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共60篇)
2012年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名单

2012年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名单附件:2012年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名单序号单位名称作者一级学科论文题目导师姓名代码及名称1 厦门大学王锋0202应用经济学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减排政策评价魏巍贤2 厦门大学李国强0401教育学我国高校贷款效益分析——基于高校办学条件标准的视角邬大光3 厦门大学江飞0701数学Navier-Stokes-Poisson方程组、液晶方程组及相关模型的若干问题谭忠4 厦门大学吴顺情0702物理学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与氧化硅的物性模拟研究朱梓忠5 厦门大学匡勤0703化学金属氧化物(ZnO、SnO2)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郑兰荪6 厦门大学张端午0710生物学RIP3作为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相互转换的分子开关的发现及机理研究韩家淮7 厦门大学郭剑花1202工商管理政治联系、预算软约束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杜兴强8 华侨大学唐群委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导电多层膜的层层自组装及性能研究吴季怀9 福州大学陈敬华0703化学几种新型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陈国南10 福建医科大学胡蓉芳1002临床医学ICU患者睡眠、褪黑激素分泌及非药物干预的研究姜小鹰注:以上按单位代码及一级学科代码排列。
2012年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名单序号单位名称作者一级学科论文题目导师姓名代码及名称1 厦门大学冯兵0101哲学朱熹礼乐哲学思想研究乐爱国2 厦门大学邓明0202应用经济学变系数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钱争鸣3 厦门大学刘婕0710生物学核受体Nur77、RXR的凋亡通路及调控张晓坤4 厦门大学熊鹰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刘庆林5 厦门大学魏志华1202工商管理中国家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问题与治理李常青6 华侨大学黄国钦0802机械工程基于弧区微段测力的锯切力与能量特征研究徐西鹏7 福州大学孙蒙0703化学锑、镓系列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李旦振8 福州大学冯苗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基于硫化镉量子点纳米复合光限幅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詹红兵9 福州大学杨贞标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利用耦合腔QED系统进行量子信息处理郑仕标10 福建农林大学陈继圣0710生物学MoRac1及其互作蛋白在稻瘟病菌产孢和致病过程的作用王宗华11 福建农林大学吴建国0904植物保护水稻矮缩病毒非结构蛋白Pns11的核仁定位及其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的互作谢联辉12 福建医科大学蔡斌1002临床医学TAT-Ngb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对小鼠脑缺血影响的研究王柠13 福建中医药大学梁文娜1006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病理与舌象变化及舌苔脱落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李灿东14 福建师范大学盛浩0705地理学中亚热带山区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杨玉盛15 福建师范大学张先增0803光学工程脉冲激光诱导生物硬组织消融及其医疗新技术谢树森16 福建师范大学王丽虹1302音乐与舞蹈学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叶松荣注:以上按单位代码及一级学科代码排列。
白光LED 光谱特性及司辰节律因子

第40卷㊀第12期2019年12月发㊀光㊀学㊀报CHINESEJOURNALOFLUMINESCENCEVol 40No 12Dec.ꎬ2019㊀㊀收稿日期:2019 ̄07 ̄10ꎻ修订日期:2019 ̄08 ̄04㊀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5072)ꎻ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05110ꎬ2018J01551ꎬ2017J01772)ꎻ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光电材料与器件应用)ꎻ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Z160452ꎬJAT160293ꎬJT180296ꎬJAT160457/B201606ꎬJA14207)ꎻ福建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FBJG20180015)ꎻ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ZZ2019J01ꎬZZ2016J40)资助项目Support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61975072)ꎻ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FujianProvince(2018J05110ꎬ2018J01551ꎬ2017J01772)ꎻProgramforInnovativeResearchTeaminScienceandTechnologyinFujianProvinceUniversity(OptoelectronicMaterialsandDeviceApplication)ꎻ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Fujian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JZ160452ꎬJAT160293ꎬJT180296ꎬJAT160457/B201606ꎬJA14207)ꎻFoundationofFujianProvinceGreatTeachingReform(FBJG20180015)ꎻ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Zhangzhou(ZZ2019J01ꎬZZ2016J40)文章编号:1000 ̄7032(2019)12 ̄1514 ̄09白光LED光谱特性及司辰节律因子沈雪华1ꎬ2ꎬ陈焕庭1ꎬ2∗ꎬ陈赐海1ꎬ2ꎬ林惠川1ꎬ2ꎬ李㊀燕1ꎬ2ꎬ陈福昌1ꎬ2(1.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ꎬ福建漳州㊀363000ꎻ2.福建省光电材料与器件应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ꎬ福建漳州㊀363000)摘要:为分析白光LED的光 ̄电 ̄热特性及其变化ꎬ在热沉温度和驱动电流可控的条件下ꎬ测试了温度㊁电流对白光LED光谱分布的影响ꎬ建立了白光LED光功率和光谱蓝白比(蓝光光谱光功率与白光光谱光功率的比值)预测模型ꎮ相关性分析显示光谱蓝白比㊁色温及司辰节律因子之间高度相关ꎬ光谱蓝白比与色温㊁光谱蓝白比与司辰节律因子均存在线性关系ꎬ表明由光谱分布变化预测光谱色温漂移及其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可能性ꎮ实验结果表明ꎬ白光LED光功率㊁蓝白比㊁色温及司辰节律因子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ꎬ最大预测误差分别不超过4.22%㊁1.54%㊁1.31%和2.15%ꎻ同时ꎬ白光LED光谱蓝白比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ꎬ用于预测光谱色温及司辰节律因子ꎬ进而评估其光学特性和非视觉生物效应ꎮ关㊀键㊀词:白光LEDꎻ功率预测ꎻ色温漂移ꎻ司辰节律因子ꎻ非视觉生物效应中图分类号:TN312.