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精编版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一轮教材达标 第4单元 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含解析)(2021-2022学年)

中考生物一轮教材达标 第4单元 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含解析)(2021-2022学年)

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达标集训】1.人体肾脏的功能是()A。

形成尿液ﻩ B.输送尿液C.暂时贮存尿液ﻩﻩﻩﻩﻩ D.排出尿液2。

人体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出尿液却是间断的。

这是因为下列哪一结构的作用( )ﻩﻩﻩB。

输尿管A.肾小管ﻩC。

膀胱ﻩﻩD。

出球小动脉3.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D.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4.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A.动脉血、尿液、原尿ﻩﻩB.静脉血、尿液、原尿C.静脉血、原尿、尿液ﻩﻩﻩD.动脉血、原尿、尿液5.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不含有()A。

血细胞和葡萄糖B。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大分子蛋白质和尿素D。

血细胞和无机盐6。

下列血管所流动的血液中,含氮废物最少的是 ( )A。

入球小动脉B。

出球小动脉 C。

肾静脉ﻩ D.肾动脉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皮肤排汗ﻩ B.呼出二氧化碳ﻩC。

排尿ﻩﻩﻩ D.食物残渣排出8。

下列是对人粪尿的几种处理方法,其中能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的是( )A.生产沼气ﻩB。

高温堆肥 C.建生态厕所ﻩD。

三种都可以9。

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请根据下列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泌尿系统的组成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比较(单位:g/L)(1)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

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

(4)当[ ](填图中编号)内的重吸收功能异常时,其尿液中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

《第五章_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五章_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废 物的排出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
排泄 ——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
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汗、 排尿 主要方式: 呼吸、
排遗 —— 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和排遗
排泄:人体将组织细胞内的 有机物氧化分解所产生的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 水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 过程。 排遗:粪便(食物消化后的 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注意:只把代谢终产物经过 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过程 称为排泄。
下图为血液流经身体某个部位的毛细血管时的情况,分析回答: 1、如果②代表的是肾小球,则①的名称是 入球小动脉 , ③的名称是 出球小动脉 , 流 动脉 血。在②处发生了血液 的 过滤 作用。 2、如果②代表的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①是 肺动脉 , 静脉 内流 血。 3、如果②代表的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 管网,则①的名称 出球小动脉 ,内流 动脉 血。 4、如果②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 管网,则③中的血液成分的特点 是 营养物质增多,氧气减少 。 小结:血液流经肺部后,变成了 氧气丰富的动脉 血; 血液流经小肠后,变成了 含养料多的静脉 血;血液流经肾脏 后,变成了 含氮废物(尿素)少的静脉 血。
练习: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 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0 0.1
0
0 0
++
11 7.5
11
2.0 0.3
1.5
0.05 0.04
0.03

专题0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解析版)

专题0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解析版)

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梳理:一、排泄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区别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肾脏:形成尿的场所2.输尿管:尿的通道3.膀胱:排膀胱有贮尿的作用4.尿道:排除尿液5.位置: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形成尿液暂时贮存尿液三、肾脏的各结构和功能(73页图)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内流动脉血)过滤作用肾小囊它的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四、尿液的形成和排出(75页图)尿液的形成过程(1)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3.成分的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和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液的形成过程(2)五、人体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六、人粪尿的处理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A. 肾小体B. 肾小球C. 肾小管D. 肾小囊【答案】B【解析】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A 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膀胱
练习巩固
2、在体检时,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
D 葡萄糖,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
A.肾小球或肝脏
B.肾小球或胰腺
C.肾小囊或垂体
D.肾小管或胰岛
3、某人的尿比重下降,尿量增多,尤其是夜
C 间多尿,则该人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单位
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 功能单位,叫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肾动脉 肾静脉
输尿管
认识肾脏
肾脏外观
剖开的肾脏
肾单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
过滤
肾小球
动脉血不会 变成静脉血
动脉分支成球状
重吸收
血液、原尿、尿液的成分比较:
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中
90 8.00 0.10 0.72 0.03
肾小囊中(原尿)
98 0.03 0.10 0.72 0.03
尿液中
96 0.00 0.00 1.10 1.80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 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同血浆相比较,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 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这说 明肾小球和肾小囊起过滤作用,可以透过水、葡 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 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2 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
出肾脏的? ③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
3 有什么关系? 4
1 肾脏 形成尿液 2 输尿管 输送尿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内废物的种类2. 排泄和排遗的区别3. 排泄系统的组成4. 排泄过程及机制5. 影响排泄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及排泄过程。

2. 教学难点: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影响排泄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新课导入: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

