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型对水下滑翔机滑翔性能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水下滑翔机水动力性能分析及滑翔姿态优化研究

水下滑翔机水动力性能分析及滑翔姿态优化研究
关 键 词 : 水下滑翔机 ;水动力学性能 ;滑翔姿态优化 中图分类号 : TV131. 2 文献标识码 :A
Hydrodynami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n the gliding attitude of the under water glider
¨
¨
式中 x 是沿 X 轴方向的加速度 , z 是沿 Z 轴方向的加
¨
速度 ,θ是旋转加速度 。
因此
马冬梅 ,等 :水下滑翔机水动力性能分析及滑翔姿态优化研究
705
( F - G) ·sinθ = D t gθ = D/ L ( F - G) ·co sθ = L → G = F - L / co sθ (2)
角增大呈现减少趋势外 ,其他来流速度下 ,随攻角增 角增大 ,机翼侧面靠后部分压力逐渐增高而接近外界
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最大阻力在 4°攻角左 环境压力 ,致使机翼压阻力呈现减小趋势 。但当来流
右 ,这与总阻力随攻角变化的趋势大体相同 。说明翼 速度较大时 (0. 8 m/ s) ,尾部涡对在很小攻角时就开
图 5 不同速度下阻力随攻角变化曲线
为了分析阻力变化趋势以及在水下滑翔机各部 分阻力所占的比重 ,将计算结果中的阻力分解为艇体 摩擦阻力 、翼摩擦阻力 、艇体压阻力和翼压阻力 。结 果如图 6 所示 。
由图 6 中可以看出艇体摩擦阻力基本上是随攻
706
水 动 力 学 研 究 与 进 展 2007 年第 6 期
MA Do ng2mei , MA Zheng , ZHAN G Hua , YAO Hui2zhi
(China Ship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 Wuxi 214082 , China)

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滑翔状态机翼水动力特性

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滑翔状态机翼水动力特性

i s CF c ( D)T e o o o a x e i n h wst a l e e c e c smo tsg i c n l f e c d b h h r e g h wh l h  ̄h g n l p r e me t o h t i f i n y i s i n f a t i l n e y t e c o d l n t i s g d i i yn u e
(co l f caia E gn eigTaj nv r t,i j 0 0 2C ia S h o o Meh ncl n ier , i i U iesy Ta i 3 07 ,hn ) n nn i nn
Ab ta t o e h bi— r e n ewa r l e ( G) o iigtea v n a e f n e t l e n uo o u s c :A n v l y r d i n u d r t i r HU c mbnn d a t s d r e g i r da tn mo s r d v e gd h g o u wa r d a u d r ae e il ( V a b e r p sd i ti p p r N u e ia i ulton h s b n c du t d t n esiat h n ew tr h e AU )h s e n po o e n hs a e m rc lsm a i a ee on c e o i v tg e t e v c
sa i t ft ev h c e i mo t e ak b y a fc e y t e s e n l . u t e u rc l a c lt n a e n f u p c f t b l y o e il s i h s m r a l fe td b h we p a g e F r r me i a c lu ai sb s d o o rs e i c r h n o i

翼身融合水下滑翔机外形设计与水动力特性分析

翼身融合水下滑翔机外形设计与水动力特性分析

Sha pe de s i g n a nd hy dr o d yn a mi c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a l ys i s o f t he b l e nde d - - wi ng - - bo d y und e r wa t e r g l i de r
数 ,选 用 扁 平 椭 球 体 作 为翼 身 融 合 水 下 滑翔 机 壳体 的基 本形 状 ;在 此 基 础 上 ,设计 出 翼 身 融 合 水 下 滑 翔 机 的 三 维 模 型 ; 最 后 ,采 用 计 算 流 体 力 学 ( C F D )的 方 法 对 翼 身 融 合 水 下 滑 翔 机 进 行 仿 真 模 拟 并 分 析 其 水 动 力 性 能 ,结 果 表 明 ,采 用 翼 身 融 合 布 局 的水 下 滑翔 机 ,其 水 动 力 性 能 得 到 显 著 提 高 。
d e s i g n a n d h y d r o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Bl e n d e d - Wi n g - B o d y( B WB ) u n d e wa r t e r g l i d e r . F i r s t l y , t h e l f a t
i f v e t y p i c a l d e s i nt g y p e s ,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ha t t he t h y d r o d na y mi c p e r f o m a r nc e o f he t u n d e w a r t e r g l i d e r wi t h t h e b l e n d e d - wi n g - b o d y c o n i f g u r a t i o n i s s i n i g i f c nt a l y i mp r o v e d .