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DOI:10.3788/fgxb20194012.1514SpectralCharacteristicsandCircadianActionFactorofWhiteLEDsSHENXue ̄hua1ꎬ2ꎬCHENHuan ̄ting1ꎬ2∗ꎬCHENCi ̄hai1ꎬ2ꎬLINHui ̄chuang1ꎬ2ꎬLIYan1ꎬ2ꎬCHENFu ̄chang1ꎬ2(1.DepartmentofPhysics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ꎬMinnanNormalUniversityꎬZhangzhou363000ꎬChinaꎻ2.OptoelectronicMaterialsandDeviceApplicationIndustryTechnologicalDevelopmentBaseofFujianProvinceꎬZhangzhou363000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ꎬE ̄mail:htchen23@qq.comAbstract:Toanalyzetheoptical ̄electrical ̄thermalcharacteristicsofwhiteLEDsꎬeffectsoftempera ̄tureandcurrentonthespectralpowerdistributionofthewhiteLEDweretestedunderthecontrolla ̄bleheatsinktemperatureandcurrent.Onthebasisꎬpredictionmodelsforspectralopticalpowerandblue ̄whiteratio(theratiobetweenblueopticalpowerandwhiteopticalpower)ofthewhiteLEDwereproposed.Correlationanalysisprovedthattheblue ̄whiteratiowashighlycorrelatedwiththecorrelatedcolortemperature(CCT)aswellascircadianactionfactor(CAF).Moreoverꎬlinearre ̄lationshipsbothexistbetweenblue ̄whiteratioandCCTꎬandbetweenblue ̄whiteratioandCAF.Itindicatesthepossibilitywhichqualitativelypredictingcolortemperaturedriftandnon ̄visualbiologi ̄caleffectsofthewhitespectrumfromchangingspectralpowerdistribution.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ꎬthemaximumpredictionerrorsofspectralopticalpowerꎬblue ̄whiteratioꎬCCTandCAFofthewhiteLEDwerewithin4.22%ꎬ1.54%ꎬ1.31%and2.15%ꎬrespectively.Meanwhileꎬthespectralblue ̄whiteratiocanbeusedasaneffectivemethodtopredictCCTandCAFofthespectrumꎬ.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2期沈雪华ꎬ等:白光LED光谱特性及司辰节律因子1515㊀andthustoevaluatethespectralopticalpropertiesandnon ̄visualbiologicaleffects.Keywords:whiteLEDsꎻopticalpowerpredictionꎻcolortemperaturedriftꎻcircadianactionfactorꎻnon ̄visualbio ̄logicaleffects1㊀引㊀㊀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ꎬLED)因具有低功耗㊁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ꎬ近年逐渐向通用照明领域普及[1 ̄3]ꎮ在白光LED制造中ꎬ以蓝光GaN基LED芯片与YAGʒCe荧光粉结合的方式最为普遍ꎮ通用照明中ꎬLED器件通常集成了多个LED芯片ꎬ且输入功率随着应用需求的提高不断增大ꎬ导致器件内部热量聚集[4]ꎮ而蓝光LED芯片和荧光粉均具有温度敏感特性ꎬ高温环境下蓝光GaN基LED芯片和荧光粉的光学特性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ꎬ引起光谱功率㊁光通量㊁色温等光学参数的变化ꎬ最终影响照明质量[5 ̄6]ꎮ因此ꎬ大功率白光LED器件的热效应和热管理成为当前LED研究和制造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7]ꎮ光照除了提供视觉信息ꎬ还参与生物节律㊁大脑认知等生理功能的调节ꎬ即所谓 非视觉生物效应 ꎮ作为新一代照明光源ꎬLED的非视觉生物效应更为明显ꎬ相关研究不断深入ꎮ司辰节律因子(CircadianactionfactorꎬCAF)是由Berman提出的用以表征光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强度的因子ꎬ在多数研究中被采用[8]ꎮ郑莉莉等[9]通过计算三基色白光LED光源在不同电流下的司辰节律因子ꎬ对可调色温的三基色白光LED光源进行非视觉效应研究ꎮ宋丽妍等着重探讨了以LED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屏对人体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影响[10]ꎮ鲁玉红等针对人体在不同波长蓝光LED照射下的反应进行了研究[11]ꎮ陈仲林等将光的非视觉生物效应用于指导住宅㊁隧道和教室等场所的照明工程建设[12 ̄13]ꎮ本文通过测试研究了白光LED的光 ̄电 ̄热特性及其变化ꎬ建立了白光LED光功率及光谱蓝白比预测模型ꎬ分析了光谱蓝白比与色温㊁司辰节律因子的相关性ꎮ研究发现驱动电流和温度改变时ꎬ白光LED辐射光谱中的蓝光发射光谱和荧光粉发射光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ꎬ进而引起光功率改变㊁色温漂移和司辰节律因子变化ꎮ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白光LED光功率和光谱蓝白比预测模型及其建立过程的正确性ꎬ表明了根据光谱蓝白比预测其色温漂移和非视觉生物效应强弱的合理性ꎬ可用于对特定白光LED光学性能的预测㊁分析和改进ꎮ2㊀白光LED光谱的光 ̄电 ̄热特性2.1㊀白光LED光谱的光 ̄热特性分析白光LED器件中ꎬ蓝光LED芯片发出的初始蓝光一部分被荧光粉吸收并转化为黄光ꎬ透射的蓝光和转换的黄光混合形成白光ꎮ蓝光LED芯片辐射蓝光以及荧光粉层辐射黄光的过程都伴随着热量的产生ꎮ因实际散热条件有限ꎬ白光LED器件内部热量无法及时传导ꎬ芯片结温和荧光粉层温度随着热量积累逐渐升高ꎬ导致芯片和荧光粉层光学性能下降ꎮ为探讨温度对LED芯片及荧光粉层的作用ꎬ本文在一定电流驱动下ꎬ通过改变热沉温度测试了白光LED的光谱分布变化ꎬ如图1ꎮ其中ꎬ驱动电流为350mAꎬ温度范围为25~85ħꎬ测试间隔为15ħꎮ3450750姿/nmIntensity/(mW·nm-1)42150040085℃25℃25℃40℃55℃70℃85℃700650600550图1㊀350mA电流驱动下白光LED的光谱功率分布Fig.1㊀SpectralpowerdistributionofwhiteLEDwithinjec ̄tioncurrentof350mA图1中ꎬ以虚线为界ꎬ左边为蓝光光谱分布ꎬ右边为荧光光谱分布ꎮ由图1可见ꎬ蓝光LED芯片发射峰强度明显随温度升高而降低ꎬ并且由于能带随着温度升高而收缩ꎬ其光谱整体红移ꎮ对于荧光光谱而言ꎬ因蓝光LED芯片激发波长受温度影响发生偏移ꎬ与荧光粉发射光谱匹配度降低ꎬ转换的黄光减少ꎬ导致荧光光谱强度整体呈下降. All Rights Reserved.1516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0卷趋势ꎮ蓝光光谱光功率和荧光光谱光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ꎮ3003080T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m W40020015050402070605025035010090P opt,b(w)P opt,b(w)图2㊀350mA电流驱动下蓝光光谱光功率和荧光光谱光功率Fig.2㊀Opticalpowerofbluespectrumandphosphorspec ̄trumwithinjectioncurrentof350mA图2中ꎬPoptꎬb(w)表示蓝光光谱光功率ꎬPoptꎬp(w)表示荧光光谱光功率ꎮ保持驱动电流为350mAꎬ当热沉温度控制为25ħ时ꎬ蓝光光谱光功率为114.09mWꎬ荧光光谱光功率为289.04mWꎻ当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时ꎬ蓝光光谱光功率降至110.57mWꎬ荧光光谱光功率降至258.65mWꎬ二者下降幅度分别为3.09%和10.51%ꎮ观察图2可见ꎬ蓝光光谱光功率和荧光光谱光功率均与热沉温度近似呈线性关系ꎬ则可设Poptꎬb(w)(IFꎬ0ꎬT)=a1T+a2ꎬ(1)Poptꎬp(w)(IFꎬ0ꎬT)=b1T+b2ꎬ(2)其中ꎬa1㊁a2㊁b1㊁b2均为常数ꎬ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而获得ꎮa1㊁b1分别表示蓝光光谱光功率㊁荧光光谱光功率随热沉温度的变化系数ꎬ由两曲线倾斜程度可知a1<b1<0ꎮ从图2及二者功率下降幅度可见ꎬ荧光粉层受温度的影响较大ꎬ原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温度升高ꎬGaN基蓝光芯片晶格振动加强ꎬ缺陷周围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加剧ꎬ内量子效率下降ꎬ产生的初始蓝光能量减少[2]ꎻ(2)蓝光峰值波长因热效应发生红移ꎬ使得与荧光粉的匹配度下降[14]ꎻ(3)温度升高ꎬYAG荧光粉Ce3+4f基态与5d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减小ꎬ光转换效率下降[15]ꎮ蓝光光谱功率在温度升高时变化不大ꎬ原因在于:虽然蓝光芯片辐射的初始蓝光随温度升高而减少ꎬ但荧光粉层因热效应致使吸收的蓝光能量也减少ꎬ因而透射的蓝光辐射通量减少不明显ꎮ2.2㊀白光LED光谱的光 ̄电特性分析白光LED器件中ꎬGaN基蓝光LED芯片会将注入电能转化为初始蓝光并射入荧光粉层ꎬ驱动电流的大小决定了初始蓝光光谱的光功率ꎮ此外ꎬ驱动电流不同意味着加载功率不同ꎬ则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封装器件内部聚集热量亦不同ꎬ引起GaN基芯片和荧光粉的热猝灭效应也存在差异ꎮ载流子密度在量子阱区域的速率方程[16]如下:dndt=Jqd-An-Bn2-Cn3-JLqd1ꎬ(3)在稳态条件下ꎬdndt=0ꎬ则Jqd=An+Bn2+Cn3+JLqd1ꎬ(4)其中ꎬJ为电流密度ꎬq为单位电荷量ꎬd为有源区厚度ꎬAn为非辐射复合率ꎬBn2为辐射复合率ꎬCn3为俄歇复合率ꎬJL为漏电流密度ꎬd1为在P型束缚层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ꎮ俄歇复合率Cn3取决于材料能带结构ꎬ且Cn3ʈexp-3Eg2kTæèçöø÷ꎮ对于窄能带结构LED(如InGaAsP ̄LED)ꎬ其n3较大ꎬ俄歇复合率较强ꎮ对于宽禁带结构LED(如AlGaInP ̄LEDꎬGaN ̄LED)ꎬ因其n3较小ꎬ俄歇复合率很低ꎬ在老化过程中ꎬ认为基本不变ꎬ故可不予考虑ꎮ一般在双异质结和多量子阱结构中JL≪Jꎬd1ʈdꎮ非辐射复合速率An取决于缺陷密度NT:Anʈn(τp+τn)ʈnσυNT2ꎬ(5)其中ꎬτn=1σnυnNTꎬτp=1σpυpNTꎬτp和τn分别为电子和空穴寿命ꎬσ为俘获截面ꎬυ为热速率ꎮ在低电流密度范围ꎬn很小ꎬAn>Bn2ꎬ该范围内光功率与电流密度关系如下式所示:LʈBn2ʈBA2Jqd()2ꎬ(6)在大电流密度范围ꎬBn2>Anꎬ则光功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为:L=Bn2ʈJedꎬ(7)在大电流区域ꎬ理想情况下LED光功率将与输入电流近似成线性比例ꎮ但在实际情况下ꎬ随着电.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2期沈雪华ꎬ等:白光LED光谱特性及司辰节律因子1517㊀流增大ꎬLED有源区产生的热量将在器件内部急剧累积ꎬ造成内量子以及外量子效率下降[17]ꎬ因此光功率与输入电流不能成理想线性比例ꎮ从以上讨论可知ꎬLED光功率 ̄电流特性曲线可分为非线性和线性两个区域ꎮ非线性区域内ꎬ有源区缺陷密度将直接影响光功率大小ꎬ导致光功率非线性变化ꎮ而线性区域由于非辐射复合通道趋于饱和状态ꎬ非辐射复合变化对光功率影响不明显[18]ꎮ由于本文研究采用控温热沉控制LED芯片温度ꎬLED芯片有源区的热量可及时传导至外界ꎬ即LED输出光功率和负载电流为线性关系:Poptꎬb(w)(IFꎬT0)=c1IF+c2ꎬ(8)Poptꎬp(w)(IFꎬT0)=d1IF+d2ꎬ(9)其中ꎬc1㊁c2㊁d1㊁d2均为常数ꎬ可利用曲线拟合由测量数据获得ꎮc1㊁d1分别表示蓝光光谱光功率㊁荧光光谱光功率随驱动电流的变化系数ꎮ通过改变驱动电流测试白光LED的光谱分布变化ꎬ如图3所示ꎬ其中ꎬ热沉温度控制为55ħꎬ电流范围为200~450mAꎬ测试间隔为50mAꎮ3450750姿/nmI n t e n s i t y /(m W ·n m -1)4210500400450mA200mA 250mA 300mA 350mA 400mA 450mA700650600550200mA图3㊀恒温55ħ下白光LED的光谱功率分布Fig.3㊀SpectralpowerdistributionofwhiteLEDwithheatsinktemperatureof55ħ图3表明ꎬ当热沉温度一定时ꎬ白光LED发出的蓝光光谱和荧光光谱均随驱动电流发生较大变化ꎬ电流对二者影响作用明显ꎮ蓝光光谱光功率与荧光光谱光功率随电流的变化趋势如图4ꎮ图4中ꎬ保持热沉温度为55ħꎬ当驱动电流为200mA时ꎬ蓝光光谱光功率为66.14mWꎬ荧光光谱光功率为166.97mWꎻ当驱动电流增加到450mA时ꎬ蓝光光谱光功率为142.78mWꎬ荧光光谱光功率为342.56mWꎬ二者增加幅度分别为115.88%和105.16%ꎮ300200450Input current /mAO p t i c a l p o w e r /m W40020015050250150400350300250350100500P opt,b(w)P opt,p(w)图4㊀恒温55ħ下的蓝光光谱光功率和荧光光谱光功率Fig.4㊀Opticalpowerofbluespectrumandphosphorspec ̄trumwithheatsinktemperatureof55ħ2.3㊀白光LED光谱功率预测白光LED输出的白光由蓝光光谱和荧光光谱构成ꎬ假设Poptꎬw为白光LED输出光功率ꎬ则有Poptꎬw=Poptꎬb(w)+Poptꎬp(w)ꎬ(10)同时考虑驱动电流和热沉温度对光谱的影响[19]ꎬ当热沉温度为恒定值时ꎬLED输出光功率与负载电流呈线性函数ꎻ当负载电流为恒定值时ꎬLED输出光功率与热沉温度呈线性函数ꎻ进而可构建蓝光光谱光功率值和荧光光谱光功率值分别与负载电流和热沉温度之间的二维函数:Poptꎬb(w)(IFꎬT)=(a1T+a2)(c1IF+c2)eꎬ(11)Poptꎬp(w)(IFꎬT)=(b1T+b2)(d1IF+d2)fꎬ(12)其中e㊁f分别为白光LED在工作点(IFꎬ0㊁T0)的蓝光光谱光功率值和荧光光谱光功率值ꎮ因此ꎬ白光LED总输出光功率为:Poptꎬw(IFꎬT)=(a1T+a2)(c1IF+c2)e+(b1T+b2)(d1IF+d2)fꎬ(13)由于a1㊁a2㊁b1㊁b2㊁c1㊁c2㊁d1㊁d2㊁e㊁f均为常数ꎬ公式(13)表明ꎬ白光LED光功率是关于驱动电流和热沉温度的函数ꎮ若已知驱动电流和热沉温度ꎬ可根据公式(13)预测白光LED的光功率ꎮ3㊀色温漂移及非视觉生物效应分析3.1㊀光谱色温漂移分析相对色温(CorrelatedcolortemperatureꎬCCT). All Rights Reserved.1518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0卷是评价白光品质的一个重要光学指标ꎬ其值主要取决于白光光谱中蓝光成分的比例(本文简称蓝白比)ꎮ当光谱蓝白比增大时ꎬ色温值将增大ꎬ白光向冷白方向漂移ꎻ反之色温减小ꎬ白光向暖白方向漂移[6ꎬ20 ̄21]ꎮ从前文分析可知ꎬ热沉温度和驱动电流会影响白光光谱中蓝光光谱和荧光光谱ꎬ因而可能改变光谱中的蓝光比例ꎬ引起色温漂移ꎮ设光谱蓝白比为kꎬ则有k(IFꎬT)=Poptꎬb(w)Poptꎬw=f(a1T+a2)(c1IF+c2)f(a1T+a2)(c1IF+c2)+e(b1T+b2)(d1IF+d2)ꎬ(14)可见ꎬ光谱蓝白比k亦是关于驱动电流和热沉温度的函数ꎮ驱动电流或热沉温度的改变ꎬ不仅会引起白光LED光功率的变化ꎬ也会导致色温漂移ꎮ若已知白光LED的驱动电流和热沉温度变化情况ꎬ则可由公式(14)评价光谱色温漂移趋势ꎮ将热沉温度55ħ㊁电流200~450mA及驱动电流350mA㊁热沉温度25~85ħ对应各工作点的光谱蓝白比k与色温CCT作相关性分析ꎬ如图5所示ꎮkC C T /K58500.2850.2800.2950.2905750570056000.300565058005900图5㊀测试白光LED光谱蓝白比k与色温CCT之间的关系Fig.5㊀RelationshipbetweenmeasuredresultsofkandCCTforwhiteLED可见ꎬ光谱蓝白比k与光谱色温KCCT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度ꎬ设二者关系如下:KCCT=g1k+g2ꎬ(15)其中g1㊁g2均为常数ꎮ显然ꎬ光谱蓝白比k的变化可以反映其色温漂移情况ꎮ3.2㊀光谱司辰节律因子变化分析光的非视觉生物效应主要通过本征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photosensitiveretinalganglioncellꎬipRGC)控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ꎬ进而参与人体生理节律的调节[22]ꎮ司辰节律因子能反映光源对人体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影响ꎬ数值越大影响越大ꎬ其定义如下[23 ̄24]:acv=ʏ780380P(λ)C(λ)dλʏ780380P(λ)V(λ)dλꎬ(16)其中ꎬacv为司辰节律因子(CAF)ꎻP(λ)为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ꎻC(λ)是由Gall等提出的光谱生理响应曲线[25]ꎬ峰值波长在450nm附近ꎻV(λ)为明视觉下的光谱光视效率函数ꎬ峰值波长为555nmꎮC(λ)及V(λ)曲线如图6所示ꎬC(λ)主要覆盖蓝光波段ꎬ说明人体在该波段的生物敏感度较高ꎬ而V(λ)主要覆盖黄光波段ꎬ说明人体在该波段的视觉敏感度较高ꎮ白光光谱中的蓝光成分增加时ꎬ意味着白光光谱与生理响应曲线的重叠部分增加ꎬ光谱的司辰节律因子必然增大ꎬ此时光谱对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应作用增强ꎮ很显然ꎬ光谱的蓝白比k变化将导致司辰节律因子(CAF)的变化ꎬk增大时ꎬCAF增大ꎬk减小时ꎬCAF也减小ꎮ姿/nmR e l a t i v e i n t e n s i t y0.85007006000.60.400.24001.0C (姿)V (姿)图6㊀光谱生理响应曲线C(λ)和明视觉光视效率曲线V(λ)Fig.6㊀Spectralphysiologicalresponsecurveandspectrallu ̄minousefficiencycurve对热沉温度55ħ㊁电流200~450mA及驱动电流350mA㊁热沉温度25~85ħ各工作点的光谱蓝白比k与司辰节律因子(CAF)进行相关性分析ꎬ如图7所示ꎮ显然ꎬ光谱蓝白比k与司辰节律因子(CAF)之间同样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度ꎬ设二者关系如下:acv=h1k+h2ꎬ(17)其中h1㊁h2均为常数ꎮ光谱蓝白比k的变化反映.