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实验报告书

合集下载

土工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报告土工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工工程是土壤力学和岩土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土壤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土工实验,探索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1. 确定土壤的颗粒组成和颗粒分布特征;2. 测定土壤的密度和含水率;3. 研究土壤的压缩特性和固结性质。

三、实验方法1. 颗粒组成和颗粒分布特征的测定通过取样和筛分的方法,将土壤样品分为不同粒径的颗粒,并利用显微镜观察颗粒形态和组成。

2. 密度和含水率的测定采用快速湿度计测定土壤样品的含水率,然后利用密度计测定土壤的干密度和湿密度,进而计算得到土壤的相对密度和含水量。

3. 压缩特性和固结性质的研究通过压缩试验,测定土壤的压缩性和固结性。

首先对土壤样品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得到贯入阻力曲线;然后进行固结试验,测定不同固结应力下土壤的压缩指数和固结指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颗粒组成和颗粒分布特征的测定结果显示,土壤样品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颗粒组成,颗粒分布较为均匀。

2. 密度和含水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的干密度为X g/cm³,湿密度为Y g/cm³,相对密度为Z%。

含水率为W%。

3. 压缩特性和固结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样品在不同固结应力下具有不同的压缩指数和固结指数。

通过绘制压缩曲线和固结曲线,可以得到土壤的压缩特性和固结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土工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样品的颗粒组成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颗粒组成,颗粒分布较为均匀。

2. 土壤样品的密度和含水率分别为X g/cm³和Y g/cm³,相对密度为Z%,含水率为W%。

3. 土壤样品在不同固结应力下具有不同的压缩指数和固结指数,通过压缩曲线和固结曲线可以得到土壤的压缩特性和固结性。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土工实验,深入研究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应用。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青海大学生产实习实质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在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这样的磨砺很重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土工试验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你解决烦恼。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范文篇一一、实习概况XX年5月27日开始了我们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核工业地质局下属单位青海工程勘察院。

在实习期间主要从事土工试验工作,在实习中受益良多。

一方面增进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实习目的通过定岗实习,我们可以更直接广泛的接触工作,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及工作环境,加深对工作及社会认识,增强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合到工作及社会中去。

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便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步入社会能尽快进入角色。

通过顶岗实习,以便使我们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也锻炼自己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

三、实验内容实验一、含水率试验第一节概述土体含水率(?)是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之一。

土体含水率高低与粘性土的强度和压缩具有密切的关系。

土体在各种状态下的含水率是计算其它物理性质指标、测量其它物理状态指标的最基本试验。

第二节试验原理土样含水率是指土样在105℃至110℃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烘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即:??m?ms?100%ms (1-1)式中:?——土样含水率(%);m——湿土质量,单位:克(g);ms——烘干土质量,单位:克(g)。

含水率试验的室内试验方法以烘干法为标准方法。

在野外,如条件不满足可依土的性质和工作条件选用如下试验方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适用于砂性土);实容积法(适用于粘性土);炒干法(适用于砾质土)。

含水率试验的上述方法在水中还会发生水解适用于无机土(有机质含量低于5%),对于有机质土和有机土,在温度较高时会发生分解,使测得的含水率偏高,从而造成试验误差。

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有机质土和有机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矿物的土,因这些矿物晶体中含结晶水,因此需采用65℃~70℃温度将土烘干至恒重,测量其含水率。

土工实验实习报告书

土工实验实习报告书

实习报告书实习单位:XXX土工实验室实习时间:2023年XX月XX日至2023年XX月XX日实习人员:XXX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工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对土工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结合,学校安排我在XXX土工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工实验室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土工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土工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土样采集、土样处理、土工试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1. 土样采集: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工程需求进行土样的采集。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土样的代表性、完整性和避免污染。

2. 土样处理:采集回来的土样需要进行处理,包括筛分、去除杂质、调整含水率等。

我学会了使用筛网、烘箱等设备进行土样处理。

3. 土工试验:在实验室,我参与了击实试验、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常见土工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我了解了试验设备的操作方法、试验步骤和数据记录方法。

4. 数据处理:试验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学会了使用Excel、Origin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试验结果。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土工实验室的工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土工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巩固。

同时,我还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做好准备。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土工实验实习,我对土工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土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目录1.引言2.实验目的3.实验方法4.实验步骤5.实验结果6.结论7.参考文献1. 引言土工检测是土力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壤的稳定性和可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土工检测实验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土工检测实验,研究土壤的力学特性,包括抗剪强度、压缩性等参数。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可承载能力。

