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八章 人际交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3)获取知识经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三、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I.Altman & D.A.Taylor.1973)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1 定向阶段

对可能的交往对象:有所注意,理性选择和初步沟通。

初步沟通之时,留给了对方关于自己的最表面信息,即第一印象。
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 稳定交往阶段

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允许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大多数人际关系仅仅在第三阶段的水平上简单重复。

五、 重点回顾与思考

1 定向阶段(陌生人)——重视第一印象;主动沟通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教程》
1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意义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四、重点回顾与思考
2
一、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交往: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 相互作用过程。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引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之语:“第一个业余社会心理学家(他当时一定还住在山洞里)无疑想知道,怎样做才能使邻近山洞的人更喜欢
他或不讨厌他,或者至少能使他避免被人用木棒砸到头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良好的情感体验, 满足心理需要(安全感、归属感、自尊心等),保持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PPT课件

.
11
第八章 人际关系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二、人际吸引
善意行为 能力吸引 外貌吸引 性格吸引 熟识吸引 态度吸引
.
12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三、自我暴露
1.自我暴露的概念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
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 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
合作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为相互利 益而协调一致地活动,活动的结果不仅有利 于本人,也人利于对方。
.
18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三节 竞争合作
二、利益协调
利益协调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行为配合得 当,使各自取得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在 协调过程中,各方逐渐发现和扩大一致利 益的成份,更大程度地采用“手段合作”。 手段合作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也帮 助了他人接近目标,两个人不必重复对方 的活动。 手段竞争是指某人接近目标,实际上会使 他人更难接近目标。
.
5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类型
1.人际需要的维度分类 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z,1960)认
为: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 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需要可能是 心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权力因素或其他 因素造成的。
.
6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分离型:其特征是“疏远他人”。这类人只关心别 人是 否会干扰他或影响他。
.
10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一、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
相近因素:相近指人们生活、工作和活动的空 间距离上的邻近性。
相似因素:人际关系的双方在某些方面或多方 面的相似性。

《人际交往心理学》课件

《人际交往心理学》课件

人际知觉与沟通
知觉过程:通过观察、倾听、触摸 等方式获取信息
知觉偏差:刻板印象、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因素:个人经验、文化背景、 情绪状态等
知觉调整:通过反馈、反思等方式 调整知觉偏差
技巧:倾听、表达、反馈、提问、肢体语言等 障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情绪影响、信息过载等 克服障碍的方法:理解对方、尊重差异、控制情绪、简化信息等 提高沟通效果的方法:建立信任、明确目标、保持开放心态等
沟通技巧:学会倾听、表达和理 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压力管理:学会应对压力,保持 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汇报人:
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传达出言语无法表达的信息 非言语沟通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气语调等,可以增强沟通效果 非言语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意图,提高沟通效率 非言语沟通可以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和信任度,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互补性原则:人们倾向 于与互补的人建立关系
合作: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或项目,增进 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关心:关心对方的生活和工作,给予适 当的帮助和支持
初始阶段:相 互认识,建立
初步印象
发展阶段:深 入了解,建立
信任
稳定阶段:相 互依赖,建立
亲密关系
结束阶段:关 系破裂,结束
交往
特征:相互尊重、 理解、支持、信 任、包容、沟通、 合作、冲突解决

性格原则:人们倾向于与 性格相似的人建立关系
社会地位原则:人们倾向 于与有社会地位的人建立
关系
倾听: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给 予积极的回应

社会心理学第8章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8章人际关系
(1)主从型
一方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 或服从的地位。
主从型的人际关系是八种类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几 乎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有主从型的因素。
主从型的人际关系也是最牢固的一种关系。属于这 种关系的夫妇在共同的生活中,虽然一方感到有 一定的压力,但是他们不会轻易离婚。
2021/10/10
8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2)合作型
在合作型的人际关系中,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为 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彼此能默契配合和互相忍让。 在双方发生分歧时,往往能够互相谦让。一般来 说,人们都希望与他人结成这种类型的关系。
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合作型关系的双方更适宜做 好朋友,而并不十分适宜做夫妇。因为尽管这样 的夫妇能够和睦相处,但是他们也会感到单调乏 味,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2021/10/10
11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5)主从-合作型 这是一种互补和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 此种人际关系较为理想,在这种关系中双方能够和
谐共处,即使有些摩擦也没有多大危害性。 如果在这种关系中合作因素超过主从因素,那么双
方会感到更加融洽。
2021/10/10
12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6)竞争-合作型 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混合型人际关系。此种人际关
2021/10/10
24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一)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2021/10/10
25
人们倾向于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进行掩饰和缩小
人们对于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总是抱着大事化小、小 事化了的态度。
古代有个小偷,从集市上偷回一头牛,被牛的主人 追到家里。面对这种不利的处境,他故作镇定, 解释说:“我这人平常过日子注意节俭,今天在 集市上闲逛,看见一条破绳子丢在那里,觉得很 可惜,就顺手捡起来带回了家。回到家里才发现, 绳子上竟然还拴着一头牛!”偷牛本来是一项非常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渗透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上发生。
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
鲁宾(Z.Rubin)等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自我的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 如对饮食、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 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 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个体的隐私部分,不会轻 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 的经验、念头、行为。
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了解 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 状况。当然,根据自己可以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哪一层 次的自我信息,我们也能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 度。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吸引是基于与另外一个人的有回报性的经历,而这些经历 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取决于时间、地点及所涉及的人。
(一)接近性
接近性(proximity):又称邻近性,是指在人际交往的早 期阶段,人们由于在地理距离的接近而彼此喜欢对方。
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 来往(互联网例外),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 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光环效应 美丽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
3.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美丽如何衡量?是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
研究者们试图对可能的标准进行探索。
一种方法是先找出一组被评价为有吸引力的个体,然后看 看他们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五官和五官的分布与群体平均水平的差 异。

