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纯金属: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5)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6)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7)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之一,学习化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而在初中化学中,金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我们生活中很多物质都是由金属组成的。

在本文中,我将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类性质相似并具有一些特定性质的元素。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延展性和韧性,而且大多数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

此外,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丢失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金属还可以被归为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两种类型,活泼金属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在氧气中燃烧并放出热量,不活泼金属反应相对慢且不会自发燃烧。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金属化学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单质反应还是化合物生成,质量守恒定律都是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则。

3. 单质反应单质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形式,也是金属化学的基础。

当单一的金属与其他化合物或者可溶于水的盐酸等酸性物质反应时,将会产生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通常会释放出氢气,并形成一个新的金属离子和相应的氯化物离子或其他离子。

例如:铁和盐酸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二价铁离子。

Fe + 2HCl → FeCl2 + H24. 合成反应在合成反应中,两种或者更多的化学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物质。

在金属化学中最常见的合成反应是合成各种金属氧化物。

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铝,它们通常用于制作不锈钢、建筑材料和电路板等物品。

例如:合成氧化铜的反应2 Cu + O₂ → 2 CuO5. 双替反应在双替反应中,两个离子交换了它们的位置,形成了两个新的离子,它们通常是金属离子和两种化合物的离子。

在这种反应中,通常有两种化合物,一种是反应底物,另一种是反应的副产物。

这种反应在金属离子化学中很常见,可以用于提取金属,并且常用于制造玻璃和其他材料。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金属是化学中的一大类,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内容;同时也学习了几种常见的金属及其制备、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金属基本性质1、导电性金属中电子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并具有电子互换的能力,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例如,将导线用金属连接起来时可以传输电信号。

2、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因为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它们可以在其中流动,金属的温度变化对电子的运动并没有太大的抵抗,因此金属可以很好地把温度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3、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原子排列比较紧密,多为离子键或金属键,可以很容易地被外力变形而不破裂。

二、金属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内容1、排列顺序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的排列是按照电子云分布循环排列的,每个周期都由一种新的元素开始。

2、部位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包括两种,即主族金属和过渡金属。

主族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和下方,过渡金属位于两种元素之间的区域。

3、电子结构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中,价电子个数较少,易于失去或共享电子,形成阳离子或晶体的金属键。

因此,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活泼性、易氧化、还原性强等。

三、几种常见的金属及其制备、性质和用途1、铁制备:工业上主要是用高炉炼铁、电炉炼钢等方式制备。

性质:铁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上,铁与氧气反应制成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等化合物;铁也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用途: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制造钢铁、汽车、船舶、桥梁等。

在生活中,铁也是常用的烹饪锅、工具等材料。

2、铜制备:可通过电解法、水解法、沉淀法等方法制备。

性质:铜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和可塑性。

化学性质上,铜不容易被酸侵蚀,但在强氧化性环境中容易被氧化。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特性金属的特性
- 金属是一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金属通常是硬的、有光泽的、可延展的和可塑性的。

- 金属具有高熔点和高密度。

2. 金属元素的常见特点金属元素的常见特点
- 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电离化合物,具有离子晶体结构。

3. 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 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物体。

- 金属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进行热处理,改变其硬度和强度。

- 金属是电的良好导体,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设备和电线电缆制造。

-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作散热器和热交换器等热工设备。

- 金属常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工具、车辆和航空器等。

4.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
- 铁(Fe):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钢铁和各种机械设备。

- 铜(Cu):优良的导电材料,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子产品和管道制造。

- 铝(Al):轻量、耐腐蚀的金属,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和建筑材料。

- 锌(Zn):抗腐蚀性强,常用于镀层、合金和电池制造。

- 金(Au):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被用于珠宝和电子器件。

以上是初中化学《金属》的基本知识点。

详细了解每个金属的特点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梳理金属与非金属:化学中的两大类物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而金属与非金属是化学中的两大类物质。

金属和非金属在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导电性、热传导性、硬度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关于金属和非金属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典型性质的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 导电性:金属是导电体,能够输送电流。

这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它们能够在金属中自由移动。

2. 热传导性:金属具有很好的热传导性,可以迅速传递热能。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传递热能。

3. 可塑性和延展性:金属可以被锻打成各种形状,这是因为金属的金属键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4. 金属光泽:金属表面通常具有金属光泽,即金属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常见的金属包括铁、铜、铝、锌等。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建筑材料、电线、家具等。

二、非金属非金属是另一类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 导电性:大部分非金属是非导体,不能传导电流。

这是因为非金属中不存在自由电子。

2. 热传导性:非金属的热传导性较差,传热速度较慢。

3. 脆性:非金属通常是脆性的,无法被锻打成各种形状。

4. 非金属无光泽:非金属表面通常无光泽。

常见的非金属包括氧气、氮气、碳、硫等。

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空气、水、食盐等。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氧化反应在化学中非常重要。

