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评分表
广东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及评分表

广东省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评分表
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单位/地址:广州悦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被调查人姓名:
检查人员:姓名/单位:姓名/单位:姓名/单位:
主持检查人员:姓名:执法证件号:
记录员:姓名:执法证件号:
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3.对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核查原始凭证。
4.标注“*”的应重点核查,达标的计“2”,基本达标计“1”,不达标计“-1”;其余项目达标的计“2”,基本达标计“1”,不达标计“0”。
5.备注栏可对检查情况进行简要记录。
6.对产生单位,未自行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对相关栏目以达标计。
1
2
3
4
5
6
7。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

“十四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巩固和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工作成效,进一步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危险废物监管职责,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现在我局网站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栏目转发《“十四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促进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落实各项法律制度和相关标准规范,全面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被抽查单位评估情况记录表、评估年度工作总结要求

附件1表1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适用于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县级可参照执行)- 1 -- 2 -- 3 -- 5 -表2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表3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附件2被抽查单位评估情况记录表- 26 -附件3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年度工作总结要求工作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和自评打分情况,包括评估范围和内容、部门和岗位职责分工、违法企业惩罚情况、主要工作过程、时间进度、完成情况等。
2.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应用情况,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监管体系建设情况,加强监管人员和企业人员培训情况等。
3.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保障情况,包括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基础保障能力,保障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等。
4.产废单位和经营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情况。
5.加分情况和扣分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取得的主要经验和发现的主要问题。
7.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的建议。
8.附件:被抽查单位评估情况记录表(见附件2),不达标和基本达标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结果汇总表,不达标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等。
- 27 -- 28 -。
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表

附3-1: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
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被调查人姓名:
检查人员:姓名/单位:姓名/单位:姓名/单位
主持检查人员:姓名:执法证件号:
记录员:姓名:执法证件号:
注:1、检查组应该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3、对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检查原始凭证。
4、标注“*”的应重点检查,达标的计“2”,基
本达标计“1”,不达标计“-1”;其余项目达标的计“2”,基本达标计“1”,不达标的计“0”。
5、备注栏可对
检查情况进行简要记录。
6、对产生单位,未自行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对相关栏目以达标计。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档案怎么做?包括哪些材料?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档案怎么做?包括哪些材料?产废单位应切实承担起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本通知明确的有关要求,落实岗位职责,形成责任人明确、权责清晰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做到内部管理严格、转移处置规范、管理台账清晰。
01 建立台账产废单位应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文件和自身实际运营情况,从生产工艺、污染治理、事故应急、设备检修、场地清理、原辅材料、产品库存等各方面全面梳理明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理化特性和利用处置情况,科学制定覆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所有种类的年度管理计划,并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档案(具体参见附件1)。
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可追溯、可查询。
管理台账应由专人管理,防止遗失,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对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根据《关于加强危废鉴别工作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1〕419号)等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鉴别,鉴别报告纳入环境管理档案。
02 贮存设施产废单位应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等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落实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要求,按固废类别进行分类贮存,禁止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投放到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禁止将不符合豁免条件的危险废物等混入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设施。
贮存设施应在显著位置张贴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并注明相应固废类别。
03 利用处置产废单位应当按照“宜用则用、全程管控”的原则,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过程应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使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用途、标准,严禁以利用名义非法转移、倾倒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RBA(原EICC)废物处置单位评估表(最新最全面)

RBA(原EICC)废物处置单位评估表(最新最全面)1. 背景RBA(原EICC)是全球范围内的公益组织,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
该组织关注废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各废物处置单位在此方面的表现。
为了全面评估废物处置单位的环境责任,制定了本评估表。
2. 目的本评估表的目的是帮助RBA(原EICC)对废物处置单位进行评估,以衡量其在环境责任方面的表现。
通过评估,可以为相关方提供参考,促使废物处理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评估内容本评估表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内容:3.1 环境管理系统- 废物处置单位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 环境管理系统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废物处置单位是否定期进行环境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更新?3.2 废物处理流程- 废物处理流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废物处理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技术和设备?- 废物处理是否进行监控和检测?3.3 废物处置产生的环境影响- 废物处置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废物处置单位是否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管控?- 废物处置单位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3.4 废物处置单位的持续改进- 废物处置单位是否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 废物处置单位是否对过去的环境事故进行总结和教训?- 废物处置单位是否定期进行环境绩效评估和外部审核?4. 评估程序评估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收集废物处置单位的相关信息和文件;2. 进行现场访查,了解废物处理实际情况;3. 评估废物处置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4. 评估废物处理流程及设备;5. 评估废物处置单位的环境影响;6. 评估废物处置单位的持续改进机制;7. 撰写评估报告。
5. 结论根据对废物处置单位的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废物处置单位的环境责任表现较好,符合相关要求;- 废物处置单位的环境责任表现一般,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废物处置单位的环境责任表现较差,亟需改进。
6. 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建议废物处置单位进一步优化环境管理系统,确保其有效实施;- 建议废物处置单位采用更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和设备;- 建议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环境影响评估和管控;- 建议废物处置单位加强持续改进机制,总结以往的环境事故教训。
环保标准化打分表