3. 案例分析:分析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4. 知识拓展:介绍影响排泄的因素,如饮食、运动等。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排泄和排遗区别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4.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排泄系统的结构图、功能介绍、废物排出过程的动画等。

2.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课后作业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泄系统的组成。

2. 第3课时:讲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分析影响排泄的因素。

3. 第4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5. 第6课时: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血细胞、蛋白质
2.尿液与原尿相比 不含哪些物质?
葡萄糖
血液
(含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大分子的蛋白质 和血细胞
肾小球和肾小囊 内壁过滤
原尿
(含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进入肾小囊
全部葡萄糖、大部 分水、部分无机盐
肾小管重吸收
尿液 (含水、无机盐、尿素)
血液、肾小囊中的原尿及尿液中的成分比较
10.根据“肾单位”和“肾单位形成尿的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7)原尿中90%的物质被_肾__小__管__吸收了。 (8)从F流出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
是_氧__、__营__养__物__质__、__尿__素__等__。其中被 肾小球过滤后,有一部分被肾小管 重吸收回血液的物质是_水__、__无__机__盐__; 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血液的物质是 _葡__萄__糖__。
▼排出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1.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与②中液体相比,④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 质、葡萄糖和血细胞
B.⑤处重吸收回去的物质是大部分的水、部分 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
C.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红细胞,那么病变部 位可能是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入球小动脉
没有过滤的血 液,含各种成 分及代谢废物
原 尿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出球小动脉
一部分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等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尿液 (约1.5升/天)
剩下的物质: 水和无机盐、尿素等
一部分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等
原尿 (约180升/天)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让学生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生理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及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难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教学PPT。

3. 案例分析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内会产生废物吗?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呢?(2)引入本课《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讲授新课(1)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等。

(2)讲解废物排出的途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3)阐述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案例分析(1)呈现案例:小明感冒后,体温升高,出汗增多。

(2)提问:小明出汗增多是因为什么原因?这属于哪种废物排出?(3)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课堂互动(1)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其他废物排出的途径吗?(2)邀请学生分享答案。

(3)拓展思考:人体内废物排出不畅可能引发哪些疾病?如何预防?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更多关于人体内废物排出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废物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区别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医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医院,实地了解人体内废物的检测和排出过程。

专题1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专题1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专题1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考点1 泌尿系统的组成1.(2024·重庆·中考真题)2024年我国科学家将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患有终期肾衰的病人体内,猪肾在人体内很快就正常工作。

“正常工作”主要是指()A.形成尿液B.输送尿液C.储存尿液D.排出尿液2.(2024·福建·中考真题)在泌尿系统的结构中,具有暂时贮存尿液作用的器官是()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3.(2024·江西·中考真题)一科普动画视频中,某器官自述:“我能清除废物、毒物、参与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形成尿液”。

你觉得这一器官最可能是()A.肺B.肾脏C.皮肤D.大肠4.(2024·云南·中考真题)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人体有暂时贮存尿液的()A.肾脏B.肾小管C.膀胱D.肾小球考点2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5.(2024·河南·中考真题)人大量食用红肉火龙果后尿液会变红,原因是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被分解,随尿液排出。

尿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甜菜红素排出过程中,不经过的结构是()A.①B.②C.③D.④6.(2024·湖南·中考真题)某同学用胶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型,其中模拟肾小管的是()A.①B.②C.③D.④7.(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健康人体一昼夜产生的原尿可达150L,但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L。

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下图中的()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8.(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表示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肾小球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肾小管中的尿液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曲线乙代表的物质是()A.血浆蛋白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9.(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维生素B2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储存是有限的,需要每天由饮食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
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设疑:尿的形成与排出需要人体内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导入课题:“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学生观察图11—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讨论个部分的功能
(三)、.关于肾脏的外形和结构的学习: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也是泌尿系统的最重要器官。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结构,先组织学生对肾脏外形的观察(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关系以及与肾脏相连的肾动脉、肾静脉)。

然后组织学生解剖肾脏,观察内部结构(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四)、.关于对肾脏内部微观结构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1—3,讨论肾单位的组成,利用模型进一步掌握肾小体的结构。

最后让学生总结肾单位的结构。

这样,让学生熟悉肾脏中血管的分布特点和血液流经过程,为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作好知识储备。

(五)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的解剖实验、讨论,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的形态结构有了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飞跃,获得理性知识,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反思
(七)、.练习、反馈、矫正:
在新授课结束后,通过课后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并通过课堂小测验进行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
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肾脏:
1、位置:
位于腹腔背面、脊柱两侧左右个一个
2、结构:
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小球
肾小体分布在皮质
肾单位肾小囊
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