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村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其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地区养殖规模和密度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畜禽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改善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制订有效的治理对策势在必行。

1.水质污染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养分大量排放,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导致水质恶化。

大量的饲料残渣、粪便和饮水排泄物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和化学物质也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威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2.大气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释放了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形成恶臭气味。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对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3.土壤污染养殖粪便和养殖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和化学物质,经过土壤过滤后,会对土壤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土壤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1. 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畜禽养殖企业的排污行为。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口监测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法行为。

2. 推行清洁养殖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畜禽养殖模式,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和高效的养殖设备,减少养殖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饲养场上建设合理的粪便处理设施,减少养殖废弃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3. 实施农田养殖循环利用将畜禽养殖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实现畜粪的资源化利用和农田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通过合理的施肥和种植轮作,促进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4. 加强科技创新与培训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开发针对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养殖废水和废气处理的技术水平。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分析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分析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分析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普及,畜禽养殖业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源主要为养殖废弃物、废水、废气等,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和粮食安全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一、环境污染问题1.养殖废弃物:畜禽粪便、尿液、饲料残渣等废弃物长期不加处理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大量养殖废弃物的堆积会导致氧化亚氮、氨气等有机气体的释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质量,导致公众健康问题。

2.废水: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养殖场的废水很易污染。

养殖废水中包含大量的有机质、氨氮、硝酸盐等物质,会大量释放到周围水体。

废水中含有过多的营养物质,改变水中的化学性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态的平衡,也会对人类造成安全隐患。

3.废气:养殖场废气主要有氨气、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等,直接排放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其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特别是氨气,其浓度过高会造成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二、防治对策为了减少养殖行业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养殖户及政府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管理制度:制定行业内的标准化管理规定,建立监控机制,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查和排污情况审查,较好地保障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

2.加强养殖体系的建设:培养健康、无害、有机肥料的生产方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3.开展技术创新:农民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效益,降低养殖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以降低环境污染。

4.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化肥和化学农药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废弃物可以通过生物有机肥料、沼气等方式再生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节约资源。

5.土地利用规划:政府要对土地利用实行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结构,适当安排畜禽养殖场的数量和分布,以减少环境污染。

小结养殖业的开展为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

家禽饲养场的环境污染治理

家禽饲养场的环境污染治理

家禽饲养场的环境污染治理家禽饲养场在满足人们对食品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

由于禽畜粪便、养殖废水和养殖废弃物的产生,许多饲养场的周边地区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家禽饲养场的环境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家禽饲养场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1. 环境污染的原因家禽饲养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禽畜粪便、养殖废水和养殖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

首先,禽畜粪便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大量的禽畜粪便堆积在饲养场周围,导致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污染空气品质。

其次,养殖废水的排放也是家禽饲养场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

由于家禽饲养过程中的饮水和洗涤等工艺,养殖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养分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最后,家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废弃物,如禽畜尸体和废弃饲料等,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引发恶臭和传染病的传播,还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 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措施为减轻家禽饲养场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加强禽舍的管理和改进禽畜粪便的处理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

改善禽舍的通风设施,减少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释放,可通过定期清理和储存粪便来控制污染。

同时,将禽畜粪便进行有效处理,如利用堆肥技术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者利用生物降解技术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饲养场应建设合适的废水处理系统。

通过采用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和人工膜等技术,对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加强对废水的监测和排放标准的执行,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此外,家禽饲养场还应制定合理的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案。

对于禽畜尸体和废弃饲料等废弃物,可以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如高温消毒、焚烧和填埋等。

同时,也应鼓励开展资源化利用,如将废弃饲料转化为发酵料或生物质燃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家禽养殖中的环境污染治理

家禽养殖中的环境污染治理

家禽养殖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肉类消费需求的增加,家禽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家禽养殖业的高密度饲养和大量使用饲料、水源等资源,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

针对家禽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措施,以期减轻家禽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优化养殖环境布局合理规划和布局养殖环境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

