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学习资料答案)发各部门
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检测试卷(附答案及解析)

五月下旬中学教育学知识点检测试卷(附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的过程。
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参考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2、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A、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参考答案】:B【解析】:诊断性测验是指在教学活动的一定阶段,如学年、学期或教学某一课程章节之初进行的测验,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准备状况,使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差异心中有数,以便于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和恰当处理教学内容。
3、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凋的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参考答案】:B【解析】: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是遗传决定论。
4、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
A、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B、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参考答案】:B【解析】: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A、2~3人为宜B、5~8人为宜C、10人以上为宜D、20人以上为宜【参考答案】:B【解析】:在教学中,一般较为常见的是小组讨论,有研究表明,讨论一般以5~8人最为理想,超过这个数目,平均每个人的发言次数和内容就会相对减少,进而降低组员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6、下列不属于组成班级的规章制度的部分是()A、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B、由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C、由用人单位、学生家长讨论制定的学生管理的制度D、由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参考答案】:C7、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教育资料】《故都的秋》自我检测(带答案)学习专用

《故都的秋》自我检测(带答案)《故都的秋》自我检测(带答案)?一、基础知识(22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9分)混沌( )潭柘寺( )驯鸽( )落蕊( )平仄 ( )椭圆( )颓废( )普陀山( )一椽破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姿态赏玩即使黄城人海B、细腻清闲啼唱尘沙灰土C、田圆深沉严厉不能自已D、蓑弱悠闲陶然回味不永3.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3分)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
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4..为下列各句选填正确的词语。
(4分)(1)A融化 B熔化①他把自己整个都___________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喜怒。
②科学实验证明固体的铁在l,530℃以上就会___________成液体。
(2)A悠远 B幽远①此诗的意境__________,传递出了诗人对漓江山水的热爱。
②我们的思绪随着诗人优美的语言回到了____________的童年。
5.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检测学习资料(答案)发各部门(1)

一、是非判断题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粉尘浓度是用每体积空气中的粉尘体积来表示的。
(×)2.冲击式吸收管在采集气溶胶态样品时,应采用0.5—2.0L/min采样流量;在采集气态或蒸气态样品时,则应采用3.0L/min采样流量。
(×)3.定点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工人个人在接触有害物质期间的总接触量,但不能反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接触量。
(×)4.用皂膜流量计校正流量计,用抽气动力-缓冲瓶-被校流量计-开口压力计-皂膜流量计连接方式是正确的。
(√)5.空气浓度检测时,选择个体采样对象的原则具有随机性。
(×)6.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时间越短,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小。
(×)7.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当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分钟时,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
(×)8. 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时,要求分析天平的感量为0.1mg或0.01mg。
(×)9.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时,需要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10. 噪声作业指的是,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5dB(A)的作业。
(×)二、填空题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2.标准采样体积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3. 气溶胶态化学物质常用的采样方法有滤料采样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和多孔玻板吸收板法。
4.呼吸带是指距离人的鼻孔 30cm所包含的空气带。
5.大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分别是气态、蒸汽和气溶胶。
