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纯化的原理

共沸精馏纯化的原理共沸精馏纯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它基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调节操作条件使两个或多个共沸组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同时汽化和冷凝,从而实现对混合物的纯化和分离。
本文将详细介绍共沸精馏纯化的原理,并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1. 共沸精馏纯化原理概述共沸精馏纯化是一种基于液相平衡的技术,它利用不同组分在液相和气相中存在平衡时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共沸条件下,两个或多个具有相似物理性质但存在不同成分比例的组分将同时汽化和冷凝。
通过调节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可以使其中一个组分更易于汽化而另一个更易于冷凝,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成分的纯化。
2. 共沸精馏纯化原理详解2.1 沸点差异导致共沸共沸精馏纯化利用不同组分之间存在微小但关键的物理性质差异来实现分离。
这些差异通常体现在沸点上。
在共沸条件下,两个或多个组分的沸点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通过常规蒸馏等方法实现分离。
共沸精馏通过调节操作条件,使其中一个组分的汽化温度降低或冷凝温度升高,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组分的同时汽化和冷凝。
2.2 液相平衡和气相平衡共沸精馏纯化的基础是液相平衡和气相平衡。
液相平衡是指在液体中两个或多个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溶解度,使得它们可以均匀混合。
而气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气体状态下存在一定比例。
2.3 操作条件调节共沸精馏纯化中的关键是调节操作条件以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成分的纯化。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温度和压力。
通过调节操作压力可以改变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汽化温度,从而使其中一个成分更易于汽化而另一个更易于冷凝。
3. 共沸精馏纯化的优势3.1 高效纯化共沸精馏纯化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对混合物的纯化。
相比于传统蒸馏技术,共沸精馏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分离效率。
3.2 适用范围广共沸精馏纯化适用于各种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无论是液体混合物还是气体混合物,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共沸精馏都可以实现对目标成分的高效分离。
共沸精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共沸精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共沸精馏技术的概述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二、共沸精馏技术原理2.1 共沸精馏的定义2.2 共沸深度和共沸温度2.3 共沸精馏机理2.4 共沸精馏系统的组成三、共沸精馏技术的应用3.1 精细化工中的应用3.2 石油化工中的应用3.3 食品加工中的应用3.4 医药制品中的应用3.5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四、共沸精馏技术的优点和不足4.1 优点4.2 不足五、未来共沸精馏技术发展方向5.1 研究重点和方向5.2 技术发展趋势六、结论6.1 共沸精馏技术的应用前景6.2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工业的技术发展一直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共沸精馏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共沸精馏技术可以应用于精细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制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被称为现代化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共沸精馏技术有着传统精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可以降低气体流量,而且可以降低加热负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精馏效率。
