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1)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集 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集 含答案
③数据缓存。提供数据缓冲,实现速度匹配;
④控制逻辑。如中断控制逻辑、与设备特性相关的控制逻辑等。
8、加快中央处理器与主存之间传输信息的措施有哪些
六、综合题
1、设X=26/32,Y=--15/32,采用二进制变形补码计算[X+Y]补= 并讨论计算结果。
解:设X=26/32,Y=--15/32,采用二进制变形补码计算
25.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C)。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若错误必须加以改正。每题1分,计10分)
1、存储单元是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的存贮元。×
2、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
3、集中式总线控制中,定时查询方式的响应速度最快。×
A.直接 B.间接 C.寄存器直接 D.寄存器间接
17.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B)。
A.通用寄存器 B.贮存单元 C.程序计数器 D.堆栈
是(A)的简称。
A.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B.大规模集成电路
C.复杂指令计算机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是(C)的简称。
A.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B.大规模集成电路
A.立即数和栈顶 B.栈顶和次栈顶 C.暂存器和栈顶 D.寄存器和内存单元
15.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C)。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C.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16.用于对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C)寻址。
A. 21 B. 17 C. 19
12.计算机内存储器可以采用(A)。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选择题:1.双字节⼀般指(C )⼆进制数。

A.1位B.32位C.16位D.8位2.在主机中,能对指令进⾏译码的器件是(D )。

A.存储器B.ALU C.运算器D.控制器3.若⼀个数的编码是10000000,它的真值是-127,则该编码是(D )。

A.原码B.移码C.补码D.反码4.在I/O控制⽅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C )。

A.PPU⽅式B.DMA⽅式C.中断⽅式D.通道⽅式5.在浮点数的表⽰范围中,(B )在机器数中不出现,是隐含的。

A.阶码B.基数C.尾数D.符号6.指令系统采⽤不同的寻址⽅式的主要⽬的是( D )。

A.提⾼访问速度B.简化指令译码电路C.增加内存容量D.扩⼤寻址范围7.若标志寄存器Z=1 ,表明(C )A.运算结果为负B.运算结果为1 C.运算结果为0 D.运算结果为正8.寄存器间接寻址⽅式中,操作数在(B )中。

A.寄存器B.存储器C.堆栈D.CPU9.DMA接⼝(B )。

A.可以⽤于主存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 B.内有中断机制C.内有中断机制,可以处理异常情况 D.内⽆中断机制10.计算机主频的周期是指(A )A.时钟周期B.指令周期C.⼯作周期D.存取周期11.运算器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其核⼼部件是(D )。

A.数据寄存器B.累加器C.多数转换器 D.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12.使CPU与I/O设备完全并⾏⼯作⽅式是(C )⽅式。

A.程序直接传送B.中断C.通道D.程序查询13.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为64KB,若按照字节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B )A.8K B.16K C.32K D. 4K 14.⽬前我们所说的个⼈台式商⽤机属于( D )。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型机 D.微型机15.冯·诺依曼机⼯作⽅式的基本特点是( B )。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指令C.堆栈操作 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16.CPU的组成中不包含( A )。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方法是______ A)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B)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D)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2.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

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大正小数为______。

A)+(1 – 2-32)B)+(1 – 2-31)C)2-32D)2-313.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______。

A)16种算术运算功能B)16种逻辑运算功能C)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D)4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4.某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______。

A)64,16 B)16,64 C)64,8 D)16,165.多体并行系统实质上是一种______存贮器,它能_____执行______独立的读写操作。

A)模块式,并行,多个B)模块式串行,多个C)整体式,并行,一个D)整体式,串行,多个6.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

A)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D)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7.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____。