首先,要避免将养殖场设置在人口密集区域和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尽量选择远离生活区和重要水源的地点。

其次,应分区域设置饲养圈舍,让不同阶段的家禽分开饲养,减少密度集中对环境的冲击。

二、科学管理粪便处理家禽粪便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源之一。

合理处理家禽粪便可以减少氨气和臭气的释放,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

规范的管理包括定期清理粪便、科学堆肥等方法,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或其他植物生长的施肥。

三、控制废水排放家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另一个环境污染源。

为了降低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应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首先,可以设置合理的水池和沉淀池来收集和处理废水,并且定期清理。

其次,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四、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家禽的饲料和药物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因此,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非常重要。

避免过度投喂饲料,以免使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增加对环境的负担。

同时,选择合格的饲料和药物,避免使用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加强环保意识和法规管理家禽养殖行业的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法规管理的力度。

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合规经营。

同时,政府应制定完善的监管政策和法规,并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督,确保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实施。

六、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除了以上治理措施外,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是解决家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如,发展生态饲养模式,如放养、散养等,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村畜禽养殖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针对这一现状,急需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保护农村环境,改善人民生活。

1. 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处理不当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畜禽粪便、饲料残渣等废弃物会大量堆积在农村地区,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体中,导致地下水和河流的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卫生和生态平衡。

2. 养殖废水排放超标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磷等有害物质,一些小规模养殖场甚至直接排放到周边的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3. 畜禽粪便积压农村养殖场多为散养方式,畜禽粪便大量积压在场地上,严重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并且散发出难闻的污臭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甚至导致健康问题。

二、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对策1. 推进规模化养殖,减少污染排放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农村畜禽养殖场进行规模化养殖,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降低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场进行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粪便、饲料残渣等可作为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同时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 完善治理设施,减少废水排放对于废水治理,政府应加大投入,对农村畜禽养殖场进行治理设施的建设,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量,提高治理水平,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 强化环境监管,打击违法养殖行为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排污行为,依法查处,确保养殖行为的规范化,减少环境污染。

5. 倡导生态养殖,降低环境负荷通过倡导生态养殖,鼓励农村养殖场进行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三、结语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指导支持。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养殖方式的推广,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养殖场污染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阻碍。

本文将从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1.废水排放污染严重养殖场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水质污染。

一些小型畜禽养殖场没有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或地表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2.粪便处理不当大量的畜禽粪便含有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和处理,就会向空气中释放,造成空气污染。

粪便中的重金属、病原菌等也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3.噪音和异味扰民养殖场规模大、密度高,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异味,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尤其是夏季高温时,粪便发酵产生的臭味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资源浪费严重畜禽粪便和废水如果不得到合理利用,就会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养殖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可以用于农作物灌溉和有机肥生产,而粪便也可以用于沼气发电等资源化利用途径。

但是目前大多数养殖场都没有有效地进行资源化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发展对策1.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标准,对于不符合排放要求的养殖场进行限产限养或责令停产整治。

要鼓励并支持养殖场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率,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模式将畜禽粪便和废水利用于农田中,提高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还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池,将粪便进行沼气发酵,产生生物能源。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1. 引言1.1 农村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1. 畜禽粪便产生的有机废水直排对水质造成污染。

在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爆发,水质恶化,造成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2. 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经降解会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这些气体不仅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3.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壤污染。

如果养殖场没有有效的废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和尸体的直接堆积会导致土壤酸化、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危害农田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

农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和改善。

1.2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畜禽养殖排放的大量废弃物和粪便对周围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这些有机物和养殖废弃物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促使水体中藻类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水体死亡。

农药和抗生素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过度使用,导致了环境中农药和抗生素残留的问题。

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水体、土壤等载体传播,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危害,影响环境的生态平衡。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未经有效处理和利用的养殖废弃物,包括粪便、尸体等,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重金属,严重污染土壤和空气,威胁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2. 正文2.1 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主要来源畜禽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随着农村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环境中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对周围的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等养分,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猛兽等问题,严重影响水质。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来源。

