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标注和几何公差
3.4 几何公差带的定义与标注

几何公差带
位置度
合格!
C
A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 面内的区域。公差带轴线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62
几何公差带
位置度
D
0.04 C A B
A
不合格!
C
30
A
20 B C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 面内的区域。公差带轴线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67
几何公差带
圆跳动
0.1 A
30h6
A
50h7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 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68
几何公差带
圆跳动
0.1 A
30h6
t
合格!
A
50h7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 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43
面轮廓度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球的两包络面之 间的区域,诸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面上。被 测轮廓面应位于该区域内。
合格!
44
几何公差带
平行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不合格!
45
几何公差带
平行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 面之间的区域。
之间的区域。
77
几何公差带
全跳动
0.1 A
30h6
A
50h7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
之间的区域。
几何公差标注

几何公差标注是确保零件的几何特性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几何公差标注示例:
1.形状公差(形状偏差)
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形状与理想形状的偏差,例如圆柱度、平面度等。
在标注形状公差时,通常需要指定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以及允许的公差值。
例如,在图纸中标注一个圆柱形的形状公差,可以写为“Φd1圆柱度0.01”,其中“Φ”表示圆柱形,“d1”表示被测要素的直径,“0.01”表示允许的公差值。
2.方向公差(定向偏差)
方向公差是指实际方向与理想方向的偏差,例如平行度、垂直度等。
在标注方向公差时,需要指定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以及允许的公差值。
例如,在图纸中标注一个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可以写为“P1平行度0.05”,其中“P1”表示平面,“0.05”表示允许的公差值。
3.位置公差(定位偏差)
位置公差是指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偏差,例如同心度、同轴度等。
在标注位置公差时,需要指定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以及允许的公差值。
例如,在图纸中标注一个轴孔的同轴度公差,可以写为“t孔同轴度0.1”,其中“t”表示轴孔,“0.1”表示允许的公差值。
4.跳动公差(跳动偏差)
跳动公差是指实际几何形状在不同方向上的偏差,例如圆跳动、全跳动等。
在标注跳动公差时,需要指定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以及允许的公差值。
例如,在图纸中标注一个轴套的圆跳动公差,可以写为“k轴套圆跳动0.01”,其中“k”表示轴套,“0.01”表示允许的公差值。
铸件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数值表

铸件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数值表一、铸件尺寸公差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共分为16级,标记为DCTG1~DCTG16。
说明:
1.在默认条件下,铸件的尺寸公差应相对于公称尺寸对称设置,即一半为正,另一半为负。
如尺寸20mm,DCTG10级的铸件尺寸公差为±1.2。
2.对于压铸件,因其特殊的技术原因,可以采用不对称的公差设置。
二、铸件几何公差
铸件几何公差等级分为7级,标记为GCTG2~GCTG8(GCTG1是为需要更高精度的几何公差值预留的等级)。
说明:
形状公差(直线度公差、平面度公差、圆度公差)和位置公差(倾斜度公差、平行度公差、垂直度公差)不适用于铸件有起模斜度的部位。
这些部位的公差需要单独标注。
几何公差标注之标准

05 几何公差标注的未来发展
新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新标准的制定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几何公差标注标准 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新标准的制定需要综 合考虑国际标准和国内实际情况,确保标准 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标准的推广
通过培训、宣传和技术支持等途径,推动新 标准的广泛应用和实施,提高制造业的标准 化水平。
公差标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公差原则的理解与应用
独立原则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公差分别独立 确定和标注。
02