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两种常见的土工检测方法。

剪切试验用于测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压缩试验用于测定土壤的压缩性。

4. 实验步骤4.1 剪切试验1.准备土壤样本:从现场采集土壤样本,并将其制成规定尺寸的圆柱形样本。

2.安装试验设备:将土壤样本放置在剪切试验设备中。

3.施加应力:逐渐增加剪切应力,记录下土壤样本的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

4.绘制剪应力-剪切变形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剪应力-剪切变形曲线。

4.2 压缩试验1.准备土壤样本:将土壤样本放入压实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制作成规定尺寸的圆柱形样本。

2.安装试验设备:将土壤样本放置在压缩试验设备中。

3.施加压力:逐渐增加压力,记录下土壤样本的压力和压缩变形。

4.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5. 实验结果根据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土壤的力学参数,如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可承载能力。

6. 结论本实验通过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了土壤的力学特性,并得到了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等参数。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土壤的稳定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可承载能力。

7.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土力学实验方法与应用. 土力学研究, 2010, 20(2): 45-52.[2] 王五, 赵六. 土工试验原理与方法. 土力学学报, 2012, 25(3): 68-75.。

土样制备实验报告(3篇)

土样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土样制备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试验对土样制备的要求,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土力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土样制备是土力学试验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土样制备的主要步骤包括:土样的采集、风干、碾散、过筛、匀土、分样和贮存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样(砾质土)、筛子(孔径分别为2mm、0.5mm、0.25mm)、电子秤、烧杯、搅拌棒、塑料袋等。

2. 实验仪器:土工试验台、击实仪、三轴仪、万能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土样的采集:根据试验要求,采集一定数量的土样。

2. 土样的风干:将采集的土样放置在通风处,使其自然风干。

3. 土样的碾散:将风干后的土样放入碾散机中,碾散至颗粒大小均匀。

4. 土样的过筛:将碾散后的土样过筛,去除大于2mm的颗粒。

5. 土样的匀土:将过筛后的土样搅拌均匀。

6. 土样的分样:根据试验要求,将土样分为若干份,每份重量相同。

7. 土样的贮存:将分好的土样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样的制备过程顺利,各项步骤按照要求完成。

2. 制备的土样颗粒大小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

3. 土样的含水率、密度等基本指标符合试验要求。

六、实验结论1. 土样制备是土力学试验的基础,其质量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2.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土样制备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土力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土样制备。

2. 注意土样的采集、风干、碾散、过筛等步骤的操作。

3. 保持土样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现象。

4. 贮存土样时,应注意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污染。

七、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试验对土样制备的要求,如击实试验、三轴试验等。

2. 研究土样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开发新型土样制备设备,提高土样制备的效率和质量。

八、实验总结本次土样制备实验,使我们对土力学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土工检测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工检测是土壤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适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土工检测实验,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测定土壤的颗粒分析曲线,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分布特征。

2. 测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评估土壤的塑性指数和流动性。

3. 测定土壤的压缩性,分析土壤的压缩特性和固结性。

4. 测定土壤的剪切强度,评估土壤的承载力和抗剪性能。

三、实验设备和试验方法1. 实验设备:颗粒分析仪、液限仪、塑限仪、压缩仪、剪切仪等。

2. 试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50123-2019《岩土工程实验方法标准》进行试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颗粒分析曲线通过颗粒分析仪对土壤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的百分比。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颗粒分析曲线,可以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分布特征。

例如,曲线的陡峭程度反映了土壤的均匀性,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土壤的粘性和流动性。

2. 液限和塑限液限和塑限是评估土壤塑性指数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液限是指土壤在一定条件下从塑性转化为液态的含水量,塑限是指土壤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转化为塑性的含水量。

通过液限仪和塑限仪的测试,可以得到土壤的液限和塑限值,并计算土壤的塑性指数和流动性指数。

3. 压缩性土壤的压缩性是指土壤在受到外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通过压缩仪的测试,可以得到土壤的压缩曲线和压缩参数,如压缩模量、预压力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土壤的固结性分析和工程设计中的沉降计算。