6.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7.采样时机应选择一年中空气中待测物浓度最高的月份的工作日,并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检测。
重点寄生虫病监测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重点寄生虫病监测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答案参考答案附后1.下列那种寄生虫病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A.肝吸虫病B.黑热病C.血吸虫病D.丝虫病2.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中要求,对肝吸虫病流动监测,需要各省每年抽取百分之多少的县区进行监测?()A.25-30%B.10-15%C.0.25D.0.33.根据《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技术方案》要求,疟疾跨边境传播风险地区人员监测要加强多部门合作,及时掌握外来人群流动的信息,加强对离边境线几公里范围内的临时工地、营地等活动人员的疟疾监测?()A.2公里B.4公里C.3公里D.1公里4.目前全国包虫病监测工作在所有包虫病流行县内开展,工作内容随流行县分类不同而有差异,流行县分类指标是什么?()A.人群患病率B.以上两者都是C.家畜感染率D.犬感染率5.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20版)》,血吸虫病监测县分为几类?()A.6类B.4类C.5类D.3类6.全国包虫病监测方案(2020年版)中要求开展以下哪些方面的包虫病监测工作?()A.小学生监测B.终末宿主监测C.流行区居民监测D.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E.中间宿主监测7.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20版)》,下列对于病例监测部分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对于急性和慢性确诊血吸虫病病例,需要在24小时内启动疫点调查,7日内完成调查处置。
B.新发现的晚期血吸虫病、境外输入血吸虫病、血防机构发现血清抗体阳性者要在7天内完成病原学检测。
C.血吸虫病为单病例预警病种,县级疾控机构需要在核实预警信息2小时内报告反馈结果。
D.需要在确诊病例报告后的7日内完成个案流调。
E.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发现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后,要在2个小时内报告给县级卫生行政部门8.至2024年6月底,下列哪种寄生虫病有正式的监测方案指导监测工作的开展?()A.疟疾B.血吸虫病C.弓形虫病D.包虫病E.土食源性寄生虫病9.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20版)》,下列哪些是血吸虫病风险监测重点选择的环境?()A.大规模人群迁徙或流动可能导致血吸虫病疫情的区域B.大型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引起环境变化的区域C.钉螺面积与密度回升的区域或人与畜血吸虫感染率较高的地区D.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环境变化的区域E.上一年的新发有螺环境、有感染性钉螺的环境10.根据《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技术方案》,以下关于疟疾媒介监测工作的要求哪些是正确的?()A.海南省需开展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抗性监测工作。
射线检测复习题(第1章含答案)学习资料

射线检测复习题(第1章含答案)学习资料射线检测复习题(第1章含答案)射线检测复习题(含参考答案)第1章一.是非题1.当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改变时,它就会变为另一种元素。
(×)2.当一个原子增加一个质子时,仍可保持元素的种类不变。
(×)3.不稳定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始终要辐射γ射线。
(×)4.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能量变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放射源的比活度越大,其半衰期就越短。
(×)6.射线能量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例如γ射线比X射线传播快。
(×)7.γ射线或X射线强度越高,其能量就越大。
(×)8.当X射线经过2个半价层后,其能量仅仅剩下最初的1/4。
(×)9.连续X射线是高速电子同靶原子的轨道电子相碰撞的结果。
(×)10.X射线的波长与管电压有关。
(√)11.X射线机产生X射线的效率比较高,大约有95%的电能转化为X射线的能量。
(×)12.同能量的γ射线和X射线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13.X射线的强度不仅取决于X射线机的管电流而且还取决于X射线机的管电压。
(√)14.光电效应中光子被完全吸收,而康普顿效应中光子未被完全吸收。
(√)15.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
(√)16.连续X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弱,线质不变。
(×)17.连续X射线的能量与管电压有关,与管电流无关。
(√)18.γ射线与X射线的基本区别是后者具有高能量,可以穿透较厚物质。
(×)19.在管电压、管电流不变的前提下,将X射线的靶材料由钼改为钨,所发生的射线强度会增大。
(√)20.连续X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弱,平均波长变短。
(√)二.选择题1.质子和中子的区别是中子没有( A )A.电荷B.质量C.自旋 D半衰期2.当几种粒子和射线通过空气时,其电离效应最高的是( A )A.α粒子B.β粒子C.中子D.X和γ粒子3.在射线探伤中应用最多的三种射线是( A )A.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B. 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C. X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D. X射线, γ射线和α射线4.X射线, γ射线和α粒子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 D )A.均质粒子辐射B.电磁辐射C.微波辐射D.电离辐射5.通常所说的200kVX射线指( A )A.最大能量为0.2MeV的白色X射线B.平均能量为0.2MeV的连续射线C.能量为0.2MeV的单色射线D.有效能量为0.2MeV的连续射线6.在一般的工业探伤中,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产生的二个效应是( B )A.光电效应和电子对效应;B.