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的故事_中国神话故事

合集下载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精卫填海》出自中国上古神话著作山海经,山海经里记载的故事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对后人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下面让我们通过原文与故事来了解《精卫填海》。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故事据说中原北边,有一座发鸠山,它在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市长子县,漳河就是从发鸠山流出来的。

发鸠山上有一种柘树,样子像桑。

柘树林里生活着一种小鸟,叫“精卫”。

精卫鸟的身子黑黑的,有点像小乌鸦。

可是它的嘴白白的,爪子红红的,脑袋上还有花纹。

它常常叫着自己的名字:“精卫!”声音很凄厉,所以人们叫它“精卫鸟”。

发鸠山在长子县的西面,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石子、树枝往东飞,飞到东海,就把石子、树枝扔到海里,然后再回来叼。

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里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精卫本来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是个没成年的'小姑娘。

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这个小姑娘,大伙儿都叫她“女娃”。

炎帝不但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因此,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神农”。

有时候,人们把他的两个名字连起来,叫他“神农炎帝”。

神农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东海去指挥太阳升起,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女娃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

她常常穿着一双小红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头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在田野里看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高高兴兴地沐浴着阳光,欣赏着周围的一片生机。

万物在阳光下生长,鸟兽在阳光下欢腾,她感到很自豪,因为大地的光明和温暖是她爸爸带来的。

有时候,她跑到东海边上去看日出,当她看到霞光万道、光芒四射,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出来的时候,她喜欢极了。

因此很想去看看东海以外太阳升起的地方。

精卫填海的故事的故事

精卫填海的故事的故事

精卫填海的故事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精卫填海。

相传很久以前,混沌初开之时,大禹治水之时,曾经有一只体型庞大的黑白相间的精卫鸟,它的名字叫做精卫。

精卫本来是一只非常美丽的凤凰鸟,但因为犯了天庭的忌讳,被罚下凡界变成了一只矫健的精卫鸟。

精卫生性灵,聪明伶俐,它的智慧和胆识敢于直面困难景象,无所畏惧。

有一天,精卫飞到海边,看到大海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每天都会有无数无边无际的海水冲刷着海滩。

精卫心生一计,决定帮助大禹填海垄罅,减轻人们的灾难。

精卫每天都飞来海边,捡拾些小石子,同时也去收拾松杉枝叶,然后将这些材料拎在嘴里,飞到大海边,将这些材料投进海里。

它每天都这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不怕辛苦,不怕艰难。

从此,海边的堤岸渐渐升高起来,渐渐远离了海水的侵蚀,精卫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

然而,有人却暗自嘲讽精卫的行为,认为只凭一只小小的鸟类怎么可能填平如此广阔的大海呢?但是精卫却毫不在乎,它只是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不间断地捡拾石子,投入大海。

就这样,精卫每天都飞到海边,捡拾石子,填海堤,从不间断,从不懈怠。

时间一天天过去,海堤越来越高,海水无法再冲击到岸边,人们渐渐看到了希望和安全的未来。

精卫填海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让人们铭记着勤劳和毅力的力量。

精卫用自己微小的身躯和努力填满了大海,用自己的顽强和信念,改变了人们命运的轨迹。

就像这故事中精卫的行为一样,啃下每一个行动的坚持,都会化作一座座堡垒,捍卫生命的尊严。

人们从精卫的故事中看到了勤劳和毅力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勇敢和智慧的力量。

精卫填海的故事,留下了一个绚烂的彩虹,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向前奋斗,无惧逆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

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

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精卫填海》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关于困难与坚持、坚强与奋斗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关于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文完整版。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禹治水使得河流变得平静,洪水不再泛滥,江河湖海之间的固定线也因此固定了下来。

可是,海水还是会翻涌,因为天河的水源一直不断,海里的水级也不断上升和下降,而无法检测风向和潮涌的渔民们依旧被大海禁锢,无法追逐自由。

有位神仙名叫精卫,是哪吒的姐姐。

她很聪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填海。

第一天,精卫在沙滩上挑起一颗小石头,口中念念有词地吟唱:“精卫啊,精卫啊,痛苦与坚持是你的伙伴。

如果你希望填海,你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

”她把石头扔进海里看看,但海水一下子就把她投掷的东西给冲了回来。

从那一天起,每天早上精卫起来都会找到一块小石头,在海边高声地唱着那首诗歌。

她不断地把这些石头全都扔到海里去,但都被浪头力量所破坏掉了。

有一天,老师爷蓝颜子路过这里,看到精卫的努力和坚持,他很感动。

蓝颜子告诉精卫:“你必须拥有一个更强更大的目标,精卫。

你要让大海退却三尺,才可以真正堤起一片新大陆。

”精卫听从老师的话,开始集中自己的力量填海。

她日夜不停,手中持着箭,背上挂着砾石,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绕一圈,看一眼海水,瞪大她的眼睛,努力看见她的努力有没有成功。

