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报告1

合集下载

国际最新冠心病诊断方式--RA-冠状动脉造影术1

国际最新冠心病诊断方式--RA-冠状动脉造影术1

国际最新冠心病诊断方式--RA-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诊疗现状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疾病的简称。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体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内的脂质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沉积,形成白色斑块,医学上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堆积导致动脉狭窄,血流受阻,造成心脏缺血,患者出现心绞痛,晕厥,甚至是猝死等情况。

我国目前有冠心病患者1000万人,并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

限于我国治疗技术和有效检查手段的限制,每年都有10%-20%的患者死于冠心病。

中国心脏介入治疗中心孙秀成专家指出,在冠心病的死亡患者中,有超过30%的患者是由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造成病情恶化,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冠状动脉栓塞小于75%时,绝大部分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偶尔出现胸闷、心肌痛等情况,即使去医院进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也难以发现。

然而这些患者同样存在晕厥、猝死的几率,如果是能够提早发现进行积极治疗是能够完全避免的,因而对冠心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孙秀成主任团队最新研究成果,RA-冠状动脉造影术20世纪60年代,医学工作者展开新一轮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经股动脉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该诊断方式通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借助血管成像系统,手术的医生能够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从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因此被称之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孙秀成主任为我国最早开展心脏介入治疗的专家之一,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内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介入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心脏疾病介入治疗的整套技术。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脏治疗中心临床学习期间,孙秀成带领的团队发现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虽然是能够明确诊断冠心病,但是存在很大的不足,患者在术后需要制动卧床6小时以上,大小便无法自理,且通过股动脉穿刺需要进行沙袋加压处理容易形成血栓,对患者健康存在极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孙秀成带领研究小组开始了新的尝试,率先开展了经挠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为此专家团队经历了5年的研究、实验,并最终在临床得以应用,这就是目前最新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RA-冠状动脉造影术,相比于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RA-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更强的临床适应性和安全性,一经使用便受到患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冠状动脉解剖与冠状动脉造影1

冠状动脉解剖与冠状动脉造影1

左室后 支
R30AºO肝位 Cru 30º
RAO 30º Cru 30º
钝缘支 左室后支
1、钝缘支
钝缘支由回旋支的近侧端发出,沿着心脏钝缘向下行至心尖,分布于钝 缘及相邻的左心室壁(左室后侧)。该支比较恒定,且较发达,可有1-3 支,是冠状动脉造影辨认分支的标志之一。
钝缘支
钝缘支铸型图
钝缘支
RAO 30º Cru 30º
前降支主干分出强大的对角支,后主干显著细小。
对角支造影影像
对角支 对角支
第三对角支 第二对角支 第一对角支
RAO 30º Cru 30º
LAO 30º Cru 30º
2、前间隔支
前间隔支(Anteriror Septal Artry,S)多发自前降支,偶起源于左主干, 呈直角方向进入室间隔的肌性部分,走行自前向后,多分布于室间隔的 前2/3 部分。前间隔支的数目、大小、长短因人而异,极不一致,一般 支数较多,有8~22支不等,以12~17支者多见。按其在前降支发出的 先后称为第一、第二、第三……间隔支(S1、S2、S3……)。第一、第二间 隔支较粗大,尤其是在原发性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病例中更为明显。 前室间隔支走行于室间隔的内后下方,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3/4,其 中第一间隔支最为重要。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行化学消融间隔心肌治疗 时,即将酒精注入此支。
3、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现直径>0.5mm以上的血管。
心脏前面观
心脏后下面观
心脏血管铸型
右冠脉 左冠脉 心静脉
右冠脉 左冠脉 心静脉
正面观
后面观
左冠状动脉造影影像
RAO 30º Cra 20º
AP 0º 右肩位 Cra 30º
LAO 45º 正位头 Cra 20º