相关要求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 应满足相关要求,如包容要求、非包 容要求等。
01
最小实体要求
被测要素的最小实体尺寸减去基准要 素的最大实体尺寸应等于或大于零。
05
03
单一要求
对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之间的位置关 系进行单一要求,如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等。
形状公差标注
01 形状公差标注是用来控制工件形状的允许 变动范围的标准。
02 它包括平面度、直线度、圆度等形状公差。
03
形状公差标注的表示方法是在形状符号后 面加上公差值和基准符号。
04
公差值的大小取决于工件材料、加工方法 和测量设备的精度等级。
位置公差标注
位置公差标注是用来控制工件 相对位置的允许变动范围的标
意义
确保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达到预期 的精度要求,保证零件装配和使 用的性能。
几何公差标注的分类
按几何特征分类
分为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 差。
按公差值分类
分为绝对公差和相对公差。
按公差原则分类
分为独立原则和包容原则。
几何公差标注的符号
形状公差符号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 度等。
识读零件图中的形位公差

任务4 识读零件图中的形位公差
一、几何公差 1.几何公差含义及标注
标注及识读注意:
(1)被测要素看箭头(箭头所指为被测要素)。 (2)基准要素找方框(方框样的符号所指要素为基准要 素)。 (3)错开尺寸指表面(箭头或基准符号与尺寸线不对齐, 则被测要素、基准要素为表面要素)。 (4)对齐尺寸指中心(箭头或基准符号与尺寸线对齐, 则被测要素、基准要素为尺寸确定几何体的中心线或对 称平面)。
3.举例
3.含义解释
Ф40的外援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
Ф30的外圆表面对公共基准线C-D的径槽中心平面对基准F(左端圆台部分的轴 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5
Ф40的轴线对公共基准线A-B的平行度公 差为Ф 0.02
从上例可以看出,凡是方框由两格组成,为形状公差; 而方框由三格组成,为位置公差,第三格方框表示位置 公差的基准。
(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槽宽与直径 分别标注
槽宽×直径
槽宽×槽深
(3)凸台和凹坑
减少加工面积,保证接触面接触良好
(4)钻孔结构
钻头的轴线应该与被加工表面垂直
3.装配工艺结构 4.零件过渡表面
过渡线用细实线绘制
二、零件图上的工艺结构
1.铸造工艺结构 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3.装配工艺结构 4.零件过渡表面
1.铸造工艺结构
(1)铸件壁厚要均匀
(2)起模斜度、铸造圆角
一般不画出、不作标注
一般在技术要求中 标注圆角R3~R5
(3)铸造工艺结构演示
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演示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图示 (1)倒角和倒圆
几何公差的标注课件

在标注圆弧的半径公差时,应标出圆弧半径的允许变动范围,以表示实际制造圆弧半径的 变动范围。
特殊结构的公差标注
01
特殊结构公差标注的基本原则
对于具有特殊结构要求的零件,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公差标注。
02
特殊形状的公差标注
对于具有特殊形状要求的零件,应根据具体形状要求进行公差标注,以
确保零件的实际制造形状满足要求。
实例三
某平面度要求为0.01mm,通过 测量实际平面的起伏程度,可以
判断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
04
公差标注的注意事项
Chapter
公差标注的合理性
确定公差标注的合理性
在标注几何公差时,应确保公差值合理,既能满足产品功能要求 ,又不会过于严格导致加工困难和成本增加。
考虑加工工艺能力
根据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工艺能力,合理设定公差范围,避免因设备 精度不足导致无法达到要求。
几何公差的作用
提高零件的互换性
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规定几何公差,可以确保零件在 装配过程中的互换性和协调性,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合理的几何公差选择和标注可以降低 制造成本,避免过度的加工和检测, 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零件的功能要求
几何公差可以确保零件在运动、工作 过程中满足其功能要求,如精度、稳 定性等。
05
公差标注的发展趋势
Chapter
公差标注的标准化
统一公差标注的符号和格式
为了方便国际间交流和合作,各国标准化组织都在 制定统一的公差标注符号和格式,以避免混淆和误 解。
制定公差标注标准
制定公差标注标准是推动公差标注标准化的重要手 段,这些标准规定了公差标注的基本原则、符号、 格式等,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几何公差概念及标注课件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2.几何要素分类
⑵ 按存在状态分为: 实际要素、公称要素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标准规定:测量时用提取要素(测得要素)代替 实际要素。 公称要素(理论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即几何的点、线、面,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图 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公称要素。
4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域即为合格。
合格!