同时,共沸精馏技术具有简单、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为化工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2 共沸精馏技术的概述共沸精馏技术是利用沸点相近或者共沸点的物质的挥发差异来实现从混合物中分离和提取纯化物的一种技术。
共沸精馏过程是在共沸温度下进行的,因此该温度是该混合物的独立常量。
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使挥发性成分分离出来,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共沸精馏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分离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优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产品的产量、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保护。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共沸精馏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成果。
国外发达国家在共沸精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有着比较高的成就,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共沸精馏技术的研究中处于前列。
共沸精馏技术

10
共沸精馏技术
1
一、共沸剂的特性
二、共沸剂的选择
三、共沸精馏流程 四、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比较
2
一、共沸剂的特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共沸物的形成对于采用精馏方法分离体混合物的条件 有很大的影响 • 共沸物可以使二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易挥 发的塔顶产品,也可以是难挥发的塔底产品,最好是 前者 • 多元系较二元系情况复杂的多
5
三、共沸精馏流程
(一)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的精馏 如果二组分能够形成非均相共沸物,那么不必另加 共沸剂便可实现二组分的完全分离。
6
X1
共沸物Xa
Xb
Xw
分离非均相共沸物的流程
7
其他:
分离有共沸剂的非均相共沸物 分离均相共沸物 塔顶产品为三元共沸物的分离 。。。
8
四、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比较
共同点: 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加入适量的质量分离剂,改变 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实现精 馏分离。 不同点: (1)共沸精馏中加入的共沸剂必须与原溶液中的一个或 几个组分形成共沸物,而萃取精馏中的溶剂无此限 制,共沸剂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 (2)共沸精馏中共沸剂以汽态离塔,消耗的潜热较多, 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基本不变化,因此共沸精馏的能 耗一般比萃取精馏大; (3)在同样压力下,共沸精馏的操作温度通常比萃取精 馏低,故共沸精馏更适用于分离热敏性物料; (4)共沸精馏可连续操作,也可间歇操作,萃取精馏一 般只能连续操作。
3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又称恒沸精馏。 分离原理:
称为共沸物、夹带剂,携带剂
在一些难以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的体系中加入一个 新的组分,共沸剂与待分离关键组分形成共沸物,而使 体系中的组分得到分离。
共沸精馏

3.2.2 共沸精馏
当 x1 1时,
互溶度很小 x2 1
P1s P1
1
1
2
1
E
P1s P2s
x2 x2
1
定性估算能否形成非均相共沸物
1
x1
x 11
2
(1
x1
)
2
(1
x1 )
计算恒沸 T , xi
P
③共沸剂用过量(T//点):