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器 抽 出尿管 球囊 内 2 0 ml 水, 未拔 出尿 管 , 用胶 布将 尿 管 固定 在 大 腿 内侧 。指 导 患者 右 下 肢 制 动 1 6 ~ 2 0 h , 防止穿 刺 动脉 出血 。3 0 mi n后 , 患者 自诉 心 慌 、
尿 道胀 痛 缓 解 , 测血 压 1 2 0 / 8 0 mmHg , 9 0次/ ai r n ,
行冠 状 动脉 造影 检查 , 首选 桡动 脉穿 刺 , 如 条件
不 允许 , 再选 择 股 动脉 穿 刺 。术 前 训 练 患 者床 上 大
小 便 。协 助 医生 拔 鞘 前 , 备 好 心 电监 护 仪 、 氧气 、 阿 托品、 多 巴胺 等 药 物 与设 备 。患 者 一 旦 出 现迷 走 神 经 张力 性增 高 , 短期 内不 能 自行 缓解 , 应 立 即遵 医 嘱
C a u s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n u r s i n g o f a c a s e o f v a g a l t o n e i n c r e a s e d
a f t er c or on a r y a n gi ogr a p h y
1 4 0 / 8 0 mmHg , 心率 1 1 2次/ ai r n , 律齐, 患者 仍 诉 心

断 能力 , 善 于分析 和 总结经 验教 训 , 不断 ( 下接 9 0页)
仔 细询 问 , 患者 诉 尿道 胀 痛 , 即刻 用 2 0 ml 注 射

9 0 ・
中 国 临床 护 理 2 0 1 3年 1月第 5卷 第 1 期
①拔 除 动脉 鞘 时 , 鞘 管对 动 脉 血 管 内壁机 械性 刺 激产 生牵 张反 射 , 导致迷 走神 经兴奋 性 增高 , 患者 出现血 压下 降 、 心 率 减慢 、 出冷 汗 。②导 尿时 因球囊 导 尿管前 端 有两个 孑 L 外, 在两 个 引 尿 孔 后 面还 有 一 个 气囊 , 距尿 管头 有 5 ~6 c m_ _ 】 ] , 按照 传 统 教科 书 上 ,

冠脉造影报告解读

冠脉造影报告解读

冠脉造影报告解读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主题——冠脉造影报告解读,并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

冠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检查方法,通过注射造影剂,通过X射线或血管造影的方式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进而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冠脉造影报告是医生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所做的解读和分析,对于了解患者的心脏病情、指导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将对冠脉造影的基本原理和影像解读进行介绍,使读者对冠脉造影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冠脉造影报告的重要性和解读要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冠脉造影报告。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简要强调冠脉造影报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冠脉造影报告的概念、意义以及解读要点,帮助提高对冠脉造影报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信本文对于心脏病学和介入医学领域的医护人员以及对冠脉造影感兴趣的读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长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在本文中,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一般是对冠脉造影报告解读这个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长文的章节安排进行介绍,可以使用具体的章节标题来展示整个文章的组织结构。

目的部分则是说明写作这篇长文的目的和意义,可以是为了增加读者对冠脉造影报告解读的了解和认识。

正文部分是整篇长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冠脉造影的基本原理和冠脉造影的影像解读两个主要内容。

冠脉造影的基本原理部分可以介绍冠脉造影的定义、操作过程、影像采集方式和相关仪器设备等;冠脉造影的影像解读部分可以具体分析和解读冠脉造影影像中的各种信息、指标和异常情况,帮助医生和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判断冠脉病变等疾病情况。

1例冠脉造影术确诊冠状动脉自发夹层病人的护理

1例冠脉造影术确诊冠状动脉自发夹层病人的护理

电监测 , 观察并记 录心 律和 心率 的变 化 ,2h回顾 监 测记 录 1 1
次, 重点查看有无J 失常( 潍 如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 S—T 、 如 段、 T波改变 ) 和心 动过速或过缓 等变化 。病人术后动态 心电图
的血管其滋养血 管 密度增加 , 更容 易破裂 出血 引起 血管 夹层 。
膜的刺激 , 防胃肠 道反应 ; 预 观察病人皮 肤有无散在 出血点 , 牙
龈有无 出血征象和 自发性肉眼血尿等 , 随时报告医师 , 采取有效 应对措施 ; 时抽血监测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 , 定 调整用药剂量或