社会心理学讲义人际关系分析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讲义人际关系分析PPT课件
第16页/共39页
2. 人际沟通的条件
人际沟通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使用的语言或符号是双方都能理解的。 传递的信息较少受外界的干扰。 信息的接受者较少受外界的干扰。 信息的接受者心理上的准备。
第17页/共39页
阻碍人际沟通的主客观因素
文化因素的阻碍
主要指语意、种族偏见、教育程度等的阻碍, 是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
第29页/共39页
资料整理有两种方式:
人际关系矩阵
根据团体总人数(n)而制成的nn的行列表。
最喜欢的给三分,其次的给二分,第三的给 一分;
最不喜欢的依次给以负三分、负二分、负一 分。一一填入表内之后。统计各人的得分,若某人 正的分数越多则反映他在团体内最受人欢迎,若某 人负的分数越多则说明他最不受人欢迎。参看下表。
学校师生间的沟通形式
林格伦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之间沟通的四种 形式:






1.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沟 通,效果较差。




2. 教师在课堂里与学生保持双向沟 通,效果较好。
第24页/共39页
师 师






3. 教师和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但也 允许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较好。


第30页/共39页
选者
被选者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3
2
1 1 2
3
2
1
2
2
1
2 3 1
2
1 1
3 2
3
2 1 1
3
1
1 2
2 3

社会心理学8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8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PPT课件