A H T H AT
塔顶产物(恒沸物D)量:
D T T B ( A H ) T B
DB
DB
塔底产物量(B//点) :
( A和B的混合物)
B T T D ( A H ) T D
BD
BD
反应; ⑤ 无腐蚀,无污染; ⑥ 价廉,易得。
NO.17 2020/3/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3.2.2 共沸精馏
具有共沸物系统的精馏过程与普通精馏不同, 表现在精馏产物不仅与塔的分离能力有关, 与全部进料总组成落在哪个浓度区域, 还与共沸剂加入量有关。
3.2.2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的基本原理与萃取精馏相同,不同点仅在于共 沸剂在影响原溶液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的同时,还与原溶 液的一个组分或数个组分形成共沸物。
共沸物是二元或三元恒沸物。 并且此恒沸物的沸点比原料中任一组分的沸点和原料 中原恒沸物的沸点都低得多, 此恒沸物成为恒沸精馏塔的塔顶产品而排出,使原料 液得以分离。
NO.12 2020/3/7
共沸精馏实验

实验一共沸精馏精馏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它是利用气-液两相的传质和传热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对于不同的分离对象,精馏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分离乙醇和水的二元物系,由于乙醇和水可以形成共沸物,而且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和乙醇的沸点温度极为相近,所以采用普通精馏方法只能得到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而无法得到无水乙醇。
为此,在乙醇-水系统中加入第三种物质,该物质被称为共沸剂。
共沸剂具有能和被分离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成最共沸物的特性。
在精馏过程中共沸剂将以共沸物的形式从塔顶蒸出,塔釜则得到无水乙醇。
这种方法就称作共沸精馏。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共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精馏设备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3.能够对精馏过程做全塔物料衡算。
4.学会使用阿贝折射仪分析液体组成。
二.实验原理乙醇—水系统加入共沸剂苯以后可以形成四种共沸物。
现将它们在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共沸组成列于表1。
为了便于比较,再将乙醇、水、苯三种纯物质常压下的沸点列于表2。
表1乙醇-水-苯三元共沸物性质共沸物(简记)共沸点℃共沸物组成,wt%乙醇水苯乙醇-水-苯(T) 64.85 18.5 7.4 74.1乙醇-苯(AB Z) 68.24 32.7 0.0 67.63苯-水(BW Z) 69.25 0.0 8.83 91.17乙醇-水(AW Z) 78.15 95.57 4.43 0.0表2乙醇、水、苯的常压沸点物质名称(简记) 乙醇(A) 水(B) 苯(B)沸点温度,℃78.3 100.0 80.2 从表1和表2列出的沸点看,出乙醇—水二元共沸物的共沸点与乙醇沸点相近之外,其余三种共沸物的广泛的与乙醇沸点均有10℃左右的温度差。
因此,可以设法使水和苯以共沸物的方式从塔顶分离出来,塔釜则得到无水乙醇。
整个精馏过程可以用图6-1来说明。
图1-1共沸精馏原理图图中A、B、W分别为乙醇、苯和水的英文字头;ABZ、AWZ、BWZ代表三个二元共沸物。
什么是恒沸精馏(共沸精馏)

一、什么是恒沸精馏(共沸精馏)在被分离的物系中加入共沸剂(或者称共沸组分),该共沸剂必须能和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具有最低沸点的恒沸物,以至于使需要分离的集中物质间的沸点差(或相对挥发度)增大。
在精馏时,共沸组分能以恒沸物的形式从精馏塔顶蒸出,工业上把这种操作称为恒沸精馏。
下面以制取无水酒精为例,说明恒沸精馏的过程,水和酒精能形成具有恒沸点的混合物,所以用普通的精馏方法不能获得纯度超过96%(体积)的乙醇,若在酒精和水的溶液中加入共沸组分-苯,则可构成各种恒沸混合物,但以酒精、苯和水所组成的三组分恒沸混合物的沸点为最低(64.84℃)。
当精馏温度在64.85℃时,酒精、苯和水的三元混合物首先被蒸出;温度升至68.25℃时,蒸出的是酒精与苯的二元恒沸混合物;随着温度继续上升,苯与水的二元恒沸混合物和酒精与水的二元恒沸混合物也先后蒸出,这些恒沸物把水从塔顶带出,在塔釜可以获得无水酒精。
工业上广泛地用于生产无水酒精的方法,就是根据此原理。
恒沸精馏的过程中,所加入的共沸组分必须从塔顶蒸出,而后冷凝分离,循环使用。
因而恒沸精馏消耗的能量(包括汽化共沸剂的热量和输送物料的电能)较多。