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2期沈雪华ꎬ等:白光LED光谱特性及司辰节律因子1519㊀kCAF0.570.2850.2800.2950.2900.580.560.550.540.530.300图7㊀测试白光LED光谱蓝白比k与司辰节律因子CAF之间的关系Fig.7㊀RelationshipbetweenmeasuredresultsofkandCAFforwhiteLED了司辰节律因子的变化ꎬ因而可用于评价光谱产生的非视觉生物效应ꎮ由图5㊁图7及其分析表明ꎬ光谱蓝白比k与色温CCT及司辰节律因子(CAF)均高度线性相关ꎮ因此ꎬ光谱色温CCT和CAF跟随温度及驱动电流的变化规律应与蓝白比k的变化趋于一致ꎮ当驱动电流不变㊁温度升高时ꎬ色温值和司辰节律因子应增大ꎬ白光向冷白方向漂移ꎬ光谱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影响增强ꎮ当温度恒定㊁驱动电流增加时ꎬ色温值和司辰节律因子也应增大ꎬ白光向冷白方向漂移ꎬ光谱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影响亦增强ꎮ4㊀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文通过HAAS ̄2000高精度快速光谱仪及专用积分球对YAGʒCe荧光材料封装的白光LED进行光学测量ꎬ完成实验验证ꎮ其中恒流驱动由上位机控制软件控制ꎬ而LED恒温设置和调整则由CL ̄200温控装置实现ꎮ图8㊁9分别为白光LED在不同温度及不同电流驱动下对应光功率㊁蓝白比k预测值和实测值对比情况ꎮ温度测试范围为25~85ħꎬ测试间隔为5ħꎻ电流测试范围为150~500mAꎬ测试间隔为50mAꎮ在图8(a)光功率预测数据中ꎬ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光功率为190.91mWꎬ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光功率降至174.36mWꎬ降低8.67%ꎬ下降速率为0.2758mW/ħ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光功率为558.56mW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光功率降至510.83mWꎬ降低8.55%ꎬ下降速率为0.7955mW/ħꎮ在图8(b)光功率实测数据中ꎬ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光功率为183.19mW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光功率降至169.30mWꎬ降低7.58%ꎬ下降速率为0.2315mW/ħ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光功率为553.69mW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光功率60050040030020010003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150250350450T /℃O p t i c l p o w e r /m W(a )60050040030020010003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150250350450I /mAT /℃O p t i c l p o w e r /m W(b )I /mA图8㊀白光LED光功率输出ꎮ(a)预测值ꎻ(b)实测值ꎮFig.8㊀OpticalpowerofwhiteLED.(a)Predictions.(b)Measurements.0.320.290.280.270.263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150250350450I /mAT /℃k(a )0.300.290.280.270.2630253540455055606575708085150250350450I /mAT /℃k (b )0.250.300.310.250.310.32图9㊀白光光谱蓝白比kꎮ(a)预测值ꎻ(b)实测值ꎮFig.9㊀Blue ̄whiteratiok.(a)Predictions.(b)Measure ̄ments.. All Rights Reserved.1520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0卷降至502.91mWꎬ降低9.17%ꎬ下降速率为0.8463mW/ħꎮ㊀经计算ꎬ光功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相对误差为4.22%ꎬ平均相对误差为1.05%ꎬ误差值较小ꎮ白光LED光功率对比图和数据分析均表明ꎬ白光功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度较高ꎬ由此验证了光功率预测模型的正确性ꎮ在图9(a)光谱蓝白比k预测数据中ꎬ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蓝白比k为0.2707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增大至0.2872ꎬ增幅为6.10%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蓝白比k为0.2870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增大至0.3041ꎬ增幅为5.96%ꎮ在图9(b)光谱蓝白比k实测数据中ꎬ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蓝白比k为0.2723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增大至0.2916ꎬ增幅为7.08%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蓝白比k为0.2891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增大至0.3040ꎬ增幅为5.15%ꎮ经计算ꎬ蓝白比k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绝对误差为0.0038ꎬ平均绝对误差为0.0011ꎬ最大相对误差为1.54%ꎬ平均相对误差为0.39%ꎮ图9和分析数据显示ꎬ光谱蓝白比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度较高ꎬ验证了光谱蓝白比预测模型的正确性ꎮ根据光谱蓝白比k的预测值及公式(15)㊁(17)ꎬ可进一步预测光谱色温CCT和司辰节律因子的变化情况ꎬ分别如图10㊁11所示ꎮ在图10(a)的光谱色温CCT预测数据中ꎬ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色温为5492K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色温升高至5711Kꎬ光谱向冷白方向漂移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色温为5710K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色温升高至5936Kꎬ光谱亦向冷白方向漂移ꎮ在图10(b)的光谱色温CCT实测数据中ꎬ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色温为5538K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色温升高至5787Kꎬ光谱向冷白方向漂移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色温为5730K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色温升高至5944Kꎬ光谱亦向冷白方向漂移ꎮ在图11(a)司辰节律因子(CAF)预测数据中ꎬ6000590058005700560054003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150250350450I/mAT/℃CCT/K(a)55006000590058005700560054003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150250350450I/mAT/℃CCT/K(b)5500图10㊀白光光谱色温CCTꎮ(a)预测值ꎻ(b)实测值ꎮFig.10㊀CCTofwhitespectrum.(a)Predictions.(b)Measurements.0.580.560.540.503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150250350450I/mAT/℃CAF(a)0.520.600.580.560.540.5030253540455055606570758085150250350450I/mAT/℃CAF(b)0.520.60图11㊀白光光谱司辰节律因子(CAF).(a)预测值ꎻ(b)实测值ꎮFig.11㊀CAFofwhitespectrum.(a)Predictions.(b)Measurements.