• 被试:男大学生 第14页/共60页 • 研究程序
癫痫发作
• 研究目的:探求他人在现场的人数多少是否会影 响人们帮助别人的倾向
• 研究方法: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
• 自变量:人数多少(三种水平)
• 因变量:观察被试看到危险情况后向主试报告的人 数
• 被试 • 研究程序
第15页/共60页
有关理论与价值观
• 被试:大学生 • 研究程序
• 在实验开始前要求被试填写一张问卷 • 期间隔壁房间有人第1发3页/出共60似页 乎受伤的信号
• 研究结果:人数少的组向主试报告有情况的人数
罪行作证
• 研究目的:探求他人在现场的人数多少是否会影 响人们帮助别人的倾向
• 研究方法: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
• 自变量:人数多少(三种水平) • 因变量:观察被试看到危险情况后向主试报告的人
观察被试看到危险情况后向主试报告的人数研究结果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aronson442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1989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1977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364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情境性的内疚补偿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现场的示范作用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移情能力的培养动机提升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14aggressivebehavior12心脑血管病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301侵犯行为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8讲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8讲人际关系
2
和他人在一起也可以起到社会比较的作用
选 择 与 他 人 等 待
高度焦虑
低度焦虑
3
B 克服寂寞 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 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Weiss把寂 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和社会性寂寞。 情绪性的寂寞: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所引发 社会性寂寞: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归属感
三个成分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不同!
31
承诺 亲密 激情
随时间流逝,亲密和承诺支撑了婚姻
32
Lasswell关于爱情的观点
浪漫式爱情:爱是强烈的情绪体验,最典型的是一见钟情。 占有式爱情:对爱人有一份狂爱,容易忌妒,完全被对方迷住。 好朋友式的爱情:爱情经由友谊、共同爱好及自我展露成长起来。 实用式爱情:彼此都感到合适,并能满足对方的基本需求。 利他式爱情:无条件的关怀、付出及谅解。 游戏式爱情:玩弄爱情就象玩游戏一样。
29
Sternberg关于爱情的观点 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指情绪上的着迷 亲密指心理上的喜欢的感觉 承诺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
30
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 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
25
自我展露的差异 文化差异:美国人倾向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 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人自 我展露的范围则非常有限。
26
性别差异: 内容:男性讲自己的优势,女性谈自己的弱势 程度:女性自我展露的程度高于男性 结果: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亲密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 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关系交往的形成包含着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 心理因素的作用。
人际交往理论从不同角度划分主要包括了人际需要理 论、社会交换理论、投资模型理论、公平理论、平衡 理论和不确定性减少理论。
11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舒茨(Willam Schutz)提出该理论。他从人际需 要来解释人际交往模式,认为,人际需要是个体想要与他人建立一种 满意关系的需要
单向交往是指信息传递者传播信息,接受者不做任何 反馈,即只接受信息的过程。如观看电视、演讲等
双向交往是需要交往双方都参与,既要聆听对方的谈 话,又要对其作出相应的回答。如购物、聊天等
4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2)按交往对象的关系,将人际交往关系分为上行交 往、下行交往和平行交往
上行交往是指组织中的下级向上级汇报和反映情况的 交往,如报告工作进展、汇报思想等
非正式交往指以个人信息为主要的传递方式。非正 式交往可提供正式交往过程中难以得到的信息,但可 靠性却较差,易使信息误解
6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4)按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将人际关系分为口头交 往和书面交往
口头交往是指以语言为媒介,借助口头语言沟通的交 往方式。它具有简便、高效、灵活的特点
(1)包容的需要
它是指个体想要与他人接触、交往,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相互和 谐和满意关系的需要
(2)支配的需要
支配的需要是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上与 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一般而言,支配行为表现在人 们的决策过程,主要特征是运用权威和权力来领导和控制、影响和支 配他人。因此,支配行为分为拒绝型、独裁型和民主型三类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沟通、交流,是人们之间相互作 用的动态过程
人际交往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物质交换过程, 还包括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换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形成的 稳定关系,即人际交往由信息交流、物质交换和稳定 关系所组成
3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一、人际交往类型
(1)按信息传递有无反馈 ,分为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
(3)情感的需要
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如讨人 喜欢、被人爱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积极情感的表现,他们有利于建 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消极的情感需要则表现为不赞成、憎恨和反对。
12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根据以上三种人际需要,以及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 主动和被动行为,舒茨形成六种人际关系的取向
第八章 人际交往
交往 CONTACT
互动 INTERACTION
人际沟通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影响Interpersonal influnence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 -- Relationships
第一节 人际交往及其类型
14
2020/11/9
(二)代价和报酬的关系理论 约翰.沃特.西博特和哈罗德.凯利在《群体社会心理
学》一文中提出了代价和报酬的关系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为:在人与他人交往时,给予是代 价,得到的是报酬,人们会在交往中最大限度地扩大 利润 。在人际交往模式中,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报酬 与付出的代价比个人的人格特质更为重要
书面交往是以文字为媒介,借助书面语言进行的沟通。 它的保留保存时间长,具有反复研究的特点
研究者比较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的效果时,发现口 头与书面搭配使用的方式效果最佳,单独使用书面交 往的方式的沟通效果最差
7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5)传统交往与现代交往 心理学一些研究还将交往类型分为代际交往、同龄交
行为倾向 需要
主动
被动
包容需要 支配需要
主动与他人交往、希望别人接纳自 积极参与社会生 己 活
控制他人、运用 喜欢被人领导,
权势
跟随他人
情感需要
对他人和善、友 对他人冷淡、负
爱、同情
性情绪,期待对
自己亲密
12
2020/11/9
二、 社会交换理论
(一)报偿理论 霍曼斯提出该理论,它是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交换理
论,从个人付出代价与获得期望酬赏的角度分析人际 交往的运行机制 它认为,一个人与他人交往时,既想付出最少的代价, 同时又想尽力获得最多的报酬 根据该理论,在交往中,得到对方奖励时,就会引起 人们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彼此之间的喜欢度
14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霍曼斯人际交换理论的主要内涵: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 (5)攻击-赞同命题 (6)理性命题
第二阶段是探索阶段。一旦探索阶段相互吸引,人 们将更加敞开心扉,相互信任
9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第三阶段是交流阶段。交往双方,更加相互信任, 相互依赖。沟通程度有所深入并融入较深的情感。此 时,真诚的赞许或批评等评价性反馈,会带给对方信 心、鼓励
第四阶段是稳定阶段。在此阶段,友谊出现。彼此 间有喜欢的成分,心理相容性增强,甚至允许对方进 入自己的私人空间
平行交往则是指组织中地位平等的人之间的交流。如 同学间的联谊活动、公司的聚餐等
下行交往是指组织中地位较高的上级向下级主动传达 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等的沟通方式,如公司年终总结、 项目计划等
5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3) 按人际交往渠道有无组织系统,可将人际交往分 为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
正式交往是指在一定组织系统中按照规定的要求,进 行信息传递与交流。正式交往受到组织的监督,信息 需准确、翔实
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之间存在三种基本的关系:对称 获利的人际关系,对称吃亏的人际关系,双方代价与 报酬不对称的人际关系
往和异性交往等传统交往形式和自我交往、阶层交往、 网络交往等现代交往形式
也有心理研究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按照人际交往能力 划分为退缩型、认知型、动力型、完美型4种类型
8
2020/11/9
社会心理学
二、人际交往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定向阶段。人们常常根据“第一印象”, 来评判交往的可能性,它是交往的初始阶段,人际交 往的基础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