2.1 管理 制度 建设
1、建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岗位巡查制 度,实施巡查记录; 2、巡查内容包括环境保护岗位人员在 2.1.1建立污染治理 岗工作状态、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设 设施巡查制度 施运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排污管网 的跑冒滴漏等全方面的巡查情况; 3、巡查记录要求保存1年以上。
16
1.2 企业 分管 负责 人环 保工 作职 责
企业分管负责人负 责制定和落实企业 各项环境保护工 作,是企业环境保 护工作的直接责任 人。
13
1.3 环保 环境保护机构是企 机构 业环境保护工作的 设置 执行机构和日常管 理机构,具体负责 企业环境保护的各 项工作的组织、监 督和实施。
29
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159分)
9
8
4.3
应急 环境应急设施 设施
1、环境应急设施设备(消防、气防、 医疗、水泵、风机、电信、车辆等)符 合要求; 2、环境应急物资(消防器材、急救物 资、中和剂、吸附剂、覆盖物等)贮备 齐全; 3、环境应急措施(应急预案、指挥系 统、急救人员等)处于应急状况。
6
4.4 1、建有环境应急专业队伍,自身无能 力成立应急专业队伍,是否与有资质的 专业应急机构签订救援协议; 2、每年有计划组织开展应急培训; 3、每年组织1次应急演练。
17
2.7
尾 矿 库 管 理
尾矿库管理规范
1、尾矿库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正常运 行; 2、尾矿库澄清水是否全部回用于选矿 系统; 4、尾矿库运行正常,并有记录。
8
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119分)
序号 3.1 3.1.1新建、改建和 扩建项目应当执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相关审批手续齐 全。 1、每个建设项目应有环境影响环评批 复文件; 2、每个建设项目的产品品种、规模、 生产工艺、原辅料、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与环评及批复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建设 内容 基本要求 具体要求(达标基本规范内容) 标准 分值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

