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段标第6版)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段标第6版)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填空1层次型域名系统。

2域3第一,主机名字的唯一性;第二,要便于管理;第三,要便于映射。

4商业组织,教育机构,军事部门5一系列的域名服务器6存储一转发7POP3,IMAP4,SMTP,MIME8用户名,at,邮箱服务器的名字。

9浏览Internet上WWW页面的软件。

IO0从服务端下载文件11客户程序,服务程序12用户就可以像远程主机本地终端一样地进行工作,并可使用远程主机对外开放的全部资源。

13客户机/服务器,TeInet服务器、Te1r1et客户机和通信协议组成14DNS15一是电信的铜缆接入技术;二是基于有线电视CATV网传输设施的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三是基于光缆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四是基于无线电传输手段的无线接入技术。

16NA是网络地址转换简称。

该技术可以将内部网络地址转换成指定的IP地址,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IP地址(甚至是1个)即可实现内部地址网络内与外部网络的通信需求。

判断:1对2错3错4错5对6错7对8错9对简答:IDNS的分层管理机制是采用一个规则的树型结构的名字空间,每个节点都有一个独立的节点名字2一个节点的域由该节点以及该节点以下的名字空间组成。

一个域是树状域名空间的一棵子树,每个域都有一个域名,域名定义了该域在分布式主机数据库中的位置。

3DNS系统采用的是一个联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4域名解析是由一系列的域名服务器来完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运行在指定主机上的软件,能够完成从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5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客户机是电子邮件使用者用来收发、浏览存放在邮件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的工具6当用户编辑好需要发送的邮件后,通过用户接口交给邮件传送程序。

发送信件时,邮件传送程序作为远程目的计算机邮件服务器的客户,与目的主机建立连接,并将邮件传送到目的主机。

接收方计算机的邮件传输程序在收到邮件后,将邮件存放在接收方的邮箱中,等待用户来读取。

由于用户接口的屏蔽作用,用户在发送和接收邮件时看不见邮件传输程序的工作情况。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_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_中文版)

5复习题1.虽然每条链路都能保证数据包在端到端的传输中不发生差错,但它不能保证IP数据包是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IP数据包可以使用不同的路由通过网络,到达接收端的顺序会不一致,因此,TCP需要用来使字节流按正确的序号到达接收端。

2.链路层能够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有:成帧,链路接入,可靠传送,流量控制,纠错,检错,全双工传输等。

其中,在IP中有的服务是:成帧,检错。

在TCP有的服务是:成帧,可靠传送,流量控制,检错以及全双工传输。

3.会出现冲突。

因为当一个节点在传输数据的同时,又开始接受数据,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发生冲突。

4.时隙ALOHA:1,2和4(时隙ALOHA只是部分分散,因为它要求所有节点的时钟同步)。

令牌传输:1,2,3和4.5.略6.当一个节点传送一个帧时,该节点只有在此帧在整个环网中传播一遍后才释放令牌,这样,如果L/R比传播延时小,令牌环协议的效率将是很低的。

7.248个MAC addresses; 232个IPv4 addresses; 2128个IPv6 addresses8.c的适配器会处理这些帧,但是不会将这些帧中的IP数据包传递给c。

如果A使用的是广播地址,则c不仅会处理而且会传递这些数据包。

9.ARP查询要在广播帧中发送是因为查询主机不知道哪个适配器的地址对应于要查询的IP地址。

而ARP响应时,由于发送节点知道要给哪个适配器发送响应,所以该响应在包含具体目的MAC地址的帧中发送,而不必发送广播帧。

10.不可能。

每个ARP模块管理该局域网内的适配器,并且每个适配器(MAC)拥有唯一的LAN地址。

11.这三种以太网技术具有相同的帧结构。

12.每个比特发生一次跳变,由于是全1码,因此每两个比特之间也会发生跳变。

2*10M次,即每秒2千万次跳变。

13.第5次冲突后,适配器从{0,1,2…,31}中选择K,故K为4的概率为1/32,它对应于204.8ms的时延。

第五章习题:1.最右面的一列和最下面的一行是校验比特。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络(第⼆版)胡亮等编著第五章习题及答案复习指南:本章共有5.1-5.7七节内容,没有在考试之外的。

