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课堂教学案3、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过程与方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4、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

情感态度 5、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价值观、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6生物圈的意识。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教学重点重点难点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形式□常规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学法点拔一导入新课:原始生命的诞生,既是化学进化的结束,又是生物进化的开始。

各种生物是通过问题导入新课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

但是我们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这需要一定的依据或证明来证明。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学生思考的呢?假如我们能进入时光隧道,也许可以亲自浏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神奇历程。

但是现在,我们只能从现实中寻找证据。

新授:二.(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学生:阅读、回答。

学生阅读、回答: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古代生物的1()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就形成了化石。

教师: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是生物进化史中的一幅幅真实的图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提问】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思考(二)生物进化的历程与原始生命起源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7.3.2生物进化的历程7-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7.3.2生物进化的历程7-人教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3、通过完成进化树,总结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体趋势。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化石、始祖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要求学生排列出生物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比较法解决
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完成进化树,总结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体趋势。

三、教学难点
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卷、粘贴画游戏。

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优秀7篇】

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优秀7篇】

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篇一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结构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总结细胞概念→将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生物生长的奥秘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由平面到立体、由结构到功能,不断深入地认识细胞,从中总结出细胞的概念,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并认识生物体生长的奥秘。

2.教学过程说明(1)通过学生们复习、回忆、观察——细胞结构简图,引出教学主题。

首先展示上节课由学生完成的细胞结构简图,引发学生思考:细胞是平面结构吗?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区别吗?这些结构都叫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细胞结构的兴趣。

(2)教师适时展示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细胞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另一方面借助于模型讲解动、植物细胞结构。

首先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

在介绍过程中渗透研究结构的方法——由外向内,同时采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

在讲到细胞膜的时候,应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谁看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细胞膜?目的是,一方面讲清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极薄且紧贴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讲到液泡时,由于学生容易将它与细胞质看成是两个并列结构,所以教师要强调液泡是细胞质的一部分。

然后介绍动物细胞的结构。

这时也采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同时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先找出动植物细胞的相同之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再找出不同之处,即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质里没有液泡。

实施对比学习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3、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特点和证据。

4、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生物进化的概念及理论。

2、生物进化的历程。

3、生物进化的证据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课:通过简要介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引出生物进化的概念。

2、讲授新课:(1)生物进化的概念及理论:介绍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阐述自然选择理论,包括变异、遗传和选择三个基本要素。

(2)生物进化的历程:讲解生物进化的主要阶段,包括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演化过程。

重点介绍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种演变,如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演化。

(3)生物进化的证据及特点: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解剖结构和生活习性,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

介绍生物进化的主要特点,包括渐变、积累和自然选择。

3、课堂互动: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物进化的奥秘。

4、课堂小结:通过表格和图示,总结生物进化的基本要素、历程、证据和特点。

5、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对生物进化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方面需要改进?2、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是否需要进一步拓展或深化?3、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4、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巩固或加强?通过对教学反思的回答,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优秀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目的:1.了解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植物和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3.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以及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亲缘关系。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

教学设计: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出现等问题,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物进化的科教片,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教具准备:1.原始地球景观挂图。

2.在硬纸板上按本节教材中图V—6,支植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画出动植物进化历程树。

图上除“原始生命”标出外,其他生物类群的名称及其代表生物都不标出,而是按教材示意图上的各种动植物,另外做成剪贴图,待用。

3.图钉(供贴剪贴图用)。

4.无脊椎动物特征比较表。

教学方法:讲述和谈话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和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复习动物部分中有关哺乳动物黑猩猩的内容。

教学过程:引言:今天,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是一个“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世界。

在这个生命世界中,生存在大约二百多万种的生物。

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它们又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呢?自古以来这些问题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们从多方面寻找证据,进行推测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丰富的生物学和古生物学证据,以及大量的科学实验都证明了:生命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生,现今生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

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二章《生物的进化》。

第二章生物的进化我们首先来学习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历程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讲述:据测定,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什么时候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呢?科学形容表明,大约在40亿年前,原始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生命。