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CAF为0.5078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CAF增大为0.5463ꎬ光谱对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影响增强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CAF为0.5461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CAF增大为0.5860ꎬ光谱对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2期沈雪华ꎬ等:白光LED光谱特性及司辰节律因子1521㊀应的影响亦增强ꎮ在图11(b)司辰节律因子(CAF)实测数据中ꎬ15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CAF为0.5131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CAF增大为0.5584ꎬ光谱对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影响增强ꎮ在500mA恒流驱动下ꎬ热沉温度为25ħ时ꎬCAF为0.5486ꎻ若热沉温度升高到85ħꎬ则CAF增大为0.5853ꎬ光谱对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影响亦增强ꎮ经计算ꎬ色温CCT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绝对误差为75.64Kꎬ平均绝对误差为15.10Kꎬ最大相对误差为1.31%ꎬ平均相对误差为0.26%ꎻ司辰节律因子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绝对误差为0.0120ꎬ平均绝对误差为0.0027ꎬ最大相对误差为2.15%ꎬ平均相对误差为0.49%ꎮ图10㊁11及数据分析证明了光谱蓝白比k㊁色温CCT和司辰节律因子(CAF)三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ꎬ同时验证了公式(15)和(17)的正确性ꎮ5㊀结㊀㊀论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ꎬ研究了白光LED的光 ̄电 ̄热特性ꎮ通过控制热沉温度和驱动电流ꎬ讨论了温度和电流对白光中的蓝光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ꎬ建立了白光LED光功率预测模型ꎮ通过白光光谱成分变化ꎬ讨论了光谱蓝白比(蓝光光谱光功率与白光光谱光功率的比值)与温度㊁电流的关系ꎬ并建立光谱蓝白比k预测模型ꎮ相关性分析显示了光谱蓝白比k与色温CCT及司辰节律因子(CAF)高度相关ꎬ光谱色温漂移及非视觉生物效应与蓝白比k的变化趋于一致ꎮ实验结果显示ꎬ白光LED光功率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22%ꎬ平均相对误差为1.05%ꎻ蓝白比k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54%ꎬ平均相对误差为0.39%ꎻ色温CCT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31%ꎬ平均相对误差为0.26%ꎻ司辰节律因子CAF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15%ꎬ平均相对误差为0.49%ꎮ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及其建立过程的正确性ꎮ同时ꎬ实际光谱中蓝白比k㊁色温CCT和司辰节律因子(CAF)分布及变化规律一致ꎬ表明了由光谱蓝白比评价光谱色温漂移和非视觉生物效应的合理性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NIANLXꎬPEIXMꎬZHAOZLꎬetal..Reviewofopticaldesignsforlight ̄emittingdiodepackaging[J].IEEETrans.Compon.Packag.Manuf.Technol.ꎬ2019ꎬ9(4):642 ̄648.[2]LUOXBꎬHURꎬLIUSꎬetal..Heatandfluidflowinhigh ̄powerLEDpackagingandapplications[J].Prog.EnergyCombust.Sci.ꎬ2016ꎬ56:1 ̄32.[3]MAYPꎬSUNJꎬLUOXB.Multi ̄wavelengthphosphormodelbasedonfluorescentradiativetransferequationconsideringre ̄absorptioneffect[J].J.Lumin.ꎬ2019ꎬ209:109 ̄115.[4]KWONSBꎬJEONGSGꎬCHOISHꎬetal..Designofbinder ̄freephosphorpasteforwarmwhiteLEDs[J].Opt.Mater.ꎬ2018ꎬ84:184 ̄188.[5]钟文姣ꎬ魏爱香ꎬ招瑜.结温对GaN基白光LED光学特性的影响[J].发光学报ꎬ2013ꎬ34(9):1203 ̄1207.ZHONGWJꎬWEIAXꎬZHAOY.DependenceofGaN ̄basedwhiteLEDcolorimetricparametersonjunctiontemperature[J].Chin.J.Lumin.ꎬ2013ꎬ34(9):1203 ̄1207.(inChinese)[6]CHENHTꎬHUISY.Dynamicpredictionofcorrelatedcolortemperatureandcolorrenderingindexofphosphor ̄coatedwhitelight ̄emittingdiodes[J].IEEETrans.Ind.Electron.ꎬ2014ꎬ61(2):784 ̄797.[7]WANGXXꎬJINGLꎬWANGYꎬetal..TheinfluenceofjunctiontemperaturevariationofLEDonthelifetimeestimationduringacceleratedagingtest[J].IEEEAccessꎬ2019ꎬ7:4773 ̄4781.[8]BERMANSM.Anewretinalphotoreceptorshouldaffectlightingpractice[J].Light.Res.Technol.ꎬ2008ꎬ40(4):373 ̄376.[9]郑莉莉ꎬ郭自泉ꎬ严威ꎬ等.三基色白光LED的司辰节律因子研究[J].发光学报ꎬ2016ꎬ37(11):1384 ̄1389.ZHENGLLꎬGUOZQꎬYANWꎬetal..InvestigationonthecircadianactionfactorofRGBwhiteLEDs[J].Chin.J.Lu ̄min.ꎬ2016ꎬ37(11):1384 ̄1389.(inChinese)[10]宋丽妍ꎬ李俊凯ꎬ牟同升.以发光二极管为背光源的平板显示对人体非视觉的影响[J].光子学报ꎬ2013ꎬ42(7): . All Rights Reserved.1522㊀发㊀㊀光㊀㊀学㊀㊀报第40卷768 ̄771.SONGLYꎬLIJKꎬMOUTS.Non ̄visualeffectsofflatpaneldisplaywithlightemittingdiodebacklightonhuman[J].ActaPhoton.Sinicaꎬ2013ꎬ42(7):768 ̄771.(inChinese)[11]鲁玉红ꎬ王毓蓉ꎬ金尚忠ꎬ等.不同波长蓝光LED对人体光生物节律效应的影响[J].发光学报ꎬ2013ꎬ34(8):1061 ̄1065.LUYHꎬWANGYRꎬJINSZꎬetal..InfluenceofdifferentwavelengthblueLEDonhumanopticalbiorhythmeffect[J].Chin.J.Lumin.ꎬ2013ꎬ34(8):1061 ̄1065.(inChinese)[12]陈仲林ꎬ李毅ꎬ杨春宇ꎬ等.道路照明中的光生物效应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ꎬ2007ꎬ18(3):1 ̄5.CHENZLꎬLIYꎬYANGCYꎬetal..Studyonphotobiomodulationofroadlighting[J].Chin.Illumin.Eng.J.ꎬ2007ꎬ18(3):1 ̄5.(inChinese)[13]陈仲林ꎬ胡英奎ꎬ翁季.用司辰视觉研究道路照明安全[J].照明工程学报ꎬ2007ꎬ18(1):31 ̄34.CHENZLꎬHUYKꎬWENGJ.Studyonroadlightingsafetywithcitopic[J].Chin.Illumin.Eng.J.ꎬ2007ꎬ18(1):31 ̄34.(inChinese)[14]肖华ꎬ吕毅军ꎬ徐云鑫ꎬ等.传统白光LED与远程荧光粉白光LED的发光性能比较[J].发光学报ꎬ2014ꎬ35(1):66 ̄72.XIAOHꎬLYUYJꎬXUYXꎬetal..ThedifferenceofluminousperformancebetweentraditionalphosphorpackagingLEDandremotephosphorLED[J].Chin.J.Lumin.ꎬ2014ꎬ35(1):66 ̄72.(inChinese)[15]LINCCꎬZHENGYSꎬCHENCHꎬetal..ImprovingopticalpropertiesofwhiteLEDfabricatedbyablueLEDchipwithyellow/redphosphors[J].J.Electrochem.Soc.ꎬ2010ꎬ157(9):H900 ̄H903.[16]GRILLOTPNꎬKRAMESMRꎬZHAOHMꎬetal..SixtythousandhourlightoutputreliabilityofAlGaInPlightemittingdi ̄odes[J].IEEETrans.DeviceMater.Reliab.ꎬ2006ꎬ6(4):564 ̄574.[17]LIJSꎬTANGYꎬLIZTꎬetal..Effectofquantumdotscatteringandabsorptionontheopticalperformanceofwhitelight ̄emittingdiodes[J].IEEETrans.ElectronDev.ꎬ2018ꎬ65(7):2877 ̄2884.[18]PURSIAINENOꎬLINDERNꎬJAEGERAꎬetal..Identificationofagingmechanismsintheopticalandelectricalcharacter ̄isticsoflight ̄emittingdiodes[J].Appl.Phys.Lett.ꎬ2001ꎬ79(18):2895 ̄2897.[19]CHENHTꎬLEEATLꎬTANSCꎬetal..Dynamicopticalpowermeasurementsandmodelingoflight ̄emittingdiodesbasedonaphotodetectorsystemandphoto ̄electro ̄thermaltheory[J].IEEETrans.PowerElectron.ꎬ2019ꎬ34(10):10058 ̄10068.[20]周锦荣ꎬ陈焕庭ꎬ周小方.白光LED色温的非线性动态预测模型[J].