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4

合集下载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共24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共24张ppt)

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农 民积极性;
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缓和了民族矛盾;
缩小南北差距,为隋唐统 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融合的时代潮流。
任务1-3:阅读教材P22-23,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P52 的知识,和阅读历史 史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变法
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时代影响
√ √ √
G
时间轴
古代 商鞅 孝文帝王安石 张居正 戊戌 变法 改革 变法 改革 变法
近代
清末 民国 新政 改革
当代
完成
社会主义 成就
革命
曲折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制度
建 促 挽危机
封汉 建化
学 披 探转 西 新 民变 法 衣 主制

曲完 折善 探制 索度
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任务1-1:阅读教材P22和历史史料,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任务1-4:阅读教材P23和阅读历史史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 影响
变法
时代背景
主要内容
时代影响
张居正改革 (明朝)
政治腐败、国库亏空、 土地兼并严重
整肃吏治、裁剪开支
清丈土地、改革税 制
财政收入增加; 封建统治危机缓和。
材料一: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 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言政治腐败 聿, 管监察的不行纠劾…… —— 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 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 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ppt

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ppt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逐渐接受基督教。
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本质是
的罚金。 ——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当时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
➢ 第九表第一条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 从时空观念出发,了解西方法律的渊源和发展历程,知道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与联系。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大陆法系
04 不同法系对比
((12相))本法同质律点:指都导是思建想立:在 都近受代到近资代本资主产义阶生级产方启式蒙上思的想法家律洛体克系、。孟
阅读50页历史纵横 探讨
SEARCH
德斯鸠和卢梭等人学说的深刻影响。 (3)法律背景: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基础。 (4)传统:都继承中古时期的罗马法、教会法、日耳曼法。
罗马法
罗马法蕴含的精神: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 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自然法原则。
04 评价罗马法
材料一: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为代表的罗马法就是一种完整地体现了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这种商品生产的各种 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为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材料二: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学说的一般公式是: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中 ,由自然法所支配,享有各种自然权力: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而这直接源 于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 ...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定法 和人为权力。
诺曼王朝:巡 美发国展等的制需定要了。本国 系,又称“大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PPT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2.宗法制
1.含义: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目 录
· · ·






秦 时



明 清


时 期
的 政

政 治


治制Βιβλιοθήκη 体制的演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世袭制王朝 国家夏,禹就就是夏朝的君主。
➢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4.分封制的瓦解: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②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③生产 力的发展,井田制走向瓦解;④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封 建 亲 戚 , 以 藩 屏 1.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周 同姓:亲族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25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共25张ppt)
2、世界: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 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 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课标要求: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 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 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 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 的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 取的重要措施。
链接: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东晋:
变化:初期分黄籍和白籍,此后发展为白籍均编入黄籍。 原因:西晋永嘉之乱,大量北方人口涌入南方,为与本地土著 居民相区别故用“白籍”;后政府为了增加赋税白籍入黄籍。
2、宋朝: 变化:户籍制度分为主户和客户。 原因:宋代城市化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经
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朝代

户籍制度
战国 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①百姓入籍,成为“编户齐民”(编户制度);
②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
两汉 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③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
▲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基层组织: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
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
★自主学习:以时间为线索归纳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表现
朝代 秦汉 唐朝 北宋 明朝
制度 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 里甲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全册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全册复习课件
--摘编自陶继波《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 根据材料,说明民国时期中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文官 制度确立的背景。
特点:中西结合;党派性强;军治色彩浓厚;制度逐步完善。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文官制度的传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材料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可以形象的说,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出公务员制度。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 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过渡,既是一场改革,又是一场革命,必将引起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 深刻变化,必将带来人们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是非标准的重大改变。市场经 济的发展对行政管理尤其是国家机关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改革原来 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加快推行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李如海《公务员制度》 据材料,指出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务员制度对经 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
“英美法系”。1804 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
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
(2)指出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特点:沿袭变革;下稳(县)上动(县之 上);监察变行政;控制加强; 提醒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最初都是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 地方监察机关,后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关。削弱;
第1课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图
(2)内容
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3)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地方 自主性和能动性丧失。
7、元朝:行省制
(1)行省制 (2)机构:行省—路—府—州—县
(3)特点: 辖区广大; 权力较大; 但受制于中央(中央 集权)
(4)影响
①奠定后世行政版图的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宋代:二府三司制
二府
行政
同 中 书 门 下 平 章 事
军事 枢 密 院
三司
财政






5、元朝:一省制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吏户礼兵 刑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 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6、明朝:内阁制度 (1)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 (2)明成祖:形成内阁制度
4、隋朝
(1)废郡 (2)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制
5、唐朝 (1)机构:道—州—县 (2)变化
①设道为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3)问题: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河朔三镇
6、宋朝
(1)机构:路—州—县
路 州(府军监)