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C.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效应;D. 康普顿散射和电离;7.当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光子将部分能量用于逐出轨道电子,且剩余的能量变为电子的动能,这就是( B )A. 康普顿散射B. 光电效应C. 电子对效应D. 电离8.光电效应的特征是( A )?A.产生光电子B.发射标识x射线C.发射二次电子D.以上都是9.射线通过物质时的衰减取决于( A )A. 物质的原子序数、密度和厚度;B. 物质的扬氏模量C. 物质的泊松比D. 物质的晶粒度10.连续X射线穿透厚工件时,有何特点?( C )A第二半价层小于第一半价层; B 第二半价层等于第一半价层C.第二半价层大于第一半价层;D.第二半价层与第一半价层关系不确定.11.X射线的穿透能力取决于( B )A.毫安B.千伏C.曝光时间 C.焦点尺寸12.当施加于X射线管两端的电压不变,管电流增加时,则( B )A.产生的X射线波长不变,强度不变.B 产生的X射线波长不变,强度增加。
2024年疾控大学习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答案

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与防控2024年疾控大学习答案参考答案附后1.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患病率B.续发率C.发病率D.期间患病率2.空气传播指一些直径小于的病原体可漂浮在空气中,在易感者吸入了含病原体的空气时发生感染:A.10μmB.15μmC.5μmD.1μm3.在自然状况下,某地数十年已无某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一旦再次传入,其发病表现为:A.婴幼儿发病率高B.发病的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别C.职业人群发病率高D.老年人发病率高4.接触疑似流感、百日咳等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如未佩戴口罩,为了有效预防感染,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的社交距离应为几米?A.至少1.0米B.至少2.5米C.无所谓D.至少0.5米5.下列对流行性感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应减少或暂停大型集会B.流行性感冒患者治愈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C.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D.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6.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A.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B.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C.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D.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7.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A.细菌B.衣原体C.支原体D.所有选项都对E.病毒8.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不包括()A.肺洗液B.咽拭子、鼻拭子C.肺组织标本D.气管吸取物9.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经呼吸道传播的是:A.百日咳、结核、流行性感冒B.伤寒、百日咳、流行性感冒C.百日咳、霍乱、结核D.流行性感冒、风疹、甲型肝炎10.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包括哪些?(9分)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甲型H1N1流感C.麻疹D.水痘E.鼠疫11.流感患者的肺炎病因,既包括流感病毒本身,也可能是继发细A.正确B.错误12.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差异大,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A.正确B.错误13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由H2N2亚型引起,20-50岁成人罹患率和死亡率高。
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

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1.单选题(10分)国家开放大学的校训是()?A.敬学广惠、有教无类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C.自强、弘毅、求是、拓新D.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确答案:A2.单选题(10分)国家开放大学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哪年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A.1978年B.2000年C.2012年D.2013年正确答案:C3.单选题(10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的网址是(A)?正确答案:A4.单选题(10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对应的官方移动应用APP是()?A.国开终身教育B.国开同学C..i国开D.学在国开正确答案:C5.多选题(10分)国家开放大学要建设成为怎样的平台?()A.终身教育的主要平台B.在线教育的主要平台C..灵活教育的平台D.对外合作的平台正确答案:ABCD6.多选题(10分)开放教育学习资源有哪些类型()?A.纸质教材B.音视频学习资源C.网络课程D.全媒体数字教材E.学习资源包F.五分钟课程正确答案:ABCDEF7.多选题(10分)国家开放大学的教育类型有()?A.学历教育B.自学考试C.成人高考D.非学历教育正确答案:AD8.判断题(10分)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判断题(10分)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判断题(10分)为提高部队士官素质,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了八一学院、总参学院、空军学院、军盾学院,实现了士官学生“不出军营上大学”的梦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形考任务二1.国家开放大学专科专业最低修业年限是()?A.2年B.2.5年C.3年D.4年正确答案:B2.国家开放大学1个学分对应多少学时()?A.16B.17C.18D.20正确答案:C3.以下关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位授予,说法不正确的是()。