发光学报ꎬ2016ꎬ37(1):106 ̄111.ZHOUJRꎬCHENHTꎬZHOUXF.Nonlineardynamicpredictionmodelofwhiteledcolortemperature[J].Chin.J.Lu ̄min.ꎬ2016ꎬ37(1):106 ̄111.(inChinese)[21]YEHYꎬKOHSWꎬYUANCꎬetal..Electrical ̄thermal ̄luminous ̄chromaticmodelofphosphor ̄convertedwhitelight ̄emit ̄tingdiodes[J].Appl.Therm.Eng.ꎬ2014ꎬ63(2):588 ̄597.[22]GUOZQꎬLIUKꎬZHENGLLꎬetal..Investigationonthree ̄humpphosphor ̄coatedwhitelight ̄emittingdiodesforhealthylightingbygeneticalgorithm[J].IEEEPhoton.J.ꎬ2019ꎬ11(1):8200110.[23]GALLDꎬLAPUENTEV.Beleuchtungsrelevanteaspektebeiderauswahleinesförderlichenlampenspektrums[J].Lichtꎬ2002ꎬ54(7 ̄8):860 ̄871.[24]BELLIALꎬSERACENIM.Aproposalforasimplifiedmodeltoevaluatethecircadianeffectsoflightsources[J].Light.Res.Technol.ꎬ2014ꎬ46(5):493 ̄505.[25]GALLD.Themeasurementofcircadianradiationquantities[C].ProceedingsofLichtandGesundheitꎬBerlinꎬ2004.沈雪华(1989-)ꎬ女ꎬ福建漳州人ꎬ博士ꎬ讲师ꎬ2016年于重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ꎬ主要从事智能检测与控制㊁半导体照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ꎮE ̄mail:fj_sxh39@163.com陈焕庭(1982-)ꎬ男ꎬ福建漳州人ꎬ博士ꎬ教授ꎬ2010年于厦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ꎬ主要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ꎮE ̄mail:htchen23@q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姓名:李仕贵职称:教授毕业学校:四川农业大学最高学位:博士所属学院:水稻所职务:副所长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专业1:作物遗传育种专业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课程:分子遗传学发表论文:1.Genetic analysis of rice gain quality, Theor Appl Genet, 1999, 98: 502-5082.Identification of Two Blast Resistance Genes in a Rice Variety, Digu, J. Phytopathology, 2004, 152(2): 77-853.Molecular tagging of a genic male-sterile gene in rice. Chines主要成果及获奖:1.“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获2000年度国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应用研究”获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姓名:汤浩茹职称:教授毕业学校:四川农业大学最高学位:博士所属学院:林学园艺学院职务:副院长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专业1:果树学专业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课程:《植物组织培养》,《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生班讨论》《果树学进展》,《果树育种学专题》,《果树种质资源学》发表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收录5篇。
主要成果及获奖:2002年度高等学校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姓名:魏育明职称:研究员毕业学校:四川农业大学最高学位:博士所属学院:小麦所职务:副所长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专业1: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1:小麦分子生物学与育种专业2:植物学研究方向2:植物分子进化主持项目:1、国家863计划:小麦品质相关种子贮藏蛋白基因新型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006-2010年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小麦品质相关功能基因组研究;2006-2008年3、高等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小麦族种质资源评价、谷蛋白基因克隆及育种利用研究;2004-2008年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稻麦高分子量谷蛋白新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2004-2006年5、四川省教育厅:小麦优质谷蛋白基因发掘、新型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研究;2006-2010年发表论文:副主编出版著作2部;在《Bioch Biophy Acta》、《Theor Appl Genet》、《J Creal Sci》、《Plant Breeding》、《Can J Bot》、《Mol Biol》、《中国科学》等国外和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6篇。
中化国际石油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探讨

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特 别声明。)
声明人(签名):移≥孬
≯即当年/口月纱日
厦}-】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 法》等觏定保罄帮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囱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 学位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
并快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1998年石油行业经过战略性重组和结构调
整,按照上下游、内外贸和产销一体化的原则,分别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石油化工两大集团公司,石油工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伴随着国内经济 快速增长,持续增长的石化产品消费使得国内资源储备与生产能力难以满足需 求,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纷纷采用“走出去”战略,并初见成效【l】。
中化国际石油公司所处的平台等五大环境进行分析,并将其原有商务模式与国 内外主要石油公司商务模式进行对比借鉴研究:国际国内大型石油公司都非常
重视产业链一体化,但各有特色;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在开发新能源,走持续化 发展道路上更有竞争力。最后在对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价值链异同分析基础上, 根据中化国际石油公司自身优势,提出了其新的价值主张,为中化国际石油公 司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贯通战略和执行桥梁的“知行合一"商务模式新选择。
自己整理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首先提出在新形势下中化国际石油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分析问题阶段突出环境变化对中化国际石油公司现有商务模式的挑战其不能很好的实现公司现有战略目标并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石油公司商务模式比较分析试图为中化国际石油公司商务模式创新提供路径与借鉴最后在解决问题阶段根据中化国际石油公司所处环境与其战略目标分别从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角度创新公司的商务模式
are
推荐2019年福建科技奖公示材料