4. 剪切强度土壤的剪切强度是指土壤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

通过剪切仪的测试,可以得到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如剪切强度、摩擦角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土壤的承载力计算和工程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土工检测实验,我们得到了土壤的颗粒分析曲线、液限和塑限值、压缩曲线和剪切强度参数。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

不均匀系数Cu
10 检测结论:
土样定名及代号
试验条件 技术指标
曲率系数Cc
检测结果
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批准:
审核:
试验:
批准日期: 年


JB010101 结果判定
(专用章)
试验室名称: 施工单位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一)
报告编号: 委托单编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判定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日期
样品产地
序号
检测项目
1 天然状态物理指标
2
界限含水率
含水率(%) 密度(g/cm3)
液限WL(%) 塑限WP(%) 塑性指数
3
天然稠度
稠度
4
相对密度
比重
5
烧失量
烧失量(%)
6
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
最大干密度(g/cm3)
7
标准击实
最佳含水率(%)
承载比30次(%)
8
土的承载比(CBR)
膨胀量30次(%) 承载比50次(%) 膨胀量50次(%) 承径(mm)
小于该孔径质 量百分数(%)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土工实验报告书(n)

土工实验报告书(n)

攀枝花学院土工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组别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一土的物理性质实验
组别:姓名:实验日期:实验性质: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主要实验步骤:
四:实验记录及结果处理:1、含水率测定
2、密度测定
3、液、塑限联合测定
在双对数坐标上绘制h-w 关系曲线
下沉2mm 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p ω=
102030405060708090100
1
2
34567891020
30h (m m )
含水率(%)
=
下沉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l
实验二土的固结实验
组别:姓名:实验日期:实验性质: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主要实验步骤:
四:实验记录及结果处理:
含水率:密度:土粒比重:土样原始高度:初始孔隙比e0:
以压应力为横坐标,孔隙比为纵坐标绘制e-p 关系曲线
100
200
300400500600
0.0
0.20.40.6
0.8
1.0
e
P (kPa )
根据压缩系数a 1-2= ,判定土为 压缩性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密度试验2.1基本原理:土(体)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g/cm3或kg/m3,土的密度可分为天然密度(湿密度)和干密度两种。

2.2试验方法及适用范围⑴环刀法:一般适用于原状样中的细粒土,未受扰动的砂土,以及形状规则的土体。

⑵蜡封法:适用于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易碎裂的难以切割的土体。

⑶灌砂法,灌水法:用于对粗粒土密度的测试,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测试。

2.3 仪器设备⑴环刀法:环刀,天平,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⑵蜡封法:架盘天平(最大称量500克,感量0.01克),蜡,烧杯,细线,针,切土刀等⑶灌水法:台称(最大称量20千克,感量1克,最大称量50千克,感量5克),水平尺,铁铲,塑料薄膜,盛水桶,装土器具等2.4试验步骤(环刀法)⑴称量所使用环刀的质量和体积。

⑵取待测试的土样,整平其两端,在环刀内壁均匀地涂上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将环刀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⑶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向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露出环刀为止,将两端余土削平修平,并取剩余代表土样测定含水率。

⑷擦干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⑸计算ρ0 = m /v ρd = ρ0/(1+0.01w)⑹本试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应不大于0.03g/cm3,否则应重新测定,取两次的平均值作为该土样的密度值。

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环刀号:315 环刀质量:42.92g 环刀+土重:160.98g环刀体积60cm3 密度:(160.98g-42.92g)/60cm=1.97g /cm3环刀号:280 环刀质量:42.91g 环刀+土重:164.19g环刀体积60cm3密度:(164.19g-42.91g)/60cm=2.02g /cm3平均密度:(1.97+2.02)/2=1.995g/cm3指标应用:(1)密度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可用来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指标等。

(2) 用来计算土的自重应力。

(3) 用来计算地基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三比重试验(土颗粒)3.1 基本原理土颗粒的比重是指土颗粒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质量的比值。

它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3.2 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⑴.比重瓶法。

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5mm的土颗粒⑵.虹吸筒法。

适用于颗粒粒径大于5mm的土颗粒⑶.浮称法。

适用于颗粒粒径等于5mm的土颗粒3.3 仪器设备⑴.比重瓶法: 比重瓶(50,100)天平(最大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恒温水槽电炉温度计(0-50℃,最小刻度0.5)⑵.虹吸筒法:虹吸筒(含虹吸管和虹吸筒)天平(最大称量1000克,感量0.1克)量筒(大于50ml)⑶.浮称法:铁丝框盛水容器浮称天平(最大称量2000克,感量0.5克)3.4 试验步骤㈠比重瓶法①将比重瓶洗净,和待测土颗粒一起放入烘箱中烘干,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比重瓶的质量(空瓶)。

