翻译 标准,远到鲁迅先生的“凡是翻译,必须兼 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 原作的丰姿。”
ppt课件
13
等值或等效翻译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模 糊的概念。假如我们把原文的译文看成是一 个模糊集合,那么,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文便 是这个集合里的变量。哪个变量最接近原文, 哪个变量就最靠近原文的等值译文。等值译 文是存在的,但更多存在的是模糊等值译文, 即接近或靠近等值译文的译文。我们可以用 下图表示: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名语言学家Jakobson在论翻译时也有一句至
理名言:“差异之中的对等,这是语言的根
本问题,也是语言学的关键课题。” 果戈
里在谈翻译也说:“谈到翻译,我对你说这
样一句话:有时候需要远离原文的字句。故
意离开它,为的是更接近原
意。”
.
ppt课件
11
前苏联著名诗人马尔夏克也指出:“逐词
逐句地译词是不行的。……逐字‘准确’翻
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奈达博
士(Eugene A.Nida)在其新著《语言·文化
与翻译》(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中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指出:
“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又迷人的任务。”
ppt课件
1
夏衍先生在其《论翻译之难》中说:“一
国的语言有很多特色,倘译为别国语言,是 很难曲尽其妙的。放开语气声调等项不说, 就是名词一项,也有许多字不能完全译 出。……将love译作‘恋爱’,中间已经有 了相当的间隔,sports与‘游戏’的距离更 远。”翻译之难,世人皆有所共识。然而, 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14
S
T3
T2 T1 T
ppt课件
15
译文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Biblioteka 感受各种程度诗意的读者人数
积分
毫无诗意 略感诗意 颇感诗意 十分感动 (人合计)
六 七 八
现场调查ppt课(件 2008,6)
16
译文(一)
ppt课件
9
自然语言的种类数以千计(估计有六千多
种),然而人们却能克服语言之间的障碍进 行有效的交际,这说明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 正是因为这种共性才使得翻译成为可能。但 是,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并不是绝对的等值 或等效翻译(equivalent translation),而是一个 近似的、模糊的等值翻译,因为自然语言在 语音、语法、语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模糊 性。
模糊语言学与翻译学
翻译是信息传递的方式之一。它既是一门
科学(science of translation),也是一门艺
术(art of translation)。翻译是一项极其复
杂的活动,按照著名的英国文艺批评家理查
兹(I.A.Richards)的说法,“可能是整
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一种活
译的结果并不准确。” 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
在谈翻译时也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从一
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
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
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
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
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
文。”朱光潜先生在谈严复的翻译标准时也
ppt课件
10
翻译等值论的倡导者Nida曾经说过:“In
any translation there will be a type of ‘loss’of
semantic content, but the process should be
designed as to keep this to a minimum.” 著
.
ppt课件
8
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三原则,傅
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近到钱钟书先生 提出以“化”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许渊 冲教授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 “三化”(等化、浅化、深化)原则,以及 刘重德教授的“信、达、切”。这些翻译标 准之间的差异,实质上就在于翻译时重点保 的是什么,准备放弃的是什么,如果用模糊 理论来解释,这些翻译标准实际上本身就存 在着一定的模糊性,譬如,什么译文才能称 得上“雅”、“美”?恐怕谁也讲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