5.1-5.2,⽤时25min。

5.3-5.4,⽤时90min。

5.5,⽤时30min。

5.6,⽤时60min。

5.7,⽤时35min。

参考上课⽤时,可推测重点章节为5.3,5.4,5.6。

推荐看PPT。

5.5,5.7掌握概念。

5.1,5.2简单了解。

课后习题:5.1 通讯⼦⽹的最⾼层是哪⼀层?5.2 ⽹络层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5.3 在OSI模型中,⽹络层提供了哪两种服务?5.4 ⾯向连接的⽹络服务完成⼀次传输需要哪⼏个过程?5.5 说明⾯向连接的服务和⾯向⽆连接的服务的优缺点。

5.6 说明为什么在⽹络中各个结点对虚电路进⾏独⽴编号。

5.7 第三层交换机与传统的路由器相⽐有哪些优点?5.8 路由选择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5.9 什么是⾮适应性路由选择?什么是适应性路由选择?5.10 什么是拥塞?拥塞产⽣的原因是什么?拥塞对系统有什么影响?5.11 拥塞控制的⽅法有哪些?5.12 在流量控制中,如果采⽤数据报⽅式⼯作,容易产⽣什么样的死锁?如果采⽤虚电路的⽅式⼯作,容易产⽣什么样的死锁?5.13 常⽤的计算最短路径的⽅法有哪两种?5.14 ⽐较距离向量路由和链状状态路由?OSPF属于哪类路由协议?BGP协议属于哪类协议?习题参考答案:5.1 通讯⼦⽹的最⾼层是哪⼀层?⽹络层是通讯⼦⽹的最⾼层,也是主机和通讯⼦⽹的接⼝。

5.2 ⽹络层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什么?交换和路由。

交换是在两个或者多个设备之间建⽴临时链接,使没有物理链路直接相连的两个或者多个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路由是选择从⼀点到另⼀点发送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5.3 在OSI模型中,⽹络层提供了哪两种服务?OSI: ⾯向连接的⽹络服务(CONS)和⾯向⽆连接的⽹络服务(CLNS)。

TCP/IP: ⾯向⽆连接的⽹络服务(CLNS)。

5.4 ⾯向连接的⽹络服务完成⼀次传输需要哪⼏个过程?发送者发送⼀个连接请求包,接收者使⽤⼀个连接确认包进⾏确认,发送者传输数据,发送者发送⼀个连接终⽌请求包,接收者使⽤⼀个连接终⽌包进⾏确认。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五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五章习题


3.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采用的路由算法是 ( )
– – –
A.静态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答案】C
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D.逆向路由算法

4.下列关于网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 –
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B.网桥可以有效地防止广播风暴 C.网桥可以连接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的局域网 D.网桥因处理接收到的数据而增加了网络延时 【答案】B
– – –
A.转发器 B.路由器 C.网关 D.网桥 C

23.从互联网络的结构看,网桥属于DCE级的端到端的连接,从 协议层次看,网桥工作于( )



A.物理层范畴 C.网络层范畴 B
B.链路层范畴 D.传输层范畴

24.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在不同网络之间存贮转发分组的网 络设备是( )

– –
– – –

A.泛射路由选择B.最短路由选择 C.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 D.随机路由选择 A

5.IPv6把IP地址长度增加到了(___ )



பைடு நூலகம்
A.32比特 C.128比特 C
B.64比特 D.256比特

6.下列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 )



A.ICMPB.RARP C.IP D.SNMP D A.点对点网络 B.广播网络 C.非广播式的网络 D.点对多点网络 D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C.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 B.扩散法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B.拥塞控制 D.路由选择

14.中继器的作用是(
– – –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答:可能,但应用程序中必须额外提供与TCP相同的功能。

5—08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存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发送方TC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数据块,视为无结构的字节流〔无边界约束,课分拆/合并〕,但维持各字节5—09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要划分为三种?答:端口的作用是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统一的标志,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标记常规的效劳进程;1024~491515—10试说明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答:用于计算运输层数据报校验和。

5—11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而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 数据报。

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提提供?答:不可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IP数据报IP报承当主机寻址,提供报头检错;只能找到目的主机而无法找到目的进程。

UDP提供对应用进程的复用和分用功能,以及提供对数据差分的过失检验。

5—12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到IP层把数据报在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丧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

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

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丧失。

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答:不行重传时,IP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会有另一个标识符。

仅当标识符相同的IP数据报片才能组装成一个IP数据报。

前两个IP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与后两个IP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不同,因此不能组装成一个IP数据报。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外传!)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外传!)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答: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文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网络用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比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大容量网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用。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高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高可靠性。

1.13答: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双方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不同层次协议和网络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网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干层次,每个功能用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口关系。