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而非金属也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可以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 + 水→ 金属氢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非金属酸:非金属氧化物 + 水→ 酸这些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基础反应,也是理解金属与非金属性质的关键。

四、金属与非金属的离子化和共价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也可以形成化合物,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两种类型。

1. 金属和非金属的离子化合物:金属通常失去自己的电子从而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通常接受电子从而形成阴离子。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的性质
1. 密度:金属的密度较大,通常比非金属大。

2.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传导电流。

3. 导热性:金属能够快速传导热量。

4.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制成薄片或丝线。

5. 韧性:金属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受力下发生形变而不断裂。

6. 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

7. 反应性:金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性,可以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二、金属的用途
1. 金属材料: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中,例如建筑、汽车、机械等领域。

2. 电器与电子设备:金属用作导线与电子元件的材料,能够帮助电流传导与电子信号传输。

3. 装饰材料:一些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可以用于装饰建筑或制作珠宝首饰。

4. 食品包装:某些金属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防潮性能,适合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5. 药品与化妆品:金属可以作为医药和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具有特定的疗效或美容功效。

这些是初中化学中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 ★
【知识梳理】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 ①大多数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汞为液体;少数金属有颜色,如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 ②有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压成薄片。 ③能导电,可以用作电线、电缆。 ④能导热,可用于制造铁锅、铜火锅等 (2)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授课类型 T-金属 金属化学性质
C-专题训练
星级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及时段
★★
1. 金属 2. 金属化学性质 3. 完成练习题
★★★
学科教师:
T-能力提升 ★★★
T— 课堂同步
金属材料
【考纲说明】
金属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常 见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生铁和钢是重要的合金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 + CuSO4=Cu + FeSO4
2Al+3FeSO4=Al2(SO4)3 + 3Fe Cu+2AgNO3=Cu(NO3)2+2Ag
5
4、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例如 Mg 与 HCl 反应就比 Zn 剧烈,而 Zn 又比 Fe 剧烈(越活泼越易反应)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前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位于前面的金属和位于后面的多个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相差越远越先反应(相差越远越先种金属混合而成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复教案考点梳理]考点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是金属材料的一种,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历史上,金属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商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

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铝开始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铜、锌、铅等轻金属:钠、镁、铝等黑色金属:铁、锰、铬及其合金。

Fe、Mn、Cr(铬)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一些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此外,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检测一: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色泽、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韧性和熔点等。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为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能够弯曲,熔点较高。

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如铜为固体,金呈黄色,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

2、金属的用途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首饰、电线、电缆、炊具、金属薄片、金属丝、曲别针等。

钨被用于电灯泡里的钨丝,铁被用于制造最大的铁锤等。

3、金属的分类金属可以分为重金属、轻金属、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四类。

4、金属的发展史金属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到春秋时期的冶铁,再到战国时期的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考点梳理]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Fe、Mn、Cr(铬)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检测一:金属材料(包括和 )
1、金属的物理性质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是否美观、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
1.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
4.几种常见合金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

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
青铜:铜、锡的合金;
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考点6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考点7 金属与酸的反应
考点8 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考点9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考点10 金属活动性顺序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考点11 矿石
1. 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化合物性质较活泼,所以它们以
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2. 矿石: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3. 常见矿石名称与其主要成分:
考点1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仪器:铁架台(2个)、硬质玻璃管、单孔橡皮赛(2个)、酒精灯、试管、酒精喷灯、双孔橡皮赛、导气管。

(2)药品: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 (3)装置图:
(4)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 );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原因:);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
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原因:)。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6)化学方程式:3CO+Fe2O3==高温==2Fe+3CO2 2CO+O2==点燃===2CO2 Ca(OH)2+CO2=====CaCO3↓+H2O
(7)注意事项:要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

(8)尾气处理:因CO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2或收集备用。

考点14 工业炼铁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选择矿石条件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焦炭:作用:1.提供高温 C+O2==高温==CO2 2.提供CO CO2+C==高温==2CO
石灰石:作用除去SiO2 CaCO3==高温===CaO+CO2↑ CaO+SiO2==高温===CaSiO3
空气:作用
(3)主要设备:高炉
(4)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C+O2==点燃==CO2 CO2+C==高温==2CO3CO+Fe2O3==高温==2Fe+3CO2
CaCO3==高温===CaO+CO2↑ CaO+SiO2==高温===CaSiO3
注意: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C+O2==点燃==CO2
考点16 金属的锈蚀和保护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1.铁的锈蚀条件:有水和氧气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合金: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铁锈很疏松多孔易吸水,反而会加快铁的生锈,因而铁生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考点17 保护金属资源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