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要求背诵的文言文

合集下载

初三必学文言文古诗词

初三必学文言文古诗词

初三必学文言文古诗词初三是中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现代文,还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初三学生必学的文言文古诗词精选:1.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3.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欲饮,无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5.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6.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 《醉翁亭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 《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九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九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九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以下是一些九年级下册语文可能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1.古诗词:
o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
o关雎 - 《诗经》
o长恨歌(节选) - 白居易
o蜀道难(节选) - 李白
o琵琶行(节选) - 白居易
o雁门太守行 - 李贺
o锦瑟 - 李商隐
o醉花阴 - 李清照
o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o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2.文言文:
o《岳阳楼记》 - 范仲淹
o《醉翁亭记》 - 欧阳修
o《桃花源记》 - 陶渊明
o《曹刿论战》 - 《左传》
o《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o《出师表》(节选) - 诸葛亮
o《陋室铭》 - 刘禹锡
o《爱莲说》 - 周敦颐
o《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宋濂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学习内容应以学生所用的教材和教师的教学计划为准。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背诵,还要理解诗词和文言文的含义、背景和艺术特点,以提高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

初三古文必背篇目

初三古文必背篇目

初三古文必背篇目【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1.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篇一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2.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篇二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原文】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3.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篇三浣溪沙(清·纳兰性德)【原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

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

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

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4.初三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篇四十五从军征【原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有哪些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有:-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初三下语文古诗词必背和文言文

初三下语文古诗词必背和文言文

初三下语文古诗词必背和文言文初三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它们不仅在中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 古诗词部分1. 《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水调歌头》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 《滕王阁序》 -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 《望岳》 -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文言文部分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出师表》 -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4.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 《赤壁赋》 - 苏轼-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6. 《师说》 - 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7.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 《与朱元思书》 - 王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以上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需要背诵,更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初三要背的文言文

初三要背的文言文

初三文言文背诵篇目及解释一、《出师表》- 诸葛亮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董允之责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董允等,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第一段:先帝开创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困乏、物资短缺,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9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9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9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九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加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九年级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1.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木兰辞》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4.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5.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7.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8.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â)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ã)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和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举荐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中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死亡。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ãi)苟(gǒu)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bì)
患者何不为(wã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
为(wã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hū)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â)
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âi)宫室之美,妻妾之
奉,所识穷乏者得(dã)我与(yú)?乡(xiàng)为(wâi)身死而不受,
今为(wâi)宫室之美为(wãi)之;乡为(wâ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wâ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ã)我而为(wãi)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
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
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
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
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
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
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
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

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
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了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

没有礼貌的吆
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
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

(这
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得到它难道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
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
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施舍,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肯死
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天良。

《关雎》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â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â)之。

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
侣。

参差不齐的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ã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
在河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
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
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
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
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