网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行描述,网络协议软件根据网络协议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1.20答:1)网络命令行程序2)网络协议分析工具3)网络仿真和模拟4)网络应用编程5)生活中的例子1.26答: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标准有关的国际组织有ISO、ITU-T(CCITT)、IEEE、ANSI、EIA、ACM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5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5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课后练习一、填空1.在加密系统中,要加密的信息是(),经过变换加密后,成为(),这个变换的过程就称为(),通常由()来实现。

2.在大多数的()算法中,加密和解密密钥是相同的,这些算法也叫做()。

3.与传统密码体制相对应的是(),即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而解密密钥只有解密人自己知道,这两个密钥分别称为()和()。

4.公开密钥加密系统的一个优点是不仅可以用于信息的保密通讯,而且可以用来()和()。

5.为了保证RSA密钥算法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最简明有效的做法就是不断增加()的位数。

二、选择1.DES算法将输入的明文分为()位的数据分组,使用()位的密钥进行变换。

A. 24B. 48C. 64D. 1282.下列密码算法,属于非对称性加密算法的是()。

A. 凯撒密码B. Vigenere密码C.Playfair密码D. RSA算法3.以下密码算法,可以用于数字签名的的是()。

A.DES/DSAB. Vigenere密码C.Playfair密码D. RSA算法4.PGP采用了()和传统加密的综合算法,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加密前压缩等。

A. AESB. DESC. RSAD. 邮件文摘5.分组密码算法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A. 文件压缩算法B. 密钥扩展算法C. 加密/解密算法D. AES算法三、简答1.简要描述什么是“加密”,什么是“解密”。

2.简要描述一下什么是对称密码算法,什么是非对称密码算法。

3.相比较之下,AES算法比DES,有什么优点?4.简要描述一下RSA算法的特点,安全性及其隐患。

5.简述PGP的工作原理及优点。

课后练习答案一、填空1.明文密文加密加密算法2.对称密码算法传统密码算法3.非对称密码体制公钥私钥4.身份验证数字签名5.模n二、选择1.C C2.D3.D4.C D5.B C三、简答1. 网络安全的目的根据需要的不同,有不同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网络物理安全需要,网络系统安全需要,网络应用安全需求,网络数据安全的需求,以及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需要。

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四一、选择题1. UDP提供面向( D )的传输服务。

A、端口B、地址C、连接D、无连接2. 网上“黑客”是指( C )的人。

A、匿名上网B、总在晚上上网C、在网上私闯他人计算机系统D、不花钱上网3. 关于HTML,以下陈述错误的是( A )。

A、HTML语言是一种类似于C的编程语言B、HTML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C、HTML文件是一种文本文件D、HTML文件是一种浏览器识别的文件4. 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B )。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5. 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称之为( B )。

A、工作站B、服务器C、网桥D、网卡6. 在 TCP/IP 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作在( B )。

A、应用层B、传输层C、互连层D、主机---网络层7. 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A )。

A、FTPB、WWWC、TelnetD、SMTP8. 在TCP/IP协议集中,应用层的各种服务是建立在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的,请问,下面哪组协议需要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建立连接( B )。

A、DNS、DHCP、FTPB、TELNET、SMTP、HTTPC、BOOTP、FTP、TELNETD、SMTP、FTP、UDP9. 在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用来检查网络请求分组是否合法,保护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的技术是( B )。

A、防病毒技术B、防火墙技术C、差错控制技术D、流量控制技术10. 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 n ,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B )。

A、2n-1B、2n-1C、2nD、2n序号位数为n,所以可辨别的范围是2n。

所以不可能大于2n。

若为2n,从0开始发送发出了所有却未受到应答,对于2n-1,对应的应该是ACK0,可此时无法分辨这个0是2n的下一个还是已发出去的第一个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1. 简答题⑴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为什么采用层次结构方式进行编址?答:广域网中,分组往往要经过许多结点交换机的转发才能到达目的地。

每个结点交换机都有一个转发表,结点交换机根据转发表决定该如何转发分组,如果转发表中存放了到达每一主机的路由,显然广域网中的主机数越多,查找转发表就越浪费时间,为了减少查找转发表所花费的时间,广域网采用层次结构的地址。

把一个二进制数表示的主机地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二进制数表示该主机所连接的分组交换机的编号,是第一层地址;而后一部分的二进制数表示所连接的分组交换机的端口号,或主机的编号,是第二层地址。