24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平面度
几何公差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只 要被测平面不超出该区域即为合格。被测要素与基准无关, 公差带可以随被测要素浮动。
合格!
合格!
25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平面度的测量
主要有间隙
公差值为30m
法、打表法、光 轴法和干涉法。
合格!
43
平行度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几何公差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不合格!
44
平行度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几何公差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 面之间的区域。
45
平行度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几何公差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 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62
圆跳动
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几何公差带
0.1 A
30h6
A
50h7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 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GB1182-2008(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9
几何公差带的主要形状
10
几何公差带的形状
应根据被测要素的特征和功能要求确定几 何公差带的形状。 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上述主要形状以外的几 何公差带。
11
基 本 概 念 (4)
相对于基准给定的几何公差并不限定基准要 素本身的几何误差。基准要素的几何公差 可以(应该)另行规定。
(4.7)
12
图63
图64
21
圆 度 公 差 (18.3)
GB/T 1182规定,圆度公差带的宽度应 在垂直于公称轴线的平面内确定。
(8.1)
22
圆 度 公 差 (18.3)
图66
图65 图67
23
圆度公差带
图样标注示例
公差带浮动
24
圆 柱 度 公 差 (18.4)
图68
图69
25
轮廓公差
无基准的线轮廓度公差(18.5) 有基准的线轮廓度公差(18.6) 无基准的面轮廓度公差(18.7) 有基准的面轮廓度公差(18.8)
GB/T 17852 《形状和位置公差 轮廓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26
线轮廓度公差(无基准) (18.5)
图70
图71
27
线轮廓度公差(有基准)(18.6)
图72
图73
28
线轮廓度的尺寸公差标注
(GB/T 17852 )
29
线轮廓度的不等距公差带
(GB/T 17852)
30
封闭曲线几种公差带的比较
1
几何公差带
2
公 差 带 图 的 线 型 (引言)
提取要素
3
公 差 带 图 的 线 型 (引言)
4
术 语 和 定 义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制造、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生产中要求零件图中的尺寸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要求正确、完整和清晰外,还应考虑合理性,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测量。
一、关于尺寸(1)功能尺寸系指对于机件的工作性能、装配精度及互换性起重要作用的尺寸。
功能尺寸对于零件的装配位置或配合关系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常具有较高的精度。
这些尺寸是尺寸链中重要的一环,常为了满足设计要求而直接注出。
例如,有装配要求的配合尺寸,有连接关系的定位尺寸、中心距等。
(2)非功能尺寸系指不影响机件的装配关系和配合性能的一般结构尺寸。
这些尺寸一般精度都不高。
例如,无装配关系的外形轮廓尺寸、不重要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倒圆、退刀槽、凹槽、凸台、沉孔)的尺寸等。
(3)公称尺寸是某一要素或零件尺寸的名义值。
例如,平垫圈的公称尺寸是与之相配的螺栓的公称直径,而实际上该垫圈的孔径要大于这个公称尺寸。
(4)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用以确定结构大小或位置的尺寸。