A)微程序控制方式和组合逻辑控制相比,可以使指令的执行速度更快。

B)只有直接编码的微指令是水平型微指令。

C)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互斥性微操作D)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互斥性微操作8.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___。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B)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C)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D)加重了CPU的工作量9.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全套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全套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关于计算机内存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器件之一B.内存是临时存储器件,供程序运行时使用C.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的性能越强D.内存分为主存和辅存,主存速度较快,但容量相对较小答案:C2.下列关于CPU的说法,错误的是:A.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B.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C.CPU的速度越快,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快D.CPU的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慢答案:D3.下列关于指令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指令周期是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B.指令周期包括取指令、译码、执行、访存四个阶段C.指令周期的长度取决于CPU的主频D.指令周期越短,CPU的执行效率越高答案:D4.下列关于存储器层次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存储器层次结构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存B.存储器层次结构越高,存取速度越快,容量越小C.高速缓存是位于CPU和主存之间的高速存储器D.存储器层次结构的设计目标是在速度、容量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答案:B5.下列哪项措施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A.设置强密码B.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C.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D.以上都是答案:D6.下列关于计算机硬盘的说法,错误的是:A.硬盘是一种磁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B.硬盘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但容量较大C.硬盘的存储介质是固态闪存芯片D.硬盘采用磁道、扇区和柱面的方式来寻址数据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软件和人员三部分组成。

答案:硬件2.CPU的两个主要功能是执行________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答案:指令3.存储器层次结构的设计目标是在速度、________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答案:容量4.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________和辅存两部分。

答案:主存5.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带答案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选择题1、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C。

A、计算机可以存储⼤量信息B、计算机能代替⼈的脑⼒劳动C、计算机是⼀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实现⾼速运算2、1946年2⽉,在美国诞⽣了世界上第⼀台电⼦数字计算机,它的名字叫(1)C,194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称为(2)。

(1)A、EDV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2)A、EDV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3、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的只能是B。

A、符号语⾔B、机器语⾔C、汇编语⾔D、机器语⾔和汇编语⾔4、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管理,是 A 的功能。

A、操作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语⾔处理程序D、⽤户程序⼆、填空题1、计算机的各⼤部件通过____总线____________连接在⼀起,它是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

2、计算机按内部信息形式可以分为___模拟____________和___数字信号_两类。

3、计算机硬件⼀般由_运算器,控制器_______、__存储器______、_输⼊_______和、____输出____和五⼤部分组成。

4、运算器是⼀个数据加⼯部件,主要完成⼆进制___算术_______运算及__逻辑________运算。

5、运算器的___位数________越多,计算的精度就越⾼,但是所费的电⼦器件也越多,成本越⾼。

三、简答题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第⼀代电⼦管计算机1946年2⽉,诞⽣了世界上第⼀台电⼦数字计算机——ENIAC ,194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EDSAC。

2、第⼆代晶体管计算机1947年在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个晶体管,进⼊20世纪50年代全球出现⼀场以晶体管代替电⼦管的⾰命。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4、⼤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5、超⼤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3、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1、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件组成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在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寻访3、指令和数据均⽤⼆进制数表⽰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
4、系统总线:连接机器内部各大部件的信息公共通道。
5、微程序:用于解释机器指令的若干条微指令的有序集合。
6、(磁盘的)数据传输率:单位时间传送的二进制信息的字节数。
7、DMA方式:单位时间传送的二进制信息的字节数。
8、随机存取方式:一定的硬件和一定的软件组成的有机整体。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
B.机器周期;
12.加法器采用先行进位的目的是____C__。
A.优化加法器的结构;B.节省器材;C.加速传递进位信号;D.增强加法器结构。
13.在独立请求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____B__。
A.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B.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C.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D.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③数据缓存。提供数据缓冲,实现速度匹配;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详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详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答案习题集和解析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解:P3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9-10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一、选择题:1.定点运算器用来进行[ ] A.十进制数加法运算B.定点数运算C.浮点数运算D.即进行定点数运算也进行浮点数运算2.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 A.64,16 B.16,64 C.64,8 D.16,163. 目前的计算机中,代码形式是[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4. 采用DMA 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用一个[ ]A.指令周期 B.数据周期 C.存储周期 D.总线周期5.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6.某机字长32位。