这样转发表可简化为二部分内容:分组要发往的目的站的交换机号,以及下一跳交换机号。

⑵对突发式通信,应当选用什么样的网络服务方式?如果是虚电路服务,其结果将会如何?答:对突发式通信,应当选用数据报传送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至少有二:一是不用预先建立源、目的主机之间的联系,省去建立连接的时间,比较经济;二是各个分组自行选择路径,可灵活、迅速到达主机,通信链路出现局部故障也不影响数据通信,这对通信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军用通信中,显得非常重要。

但数据报传送方式存在分组无序到达、丢失、重复等问题,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因而数据报方式与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方式相比,通信质量要差一些,适合于小批量、短时间的突发式通信。

⑶静态路由选择方法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答:固定路由算法:这种算法在每个结点上保存一张路由表,表明对每一个目的地址应当向哪条链路转发。

路由表制作成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随网络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分散通信量法:这种分散通信量的方法,可平衡网内通信量,从而减少分组在结点缓冲区中的排队等待时间。

散射法: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绝对可靠,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其中总有一条最佳路径;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网络内通信量稍大时,大量的重复分组在网络中传输,会形成拥塞、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只有网络通信量很小时,散射法才适用。

随机走动法:这种方法就是结点收到分组后,随机选择一条输出链路将分组转发出去,每条输出链路被选择的可能性相同,但要首先选择等待队列最短的输出链路。

在网络运行中、链路或站点出现故障时,可自动绕开故障处,迂回曲折前进,最终到达目的地。

⑷动态路由选择的方法有哪几种?集中路由控制中的NCC有什么重要作用?它为什么会成为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答: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混合式路由选择策略。

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是:在网络中设置一个网络控制中心NCC(Network Control Center),由NCC收集全网的工作状态信息、计算产生各个结点的路由表,发送到各个结点上。

即是说:由NCC定期为网络内各个结点送去最新的路由表,各个结点不需要进行路由计算,这样易于随时获得最优化的路由表,消除由于各结点自行计算路由而产生的网络“振荡”现象,因此较好地克服了分布式路由的不足。

但是,集中式路由选择也存在两个严重缺点:一是离NCC较近的地方,通信量比较大,NCC要获得远处结点的网络状态信息、或向远处结点发送路由表,必然要通过近处结点传输,造成NCC附近网络流量较大。

二是NCC故障,全网立即失去控制,这可以设置多个后备NCC解决之;正常时,多个NCC随时相互监视,当高级别的NCC故障时,低级别的NCC立即接替其工作。

所以,NCC是个非常容易受到军事打击的目标。

⑸拥塞的极端将导致什么现象出现?直接死锁和重装死锁是怎样形成的?答:网络运行时,随着网络负载的逐步增加,在局部会出现轻度拥塞,具体表现为,分组在结点处排队等待时间增加,总的传输时延增大,这种状态如不尽快解决,拥塞程度将急剧趋于严重,直至网络不能成功接收数据为止。

这种拥塞的极端、导致网络失效的现象称为“死锁”。

网络死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信双方互相占用对方所需要的资源,导致直接死锁。

另一种是中间路由器缓冲拥塞而引起的重装死锁。

如A、B两站都有大量分组发往对方,各自将本站的缓冲区占满,无法接收对方发来的数据分组,造成直接死锁。

又如发往主机H有三个系列分组A1、A2、A3,B1、B2、B3,C1、C2、C3,经过P、Q、R三个路由器时,A3分组被阻挡在P路由器中,由于路由器Q的缓冲被占满、无法接收A3分组,路由器R无法将A系列分组按原来顺序组装成为原来的数据包,造成重装死锁。

⑹简单地增加一些网络资源,如增加结点缓存空间、提高CPU处理速度、提高线路速率、容量等,能否从根本上避免拥塞现象出现?答:简单地增加网络资源,如加大结点缓存空间、提高CPU处理速度、提高线路速率,只能有限地改善拥塞状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增加结点缓存空间,可存放更多的分组,但排队等待时间仍然会超时,造成源站超时重发,拥塞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会加剧;增加结点的处理速度,但全网的处理速度并不可能同步提高,拥塞现象又会转移到其它结点上去;提高线路速率和容量的方法对解决拥塞问题帮助也不大。

因此,只靠增加资源的办法不能彻底解决拥塞问题,必须全面平衡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制定出统一全局的解决策略,才能避免、缓解拥塞现象。