然而,这个努力是不易的。

精卫的眼睛因为长年地专注于海洋而眼瞎了,她的背因为背着砾石变得勉强且委屈,她的手因持箭时间过长而生了麻,但她从不放弃也从不间断填海。

渔民们觉得精卫是个神仙,他们并不太相信她能真正做到填海。

他们觉得精卫是在耍花招,只是想为自己增加一些名气而已。

可是,他们每次看到那个一瘸一拐、身上沾满泥土的女孩用勉强的声音唱着那首歌的时候,就会心生感慨,或许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可以拥有一份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而她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终,精卫的努力终于在千辛万苦之后得到了回报。

通过她的努力,大海渐渐的退去了三尺,出现了一片新的大陆。

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传说而来的,形容那些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不到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神话成语故事精卫填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精卫填海成语故事】:传说,太阳神炎帝有个小女儿叫女娃,他对她非常的疼爱,女娃也是特别顽皮可爱。

有一天,女娃独自一人到东海玩耍,但是不幸的是,海里吹起了风浪将女娃席卷进了水里,女娃便淹死在海水中。

炎帝看着自己的女儿被淹死了,悲痛万分,但是人死不能复生,炎帝也无可奈何。

但是女娃不甘心就这么死去,于是她的灵魂幻化成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

精卫鸟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盯着海水看,非常的气氛,她很大海无情,很海水苦涩。

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她决定将大海填平。

于是,精卫每天飞到西山衔一个小石块或者小树枝,然后丢到东海,每天如此,不知疲倦。

大海每天都是咆哮而凶猛的,如一头野兽一般,他嘲笑精卫说:“小小鸟,你这样,即使一百万年你也休息将我填平。

”精卫却坚定的答复道:“一百万年不够,那就一千万年,哪怕是一千万年不够,那就一万万年,我一直到要填到宇宙的终尽,一定要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大海问道。

“因为你夺取了我年轻鲜活的生命,而且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大海不再讲话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一定要把你填平!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精卫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

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地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成语】:精卫填海【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成语解释】:以前指对某人或者某事特别仇恨,想要报复。

现在通常是指意志坚定,不被困难所打到也要完成目的。

【成语用法】:通常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被困难所打到也要完成目的。

【近义词】:矢志不渝,海枯石烂、持之以恒、愚公移山【反义词】:半途而废、始乱终弃、不思进取【成语出处】:“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话故事,讲述的是炎帝的儿子精卫,因为被父亲命令要填满大海,于是精卫拿起铲子,开始了填海的伟大壮举。

精卫填海的故事始于炎帝,炎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神农,另一个叫做精卫。

炎帝把神农派去开垦荒野,把精卫派去填满大海。

精卫拿起铲子,开始了填海的壮举,但是他一天只能填几把,而大海却是无边无际,他每天填一点,可是大海却总是变大,他填不完,最后他终于筋疲力尽,无力继续填海。

此时,炎帝看到了精卫的辛苦,就派遣众神去帮助他。

于是,上帝们把自己的毛巾放在大海里,把大海填满了。

最后,精卫成功填满了大海,从此大海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是中国神话中的故事之一,讲述了一只小鸟精卫为了报父母的仇,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填平东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的水势汹涌,海水一波波地冲刷着沿海的山脉和平原,导致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人们都很害怕东海的波涛,但却无能为力。

大家开始纷纷求助于天帝,希望天帝能派神仙降服东海的水势。

天帝听到众人的呼声,被人们的苦难所感动,便派出了九天玄女下凡,前往东海定海神山。

九天玄女顿时化作一座高山,稳定了东海的波涛。

东海的巨浪仍然在海边冲撞,九天玄女力有未逮。

这时候,一只小鸟精卫飞临神山,见到了九天玄女。

精卫告诉九天玄女自己的身世:精卫的父母因涉足人间,被东海的大浪卷走,他们难以获救,最终葬身海底。

精卫对东海一直心存仇恨,他决定为父母的仇报仇。

九天玄女虽然知道精卫的决心,但知道精卫一个小小的鸟儿无法与东海一战,劝他还是回家吧。

可精卫坚定地说:“不!我一定要报父母的仇!”于是,九天玄女将自己的神龙珠交给了精卫,告知他只要将这颗宝珠扔进东海,就能平息海浪,填平海底。

精卫接过了神龙珠,信心十足地向东海扑去。

精卫一次次扔出神龙珠,仍然大浪翻滚,海水势不可挡。

精卫不停地潜入海底,用嘴抓起泥土丢出,一次又一次,他将海底的土壤搬运到海面上,填平了大浪的跌宕。

东海水势太大,精卫的身体渐渐被水流冲刷得残破不堪。

他的翅膀被撕碎了一半,身上满是伤口,血流不止,但精卫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坚定地扔着神龙珠,为东海的大浪填海。