那么,原始生命是怎么样诞生的呢?一、生命的起源1.条件:(出示原始地球景观挂图,讲述时教师要注意声音、语调,尽力通过声音的烘托,造成一种景观效应。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2.利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进化的规律。例如:为什么说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有哪些影响?
3.结合比较法和观察法,让学生发现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生物进化的趋势。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分析生物进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5.运用比较法、观察法和资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生物进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生物进化历程中的事件,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运用比较法,发现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2.搜集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如化石、生物地理分布等,选取至少三个典型例子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
3.针对自然选择原理,选取一个生物物种,分析其在进化过程中如何适应环境,以及自然选择对其进化产生的影响。
4.结合生物进化的重要事件,探讨其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意义,并以论文的形式进行阐述。
5.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其成因,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观察报告。
3.学生对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原则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4.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5.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探究生物进化的奥秘。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均得到提升。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3.生物进化证据的识别和分析,如化石、比较解剖学等研究方法的应用。
4.生物进化理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进化历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生物进化过程,帮助学生克服重难点。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作业成果,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4.作业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学生在探究生物进化历程时,可能对时间跨度和复杂事件的理解存在困难,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线和事件链。
3.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培养批判性思维。
4.部分学生对生物进化持有疑问或误解,教师需关注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念。
5.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教师应加强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生物进化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生物类群的演化关系,尤其是寒武纪大爆发、恐龙灭绝等关键节点的理解。
2.自然选择、基因变异等进化机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如化石研究、比较解剖学等,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物进化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生物进化历程,提高学习兴趣。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2022-2023学年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2022-2023学年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2022-2023学年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生物进化的两个基本理论,即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3. 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包括单细胞生物的演化、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进化中的人类等;4. 教育学生应该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难点: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两个基本理论: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三、教学过程:Step 1 了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生物进化的话题和概念。

2. 引导讨论: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evolution of life?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讲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给学生讲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

Step 2 生物进化的两个基本理论1. 教师简单讲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

2. 设计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写作,让学生分享在这两个理论下的例子。

3. 学生展示Step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 单细胞生物的演化1.1 讲解生物进化的历史:把它分成了许多时间段,比如古生代、中生代等等,然后以图表的形式呈现。

1.2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演化,设计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

2. 多细胞生物的演化2.1 讲解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设计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

2.2 分组讨论、设计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过程中,各个抱团的细胞之间的人物角色以及交流形式。

3. 进化中的人类3.1 讲解人类的进化历程3.2小组合作写作,让学生展示人类大脑演化,语言交流等。

Step 4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1. 教师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和意义,并介绍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思考,如果不保护生态平衡,人类将会付出什么代价?3. 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和生物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展开过程探究新知
虽然我们看不到生物进化的
历程,但通过科学的探究可以推测
出生物进化的历程,下面,根据我
们学过的动植物知识,推出它们的
进化历程。

请各小组回忆我们学过的动物、植
物类型,并把这些类型名称填写在
小卡片上。

根据生物进化历程,把代表这些生
物的小卡片按先后顺序排列。

环节动物呢?应放在哪里?
在老师启发下进
入上课状态。

(小组讨论,填写
卡片,小组汇报)
植物由低等到高
等的顺序:
藻类植物→苔藓
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动物由低等到高
等的顺序:
腔肠动物→软体
动物→节肢动物
→鱼类
通过小组讨
论培养了学
生的发散思
维能力、提出
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
能力及小组
协作能力。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现在请同学们把小组拼的进化树
与书上的进行比较,回答以下问
题:
(1)多细胞生物都是由什么生物进
(1)都是由单细胞
生物进化而来的。

(2)起连接作用。

因为地球上最初
扩展知识,培
养学生观察
和语言描述
能力。

化而来?
(2)原始生命在生物进化中起什么作用?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到的只是生物界里面的一小部分生物,生物界并非只有这些类型,甚至有些生物人们还没认识,这就有待于你们今后去学习研究。

产生的是原始生命,再由原始生命进化到现在的各种生物。

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
上进一步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历程,
本节课重点掌握植物的进化历程
和动物进化历程中脊椎动物的进
化历程。

学生自主回顾本
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
学知识形成
知识网。

效果
检测完成达标检测,小组交流解决。

学生独立自主完
成课堂检测并及
时互纠。

针对不同层
次的学生达
到因材施教
的效果。

板书
设计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