这正如增加交通路网资源、提高车速、加宽道路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状况一样,还需要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科学的交通法规进行管理,要有解决突发性交通拥挤的方法、措施,同时要求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一样。

⑺ X.25网络的传输媒体是什么?帧中继网络的传输媒体是什么?两者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为什么交换速率相差较大?答:X.25是基于传统电信网络为传输媒体的通信网络,帧中继网络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误码率极低,可以认为传输不会出错,这样,帧中继技术在传输分组时可不进行、或只有很少步骤的差错检测、控制指示,这样,结点的处理时间会大大减少,分组的交换速率会大大提高。

X.25数据链路层对到达结点的数据帧,采用传统的“接收--存储--校验--转发”模式,转发一个帧大约需要30个处理步骤,帧中继技术对到达结点的帧,只执行大约6次以下的检测处理步骤,并且在接收到数据帧头部中的目的地址时,就开始转发该数据帧。

这种一边接收、一边转发数据帧的交换方式称为快速分组交换。

帧中继网络中,结点处理时间比X.25低一个数量级,其交换速率比X.25高一个数量级。

帧中继的交换速率在64Kbps与2Mbps之间。

⑻帧中继中,允许的信息速率CIR在拥塞控制中有什么作用?答:允许信息速率CIR,即帧中继连接网络同意支持的信息传送速率。

当拥塞发生时,结点处的帧处理模块将所收到帧的丢弃指示比特置“1”后再转发,在需要丢弃一些帧时,将丢弃指示为“1”的帧先丢掉、以缓解拥塞;当然,丢弃指示为“1”的帧也有可能被成功转发。

⑼使用ADSL上网的优点是什么?简述ADSL方式接入Internet的主要步骤。

答:网络接入Internet的硬件连接(安装话音分离器、安装ADSL Modem)→网络接入Internet 的设置(下载虚拟拨号软件、安装RasPPPOE、服务器的拨号连接、配置“Internet连接共享”)→配置“Internet连接共享”的客户机(配置工作站IP地址、设置工作站的IE浏览器)。

⑽如何进行Internet连接共享?有哪几种方法?答:所谓Internet连接共享,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已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提供的连接共享功能接入Internet。

通常通过Windows系统自带的ICS、网络地址转换(NAT)、代理服务器等方法实现。

2. 选择题⑴下列不属于广域网的是[ C ]。

A. 电话网B. ISDNC. 以太网D. X.25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⑵目前普通家庭连接Internet,以下几种方式哪种传输速率最高[ A ]。

A. ADSLB. 调制解调器C. 局域网D. ISDN⑶ X.25数据交换网使用的是[ A ]。

A. 分组交换技术B. 报文交换技术C. 帧交换技术D. 电路交换技术⑷下列哪种接入Internet方式不适合企业? [ A ]A. Modem拨号B. DDNC. ADSLD. LAN⑸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在不同网络之间存贮转发分组的网络设备是[ D ]。

A. 网桥B. 网关C. 集线器D. 路由器⑹采用分布路由选择,每个节点的路由表是由[ B ]。

A. 每个节点定期与相邻节点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生成B. 路由控制中心定时根据网络状态计算生成C. 路由控制中心根据固定规则而生成,与网络当前状态无关D. 每个节点根据固定规则而生成,与网络当前状态无关⑺下列哪种上网方式是通过网卡直接联入Internet的? [ D ]A. ADSLB. ISDNC. Cable ModemD. LAN⑻接入Internet的方式有多种,下面关于各种接入方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 以终端方式入网,不需要IP地址B. 通过PPP拨号方式接入,需要有固定的IP地址C. 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多个主机可以共享1个IP地址D. 通过局域网接入,可以有固定的IP地址,也可以用动态分配的IP地址3. 填空题⑴广域网一般由_结点交换机_和_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通信链路_组成。

⑵在广域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_协议与服务_。

⑶在网络中,当连接不同类型而协议差别又较大的网络时则要选用_路由器_设备。

⑷路由器工作在_网络_层,通常比中继器、网桥和交换机复杂。

⑸接入Internet方式有 xDSL 、 Cable Modem接入、使用光纤线路专线接入,以及数字数据专用网DDN接入。

⑹广域网作用的范围较大,一般采用_路由器_网络传输技术;局域网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传输信息,一般采用_结点交换机_网络传输技术。

⑺对于一般小型企业而言,由于计算机数量较少、上网要求很简单,可以使用xDSL 、Cable Modem接入、使用光纤线路专线接入等投资小的接入Internet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