养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如果随意堆放或未经科学处理直接施用于农田,会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质量,甚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

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

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家禽养殖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家禽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一、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原因1.家禽粪便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家禽养殖场的禽群产生大量的粪便,其中富含有机物质、氮、磷等养分。

如果这些有机废弃物不及时处理,将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2.废水和废气排放家禽养殖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如果直接排放到水源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发水生态系统的崩溃。

同时,家禽养殖场还会产生大量氨气等废气,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3.饲料和兽药残留家禽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兽药可能会残留在家禽体内,并通过粪便排放到环境中。

这些残留物质可能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二、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措施1.科学管理家禽粪便家禽粪便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不合理的处理和利用。

因此,家禽养殖场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包括善于收集和利用家禽粪便,例如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加强废水和废气的处理家禽养殖场应该建立规范的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引入生物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设备。

通过这样的措施,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去除或转化,降低废气排放的浓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规范饲料和兽药的使用家禽养殖场应该选择优质的饲料和兽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合理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残留。

此外,还可以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减少养殖过程中对饲料和兽药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监测是治理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家禽养殖场的监督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对于违法排污、超标排放的养殖场,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罚,确保家禽养殖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可以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发电。焚烧装置是自动化的,可以有效地清除混杂气体的设备,既可
产生能量义能将大量的废弃物转变为少量的惰性残渣,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这一技术在我国尚未用 于禽粪处理,主要是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但在国外的养殖业中有一定的应用。 2.4变废为宝,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对家禽粪污进行减量控制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否则会导致 二次污染。现阶段我们要积极探索家禽养殖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家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 家禽养殖业、种植业都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业为家禽养殖业提供了饲料资源,禽类则是种植
伞因吝禽水产养殖污染躲测‘j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引起周嗣居氏的不满。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l灭l臭气问题引起的纠纷和投拆案件,一些禽场因此被迫停 产搬迁,给家禽生产造成很人影响。 2.1土壤污染 家禽粪便中的氮和磷的含量较高,氮和磷含量约I‘i粪便总量的1.63%和1.54%。按此测算,一个万只 规模鸡场每年粪尿中氮排泄量约为5.9t,磷的排泄鼙约为5.5t。虽然氮和磷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 素,农业生产过程中常施朋氮、磷化学肥料以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但犬餐的禽粪进入十壤后,会导致七 壤中的氮和磷过量,植物将会徒长、不开花结穗,或可造成十壤板结,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会 促使土壤中其它营养元素的不均衡或缺乏。 此外,家禽饲料中多添加微量元素和兽约等添加剂,滥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它们的原形或代谢产物 除少量残留在家禽体内影响禽产品质量安全外,大部分随着粪尿液排出体外并且仍然保持一定的生物活 性。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作为农肥施用,其中的重金属(包括锌、铜、镍、镉等)、抗生素及其它有机物 质也会污染土壤。虽然它们对植物生K不会产生很人的影响,但容易被植物吸收后残留蓄积在其组织中, 最后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浓缩几倍甚至儿十倍,最后进入人和动物食物中,引发慢性中毒,或可 能引起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招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3水源污染 我国每年家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和粪水总量十分可观,如此人量的需氧腐败有机物,若不经处理直接 排放剑水流缓慢的水体,如水库、湖泊、内海等水域,其造成的污染程度堪比居民生活、农业、乡镇上业。 