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

若用定点整数表示,则最大正整数为[ ] A.+(231-1) B.+(230-1) C.+(231+1) D.+(230+1)7.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100110001)2B.(227)8C.(98)16D.(152)108.哪种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B. 补码C. 反码D. 移码9. 由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较快,而CPU访问一次主存所花的时间较长,因此机器周期通常用下列哪个来规定[ ] A.主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 B.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最长时间C.主存中写入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 D.主存中取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10. 下面叙述的概念中哪个是正确的[ ]A.总线一定要和接口相连 B.接口一定要和总线相连C.通道可以代替接口 D.总线始终由CPU控制和管理11.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下列哪个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 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12.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只作算术运算,不作逻辑运算 B.只作加法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13. 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A.8,512 B.512,8 C.18,8 D.19,814.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应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15.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初始引导程序可以放在 [ ] A.RAM B.ROM C.RAM和ROM D.CPU二、名词解释1.CPU周期:2.存取时间:3.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率:4.微指令格式:5.同步通信:6.接口:7.计算机硬件:8.正逻辑:9.指令的编码格式:10.指令周期:11.存储周期:12.微命令:三、简答题1.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数码?2.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含义是什么?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4.CPU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和其它四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一、选择题:1.定点运算器用来进行[ ] A.十进制数加法运算B.定点数运算C.浮点数运算D.即进行定点数运算也进行浮点数运算2.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 A.64,16 B.16,64 C.64,8 D.16,163. 目前的计算机中,代码形式是[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4. 采用DMA 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用一个[ ]A.指令周期 B.数据周期 C.存储周期 D.总线周期5.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6.某机字长32位。

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

若用定点整数表示,则最大正整数为[ ]A.+(231-1) B.+(230-1) C.+(231+1) D.+(230+1)7.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B.(227)8C.(98)16D.(152)108.哪种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B. 补码C. 反码D. 移码9. 由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较快,而CPU访问一次主存所花的时间较长,因此机器周期通常用下列哪个来规定[ ]A.主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 B.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最长时间C.主存中写入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 D.主存中取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10. 下面叙述的概念中哪个是正确的[ ]A.总线一定要和接口相连 B.接口一定要和总线相连C.通道可以代替接口 D.总线始终由CPU控制和管理11.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下列哪个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 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12.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只作算术运算,不作逻辑运算 B.只作加法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13. 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A.8,512 B.512,8 C.18,8 D.19,814.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应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15.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初始引导程序可以放在 [ ]A.RAM B.ROM C.RAM和ROM D.CPU二、名词解释周期:2.存取时间:3.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率:4.微指令格式:5.同步通信:6.接口:7.计算机硬件:8.正逻辑:9.指令的编码格式:10.指令周期:11.存储周期:12.微命令:三、简答题1.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数码?2.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含义是什么?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和其它四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 标明图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 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数据通路。

5.简单介绍CPU中的主要寄存器的名称和功能。

6.试述指令周期、CPU周期和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7.一个256K×8的DRAM芯片,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分别为多少根?8.解释下列基本术语:微命令、微操作、微指令和微程序9.总线有哪些分类方式,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特点各是什么?四、计算及设计题1.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Cache、主存和用于虚拟存储的磁盘组成。

CPU总是从Cache中获取数据。

若访问的字在Cache中,则存取它只需20ns,将所访问的字从主存装入Cache需要60 ns ,而将它从磁盘装入主存需要1200us。

假设Cache的命中率为,主存的命中率为,计算该系统访问一个字的平均存取时间。

2.要求用128K×16位的SRAM芯片设计512K×16位的存储器,SRAM芯片有两个控制端:当 CS 有效时该片选中。

当W/R=1时执行读操作,当W/R=0时执行写操作。

用64K×16位的EPROM芯片组成128K×16位的只读存储器。

试问:。

①数据寄存器多少位?②地址寄存器多少位?③共需多少片EPROM?④画出此存储器组成框图。

3.设机器字长为16位,定点表示时,尾数15位,阶符1位。

①定点原码整数表示时,最大正数为多少?最小负数为多少?②定点原码小数表示时,最大正数为多少?最小负数为多少?4.用16k×8位的SRAM芯片构成64K×16位的存储器,要求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5.2 转换为对应的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6.用补码运算方法计算X+Y=?并判断结果是否溢出(采用双符号位)。