尺度水下滑翔机的机翼设计与水动力分析

尺度水下滑翔机的机翼设计与水动力分析

实验尺度水下滑翔机的机翼设计与水动力分析宫宇龙,马 捷,刘雁集,张 凯(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0)摘 要:为获取优化的实验尺度水下滑翔机水平机翼外形,基于CFD 方法建立了滑翔机仿真模型。

分析了平板机翼各参数间的关系,结合滑翔机特性,将机翼的表征量简化为安装位置、后掠角、展长、展弦比和根梢比等5个设计参数。

通过对比分析各参数对升阻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实验尺度滑翔机的高升阻比水平机翼。

仿真研究了设计的机翼对滑翔机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翔机各状态变量快速收敛,保证了滑翔机在水池环境中的稳态滑翔时间。

关键词:水下滑翔机,平板翼型,机翼变量,FLUENT 仿真 中图分类号:U674.941 文献标志码:A 【DOI 】Flat Wing Designing and Hydrodynamic Analysis for theLaboratory Underwater GliderGONG Y u-long, MA Jie, LIU Yan-ji, ZHANG Ka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 T o get a better wing designing for the laboratory underwater glider , a simulation model was made based on CFD. After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the wing and the characters of glider , the five parameters as position, angle, length of the wing, aspect ratio, root shoot ratio are selected to be compared for the designing. After the comparison, a plat wing with higher lift-drag ratio for the laboratory underwater glider was designed.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new plat wing indicated that the new design worked better and guaranteed the stability of the underwater glider .Key words: underwater glider; plat wing design; wing parameters; FLUENT simulation0 引言实验尺度的滑翔机机体较小,可在常规水池内完成稳态滑翔运动,便于研究滑翔机的参数辨识与控制等。

可控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研究

可控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研究

可控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研究田文龙;宋保维;刘郑国【摘要】提出了一种可控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的概念,借助独立控制的左右滑翔翼和螺旋桨推进器,该滑翔机能够实现高效率滑翔推进和高机动性螺旋桨推进2种推进方式,可有效解决现有水下滑翔机或推进效率低或机动性差的问题.为了研究该滑翔机的运动性能,基于Newton-Euler法建立了六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通过求解稳态滑翔运动平衡方程,定量分析了可控翼翻转角对滑翔机滑翔性能的影响.根据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该滑翔机的滑翔运动和螺旋桨推进运动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可控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相比常规水下滑翔机有较高的航行性能.%Underwater gliders are a new class of underwater vehicles. A hybrid-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with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wings has been designed a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The glider features high efficiency when penetrating the ocean like common underwater gliders and high maneuverability when propelled by a propeller. 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need to be analyzed. Sections 1, 2 and 3 explain our exploration. Their core consists of; " Firstly, we propose the novel layout of the hybrid-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with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wings; then, we establish the 6-DOF dynamic model based on Newton-Euler method with gravitation, buoyancy, added-mass and hydrodynamic forces considered; Thirdly, we study the effect of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wings on the vehicle motion performance quantitatively by solving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in Section 4. The simulation results, given in Figs.4 through7, demonstrate preliminarily that: ( 1) hybrid-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with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wings has a better motion performance than those of previous gliders; (2) propeller can enhance the traveling veloc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glider; (3) the vehicle is stable in all expected motion situations. Section 5 presents our preliminary main conclusions, which may be useful for the future manufacture of the vehicle.【期刊名称】《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1)001【总页数】7页(P122-128)【关键词】可控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动力学建模【作者】田文龙;宋保维;刘郑国【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它通过改变自身的负浮力和重浮心的相对位置,利用水平固定翼产生水平方向位移,实现了滑翔器在垂直剖面内的锯齿状轨迹运动,并通过尾舵摆动或改变横滚姿态实现转向运动[1]。