安抚使司(帅司) 转运使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军 机 处
日常事务
军国大事
军机处 司礼监
内 廷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
——摘自任怀国著的《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从秦至清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 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 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 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图片反映新中国的政治体制的核心是什么?从政府工作报告高频 词反映了新中国制度模式的特点?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从秦至清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古代中国相权的更迭,基本上经历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过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 从体制上被废除,仅在形式上以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形式保留部分权力,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 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从秦至清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② ③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从秦至清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 议政权的,……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 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 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 与效率。……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 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 ——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 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 2. 措施: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
编练新军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
3. 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
脱内外困境
清末新政的影响 “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措施颇多相似,但更 为广泛深入;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未能使清政 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激化革命。
5. 影响: ①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经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思想:提倡新学,兴民权,抨击封建文化,起到思想启蒙。
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失败?
材料 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
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不同阶段改革的时代背景了解改革的意义,体会中华民族“求变”“求新” 的历史传统和精神。
时空坐标
何为“改革”? 改革是统治者以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 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调整,以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改良革新。 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内迁,征伐不断, 社会矛盾尖锐
②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英国文官制度
1.背景
历史原因:旧的选官制度的弊端;
现实原因:⑴材经料济上二::工业不革料命,后,一工场业资多本国主义战的争发成展及了工文业资官产制阶度级力改量革的壮的大催;(化根本剂原。因) ⑵这政时治上,:俄代议罗制斯民抢主政夺治奥的完斯善曼;帝国“遗产”的战争已有一年,英 ⑶国思为想上控:制启蒙地思中想海和近和代加科学强的在发展东;方的殖民统治,正式对俄国宣战, ⑷参催加化剂克:里克里米米亚亚战战争争;。战争使政府问题暴露无遗……呼吁建立 廉洁高效的文官制度。
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 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 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 承、都有创新。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4张PPT)
一、英国文官制度
3.影响
○对英国:
⑴积极影响: ①文官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区分; ②既维护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 ③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效性; ④还能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 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⑤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管理; ⑵消极影响: 没能碰触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
一、英国文官制度
1.背景
历史原因:旧的选官制度的弊端;
现实原因:⑴经济上: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业资产阶 级材力料量一的壮:大…;(…根19本世原纪因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 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⑵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 ⑶问思题想:上根:据启材蒙料思并想结和合近所代学科知学识的,发分展析;19世纪中期英国文 官制度确立的原因?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西方文官制度
课标要求
•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 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重点、难点
• 重点:英国文官制度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 难点:制度的时代性、渐近性和多样性以及制度文明的世界性等。
文官,也称公务员,一般 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 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 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 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范文超《英国文官任用制度变迁初探——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问题: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一、英国文官制度
2.进程
18世纪初
限制官员当选为下院议员
19世纪初
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
1855年
颁布法令 建立文官委员会
1870年
完善并确立文官制度
认识:
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 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 程。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4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4张PPT)
一、英国文官制度
3.影响
○对英国:
⑴积极影响: ①文官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区分; 材②料既四维:护过了去代的议英制国下,政女党性轮由流于执面政临的的特社点会;环境以及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其地 位③一又直保不证高了,政只府要工一作结的婚连,续基性本,上稳相定夫性教,子高。效…性…;没有固定收入,女性只能依 靠④男还性能来吸生引活大。批通高过素英质国人文才官进考入试政,府女管性理可队以伍通,过利公于开官竞员争管考理试的获法得制文化官和职专位业 ,的化有产,了生提固和高定发国收展家入奠治,定理这了能就基力大础;大。提高了女性的工作热情和家庭地位,为女权主义者 ⑤利于政局稳定—和—社曹会永管胜理、;王铮《近年来英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⑥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⑵消极影响: 没能碰触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18世纪初
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
限制官员当选为下院议员
一、英国文官制度
2.进程
材料三 从19世纪初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初步确立到20世纪中期的撒切 尔夫人改革,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经历了一系列进程。回顾英国文官任用 制度的发展的整个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渐进 性的特点。英国文官任用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不同的时期,都有某些过时的旧制度退出历史 舞台,也有某些适应形势需要的新制度产生出来。但这些变化都是徐缓 渐进式的,这样,旧制度在消失之前,总有一段逐步萎缩、蜕化期,新 的文官任用制度在诞生之前,也基本上都有一段逐步孕育和成长时期。 这样的制度变迁,相对平稳,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中国因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的—渊—源阎;照祥 《英国史》
认识:英国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 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一、英国文官制度
2.进程
18文官制度 颁布法令 建立文官委员会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4张PPT)
恩赐官职制
政党分肥制
文官制度
英国文官制度
一、英国文官制度
1.背景
材料一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 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 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786年,海军部财 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剐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代职,官俸剩余部 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 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 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 没有履行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 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