②称取烘干土样装入比重瓶内,称试样和瓶的总质量。

100 ml比重瓶装入约15克烘干土,50 ml比重瓶装入约10克烘干土③向比重瓶内注入半瓶纯水,摇动比重瓶,然后放在带有细砂的电炉上煮沸,粘性土,粉土沸腾时间不小于1小时,砂土沸腾时间不小于30分钟。

④将煮沸冷却的纯水注入已煮好的比重瓶内,要求将瓶塞插入后要有多余的水分能从瓶塞的毛细管中溢出。

然后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内,直至水温稳定为止。

当比重瓶中上部悬液澄清时,取出比重瓶,擦干瓶的外壁,称量比重瓶,水,和试样的总质量,并测定瓶内的水温。

⑤查表找出该水温下装满水的瓶的质量。

⑥计算:G s=m d/(m bw+m d-m bws)*G itG s: 土颗粒的比重m d:干土的质量(克)G it:某温度时纯水或中性液体的比重(可查表)m bw :注满水时瓶的质量(克)m bws:试验结束时比重瓶,土和水的总质量(克)实验数据及计算过程3.5 注意事项:①试样中所使用的纯水要煮沸以除去水中所含气体。

②如果土中含有盐分,要用中性液体代替纯水。

③比重瓶煮沸冷却后家纯水时要缓慢,插入瓶塞时也要缓慢。

④粗颗粒做比重时要先做饱和晾干,不能直接将烘干的土颗粒放入虹吸筒中。

3.6 指标应用:比重用于计算其它指标。

四.界限含水率试验4.1 基本原理:①试验中的界限划分。

将土具有最小强度时的含水率作为液体和塑性体之间的界限值,称为液限(W l),它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

当土中含水率继续减小,土就变成有脆性,区分塑性和脆性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W p),它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饱和粘性土逐步干燥,土体积逐渐减缩,当土体不再收缩时的含水率称为缩限(W S)。

②含水率(W)与液限(W l),塑限(W p)之间的关系:I p(塑性指数)= W l - W pI l(液性指数)=(W- W p)/ I p③工程上常根据塑性指数(I p)对细粒土进行分类,根据液性指数(I l)确定土的状态。

4.2 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①液塑限试验方法:光电(数显)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碟式液限仪法,塑限搓条法。

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细粒土。

②缩限试验方法:采用收缩皿法测定缩限。

该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4.3 仪器设备:①液限:光电(数显)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碟市仪,装土杯,调土刀,电子天平,铝盒,烘箱等②塑限:毛玻璃板,游标卡尺③缩限:收缩皿,天平,蜡,烧杯,细线,针,卡尺等4.4 试验步骤:㈠液限(光电联合测定法)①将待测的细粒土粉碎,过0.5 mm 细筛,取筛下土200克用纯水调制成膏状,静置过夜,以确保试样含水均匀。

②充分调匀试样,密实地将试样填入试样杯中(试样中不得有孔隙),并刮平试样杯表面。

③放试样杯于液限测定仪的平台上,在圆锥仪的锥尖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磁铁吸住圆锥仪。

④调节零点,使圆锥仪锥尖逐渐接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时表示锥尖仪接触试样表面,按下测试健,5秒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件试样不少于10克放入盒内测定含水率。

⑤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均匀,重复②- ④步骤,液塑限联合测定至少要测定3个不同的深度及对应的含水率,经验表明,圆锥入土深度在4-5mm,9-11mm,16-18mm时效果较好。

㈡塑限①取0.5 mm 筛下土100克,加纯水拌匀,湿润过夜。

②将制备好的试样房在手中,揉捏至不沾手,再捏扁,当出现裂缝时,表示其含水率接近塑限。

③将试样捏成椭圆形,放在毛玻璃板上用手掌滚搓,要均匀用力,土条不得有空心,土条长度不宜大于手掌宽带。

④当土条直径搓成3 mm 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表示试样的含水率已达到塑限含水率,取3-5克测定其含水率。