粪污中的氮和磷进入土壤后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它们渗入地下水或随被腐蚀掉的表层土流入江河,促 进了水生植物、藻类的大量增殖,消耗水中大量氧,导致水中溶解氧(Do)减少。进而造成植物根系腐 烂,鱼虾等水生动物人量死亡。它们在水底层经厌氧分解,产生H2S、NH,、硫醇等恶臭物质,使水旱.黑色, 即水体的“富营养化”。这些不仅导致饮用水质量卜降,危害人备健康,即使作为灌溉用水,也可能会导致 禾苗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农作物绝收。 2.4生物污染 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扩大,我国禽病发生和流行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疫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家禽业发展 的瓶颈,也时刻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目前,人禽共患性疾病主要有沙『J氏菌病(鸡白痢、禽副伤寒、亚 利桑那菌病)、人肠杆菌病、禽结核病、弯曲杆菌病(空肠弯曲杆菌病、结肠弯曲杆菌病等)、李氏杆菌病、 弧菌病、禽丹毒、螺旋体病和禽流感等lO多种,其中沙fJ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等依然普遍存在,其它一 些疫病也时有发生。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的人禽共患病的出现,已对家禽业和人类安全构成了严重 威胁。未经处理的粪污中存在着人量的病原微生物,排放后可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 某些疫病扩散和传播的渠道。
伞固畜禽水产养巯污染l监测-j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家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刘梅戴亚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 摘要:近年来家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越_≥}∈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家禽养殖业中存在的环境 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_并结合我国养禽业实际,提出了一些防控对策。 关键词:家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禽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禽产品产量和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规模 化养殖发展逐步加快,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已初步形成家禽优势产业带。家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牧 业中的支柱产业,也是发展速度最快,集约化程度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业。与此同时,养禽 业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人量禽粪以及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但 影响养禽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家禽养殖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据测算,每只成年产蛋鸡每天平均产粪1039。一个千只规模的鸡场年排粪量约为36t,万只规模的鸡 场年排粪量则为360t。如加上冲洗排出的污水及其它废弃物,则粪污排放量更为可观。鸡粪污中含有大量 的有机物及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氨气、硫化氢、甲烷、甲醇、甲胺、二甲基硫醚等恶臭气体, 铁、锌、锰、钴、碘等矿物元素,铜、砷、汞、硒等重金属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激素等饲料添加剂 残留物,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而我国目前人多数养殖场的粪污未得到妥善处理或处理设施 简陋,如此大的粪污排放颦,不仅恶化了家禽自身的生存环境,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 甚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环境和生命健康。 1.1空气污染 家禽在饲养过程中,除自身不断向体外排出大量有害气体、恶臭化合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外, 养殖环境中还有大量的粉尘、霉菌等存在。它们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家禽和人类健 康。 对于家禽来说,首先,禽舍内的有害气体和恶臭物质可刺激家禽嗅神经和呼吸道,导致应激和疾病的 发生。如:家禽长期处于低浓度氨的环境中,体质变弱,对一些疾病抵抗力下降,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也会 受到影响;高浓度的氨气则对家禽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的纤毛造成损害,如萎缩或脱落等,引起咳嗽、气管 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凼难、窒息等症状。此外,由于家禽呼吸道粘膜受到氨气损害,更易 感染呼吸道疾病。其次,家禽场空气污染还可造成疫病的传播。由于空气环流作用,大多数污浊空气仍停 留在场区上空,进入其它禽舍后,造成疫病的交叉感染。冈此,空气污染可造成禽产品质量下降和疫病治 疗费用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养禽的经济效益。对于人类来说,禽舍内的恶劣空气环境可引起禽场工作人员 支气管炎、过敏性肺泡炎、职业性哮喘等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这些都可能导致肺机能下降,减弱对疾病 的抵抗能力,其至造成肺泡的永久性实变,减少肺的容积。粉尘中的蛋白质成分则会产生直接刺激和致敏 作用,还可能引发鼻炎。 家禽场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则可直接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我国大多数规模化家禽场位于 城市郊区,禽场与周围居民区的距离较近。禽场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臭气严重影响居民区的环境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 上世纪末以来,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1996年,农业部发布的《关于