二、什么是萃取精馏?在被分离的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剂的存在能使被分离混合物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增大。
精馏时,其在各板上基本保持恒定的浓度,而且从精馏塔的塔釜排出,这样的操作称为萃取精馏。
例如,从烃类裂解气的碳四馏分费力丁二烯时,由于碳四馏分的各组分间沸点相近及相对挥发度相近的特点,而且丁二烯与正丁烷还能形成共沸物,采用普通的精馏方法是难以将丁二烯与其它组分加以分离的。
如果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在碳四馏分中加入乙腈做萃取剂,则可增大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使得用精馏的方法能将沸点相近的丁二烯、丁烷和丁烯分离。
碳四馏分经过脱碳三、和碳五馏分后,进入丁二烯萃取剂精馏塔,在萃取剂乙腈的存在下,使丁二烯(包括少量的炔烯)、乙腈与其它组分分开,从塔釜采出并进入解析塔,在此塔中,丁二烯、炔烯从乙腈中解析出来,萃取剂循环使用。
共沸精馏分离正丁醇—水体系的方法

共沸精馏分离正丁醇—水体系的方法
共沸精馏是一种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实现液体分离的方法。
在正丁醇—水体系中,正丁醇和水有相似的沸点,因此通过常规的精馏方法很难将它们完全分离。
为了实现共沸精馏分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添加助剂:可以添加一些物质作为助剂,帮助正丁醇和水更好地分离。
常用的助剂有苯、二甲苯等。
助剂的添加可以改变体系的相互作用力,使得两种液体的沸点差距增大,从而更容易进行分离。
2. 真空蒸馏:通过降低系统的压力,可以降低正丁醇和水的沸点,从而利用沸点差来进行分离。
真空蒸馏需要使用专门的真空设备,将体系中的压力降低到较低的水平,使得沸点降低,从而能够快速分离出正丁醇和水。
3. 添加分离剂:可以先添加一种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溶剂,将正丁醇或水溶解在其中,然后通过改变溶剂的性质来实现分离。
例如,在正丁醇—水体系中,可以先添加一些醋酸乙酯或乙醇作为分离剂,然后改变溶剂的挥发性,从而将正丁醇和水分离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共沸精馏只能实现两种液体之间的部分分离,不能完全分离。
如果需要更高纯度的正丁醇或水,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的分离方法,如萃取、结晶等。
共沸精馏——精选推荐

共沸精馏化⼯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共沸精馏实验⼈员:xxx 同组⼈:xxx实验地点:天⼤化⼯技术实验中⼼ 624 室实验时间:2013年5⽉4⽇班级/学号: 11级求是化⼯2 班14组学号xxx实验成绩:实验⼆共沸精馏⼀、实验⽬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共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精馏设备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法。
3.能够对精馏过程做全塔物料衡算。
4.学会使⽤⽓相⾊谱分析⽓、液两相组成。
⼆、实验原理1.实验仪器和药品:电⼦天平,分液漏⽃,玻璃塔,烧瓶等。
2号⽓相⾊谱仪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载⽓1柱前压:0.075MPa 讯号衰减:6载⽓2柱前压:0.075MPa 进样量:0.4µl桥电流: 100mA柱箱温度: 145℃⽓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10℃实验试剂:⼄醇(化学纯),含量95%;苯(分析纯),含量:99.5%。
2.共沸精馏原理:当待分离的两个组分为共沸溶液体系或它们的挥发度⾮常接近时,采⽤普通精馏⽅法难以达到分离⽬的或所需要的理论板数⾮常多,且回流⽐亦较⼤,使设备费⽤和操作费⽤过⼤⽽不经济,此时可采⽤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是向共沸溶液中加⼊第三组分,使该组分能与原有溶液中的⼀个或多个组分形成共沸物,且这种新共沸物的挥发度显著地⾼于或低于原有各组分的挥发度,则新共沸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与原料液组成不同,可采⽤普通精馏⽅法予以分离。
共沸精馏有以下特点:(1)共沸精馏所⽤的共沸剂必须与待分离组分的⼀个或两个形成共沸物,因此可供选择的共沸剂有限。
(2)共沸精馏的共沸剂⼤都从塔顶蒸出,消耗热能较⼤,只有当共沸物中共沸剂的含量甚少,与共沸剂形成共沸物的组分在原料中含量也少时,共沸精馏的操作才⽐较经济。
(3)共沸精馏即可⽤于连续操作也可⽤于间歇操作。