农学:植物检疫学习资料

农学:植物检疫学习资料1、问答(江南博哥)疫区内的植物、植物产品如何处理?解析:疫区内的植物、植物产品,只限在疫区内种植、使用,禁止运出疫区;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运出疫区的,必须事先征得所在地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批准,调出省外的,应经农业部批准。
2、单选关于疫情调查和采取消灭措施所需的紧急防治费和补助费,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由国务院农、林主管部门承担B、由疫情发生地人民政府承担C、由造成疫情的单位或个人承担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每年的植物保护费、森林保护费中安排,特大疫情的防治费,国家酌情给予补助。
答案:D3、名称检疫处理解析: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有害生物的法定程序。
4、问答植物检疫与一般人有关系吗?解析:有关系。
在自然界中,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他们自身不能远距离传播扩散,但人类活动为这些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旅游、商务往来、走亲访友、物品运输、邮寄等都可能携带植物和植物产品,如果这些寄主植物被检疫性有害生物侵染,就可能造成疫情的传播蔓延,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大家都要自觉遵守植物检疫法律、法规,防止携带和传播植物疫情,并积极配合和协助植物检疫机构,共同开展好植物检疫工作,保护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
5、名称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解析: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6、问答烟霜霉病典型症状有哪些?解析:幼苗:叶尖黄—叶片淡黄色小病斑—水渍状—蓝灰色霉层—整株死亡。
成株局部受侵染:叶片黄色病斑—褐色坏死斑—蓝灰色霉层芽、花及蒴果中也有病斑。
成株系统侵染:叶片脱落—茎和根部维管束褐色条斑—矮化、萎蔫—整株死亡。
7、单选为防止为害农业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结合本市情况,制定北京市()实施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非判断题
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粉尘浓度是用每体积空气中的粉尘体积来表示的。
(×)
2.冲击式吸收管在采集气溶胶态样品时,应采用0.5—2.0L/min采样流量;在采集气态或蒸气态样品时,则应采用
3.0L/min采样流量。
(×)
3.定点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工人个人在接触有害物质期间的总接触量,但不能反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接触量。
(×)
4.用皂膜流量计校正流量计,用抽气动力-缓冲瓶-被校流量计-开口压力计-皂膜流量计连接方式是正确的。
(√)
5.空气浓度检测时,选择个体采样对象的原则具有随机性。
(×)
6.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时间越短,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小。
(×)
7.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当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分钟时,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
(×)
8. 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时,要求分析天平的感量为0.1mg或0.01mg。
(×)
9.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时,需要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
10. 噪声作业指的是,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5dB(A)的作业。
(×)
二、填空题
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2.标准采样体积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3. 气溶胶态化学物质常用的采样方法有滤料采样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和多孔玻板吸收板法。
4.呼吸带是指距离人的鼻孔 30cm所包含的空气带。
5.大气中有毒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分别是气态、蒸汽和气溶胶。
6.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7.采样时机应选择一年中空气中待测物浓度最高的月份的工作日,并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检测。
8.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较重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9. 短时间采样是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 15min的采样;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
10.一个工作日内8h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连续波功率密度为 0.05(mW/cm2)。
三、选择题
1.毒性是指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伤的( A )
A能力 B特性 C可能性 D危险性 E危害性
2.常用采气袋采集以下哪种化合物( A )
A一氧化碳 B苯 C多环芳烃 D臭氧
3.无泵型采样器(即扩散采样器或剂量器) 采集空气中污染物有哪些优点?( ABD )
A体积小 B重量轻 C可以直接测定
D不用抽气动力 E采样流量大
4.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某工作岗位的劳动者数为7名,应选择( B )名采样对象。
A.2
B. 3
C. 4
D.5
5.关于采样点数目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