飞翼式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水动力与运动特性研究

飞翼式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水动力与运动特性研究

飞翼式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水动力与运动特性研究王金强;王聪;魏英杰;张成举【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8(039)008【摘要】为了提高水下滑翔机的水动力性能和滑翔经济性,提出一种新型飞翼式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为了研究飞翼式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的水动力和运动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Openfoam软件,采用剪切应力传递湍流模型对其在航速为0.5~3.0m/s和攻角、漂角均为0°~21 °工况下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于运动特性,则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并考虑姿态调节过程中参数变化影响,建立飞翼式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运动仿真模型,分别对其推进和滑翔两种典型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和外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外场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准确性,且与传统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相比,飞翼式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阻力系数随攻角变化速率较大,但随漂角变化速率较小,并具有更优的滑翔经济性和综合水动力性能.【总页数】9页(P1556-1564)【作者】王金强;王聪;魏英杰;张成举【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15.5+3【相关文献】1.飞翼式碟形水下滑翔机流动与运动特性分析 [J], 王金强;王聪;魏英杰;张成举2.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水动力参数辨识 [J], 牛文栋;王延辉;杨艳鹏;朱亚强;王树新3."海鲟4000"水下滑翔机水动力特性与滑翔性能研究 [J], 刘来连; 闵强利; 张光明4.水下滑翔机高效滑翔水动力性能研究 [J], 李永成;马峥;王小庆5.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动力学建模与海试研究 [J], 王树新;刘方;邵帅;王延辉;牛文栋;吴芝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下滑翔机的设计与控制

水下滑翔机的设计与控制

水下滑翔机的设计与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下滑翔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无人遥测平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能够在水下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运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

与传统人工控制的水下航行器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并可以长时间进行水下观测和数据采集。

本文将从水下滑翔机的原理、设计和控制等方面分析其特点和应用前景。

一、水下滑翔机的原理水下滑翔机采用的是“片翼滑翔”原理。

它的原理来源于鲨鱼等一些动物在水中行进时,通过操纵水的流动,实现高效的运动方式。

该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机身的上下倾斜角度和前后滑行姿态,使机身在水中下滑、上升和滑翔的运动方式,实现机身的推进和运动。

二、水下滑翔机的设计水下滑翔机主要由机身、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机身是水下滑翔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实现水下滑翔的运动方式。

在机身的前端安装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用于实现自主控制和数据采集。

1. 机身设计水下滑翔机的机身通常采用双圆筒形结构,相邻两圆筒间隔装有可伸缩的翼片。

其机身外形与鲨鱼类似,能够通过上下调整、前后滑行等方式实现运动控制。

机身中央部分为电池和控制系统,同时配有浮力块以保持运动的平衡。

2. 动力系统设计水下滑翔机的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池和电动机组成,具有环保、高耐用、低噪音等特点。

其电池通常采用锂电池,能够支持长时间的运行;电动机则是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翼片,实现机体在水中的上下移动。