推荐2019年福建省科技奖公示材料项目名称:人工智能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管理中的研发及应用推荐奖种: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单位:福州市科技局主要完成单位: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闽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完成人及其贡献:1.宋李斌(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技术路线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发;2.郭晓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教育管理理论及临床转化研究;3.谭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糖尿病移动医疗应用系统评估及方法研究;4.林中燕(闽江学院):负责互联网活跃人群糖尿病跨域数据分析、画像及精准传播技术研究;5.周盛宗(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负责糖尿病及并发症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6.严孙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负责糖尿病及并发症专病数据库及临床应用系统需求及医学逻辑研发;7.郭高兴(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糖尿病及并发症智能管理系统业务逻辑、产品框架及业务推广;8.石文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糖尿病健康传播体系及糖尿病人群防治策略研究;9.魏曦(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糖尿病智能管理处方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研发;10.颜辉(福州康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多个临床医院的专病数据库及区域糖尿病一体化管理项目落地工作。
项目简介: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1.14亿)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致残、致死率高。
如何有效、科学和经济地提高糖尿病及并发症管理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重大战略和临床亟需解决的急迫问题。
本项目围绕着糖尿病教育管理就是“药”以及将糖尿病教育管理研制成为全球倡导的数字化疗法——“数字药”关键问题,通过医研企联合研究的方式,系统地开展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糖尿病预防、临床医学的多项交叉研究,研制了2型糖尿病肖像模型、并发症预测模型、知识图谱和精准干预等多项技术并集成为糖尿病及并发症AI数据引擎,构建了糖尿病专病数据库、糖尿病管理处方及服务体系等应用系统,将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控制目标、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教育等“处方化、智能化和全程化”。
2019年福建省优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名单(共95篇)

钟万福
工程硕士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后功能化修饰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李菁华
工程硕士
高性能自支撑多元过渡金属磷化物电极结构设计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王勤华
工程
木质素掺杂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项小强
工程硕士
面向照明/显示应用若干玻璃陶瓷的制备、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袁亮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人文社科权威期刊论文语言学特征的多维度对比探析
专业学位 类别名称
金融 护理 工程硕士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工程硕士 艺术硕士 口腔医学 工程 工程硕士 翻译硕士
中医
教育 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论文题目
P2P利率市场与Shibor市场、债市、股市联动性研究——基于小波视角 7种有氧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新型人眼安全波段掺铥全固态激光特性研究
闽南沿海地区传统民居平面格局研究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非编码RNA与疾病关系预测研究
潮剧在泰国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石墨烯复合材料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喷印制造及性能研究
立体视频体验质量的分析与应用 海岛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基于I-NSGA-III的电力系高维目标潮流优化及其决策支持 杉木NAC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干旱和低磷胁迫下响应的研究 基于前倾斜2D激光雷达移动扫描的障碍检测与道路跟踪方法研究
一个全新的基于术前肌少症的预后评分系统预测胃癌R0切除术后的远期疗效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应用于上颌窦外提升术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UiO系列MOFs构建无机酸根离子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探究主观镜头在电影中的运用——以毕业作品《两夜两天》为例 贴面预备对漂白后釉质粘接的影响和修复病例报告 用于生产线料盘取放料的带视觉引导机器人技术的研发 基于群智能优化的多端点线网布线技术研究 自我修正与同声传译方向性的关系(英文)
2019年博士综合考核成绩及初录名单公示

李茜
104869190005738 55
康恪峰 104869190002131 56
梅帅
104869190001382 62
刘畅
104869190000941 75
75.80 75.60 76.00 75.60 70.80 75.00 82.00 81.40 77.00 78.60 54.60 73.00 74.60 72.60 60.40 78.00 72.00 69.00 68.00 86.20
87.60 86.60
74.46 国际法学 86.3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5.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6.4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7.1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4.4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5.8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5.6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4.8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4.4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4.6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8.3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7.86 经济法学 86.34 经济法学 82.86 经济法学 86.08 经济法学 86.50 经济法学 89.02 经济法学 86.26 经济法学 87.16 经济法学 88.82 民商法学 92.28 民商法学 90.84 民商法学 90.64 民商法学
82.20
83.80 82.60 87.60 81.40 81.60 71.00 83.20 76.20
86.00 87.40 73.00 87.20 87.40 88.20 90.00 87.40 90.40 81.80 77.80
79.20
80.00 83.60 86.00 85.00 78.20 74.00 81.80 73.80
80.40 78.20 74.60 77.00 72.20 76.00 84.40 84.00 79.00 78.00 50.00 81.60 80.60 72.40 58.00 75.00 69.00 69.00 68.00 88.20
非上市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的流动性折扣实证的研究

valuation CPV business should consider the impact of mobility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object under appropriate and practicable.