B.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 2 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
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
C.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D.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5米设置1个采样点。
6.下采样流量选择正确的是:( C )
A.短时间采样常用流量为1~40L/min,长时间采样常用流量为1~5L/min;
B.短时间采样常用流量为15~80L/min,长时间(8h)采样常用流量为0~5L/min;
C.短时间(15min)采样常用流量为15~40L/min,长时间(8h)采样常用流量为1~5L/min;
D.短时间(15min)采样常用流量为1~80L/min,长时间(8h)采样常用流量为1~5L/min;
7.滤膜呼吸性粉尘的增量(△m)要求为:( C )
A.1≤△m≤5
B.1≤△m≤10
C.0.1≤△m≤5
D.0.1≤△m≤10
8.生产性噪声按其产生的来源来分,可分为( A )
A.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B.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
C.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工业噪声
D.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
9.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 C)
A. 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
B. 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C.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D. 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10.粉尘颗粒密度的大小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关,下列哪种叙述为正确的( A)
A.尘粒大小相同,密度大者沉降速度快、稳定程度低;
B.尘粒大小相同,密度大者沉降速度快、稳定程度高;
C.尘粒大小相同,密度大者沉降速度慢、稳定程度低;
D.尘粒大小相同,密度大者沉降速度慢、稳定程度高;
11.芳香烃类化合物采用(B)采集。
A.硅胶管 B.活性炭管C.酸性硅胶管 D.微孔滤膜
12.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PC-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 ABD )。
A.刺激作用
B.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
C.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
D.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
13.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 B )倍
A.1.5
B.2
C.3
D.2.5
1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类别有( ACDE )
A.评价监测
B.个体接触水平测定
C.事故性监测
D.日常监测
E.监督监测
15.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 B )名时,全部选择为采样对象。
A.5
B.6
C.7 D.8
四、简答题
1、简述粉尘浓度定点检测点的选择原则。
(1)采样点选择以能反映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原则。
(2)生产作业地点较固定时,应选择在工人经常操作和停留的地点,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
在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
(3)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4)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
2.试述滤膜准备的质量控制。
➢采用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当在高温环境(﹥55度)或现场空气中存在有机溶剂时可用其它测尘滤膜(玻璃纤维滤膜);当空气
中粉尘浓度≦50mg时,用直径37mm或者40mm滤膜;当空
气中粉尘浓度﹥50mg时,用直径75mm滤膜。
➢滤膜干燥: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小时以上。
➢滤膜称重: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除去静电,将滤膜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记录初始质量。
➢安装:滤膜毛面朝进气方向安装,不能有裂隙或褶皱,用直径75mm 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
➢去静电:
3.试述TWA检测的四种方法。
①全工作日一次采样检测
②全工作日连续多次采样检测
③全工作日不连续多次采样检测
④短时间不连续多次采样检测
五、论述题
1.某火力发电厂拟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机构对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
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主要包括燃煤装卸工、输煤工、锅炉运行司炉工和副司炉工、化学水处理工、灰渣处理工、污水处理工、检修工(从事内部小修包括设备焊接和维护)等。
为了正确开展该项检测评价任务前期现场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答:(1)从原料到成品(包括原料中的杂质、中间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等)的有毒物质名称、数量、理化特性;
(2)操作者的接触方式、数量和持续时间;
(3)各工序中有毒物质来源和产生的原因;
(4)现有防毒技术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有那些、使用情况及实际效果;
(5)历年来毒物测定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6)既往发生职业中毒的情况及其原因;
(7)根据调查目的开展现况调查,如检测(比日常检测要严密,如一日的变化,连续测几日或不同季节测等)、体检(尤其是针对性体征及生物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