基本尺寸又是确定尺寸公差的基数,它与公称尺寸的性质是不同的。
(5)参考尺寸是指在图样中不起指导生产和检验作用的尺寸。
它仅仅是为了便于看图方便而给出的参考性尺寸。
参考尺寸只有基本尺寸而不带公差,为了区别于其他未注公差的尺寸,标注时应加圆括号表示。
(6)重复尺寸是指某一要素的同一尺寸在图样中重复注出,或对机件的结构尺寸注成封闭的尺寸链,因其中一环由图样中的其他尺寸和存在的几何关系可以推算出来,此时又不加圆括号者,这都称为重复尺寸。
机件每一要素的尺寸一般都只能标注一次,不应重复出现,以避免尺寸之间产生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错误。
二、正确地选择尺寸基准要合理标注尺寸,必须恰当地选择尺寸基准,即尺寸基准的选择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并便于加工和测量。
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主要的轴线、中心线等都可作为基准。
图7-7 轴承座的尺寸基准1.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根据机器的结构和设计要求,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一些面、线、点,称为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加工制造、测量和检验等工艺要求所选定的一些面、线、点,称为工艺基准。
图7-7所示为轴承座。
轴承孔的高度是影响轴承座工作性能的功能尺寸,图中尺寸40±0.02以底面为基准,以保证轴承孔到底面的高度。
其他高度方向的尺寸,如10、12、58均以底面为基准。
在标注底板上两孔的定位尺寸时,长度方向应以底板的对称面为基准,以保证底板上两孔的对称关系,如俯视图中尺寸65。
其他长度方向的尺寸,如主视图中φ10、45、35,俯视图中90、8均以对称面为基准。
底面和对称面都是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准,是设计基准。
轴承座上方螺孔的深度尺寸,若以轴承底板的底面为基准标注,就不易测量。
应以凸台端面为基准标注尺寸6,这样,测量就较方便,故轴承座上方平面是工艺基准。
标注尺寸时,应尽量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使尺寸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工艺要求。
如图7-7中底面是设计基准,加工时又是工艺基准。
二者不能重合时,主要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
2.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且都有一个主要基准,即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
如图7-7中底面为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对称面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圆筒的后端面为宽度方向的主要基准。
为了便于加工和测量,通常还附加一些尺寸基准,称为辅助基准。
辅助基准必须有尺寸与主要基准相联系。
如图7-7中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底面,而轴承孔轴线与轴承座上方平面为辅助基准(工艺基准),40±0.02和58两个尺寸为辅助基准与主要基准之间的联系尺寸。
三、标注尺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功能尺寸应直接标注为保证设计的精度要求,功能尺寸应直接注出。
如图7-8中的装配图表明了零件凸块与凹槽之间的配合要求。
在零件图中应直接注出功能尺寸40 和40 ,以及11、12,能保证两零件的配合要求。
而右图中的尺寸,则需经计算得出,是不合理的。
图7-8 直接注出功能尺寸2.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图7-9为阶梯轴,在左图中,长度方向的尺寸a、b、c、d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因为封闭尺寸链中每个尺寸的尺寸精度,都将受链中其他各尺寸误差的影响(即b+c+d≠a),加工时很难保证总长尺寸a的尺寸精度。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挑选一个不重要的尺寸空出不注(称为开口环),以使尺寸误差累积在此处,如右图中的尺寸注法。
图7-9 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3.考虑加工方法、符合加工顺序为使不同工种的工人看图方便,应将零件上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尺寸,尽量分别注在图形的两边,如图7-10所示。