附件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1. 有获得环保部门批准的转移计划。
得 2分。
2. 未获得环保部门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
得 0分。
注:需报批转移计划指跨设区市、跨省的转移,设区 市市内转移不需报批,该项不适用。
1. 根据实际转移的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如实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得4 分。
2. 联单填写不规范,存在两处及以下错填、漏填等情况。
得2分。
3. 对未执行一车一联单、联单未按规定交付相应单位、未按照实际转移情况填写联单、联单为非所在地设区市环保部门发放及联单填写存在错填、漏填在两处以有获得环保部门批准的转移计划。
按照实际转移的危险 废物,如实填写危险 废物转移联单。
每年年初进行本年度危险 废物的申请报批工作, 并对 相关资料进行留存建档。
负 责将危险废物转移给有资 质的单位,不得随意转移。
按照废触媒、高沸物、废离 子膜树脂、废试剂、废矿物 油、废污泥、废含镍催化剂 实际每转移一车的危险废 物,填写一份转移联单,以 地磅单数据为准,如实填写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保证 转移联单数据和日期与现资料检查(查看批准的转移计划)、 现场询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资料检查(现场查看转移联单,并结 合环评文件、台账 记录等材料进行核 对)场拉运记录台帐保持一致。
(填写时需字体工整,单位 齐全、属性准确。
不得错填和漏填;1.近五年内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保存齐全,数据与申报 登记等材料数据一致。
得1分。
注:往年度此项检查已扣分的,核查其他年度情况, 不重复扣分。
截止检查日期前的危2.联单保存不齐全或数据与申报登记等材料数据不一 11.转移联单保存齐全。
险废物转移联单齐全。
致。
得0分。
车间危险废物台帐记录和 磅单、污申报登记表和危险 废物转移联单保存完整。
资料检查(查看联 单,可与申报登记数据核对)上。
得0分。
注:若当地实行电子转移联单,企业如实、规范地填写电子转移联单也视为符合要求,得 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
1、尾矿库闭库后,坝体和坝内应视尾矿库所处地区气象条件、尾矿污染物毒性、植被恢复方式、土源情况进行不同厚度覆土,因地制宜进行植被恢复和综合利用。恢复植被的覆土厚度不低于10厘米;
15、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1
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1、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市、区)环保部门备案,有相关的证明材料。得1分。
2、未备案或无相关的证明材料。得0分。
资料检查(查看备案证明)
16、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
2
重大和较大环境风险尾矿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环境应急演练,一般环境风险尾矿库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环境应急演练
2、位于干旱风沙区、不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尾矿库,应覆盖砂石等材料;
3、尾矿库恢复后用于农业生产的,应对尾矿库覆盖土壤(包括植物根系延伸区的尾砂)进行污染物检测与农产品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农业利用方式;
4、尾矿库闭库报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以上每项符合得2分。
合计
现场核查
9、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堆放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
6
不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堆放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
1、企业周边是否有临时固体废物堆场,是否为企业所为;
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里、流向、贮存、处置台账清晰;
3、下游处置、综合利用厂家资质齐全、处置协议合法合规。
以上每项符合得2分。
资料检查(查看相关台账)、现场核杳
4、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
2
及时申报了重
大改变。
1、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进行了及时申报。得1分。
2、发生重大改变未及时申报。得0分。
现场核查
11、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魔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18
符合《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处置场的建设类型,堆放的固体废物的类别相一致;
2、处置场应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
现场核查
六、贮存设施管理。
(《固体法>>第十七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8、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16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1、贮存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场所地面硬化及防渗处理;
(《固体法》,第三十二条)
3、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里、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6
查固废物联网,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里、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1、查固废物联网,在网上填报了年报、申报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齐应注意的事项。
4、堆放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场关闭时,表面一般应覆一层天然土壤;堆放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场封场时,表面应覆土二层,第一层为阻隔层,覆20-45厘米厚的粘土,并压实,防止雨水渗入固体废物体内;第二层为覆盖层,覆天然土壤。
2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厂(场)在卸料设施和处理处置厂(场)出口附近均设有清洗设施,车辆清洗干净。
1、在卸料设施和处理处置厂(场)出口附近设有车辆清洗设施,车辆清洗干净。得2分。
2、在卸料设施和处理处置厂(场)出口附近只有一处设有车辆清、先设施,车辆清洗不干净。得1分。
3、在卸料设施和处理处置厂(场)出口附近均未设车辆清洗设施。得0分。
10
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1、关闭或封场报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2、表面坡度一般不超过33%。标高每升高3-5米,应建造一个台阶,台阶应有不小于l米的宽度、2%-3%的坡度和能经受暴雨冲刷的强度。
2、环境影评价文件中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贮存、处置场所进行了评价,但未完成“三同时”验收。得1分。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未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贮存、处置场所进行评价。得0分。
注:对《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前已建成,又未发生改建、扩建的项目,该项不适用。
资料检查(查看环评及批复、验收报告等)
三、申报登记制度。
2、生活垃圾公司未指定地点分类放置,公司辖区内(含生活区)现场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未在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统一处理或者在指定的地方处理。得0分。
资料检查(查看生活垃圾处置协议)、现场核查
五、工程施工管理。
(《固体法》,第四十六条)
7、公司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及时清理,并按照环境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2、未建立责任制度,但负责人熟悉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有关制度和本单位的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情况,且采取了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描施。得1分。
3、负责人不熟悉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不熟悉本单位的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情况,或制定的制度未得到落实,环境管理职责不明确,或未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描施、现场管理混乱。得0分。
1、应急预案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及负责人;
2、有意外事故的情形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3、有应急预案中要求酉已置的应急装备及物资;
4、内部及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
——制定了应急预案且达到以上全部要求。得1分。
——未制定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或不有笼达到上述两项以上要求。得0分。
资料检查(查看应急预案)
2、贮存场所应有雨棚或者其它防尘措施、围堰或围墙;
3、贮存场所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
4、运输车辆采取防尘、防撒落措施;
5、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贮存及运输;
6、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
7、可回收利用物质和不可回收利用物质应分别收集;
8、不应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以上每项符合得2分。
E.封场后,地下水、渗滤液及其处理后排放水的监测系统应继续维持正常运转,直至水质稳定为止。
以上每项符合得2分。
资料检查(查看相关台账)、现场核查
八、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非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4、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
有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综合性应急预案有相关篇章或有专门应急预案)
3、处置场周边应设导流渠;
4、处置场应构筑堤、坝、挡土墙等设施;
5、处置场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或者渗滤液处理设施;
6、贮存含磕里大于1.5%的煤矸石时,应采取防止自燃的措施;
7、贮存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场所,应采取防渗措施;
8、贮存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至少设置三口地下水质监控井,每年至少按枯、平、丰水期各检测一次);
资料检查(查看相关管理制度)、现场询问、现场核杳
二、“三同时”管理。
(《固体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2、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贮存、处置场所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2
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
时"验收。
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贮存、处置场所进行了评价,且完成了“三同时”验收或在经核准的生产期内。得2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评分表
检查时间:年月日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
被检查单位
环保负责人
固废管理负责人
检查人员
得分
主存在问题
检查项目
检查主要内容
分数
达标标准
评分细则
检查方法
备注
满分
得分
一、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第三十条)
1、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
5、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
跨省转移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
1、企业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得2分。
10、贮存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定期监测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水水质,(渗滤液及处理后的排放水每月检测一次)。
以上每项符合得2分。
资料检查(查看相关台账)、现场核查
七、处置设施管理。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12、《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第5.3.5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厂(场)周围应设置围墙或防护栅栏等隔离设施,防止家畜和无关人员进入。
以下每项要求符合得0.5分;未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得0分。
1、有详细的演练计划;
2、有演练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记录;
3、有演练后的总结材料;
4、参加演练人员熟悉应急防范措施。
资料检查(查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现场询问
合计
80
九、矿山企业固体废物管理。
(《固体法》,第三十六条)
17、矿山企业应当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减少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里和贮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