4.5 计算与制图:①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不再一条线上,应分别以最高含水率为起始点,分别引两条通过其余两点的直线,该二直线在下沉深度为2 mm 处查得的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2%,以此二含水率的平均值与最高含水率的点连线作为最终直线。

②在双坐标纸上查圆锥下沉17mm 10mm 2mm对应的含水率就是17mm液限10mm液限和塑限③液限塑限含水率的计算方法与天然含水率的计算方法一样。

实验数据及计算过程1.下沉深度1:5.0mm 铝盒号:278 铝盒质量:11.43g 铝盒+湿土重:24.66g 铝盒+干土重:21.82g 含水率:27.33%2.下沉深度2:7.4mm 铝盒号:145 铝盒质量:11.43g 铝盒+湿土重:23.56g 铝盒+干土重:20.87g 含水率:28.50% 3.下沉深度3:10.7mm 铝盒号:129 铝盒质量:11.39g铝盒+湿土重:26.39g 铝盒+干土重:22.78g 含水率:31.69% 制图及实验成果由图可知wp=22.5%17mm液限wl=35%10mm液限wl=30%Ip=wl-wp=35%-22.5%=12.5%IL=(w-wp)/Ip=(0.23145-0.225)/0.125=0.0516 所以该为粉质粘土,处于硬塑状态。

4.6指标应用:主要用于细粒土的定名分类,细粒土的状态划分,以及用来评价土的承载力。

五颗粒分析试验5.1 基本原理:①颗粒分析是测定土中粒组及各粒组干土质量占该土总质量百分数的方法,目的是通过分析借以了解颗粒大小分布情况,提供土的分类依据,判断土的过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②粒组划分:a: 漂石组(块石组)和卵石组(碎石组)统称巨粒组b: 砾石组(圆砾,角砾)和砂粒组统称粗粒组c: 粉粒,粘粒和胶粒统称细粒组5.2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颗粒分析方法的分类:①筛析法:用于粗粒组及其以上粒组的分析。

②物理分析法:用于细粒土的分析,包括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

试样中如果粗细颗粒兼有,那么就应该采用联合测定法。

即土中粗粒组以上的土颗粒用筛析法,细粒组的土颗粒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5.3 仪器设备:①粗筛:孔径分别是60mm 40mm 20mm 10mm5mm 2mm②细筛:孔径分别是2mm 0.1mm 0.5mm 0.25mm0.075mm③天平:最大称量5000克最小分度1克最大称量1000克最小分度0.1克最大称量200克最小分度0.01克④甲种比重计⑤量筒(容量1000ml 内径60mm )⑥搅拌器⑦温度计⑧秒表⑨烧杯(500ml) ⑩电炉5.4 试验步骤:㈠筛析法⑴根据颗粒粒径的大小确定称取试样的质量.最大试样粒径(mm)称取试样的质量(g)< 2 100-300<10 300-1000<20 1000-2000<40 2000-4000<60 4000②将试样通过2mm的粗筛,称取筛上和筛下的质量,当筛下的质小于总质量的10%时,不做细筛分析,筛上质量小于总质量的10%时,不做粗筛的分析。

③将筛上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中筛析。

细筛宜置于振筛机上振筛,振动时间宜10-15分钟,然后称取各级晒上土的质量,并填写到记录表中。

实践表明:筛前试样的总质量和筛后的总质量会有出入,以不大于1%为宜。

㈡含细粒土的砂土分析①按粒径大小称取试样的质量,然后置于盛水容器中充分搅拌,使试样中粗细颗粒完全分开。

②将试样悬液过2mm的筛,筛上烘干至恒重,然后按粗颗粒筛析要求进行分析。

筛下的悬液用带橡皮头的研杆研磨,再过0.075 mm 的细筛,并将筛上的试样烘干至恒重,再将烘干土过0.25mm 0.10 mm 的细筛。

并称重记录。

③当粒径小于0.075mm的质量大于总质量的10%时应作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的分析。

㈢密度计法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30克)干土倒入烧瓶中,注入200ml的纯水,浸泡过夜。

②将烧瓶置于铺有细砂的电炉上煮沸(砂土不少于30分钟,粘性土不少于一小时),冷却后将煮沸的悬液通过0.075mm的细筛移入1000ml的量筒中,筛上的土用橡皮头研散,再加水冲洗,筛上的部分烘干至恒重,过筛称重并记录,多次冲洗后量筒中的悬液不得超过1000ml的刻度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