(4) 在同样压⼒下操作,共沸精馏的操作温度较低,⽐其它精馏更适于分离热敏性物料。
3.共沸剂的选择:共沸剂的选择对共沸精馏分离过程的效果影响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共沸剂与原溶剂中二个组分分别形成两个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3)共沸剂与原溶剂中二个组分形成一个三元正偏差共沸物,其沸 点比任何二元共沸物沸点都低,一般要求低10℃以上,且组分不 同,若非均相更好。
二、共沸剂的选择
1.共沸剂选择原则
(2)分离共沸物 1)生成一个二组分正偏差共沸物,其沸点比原共沸物低; 且组成不同于原共沸物。 2)生成一个三组分正偏差共沸物,其沸点比原共沸物低,
共沸进料 丁 醇 塔
直接蒸汽
水 塔
正丁醇
水
图3-33 分离非均相共沸物的流程
20
四、共沸精馏的计算
共沸物精馏体系非理想性强、组分多、变
量多,不宜使用简捷法,而严格计算也变得 非常复杂。
21
五、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比较
共同点: 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加入适量的质量分离剂,改变组分之
间的相互作用,增大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实现精馏分离。
3.2.2 共沸精馏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二、共沸剂的选择 三、共沸精馏流程 四、共沸精馏的计算 五、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比较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1、名词解释
1)共沸物:指在一定压力下,沸腾温度、生成的汽相 组成和液相组成不变的的一类溶液。 2)正偏差共沸物:如溶液的蒸汽压相比理想溶液发生正 偏差,即形成正偏差共沸物(最低共沸物)。 3)负偏差共沸物:如溶液的蒸汽压相比理想溶液发生负 偏差,即形成负偏差共沸物(最高共沸物)。
2)平衡计算 除考虑汽液平衡外,还要考虑液液平衡。 计算方程:
1I x1I 1II x1II
校核方程:
s I 1 1 I 1
I II 2 (1 x1 ) I 2 (1 x1 ) II
P P x P (1 x1 )
s 2 I 2
I
计算方法:(已知求 的方程和P的方程) (355, 56) 1 11 (357) 设T x1,x1 P计 P计 P 结束 已知 e
未知数:T、P、x1、x2 四个。 已知任一未知数,解3 个方程,求出所有未知 数。
二 、共沸剂的选择
1.共沸剂选择原则
根据不同分离对象及目的选择共沸剂,共沸精馏通常用
于从沸点相近的组分或共沸物中分离一个或多个组分。
(1)分离沸点相近的组分
1)共沸剂与原溶剂中一个组分形成一个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操作的双塔流程,可实现二元共沸物完全分离。 例:分离甲乙酮—水
相图:
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常压:xMEK=0.65 0.7MPa:xMEK=0.5
工艺流程图:
共沸物xMEK=0.65 共沸物xMEK=0. 5
0.7MPa
101.3kPa
MEK+水 xMEK<0.65
1 常 压
2 加 压
MEK
17
水
三、共沸精馏流程
式中:x1, D1 x1, D2 小,D(循环量)大,操作费 用高。 2
应用:甲乙酮-水;四氢呋喃-水;甲醇-甲乙酮;甲醇-丙酮
(二)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的精馏
如果二组分能够形成非均相共沸物,那么不必另加共沸
剂便可实现二组分的完全分离。 例:分离正丁醇(1)—水(2)
醇、水 二元共沸物
油相 水相
3.2.2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的基本原理与萃取精馏相同,不同点仅在于共 沸剂在影响原溶液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的同时,还与原溶 液的一个组分或数个组分形成共沸物。
共沸物是二元或三元恒沸物。
并且此恒沸物的沸点比原料中任一组分的沸点和原料 中原恒沸物的沸点都低得多,
此恒沸物成为恒沸精馏塔的塔顶产品而排出,使原料 液得以分离。
非理想溶液:
s s K1 1P / P P 1 1 1 12 K 2 2 P2s / P 2 P2s
共沸点处:
12 1
1 P1s 1 P2s 1 或 s ——计算方程 即: s 2 P2 2 P1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已知 x、T、P 任一个参数,求另外二个还需要一个关系式。
且组成不同于原共沸物。
二、共沸剂的选择
2.共沸剂的条件
(1) 显著影响关键组分的汽液平衡;
(2) 共沸剂容易分离和回收;
(3) 用量少,气化潜热低; (4) 与进料组分互溶,不生成两相,不与进料中组分起化学反应; (5) 无腐蚀,无污染; (6) 价廉,易得。