22 病情观察 .
经 冠脉造影 确诊 S A C D后 , 加强 病情观察 , 预
防心肌梗死 等严 重的并发症 。①保持病 室的安静和舒适 , 谢绝 探视 , 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3d 减少心 肌耗氧量 。② 持续心 ,
或 中膜 与外膜间形成大的夹层压迫冠状动脉。动脉 粥样 硬化
旦 SA C D形成 , 它可 以表现 为稳 定型 心绞痛 、 不稳 定型 心绞
收治 1例胸闷原 因待 查病人 , 经冠脉 造影确诊 为冠状动 脉 自发
示: 窦性心率 , 平均心 率为 8/ i, 慢心 率为 5 / i 最快 心 2mn最 4mn ,
率为 14 mi, 0 / n 室上性心动过速 5个 , 全程未见 S —T段变化 , Ⅱ T波低平 。③连续 3d 每 日晨 在病人静 息状 态下 , 血检查 心 , 抽 肌酶和血 电解质的变化 , 动态 监测血 生化 的变化。④连续 3d , 定时 、 定位 、 定人行 1 2导联心 电图检查 , 全方位 了解心肌 细胞 的 2 3 药物护理 .
mL h 指导病人皮下注射抗 凝药 物后 需按压 1 n 预防皮 下 /; 0mi, 淤血 、 淤斑 的出现 ; 服 抗凝药物必 须在 饭后 , 1 3 减少药物对 胃黏

镜像右位心伴全内脏反位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论文

镜像右位心伴全内脏反位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论文

镜像右位心伴全内脏反位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12-0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北京房山人。

主因阵发胸闷1周,加重伴胸痛2天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身高154cm、体重55kg、bp160/100mmhg,营养发育、智力正常、自动体位。

于常规心脏听诊区不能闻及心音,改变位置到对侧相应位置听诊可闻及正常心音,心率64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右季肋缘未触及肝脏下缘,左季肋缘未触及脾脏。

胸片示:右位心。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镜像右位心心电图(如图5~6示)。

腹部彩超示:肝脏位于腹部左侧,胆囊位于左侧,胃泡位于右侧,脾位于右侧,胰位于左侧,胰尾位于右侧脾门处。

心脏及大血管彩超提示: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前方,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心房反位,心室左襻。

左室大小正常(舒张末期内径47mm,收缩末期内径33mm),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故入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镜像型右位心,全内脏转位伴冠心病,2级高血压”。

为明确患者冠脉具体病变,介入医师择期为患者行冠脉造影术。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成功,沿鞘管放入5f terumo radial 多功能造影导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术中见冠状动脉走形呈“镜像”反转像,供血呈右优势型。

左冠脉前降支管壁欠规整,近中段可见40-50%局限性狭窄;右冠脉显影呈“反c字型”,支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单支病变(累及前降支)”诊断。

(图2~4示)图1 胸透示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图2 rao45。

:左主干、回旋支走行向左,前降支走形向下图3 lao30。

:右冠状动脉向右下方向走行图4 rao45。

:右冠状动脉与正常人“c”呈对称性图5 i导联p-qrs-t波负向,avr导联p-qrs-t波直立,肢体导联类似左右手电极接反图形。

胸导联v1~ v6导联r波振幅递减,s 波振幅递增,酷似重度顺钟向转位图形。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如果过宽或瘤样扩张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窦可以更换 AmplatzL-I或L-II;注意此时的冠状动脉开口可能在主动脉 壁的前方,位置改变.
对于开口异常应用JudkinsR导管不能完成也更换选择 AmplatzL-I或L-II.
撤导管Amplatz导管应注意事项和技法:先送后转,脱离冠状 动脉 开口后在完全撤出导管,不能直接撤除导管.
心肌桥下面的血管称为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中 的各种技巧
股动脉穿刺部位
股动脉穿刺点的选择
髂前上棘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韧带下 动脉穿刺区域
股静脉 股总动脉 耻骨联合 股深动脉
股浅动脉 隐静脉
Figure 2: Optimal Femoral Puncture Zone
股动脉穿刺技巧(1)
左手探查和固定股动脉走行,力量不要太大 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0角,斜面向上,穿刺
顺利进入钢丝后方可进入鞘管 送入鞘管应轻柔缓慢,有阻力可适当旋转以
减少阻力.
桡动脉穿刺部位
桡动脉穿刺技巧
➢选择桡动脉最表浅、搏动最强、走行直的部位,尽量避开腕部. ➢进针方向与皮肤呈45°,尽量与血管走行一致 ➢尽量避免反复试穿
➢ 一旦出现血肿,在原部位穿刺部位近心端1-2厘米再行穿刺 ➢穿刺成功,一定注意固定,接近皮肤的部位固定穿刺针 ➢插入钢丝困难,稍撤穿刺针或稍微旋转
如果导管难以到达所需部位,可更换支撑力强的引 导钢丝或旋转导管加强导管支撑力.
发生逆行夹层时应重新选择进入通路,避开发生夹 层的部位.
冠状动脉造影技巧
造影导管的选择: 根据主动脉宽窄程度 冠状动脉开口部 位 开口方向 合理选择导管.
导管进入:引导导丝出露导管4-5厘米,到达窦底部后固定 引导导丝,以便导管进入或防止导丝进入冠状动脉.