对同一工种的加工尺寸,要适当集中标注,以便于加工时查找,如图7-11所示。
图7-10 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尺寸注法图7-11 同工种加工的尺寸注法4.考虑测量方便孔深尺寸的标注,除了便于直接测量,也要便于调整刀具的进给量。
图7-12中错误注法图例中的孔深尺寸14、38的注法,则不便于用深度尺直接测量;右图中的尺寸5、5、29在加工时无法直接测量,套筒的外径需经计算才能得出。
图7-12 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5.长圆孔的尺寸注法机件上长圆形的孔或凸台,由于作用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尺寸注法。
一般情况下(如键槽、散热孔以及在薄板零件上冲出的加强肋等),采用第一种注法。
当长圆孔是装入螺栓时,中心距就是允许螺栓变动的距离,也是钻孔的定位尺寸,此时采用第二种注法。
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特殊注法,此时宽度“8”与半径“R4”不认为是重复尺寸,如图7-13所示。
图7-13 长圆孔尺寸的注法四、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零件上常见的销孔、锪平孔、沉孔、螺孔等结构,可参照表7-1标注尺寸。
它们的尺寸标注分为普通注法和旁注法两种形式,两种注法为同一结构的两种注写形式。
标注尺寸时,可根据图形情况及标尺寸的位置参照选用。
表7-1 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一、幾何公差1.定義:幾何公差係表示物體幾何型態之公差:包括形狀公差及位置公差,亦即一種幾何型態或其所在位置公差,係指一公差區域。
而該型態或其位置,必須界於此公差區域內。
2.應用準則(1)應用長度或角度公差有時無法達到管制某種幾何型態之目的,則需註明幾何公差,幾何公差與長度公差或角度公差相牴觸時應以幾何公差為準。
(2)某一幾何公差可能自然限制第二種幾何公差,若此兩種幾何公差區域相同時,則不必標註第二種幾何公差,若第二種幾何公差之公差區域較小時,則不可省略。
1.平行度公差限定時,同時亦限制該平面之真平度誤差。
2.垂直度公差限定時,同時亦限制該平面之真平度誤差。
3.對稱度公差限定時,同時亦限制真平度與平行度誤差。
4.同心度公差限定時,同時亦限制真直度與對稱度誤差。
3. 幾何公差符號4.標註例公差框格:公差標註在一個長方形框格內,此長方形框格分成兩隔或多格,框格內由左至右依順序填入下列各項●左起第一格內,填入幾何公差符號。
●第二格內,填入公差數值,若公差區域為圓形或圓柱,則應在此數值前加一"ψ"符號。
●如需標示基準,則填入代表該基準或多個基準之字母。
●如有與公差有關之註解,如"6孔"或"6x"可加註在框格上方在公差區域內,對形狀之指示,可寫在公差框格之附近或用一引線連接之本圓柱之表面須介於兩個同軸線而半徑差為上表面須介於與基準面平行且相距之間。
圍繞基準軸線C旋轉二、表面符號1.基本符號(標註時,數字及文字說明以朝上、朝左為原則)(1) 切削加工符號(2) 表面粗超度(3) 加工方法之代號(4) 基準長度(單位為mm,若基準長度為0.8則可省略不寫)(5) 刀痕方向符號(6) 加工裕度2.說明(1) 切削加工符號(2) 表面粗糙度工作物經過各種加工製造後,表面形成精粗不等的情形稱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單位為μm( 1 μm = 0.001 mm = 10-6 mm )◆粗糙度種類:(R a、R z、R max)●R a(中心線平均粗糙度):在表面輪廓曲線擷取某一測量長度(基準長度),將範圍內上下面相加除以基準長度即能得到。
●R z(十點平均粗糙度):基準長度內表面輪廓曲線之第三高峰與第三低谷的和稱之。
●R max(最大粗糙度):基準長度內表面輪廓曲線之最高峰與最低谷的和稱之。
中國國家標準(CNS)係採用中心線平均粗糙度,其粗糙度數字後不加a。
但若為十點平均粗糙度,則粗糙度數字後需加z;最大粗糙度,則粗糙度數字後需加s 三者關係:4R a = R z =R max◆表面粗度值●超光面(▽▽▽▽):加工表面光滑如鏡面(範圍 0.01a ~0.16a)●精切面(▽▽▽):幾乎福法以觸覺或視覺分辨加工表面稱之(範圍 0.25a ~1.6a)●細切面(▽▽):加工之表面用手觸摸似甚光滑,但仍能由視覺分辨其刀痕(範圍 2.0a ~6.3a)●粗切面(▽):表面可由視覺及觸覺分辨殘留之刀痕(範圍 8.0a ~25a)●光胚面(~):一般鑄造、鍛造、壓鑄、輥軋、氣焰、電弧切割等無血加工所得之表面(範圍 32a ~125a)◆粗糙度等級(在數字前加N,一共分為12級)(3)(4) 刀痕方向符號(5) 加工裕度(6) 基準長度●一般加工,未註明基準長者,採用0.8mm為主●超光面→0.08mm,0.25mm●精切面→0.8mm●細切面→2.5mm●粗切面→8mm,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