3. 控制系统设计负责水下滑翔机自主控制和姿态的检测。

通常采用导航、GPS、陀螺仪等探测器组成。

能够在水下自主寻址、避障、测量、互动等操作。

其中的导航系统主要是用来判断机身运动的方向和速度;GPS系统用来判断机体的位置和测量深度;陀螺仪则用于测量姿态角和加速度。

4. 传感器设计水下滑翔机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水温、水压、水流速等探测。

其中的水温、水压能够反映海洋环境的变化;水流速则反映水体中水流的情况。

通过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并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微结构湍流测量水下滑翔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微结构湍流测量水下滑翔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c o n s i d e r i n g b o t h t h e a i r f o i l s h e a r p r o b e ’ S r e q u i r e me n t s a n d u n d e w a r t e r g l i d e r ’ S mo t i o n  ̄a ur t e .T h e i n lu f e n c e o f t h e wa y a n d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p o s i t i o n o f a i r f o i l s h e a r p r o b e o n ur t b u l e n c e me a s u r e me n t a r e s ud t i e d ,a n d t h e o p t i mi z e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me t h o d i s d e t e r mi n e d .M o t i o n f e a t u r e o f u n d e r wa t e r g l i d e r or f mi c r o — s t r u c ur t e t u r b u l e n c e me a s  ̄e me n t i S a l s o a n a l y z e d .S e a t ia r l s a r e c o n d u c t e d t o v e r i f y t h e u n d e w a r t e r g l i d e me a s  ̄e me n t s y s t e m mo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nd a t h e v a l i d i t y o f ur t b u l e n c e Ke y wo r d s :a i r f o i l s h e a r p r o b e ;a u t o n o mo u s u n d e r wa t e r g l i d e r ;d y n a mi c mo d e l ;mi c r o ・ s t r u c ur t e t u r b u l e n c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翼型对水下滑翔机滑翔性能影响分析
徐世勋 ㊀ 刘玉红 ㊀ 朱亚强等
尺寸及布局为水下滑翔机在水中滑翔提供着必需 的升力及水动力 , 机翼每个参数的改变都会极大 地改变水下滑翔机周围的水动布局 . 本文在前期 研究基础上 , 以天津 大 学 研 制 的 海 燕 混 合 驱 动 水下滑翔机为对 象 , 研究机翼翼型对水下滑翔机 滑翔经济性和稳 定 性 的 影 响 , 并提出了软体柔性 机翼的概念设计模型 . 研究成果一方面为水下滑 翔机性能优化提 供 理 论 参 考 , 另一方面也为软体 柔性机翼的设计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
机翼平行于飞行器对称面或垂直于前缘的剖
T a b. 2 ㊀P a r a m e t e r v a l u e s o f a s m m e t r i ca i r f o i l r o u y g p mm
翼型型号 ( NA C A) 1 4 1 2 4 4 1 2 6 4 1 2 翼根 最大弯度 2. 2 6 9. 0 6 1 3. 6 截面周长 4 6 1. 9 4 4 6 3. 9 3 4 6 6. 3 7 翼尖 最大弯度 1. 1 7 6 4. 7 0 6 7. 0 5 9 截面周长 2 3 9. 8 5 2 4 0. 8 8 2 4 2. 1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㊀ 引言
新型 无 人 水 下 航 行 器 , 其 续 航 能 力 强㊁ 噪 声 小㊁ 制 造成本低 ,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 ㊁ 海洋
] 1 G 3 .水下滑翔机 环境监测以 及 军 事 侦 查 等 领 域 [
水下滑翔机是通过调节自身浮力进行驱动的
比㊁ 后掠角等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优化 , 在此基础上设计 了 柔 性 机 翼 , 以提高滑翔机的稳
5] 强[ 分析了滑翔 机 水 平 固 定 机 翼 的 展 弦 比 ㊁ 根梢
采用正交
可以实现机翼的伸长和缩 s u b L R 带有分体机翼 , ] 9 . 短, 可 改 变 机 翼 位 置, 并 实 现 了 机 翼 的 翻 转[
[0] 设 计 了 可 以 改 变 展 弦 比㊁ 后掠角以 YANG 等 1 及翻转角的可变机翼 , 提高了滑翔机的经济性 ㊁ 稳 1 1] 定性和机 动 性 . 田 文 龙 等 [ 通过对滑翔机机翼
摘要 : 选用 NA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了翼型对水下滑翔机滑翔经济 性 和 稳 C A4 位数翼型 ,
: / D O I 1 0. 3 9 6 9 i . s s n . 1 0 0 4 ������ 1 3 2 X. 2 0 1 7. 0 3. 0 0 6 j