“九五”期间加快能源一环境工程建设的通知》(农环能发[1996]1号)中明确指出:“新建畜禽场等农业企
业,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精神,对于粪便、污水的治理要做剑同步规划、 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治理费用不低于总投资的100,6。“九五”期间,各主管部门对原有存栏百头牛、千头 猪、万羽禽以上规模而且未建治理T程的畜禽场,要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地加以改造治理”。2001年,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施行了《眚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制定了《畜 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和《音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对 畜禽养殖场的建场、废弃物堆放、处理和排放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各省(区)也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 的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当地养殖业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为依法治理畜禽养殖环 境污染提供了保障。但毋庸讳言,我国制定的一些畜禽污染防治法规总体上比较粗放。首先,这些管理规
67
令图畜禽水产养殖污染躲测oj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范仅在污染治理方面有原则性规定,而具体的养殖总量控制、农田粪便施J}}j量方面没有要求,可操作性不 强。荷兰、挪威、德国等一些国家的备禽养殖粪便处理虽然也是以粪便还田为主,但都根据各自国家的不 同地区的十壤类型和种植结构,具体规定了不同的饲养规模。其次,我国的相关立法的层次较低,目前出 台的管理规范还只是停留在行政法规和标准层面,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因而其威慑性有限,只有少数养 殖企业能自觉遵守。而且,在实际管理I:作中,一些监管部门还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最后, 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较小。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违反该办法规定行为的罚款只是处 以1 000元以上3万元以卜罚款,难以起剑预防违法行为发生的作用。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养殖业 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严格细化规定,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同时,要人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环 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并切实做到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 2,2倡导科学养殖,减少粪污排放量 按照环保、节能、效益协调同步的循环发展模式,在不影响家禽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多种措施 并举,最人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源头上降低家禽生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积极开发和推广一肖饲饲养新技术,采取在饲料中添加酶和微生态制剂、饲料颗粒化、膨化和热喷技术 等,改善饲料品质及物理形态,提高家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饲料氨的利用率。 在饲料或垫料中添加各类除臭剂,如: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天然沸年i为主的偏硅酸盐矿石(海泡石、 膨润十、凹凸棒彳i、硅石、硅藻币i等)、绿矾(硫酸Ⅱ铁)和酶制剂等,吸附、抑制、分解或转化排泄物 中的有毒有害成份。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禽自身抗病能力,达剑少用或不用药物的目的;按国家 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包括允许使用种类、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等。 2.3推广生物净化技术,实现粪污无害化 所谓生物净化,就是利用厌氧发酵原理,杀灭家禽粪污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虫卵,同时将其 转化成清洁廉价的能源和无公害的有机肥。目前,国内外禽粪的净化和处理方法很多,且各有优缺点,家 禽养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 堆肥是一种古老而简便的方法。利用堆肥方法处理家禽废弃物,是一种集处理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于 一体的方法,其终极产品为有机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好的堆肥对改善十壤结构、培肥地力起到重要的 作用。堆肥的腐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由微生物参与的生物氧化降解过程。经堆肥处 理的家禽废弃物易于运输,并且无病原菌。但堆肥过程会造成氮损失并污染大气环境,且占用的空间较大, 发酵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厌氧发酵是一种广泛用于工厂、农业和城市垃圾处理的一种处理方法。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对有 机物的降解作用,产生甲烷平均含量为60%的可燃性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可为农户提供清洁的能源 和优质无害化的肥料。缺点是NH3挥发损失大,处理池体积大,只能就地处理与利用。另外,由于禽粪中 氨的含量较高,不利丁发酵过程。因此,在家禽粪污处理过程中,如何尽量降低氨浓度,是提高厌氧发酵 效率的重要措施。有试验表明,将禽粪与猪粪进行共发酵时,猪粪提供产甲烷微生物而禽粪则为其提供更 多的基质,两种废弃物相互补充,可显著提高生物气体的产量。 焚烧法是垃圾热处理中最重要的方法,它是使可燃性垃圾在高温下与氧发生反应,将垃圾转变成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