众神看到了这一幕,在他们的帮助下,蔚蓝的海水渐渐变成了平静的湖泊。

当精卫的使命完成之时,他疲惫不堪地落在了湖边的一株乌桕树上。

由于精卫的不懈努力,东海的波涛被成功平息,人们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为了纪念精卫的英勇事迹,精卫化作了一只鸟,终身守护在填海后的乌桕树上,悲愤的鸣叫声仿佛在说:“填!填!填海也!”这就是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到,一个小小的个体,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有可能创造奇迹并改变世界。

精卫填海的故事完整版原文

精卫填海的故事完整版原文

精卫填海的故事完整版原文《精卫填海》是一则中国的古老神话,这个故事早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

它大致讲述了一个为了不能战胜大海而自认为了不起的鸟儿精卫下定决心去填平大海的故事。

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通常被认为是凤凰的变体,和凤凰一样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神秘的气质。

故事中,一个年轻的精卫,这只鸟儿非常自负和目中无人,曾经有一次与海湾比赛,但她却输了。

这使得精卫非常气愤和不满足,于是决定填平大海,这个计划就是“精卫填海”的故事起点。

精卫从山上找来石头,一个一个地投入大海中,想要填平海面。

海面的水不停地涨潮,不管精卫投多少石头进去都无济于事,海涨潮水依然在不停地涨高,甚至还把精卫的翅膀给打湿了。

但是精卫并没有放弃,她一边是继续投入石头,一边发誓一定要填平这片海域。

就在精卫三番五次地投石的时候,一个老头走上前来,他看起来很老、很聪明,并对精卫的计划很感兴趣,想知道更多细节。

精卫顿时变得非常不耐烦,对这个老头不屑一顾,并撇下这个次要的问题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可是这个老头却告诉精卫,她根本没有可能填平海域,因为海域是无数大江大河汇聚而成的,这就是精卫的能力所无法匹敌的。

听到这些,精卫立刻愤怒地说:“到底是谁告诉你这件事情的?”老头看到精卫这么生气也不生气,就耐心地告诉她,填海的事情不可能通过单方面的劳动和积累达成,需要集合众人的力量、集中各方国卫力量进行统一大规模的填海建设。

精卫恍然大悟,犹豫了一瞬间,继续投入石头的人们竟然越来越多,而他们一起尽自己的能力,终于在无数努力之后,渐渐地将大海的范围缩小了。

在所有人们之中,有一些象精卫一样一放不落的人们,有一些是再三加入、不断努力,有一些是时时刻刻支持鼓励。

最终,总算是将大海的面积缩小了许多,虽然没有填平大海,但是这些人们展示的团结和力量超越了想象。

这个故事正是传递给我们一个心理:永远不要故步自封。

我们应该勇于尝试,不断提高自己,信心和毅力,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所有美好的梦想。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一只鸟精卫为了报效祖国而奋不顾身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大禹治水时,东海成了大禹治水的最后一道难关。

东海之水翻腾汹涌,无数的人畜被海水吞噬,庄稼被水淹没一片。

大禹毫不退缩,带领着众多工匠和水工们苦苦修筑堤坝,但是海水依然不停地吞噬着围堤,治水极度困难。

眼看着治水工程陷入了绝境,大禹思考着问题,观察着海面一天天升高。

就在这时,传来了一只低沉的声音:“陛下,请让我来帮助你。

”大禹抬头望去,发现一只雄鸟展翅而来。

这只雄鸟叫精卫,以其勇敢和智慧而闻名于世。

精卫告诉大禹,它是神农氏之后的精灵,生性机警聪慧,近来得知海水问题后,决定自告奋勇来帮助治水。

大禹欣然接受了精卫的帮助,他们一起来到东海。

精卫化作一只巨大的鸟,双翅振动,掀起漫天浪花,展开翅膀,高高地飞上了天空。

精卫盘旋在空中,注视着深不可测的东海。

它先用巨大的喙试探海面的深度,然后用翅膀拍打海面,试图借助自己的力量消退海水。

日复一日,精卫不断地发出销声匿迹的海,却始终无法填平东海。

精卫感到十分沮丧,觉得自己力量太微不足道,却没有放弃。

他决定继续努力,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祖国。

终于有一天,海水淤起了巨浪,精卫感到胸中一股巨力涌出,他挥动翅膀,倾尽全力将一把地土投向东海,企图填平这个永远吞噬生命的海洋。

精卫勇敢地飞向浪涛巅峰,迎接着即将坠入海水中的土壤。

他双翅紧紧地张开,一次次扇动,尽力撑开阵势。

精卫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坠入海水中的土地竟然能够稳固住,渐渐积累起丰厚的土层。