冠脉CTA报告书写规范

冠脉CTA报告书写规范

之杨若古兰创作为了统一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临床诊断陈述书写的格式和内容,2009年美国血汗管CT协会发布了由Raff教授牵头书写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诠释和书写陈述指南》,一份合格的CTA陈述,应当包含以下内容:检查的目的(或适应证)、患者普通临床材料、图像收集信息、图像质量、扫描所见、影象解释和建议等.该指南在诊断陈述的书写方面的基本内容如下:1 图像质量和各种伪影①各种活动,主如果冠状动脉内在的活动所致,难以诊断管腔的狭隘.②“阶梯状伪影”:该伪影可因为呼吸和身体活动、分歧收集之间患者的心率纷歧致等形成;表示为血管层面的错开,在横断图像上拟似为狭隘.③金属或钙化等高密度物资发生的伪影,也称为“硬线束伪影”(Beam-hardening artifact)、“晕状伪影”(Blooming artifact)或“线状伪影”(Streaking artifact).④信噪比的降低和对比剂密度的缺乏,可因为患者过于肥胖、选择收集时相分歧适、心电调制选择了分歧适的管电流和管电压导致.2 观察冠状动脉的内容①多个层面观察各个冠状动脉节段.②判断各种图像伪影.③分析病变解剖结构和组织成分.④冠状动脉狭隘程度.3 冠状动脉解剖和病理①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②观察和描述管壁异常组织和病变,即粥样硬化斑块,描述斑块时采取“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不建议使用“软斑块”“脂核”等,因为CT对纤细病理结构的识别能力无限.③图像质量良好时,建议描述是否有“斑块溃疡”、“夹层”、“重构”和具体形状等.4 冠状动脉狭隘的诊断推荐的狭隘程度分级:①正常,无斑块和狭隘(狭隘率为0%).②轻微:指可见斑块,狭隘<25%.③轻度:25%-49%狭隘,但没有血流动力学意义.④中度:50-69%,狭隘可能形成血流受阻.⑤重度:70-99%,狭隘形成血流受阻.⑥闭塞,100%狭隘.5 冠状动脉搭桥血管和支架的评价①CT评估搭桥血管通畅性与造影比拟精确性很高,须要对搭桥血管的狭隘精确定位,并诊断狭隘率;须要描述固有冠状动脉病变(建议参考造影).②CT能够评价大多数支架的通畅性,但是对支架内再狭隘的诊断,取决于支架材料和直径.③支架远端管腔有对比剂充盈,其实不克不及完整肯定支架通畅,支架内对比剂的显示情况更加次要.6 冠状动脉之外心脏结构的描述①观察和描述心腔、心包、房间隔和室间隔、房室瓣、大血管瓣膜(自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肺动脉和肺静脉、自动脉及其分支等.②观察和描述心肌厚度、心腔大小、心肌和心腔内异常密度影、后天性异常等的异常.如果有临床须要,还须要对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估.7 心脏外病变的描述应当对视野中所有组织和器官进行观察,发现病变时应当加以描述,如纵隔、肺门、气管支气管、双肺、肋膜和胸壁、食管和胃、肝、脾等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
冠状动脉造影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术者助手巡回护士手术日期
造影过程: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Seldinger法穿刺右/左侧桡/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经鞘注入普通肝素 3000 u、硝酸甘油 200 ug其它。

经鞘管送造影管分别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其它部位造影。

术毕拔管拔鞘,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造影结果:
左主干
前降支
回旋支
右冠脉
左室造影
其他血管造影
并发症:
操作时间:造影剂: ml
术后注意事项:术侧肢体制动小时,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血肿;监测心律、心率及血压等变化;嘱病人多饮水,适当补充液体。

造影结论:
诊疗意见:
术者签名:记录者签名:记录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