of the equity.In applying the equity method to the market value of non-listed companies were analyzed to assess the results of the use of the listed company appraiser data regression model out of the earnings or book value,taking data considered to be evaluated,the data is based on listed adjust the contrast of the results
首先,本文阐释了什么是股权流动性折扣。股权的流动性折扣是对股权流动 性虚增部分的扣除。为了分析出非上市公司股权的虚增部分的实质内涵,文章以 股权交易的变现价值分析为出发点,得出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股权变现价值的 狭义差异在于流动性增值(LVA)部分,广义差异除了流动性增值部分外还包括 交易成本差异、买卖双方议价能力差异等。在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狭义 的差异内涵研究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性折扣。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w篇t,o滞饮帮≯ 年6月ff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国学生情绪智力、课堂情绪及英语学习成绩研究(英文) 几类非线性方程组弱解的正则性 肿瘤诊疗核酸纳米技术新方法研究
Flammeovirga sp. OC4的琼胶酶基因挖掘及所产寡糖的益生功能研究
生态学 作物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临床医学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在入侵地和原产地沿纬度梯度的适应进化 甘蔗响应氮素的生理特性与应答低氮逆境的基因和miRNA鉴定
阳离子通道蛋白 TRPV 是 AMPK 响应葡萄糖代谢途径的必要因子 金属-半导体复合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表面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
光学工程 基础医学 地理学
化学
高品质因子光微流微腔及其性能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通过下调AKT磷酸化促进Fas介导的肝细胞凋亡
和肝脏损伤 亚热带不同海拔森林地下碳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附件1
2019年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共60篇)
序号 单位名称
1
厦门大学
2
厦门大学
3
福州大学
4
厦门大学
5
厦门大学
6
福建师范大学
7
厦门大学
8
福州大学
9
厦门大学
10
福建师范大学
11
福建医科大学
12
福建师范大学
13
福州大学
作者姓名
张鹏飞 张武虹 潘志明 凌伟淞 麻亚挺 廖长庚 李梦琪 韩创 战超 陈小钢 荆振唐 吕茂奎 罗志珊
硼碳氮和立方钴簇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第 1 页,共 4 页
序号 单位名称
14
福州大学
15
福建农林大学
16
厦门大学
17
华侨大学
18
厦门大学
19
厦门大学
20
厦门大学
21
福建医科大学
22
厦门大学
23
厦门大学
24
福建农林大学
25
福建师范大学
26
福建师范大学
27
厦门大学
28
厦门大学
作者姓名 一级学科名称
白杰 蔡汉阳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学
基于机械可控裂结技术的单分子结电输运过程的电化学调控 拟南芥SWR1调控胚珠和花序发育及花青素合成机理研究
余晓青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黄宝华
数学
几类矩阵方程和张量方程迭代算法研究
肖武鹏
环境科学与工程
Hale Waihona Puke 西太平洋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
论文题目
刘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基于喷墨打印的纳米材料输运及其光电应用
邹显花
林学
不同磷利用效率杉木对低磷胁迫的阶段性响应及其信号调节研究
廖明玲
海洋科学
海洋贝类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温度适应性的酶学特征和进化策略研究
麦少瑜
化学工程与技术
金属卡宾、亚硝酸叔丁酯参与的杂环合成反应研究
徐扬 李文松 林绍辉 郭欣欣 董金超
砷酸对白血病干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第 4 页,共 4 页
海洋科学 统计学 公共管理 基础医学 电气工程 教育学 临床医学
近海沉积物-水界面的耗氧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Fe、Mn)的迁移
基于多源数据的整合无监督学习 环境规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研究
基于转录组定性特征识别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预警标志 磁纳米热疗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基于质量的视角 G-CSF和GM-CSF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精准应用的实验基础及高三尖杉酯碱联合亚
一级学科名称
论文题目
生物学 物理学
化学 机械工程
基于生物表面展示策略的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光子轨道角动量的调控及应用研究
氮化碳聚合物光催化全水分解制氢体系的构建 环路热管中纤维吸液芯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的设计加工及性能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 生物学 化学 化学
金属氧化物负极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基于周期性外场调制和耗散机制的腔光力系统量子关联研究
过渡金属化合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第 3 页,共 4 页
序号 单位名称
45
福州大学
46
福建农林大学
47
福建农林大学
48
集美大学
49
厦门大学
50
厦门大学
51
厦门大学
52
福州大学
53
厦门大学
54
厦门大学
55
厦门大学
56
厦门大学
57
福建医科大学
58
福州大学
59
厦门大学
60
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姓名
机械工程
基于仿射变换的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编队控制技术研究
电子科学与技术
LD泵浦稀土掺杂全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深度神经网络压缩与加速关键技术的研究
临床医学
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基因突变谱分析及SLC20A2基因内含子可变剪接位点的致 病性研究
化学
Pt(hkl)单晶界面氧还原和 CO 电氧化的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陈辰立
中国史
明清大东海渔业社会与海洋权力的博弈
第 2 页,共 4 页
序号 单位名称
29
厦门大学
30
福州大学
31
福建农林大学
32
厦门大学
33
厦门大学
34
福州大学
35
福建农林大学
36
厦门大学
37
福建农林大学
38
厦门大学
39
福建医科大学
40
福州大学
41
厦门大学
42
厦门大学
43
华侨大学
44
华侨大学
作者姓名
水产
海洋来源的龙须菜硫酸寡糖和butyrolactone-I的抗食物过敏活性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
联合编码系统在不同编码信道下的优化准则与分析
理论经济学 法学 数学
中国“关系型”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刑法前置化及其制约
可分离非线性模型的优化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应用经济学
中国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基于债务融资、创新及盈利视角的研究
梁伟 刘群阅 李汉生 刘庆梅 陈启望 林志帆 熊亚文 陈光永 郭俊杰 史向明 范新妍 于潇 关庆洲 汤云东 滕曼曼 谭明
一级学科名称
论文题目
机械工程 风景园林学
寄生分量对力传感器叠加系统准确度影响研究 城市公园恢复性效益心理模型构建及设计策略研究
园艺学
光对龙眼细胞培养中功能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基于模糊粗糙集模型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线粒体稳态在糖尿病合并反复非严重低血糖相关认知障碍中的机制研究
药学 理论经济学
公共管理 应用经济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在肿瘤转移诊断和信号通路调控中的应用 要素错配、收入分配差距与产出增长的研究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王晓蓉 张琪 钟振晖 李成陈 周建丰 薛昌 陈兴麟 刘文文 杨颖颖 李钰雯 周宇 王丽萍 杨志才 王芳 刘成坤 徐睿
一级学科名称
论文题目
工商管理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奖励口碑的影响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
金属氧化物对硼硅酸盐基SOFC封接玻璃结构与性能的调控研究
植物保护
稻瘟病菌群体的适应性进化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