三、共沸精馏流程
(一)双压精馏
如果压力变化明显影响共沸组成,则采用两不同压力
若相互溶度很小:
当 x 1 时,
x2 1
1
s P 1 P 1
1 1
2 1
s P x 2 E 1s 1 P2 x2
定性估算能否形成非均相共沸物
若E<1,则形成非均相共沸物。
PiS相差越小,相互溶解度越小,则易形成共沸物。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比较: P计 P ≤ e, 否则重设 T。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2)二元非均相共沸物 1) 特征:两个液相,二元三相共存。
在恒温下,两液相蒸汽压大于纯组分的蒸汽压,且蒸汽组
成介于两个液相组成之间——非均相共沸物——实用。
当系统压力不高时,汽相可视为理想气体。液相视为 非理想溶液:
S S P 1x1P x P 1 2 2 2
① 已知总压P,如何求共沸组成x和共沸温度T 1)假定T; 2)计算P1S和P2S;
3)由1=f(x1,T,P)、2=f(x2,T,P)和1/2= P1S/P1S计算x1;
4)代入:
P P x P (1 x1 ) ——校核方程
物料衡算:二个塔作一个整体
F W1 W2 Fz1 W1 x1,w W2 x1,w 1 2 ( 3 61)
将W1 F W2代入: F ( z1 x1,W ) 1 W2 x1,W x1,W (6 64)
2 1
图3-31 双压精馏流程
三、共沸精馏流程
No
Yes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3. 三元系 1)多元共沸物的特征
多元共沸物汽液相组成相等点并不一定对应
于恒压下T—x 图上的极值点或恒温下P—x 图 上的极值点。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2)三元均相共沸组成的计算
共沸时: 12 13 23 1 3 P1S P1S 1 有: 13 S 1 S (3 — 58) (1) 1 P3 P3 3 3 P2S P2S 2 23 S 1 S (3 — 59) (2) 2 P3 P3 3 S S S P P1 1 x1 P2 2 x 2 P3 3 x 3 (3 — 60) (3)
对2塔物料衡算: D1 D2 W2 D1 x1, D D2 x1, D W2 x1,w 1 2 2 W2 ( x1,W x1, D ) 2 1 解出:D2 x1, D x 2, D
1 2
将( 3 64)代入: 图3-31 双压精馏流程 z1 x1,W1 x1,W2 x1, D1 D2 F [ ][ ] (3 67) x1,W2 x1,W1 x1, D1 x1, D2
不同点:
1.消耗的热量
共沸精馏的共沸剂由塔顶蒸出——消耗的热量多; 萃取精馏的共沸剂由塔釜排出——消耗的热量少。
若原料液中轻组分的含量较少,共沸精馏消耗的热量也可能 不大于萃取精馏
2.操作
共沸精馏因共沸组成的限制,操作条件比较苛刻,但可用于 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
萃取精馏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其过程参数,比较灵活,适 用于连续操作 。
s 1 1 1 s 2 2
5)如上式成立,则结束计算,如不成立,则假定新的T,
继续试差计算。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② 已知共沸组成x ,求:P、t i S P 计算 解出 1 2 由x i ( S ) t 2 P1 由t PiS P
不用试 差呀!
③ 已知t时形成共沸物,求:P、x S P 1 解出 计算 2 由t ( ) x i S 2 P1
i P
例3—6 已知P=86.659kPa,求共沸时x、T。
ln i f( 1 x) 给出: S ln Pi f( 2 T) S P 1 1 解出 计算 o 2 解:设t 55 C ( ) ln xi S 2 2 P
1
判断: 0 xi 1 No:无解 Yes:由 xi i P计
PP 1P 2 P ( P )
s 1 s 2
P P 1 P 2
s 1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P1 P1s 1 x1
P2 P2s 2 x2
液相Ⅰ——组分1为主,液相Ⅱ——组分2 为主
代入上式:
S I I P (1 x 1 1 1 ) 1 S II II P2 x2 2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2. 二元系
对于二元共沸物,混合物的蒸汽压-组成曲线上之极
值点相当于汽、液平衡相的组成相等。
在恒沸点处:
yi xi (i 1,2,3)
多组分:
12 13 23 1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1)二元均相共沸物 当系统压力不高时,汽相可视为理想气体。液相视为
5.塔板效率
萃取精馏因加入大量的萃取剂,塔内液相流量远大于气相, 因而气液接触较差,导致塔板效率降低(约为普通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