①X= Y=②X= - Y=7.将十进制数和47化成二进制数,再写出各自的原码、补码、反码表示(符号位和数值位共8位)。

二进制数原码补码反码- :47:8.一个磁盘存储器共有6个盘片(12个存储面),每个面有4096个磁道,每个磁道256个扇区,每个扇区512个字节,磁盘转速为每分钟7200转,定位时间(寻道时间)为8ms,求:①该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容量;②磁盘存储器的寻址时间(包括定位时间和等待时间);③在寻址完成后,磁盘存储器的有效数据传输率。

9.某机器主频为16MHZ,其整个加法器的逻辑门级数20个,若取时间裕量△=,求其最大的逻辑门级的延迟时间。

计算机组成原理(专科)复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DCCB,6~10:AADAB,11~15:DDDDB二、名词解释周期:CPU周期也叫机器周期。

是指CPU访问一次主存或输入输出端口所需要的时间。

一个CPU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2.存取时间:存取时间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的时间。

具体地说,存取时间从存储器收到有效地址开始,经过译码、驱动,直到将被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内容读出或写入为止。

3.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率:存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向主机传送数据的二进制位数或字节数称为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Dr)与存储设备的构造及主机接口逻辑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记录密度D和记录介质的运动速度V成正比。

4.微指令格式:微指令格式是指由于编译微操作码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形成的不同格式的微指令的方式,微指令格式有水平型微指令和垂直型微指令两种。

5.同步通信:总线上的部件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送时,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这种方式称为同步通信。

这个公共的时钟信号可以由总线控制部件发送到每一个部件或设备,也可以每个部件有自己的时钟发生器,但是,它们都必须由CPU发出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6.接口:接口是计算机系统总线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一个逻辑部件,它的基本功能有两点:一是为信息传输操作选择外围设备;二是在选定的外围设备和主机之间交换信息,保证外围设备用计算机系统特性所要求的形式发送或接收信息。

7.计算机硬件: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它们是由各种实实在在的器件组成的,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

计算机的硬件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部分组成。

8.正逻辑:正逻辑是把逻辑电路中电平的高低和逻辑变量值0、1联系起来的一种概念。

指定逻辑电路中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称为正逻辑。

9.指令的编码格式:指令的编码格式是指指令中操作码的长度是否可以变化而形成指令的方式。

指令操作码通常有两种编码格式:固定格式和可变格式。

10.指令周期:指令周期是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取指令开始到执行完这条指令为止的全部时间。

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

11.存储周期:存储周期又称访内周期,是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它是衡量主存储器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

12.微命令:微命令是指构成一条指令所对应的各种基本命令,它是构成控制信号序列的最小单位,微命令通常是指那些能直接作用于某部件控制门的命令。

三、简答题1.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数码?解答:这是由计算机电路所采用的器件决定的。

计算机中采用了具有两个稳态的二值电路,用二值电路只能代表两个数码: 0和1。

比如,采用正逻辑表示,是以低电位表示数码“0”,高电位表示数码“1”;负逻辑表示,则以高电位表示数码“0”,低电位表示数码“1”。

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具有运算规则简单,物理上实现方便,成本低廉,数码“1”和“0”正好与逻辑命题中的两个值“True”、“False”相对应,为计算机中实现逻辑运算和程序中的逻辑判断提供了便利条件等优点。

2.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含义是什么?解答: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存储容量、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

在一个存储器中可以容纳的存储单元总数通常称为该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存取时间又称存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存储周期是指连续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存储器无故障工作的时间。

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来衡量。

性能与价格的比值是衡量存储器经济性能好坏的综合性指标。

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解答: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下面几项: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和运算速度等。

(1)主频:主频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的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

(2)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

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字长长,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高。

字长也影响机器的运算速度,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3)存储容量:计算机能存储的信息总字节量称为该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单位还有MB(兆字节)、GB(吉字节)和TB(太字节)。

(4)存取周期:把信息代码存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取出,称为“读”。

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或存储周期)。

(5)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性能指标。

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单位是MIPS(百万条指令/秒)。

因为每种指令的类型不同,执行不同指令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

过去以执行定点加法指令作标准来计算运算速度,现在用一种等效速度或平均速度来衡量。

等效速度由各种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以及相对应的指令运行比例计算得出来,即用加权平均法求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