E f f e c t so fA i r f o i l o nF l i h tP e r f o r m a n c eo fA u t o n o m o u sU n d e r w a t e rG l i d e r s g 1, 2 1, 2 1, 2 1, 2 XUS h i x u n ㊀L I UY u h o n HU Y a i a n a n h u i g ㊀Z q g ㊀WANG Y , 1. K e a b o r a t o r fM e c h a n i s mT h e o r n dE u i m e n tD e s i no fM i n i s t r fE d u c a t i o n yL yo ya q p g yo , T i a n i n3 0 0 0 7 2 j , , , 2. S c h o o l o fM e c h a n i c a lE n i n e e r i n T i a n i nU n i v e r s i t T i a n i n 3 0 0 0 7 2 g g j y j : , ,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NA C A4 d i i t a i r f o i l e f f e c t so f t h ea i r f o i l o n f l i h tp e r f o r m a n c e s u c ha s g g , f l i h t e f f i c i e n c a n ds t a t i c s t a b i l i t w e r e a n a l z e db u s i n t h em e t h o do f c o m u t a t i o n a l f l u i dd n a m g y y y y g p y G i c sw i t h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f c o mm e r c i a l s o f t w a r eAN S Y S F L U E NT.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a r o r i a t e p p p , a i r f o i lm a r e a t l i m r o v e t h e f l i h t e f f i c i e n c fAUG s b u t t h e i m r o v e m e n t s t o t h e s t a t i c s t a b i l i t yg y p g yo p y , o f t h eAUG s a r en o t s oo b v i o u s . F o r a s mm e t r i c a i r f o i l s t h e c a m b e r a n db e n d i n i r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a i r G y gd f o i lh a v eg r e a t i n f l u e n c e so nb o t ho f f l i h te f f i c i e n c n ds t a t i cs t a b i l i t . A c c o r d i n ot h ep r e s e n t r e G g ya y gt , s e a r c h e sa n dc o m b i n i n i t ht h ee n i n e e r i n r a c t i c e s t h ef l e x i b l ew i n sw i t hv a r i a b l et r a i l i n d e gw g gp g ge g ,w w e r ep r o o s e dt om a k et h eAUG g e tb e t t e rf l i h tp e r f o r m a n c e h i c hw a sp r o v e db h en u m e r i c a l p g yt s i m u l a t i o ne x e r i m e n t s . T h ep r e s e n t a c h i e v e m e n t s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u i d a n c e f o r t h ed e s i no f f l e x i G p g g b l ew i n so fAUG s . g : ( ; ; ; ; K e o r d s a u t o n o m o u su n d e r w a t e rg l i d e r AUG) a i r f o i l f l i h t e f f i c i e n c f l i h ts t a b i l i t f l e x i G g y g y yw b l ew i n sw i t hv a r i a b l e t r a i l i n d e g ge g
表 2㊀ 非对称翼型组翼型基本参数
行模式下所需的水动力不同 , 为研究翼型对滑翔机 不同航行模式下航行性能的影响 , 本文选取对称和 非对称两类翼型进行试验 , 分别考察翼型厚度和翼 型弯度对滑翔机航行性能的影响 . 4 位数翼型族作为研究对象 .NA C A4 位 数 翼 型 [6] , 是 NA 翼 C A 最早 建 立 的 一 个 低 速 翼 型 系 列 1 型如 图 1 所 示 . 翼 型 标 记 为 NA 其 C AX Y Z Z, 中, 翼型最大弯度相对于弦长 X 表示 相 对 弯 度 ( , 的百分数 ) 翼型最大 Y 表示最大弯度相对位置( ( .即 翼型最大厚度相对于弦长的百分数 )
6] 定性 ; 宫宇龙等 [ 对实验尺度水下滑翔机机翼的
安装位 置 ㊁ 后 掠 角㊁ 展 长㊁ 展弦比和根梢比这5个 设计参数进行了 分 析 , 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试验 尺度滑翔机的高升阻比水平机翼 . 在可变机翼的
[] 研究 方 面 ,A R I MA 等 7 设 计 并 开 发 了 可 翻 转 机 [] .I 翼的滑翔 机 模 型 A l e x S A 等 8 建立了拥有可 变机翼和方向舵 的 水 下 滑 翔 机 动 力 学 模 型 , 并进
中国机械工程第 2 8 卷第 3 期 2 0 1 7 年 2 月上半月
翼型对水下滑翔机滑翔性能影响分析
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天津 , 1. 3 0 0 0 7 2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天津 , 2. 3 0 0 0 7 2
, , , 2 徐世勋1, ㊀ 刘玉红1 2㊀ 朱亚强1 2㊀ 王延辉1 2
行了运动仿真 . 英国国家海洋中心研 制 的 A u t o G
收稿日期 : 2 0 1 6 1 0 0 9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 1 4 7 5 3 1 9, 5 1 6 7 5 3 7 2
翻 转 角 的 控 制, 提高了滑翔机的滑翔速度和机 动性 .
������ 2 8 6 ������
定性的影响 . 研究结果表明 , 合适的翼型可以极大地提高滑翔经济性 , 但对滑翔机静稳定性的提高并不 明显 ; 对于非对称翼型 , 翼型的弯曲程度和弯曲方向对滑翔经济性和静稳定性的影响均很大 . 在此基础 上, 并结合工程实际 , 提出了变后缘柔性机翼方案 , 通过数值模拟试 验 验 证 了 所 提 出 方 案 的 可 行 性 . 研 究成果为水下滑翔机柔性机翼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 中图分类号 : TH 1 2 2 关键词 :水下滑翔机 ; 翼型 ; 滑翔经济性 ; 滑翔稳定性 ; 变后缘柔性机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