这给了精卫巨大的动力,他找到了希望。

于是,精卫更加努力地飞舞,一次次将海水里面的土石升到空中,倒入海中,填平东海。

经过了漫长的努力,东海终于被填平了,成为了一片肥沃的平原。

大禹非常感激精卫的辛勤付出,他立即下令在东海留下精卫填海的故事,以纪念它的伟大贡献。

从此以后,人们在东海上方看到的悬崖峭壁就是精卫填海时剩下的巍峨山峰,而飞过东海的鸟儿也叫做精卫鸟,是整个大自然中最智慧勇敢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卫填海的故事
中国的东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鸟,“咻——咻——”地一声声叫着。

它的模样像乌鸦,长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头顶带着花纹,口喙是白的,脚趾则是红的。

这只鸟,飞翔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黑点。

但是,当海潮轰隆隆地冲上岸时,几乎所有声音都给掩盖了,只有这只黑鸟的叫声,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可以传得很远,而且听得清楚。

“咻——咻——”
于是海边的人就叫它“精卫”。

精卫每天做的事,和它的叫声一样特别。

每天,它嘴里衔着石子、脚上还抓着根木屑,丢进咆哮的大海里去。

丢完,它又飞到山里再捡,然后再丢;一天里很少有休息的时候。

它那张衔石的长嘴,像雪一样白、像石头一样硬,不过你知道吗?这嘴原来不是这么雪白、这么坚硬的,而是柔软、微红,是一位少女的嘴唇,而它那对长满黑羽翅膀,则是少女健康的双臂和灵巧的双手。

她不是善通人家的孩子,在变成黑鸟前,她是炎帝的小女儿。

炎帝最疼爱她,总唤她“女娃——女娃”。

女娃天生一张叫人忘忧的脸,可是她爱做的事,却常让炎帝担心。

有时她一溜烟,就不知跑哪儿去了,害得炎帝到处找不到她。

有一回,女娃无意间,跑出了家附近的森林,惊奇地发现一片望
不着边际的大海。

她禁不住往海的方向走近。

慢慢地,山丘、树林都被女娃抛在身后;打在岸边的浪花,则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女娃面对着这片深蓝色的海洋,深深地着迷了。

她似乎没注意到低沉的浪涛声里,有一股庞大而神秘的力量;而迎面而来的海风,除了有点咸咸的湿气以外,还特别带着一股腥膻的味道。

女娃双脚踩在细细软软的沙地上,很快就开心地玩起来了。

她有时候追逐海浪,有时候堆砌沙子,完全忘了时间,也没发觉海水越来越向她靠近。

一转眼,海水完全变了,浪头挺得很高,而且发出激烈狂野的声音,连天空都变成阴沉的灰色。

当一股巨浪潮从女娃背后扑来的时候,她正把沙地上的一朵野花摘下来,插在头上。

海浪把她卷离沙滩,带进大海。

海的力量好大,惊慌的女娃使出全身的力气,用细瘦的手臂一次又一次往岸边划,但海浪却一波接一波,轻而易举地把她推回去。

女娃挣扎得再也没有力气了,可是她还是不死心,“我要回去!”她不停地在心中呐喊。

就在她只剩下最后一丝气息的时候,她仿佛看到了炎帝就在她面前,于是她放声大喊,好像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

霎那间,海水松了手,女娃觉得自己已经飘飘地离开了水面。

她激动地嘶喊出来,可是,听到的却不是自己的声音。

她再喊——“咻咻”——还是一样陌生的声音
这时,她才发觉,自己的嘴、身体、手、脚,已完全变成鸟的样
子。

头上还留着一小撮带有花纹的羽毛。

她闭上眼睛,好像又听见炎帝呼唤她的声音。

于是她拍着单薄的翅膀,奋力飞向她平日熟悉的山林。

山里的树仍像以前一样,在风中摇摆,可是她再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她越想越恨,而且大海那么凶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跟她一样。

于是她停下来,衔起山中的石子,转身又向大海飞去,将石子丢进那浩瀚无边的大海,还发誓:不填平大海,决不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始终在西边的山林和东边的大海之间来回,一颗一颗地把小石子投入海中。

它黑色的身影,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显得十分渺小。

但是,每当大海示威似地向世界咆哮的时候,精卫也毫不示弱地发出它的叫声。

也只有它的“咻——咻——”,划破了海浪,传得好远。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