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学计划46337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第一章:《海西家园》导学1.1 教学目标了解《海西家园》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对《海西家园》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1.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家园》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阅读《海西家园》的序言和目录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的内容和结构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家园》的封面和插图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分享第二章:《海西家园》的地域特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地域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2.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分析海西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探讨海西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挑战2.3 教学方法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海西地区的地域特色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和发展对海西地区的认识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海西地区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第三章:《海西家园》的文化传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3.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探讨海西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海西地区文化传承的挑战和机遇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分享海西地区的文化传承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文化传承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实践活动成果第四章:《海西家园》的环境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环境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4.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分析海西地区环境保护的挑战和机遇探讨海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和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环境保护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建议第五章:《海西家园》的未来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展望培养学生对家乡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未来城市规划的认识5.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分析海西地区发展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探讨海西地区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影响5.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城市规划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实践活动成果第六章:《海西家园》的居民生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风情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提高学生对社区生活的参与意识6.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探讨海西地区居民生活的变迁和影响分析海西地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6.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居民的生活场景和习俗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分享对居民生活的认识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社区生活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第七章:《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7.2 教学内容分析海西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探讨海西地区经济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思考海西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7.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经济产业和项目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和评价经济发展状况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经济互动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经济分析报告第八章:《海西家园》的教育资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培养学生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关注提高学生对终身学习的认识8.2 教学内容分析海西地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探讨海西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和不足思考海西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改革方向8.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资源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评价教育资源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教育过程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实践活动成果第九章:《海西家园》的科技创新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关注9.2 教学内容分析海西地区科技创新的优势和特点探讨海西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思考海西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挑战9.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和评价科技创新的现状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科技创新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科技分析报告第十章:《海西家园》的旅游资源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注10.2 教学内容分析海西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吸引力探讨海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思考海西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10.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旅游景点和特色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评价旅游资源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旅游过程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实践活动成果第十一章:《海西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11.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特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1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分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1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研究报告第十二章:《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保护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12.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型和保护措施分析自然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1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保护项目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自然资源保护1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建议第十三章:《海西家园》的社区建设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培养学生对社区参与和社区服务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和谐社区构建的关注13.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分析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探讨社区建设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和作用1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社区建设和活动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分享对社区建设的认识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社区建设1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研究报告第十四章:《海西家园》的城乡规划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城乡规划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关注14.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城乡规划的现状和目标分析城乡规划中的重点和挑战探讨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1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城乡规划和建设项目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城乡规划的合理性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城乡规划1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建议第十五章:《海西家园》的未来展望与我们的责任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培养学生对家乡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未来城市规划的认识15.2 教学内容介绍海西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分析海西地区发展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探讨作为青少年如何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15.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海西地区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小组合作,让学生研究和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城市规划1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结果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海西家园》这一主题,针对五年级下册的学生,编写了一份完整的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第一章:介绍海西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海西家园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2. 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人文特点。

3. 引导学生感受海西家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西家园的了解和感受。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海西家园的短文。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

第二章:探索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特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海西家园的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

2. 分析人类活动对海西家园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1. 观察图片: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变化。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

3. 制作海报:让学生设计一份关于保护海西家园自然环境的海报。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海报设计进行评价。

第三章:了解海西家园的人文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人文特点。

2. 分析海西家园人文特点的形成原因。

3. 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海西家园的文化。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海西家园的人文景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西家园人文特点的了解。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海西家园人文特点的短文。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

第四章:感受海西家园的魅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园的情感。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教学重点: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特点。

2.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教学重点:掌握海西家园的地形地貌、河流分布、交通状况等。

教学难点:分析海西家园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教学重点: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名人故事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海西家园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4.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民俗风情教学重点:掌握海西家园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海西家园的民俗风情。

5. 第五课时:海西家园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教学重点:了解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建设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海西家园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西家园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海西家园的实际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海西家园的特色文化。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地域认同感的培养。

3. 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海西家园》2. 图片资料: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

3. 视频资料: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城市发展等。

4. 网络资源:关于海西家园的时事新闻、政策文件等。

5. 实践活动材料:如民俗风情体验、实地考察等。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了解建宁县的莲文化和“百口莲塘吐清香”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并想一想:建宁县为什么被称为“莲乡”?___在建宁县做了什么事情?百口莲塘吐清香”的故事是怎么来的?2、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些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二、深入课文,介绍建宁县的莲文化。

1、让学生看一看课文中的图片,了解莲花的特点。

2、让学生说一说建宁县的莲文化有哪些方面?三、讲述“百口莲塘吐清香”的故事。

1、让学生听一听故事,了解___在建宁县挖莲塘的背景和原因。

2、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四、完成“相关链接”——建宁县莲花产业。

五、师生共同完成“做一做”和“说一说”。

六、总结本课内容。

二、研究“阅读加油站”——《四海飘香铁观音》。

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了解中国茶的分类和铁观音茶的制作过程。

三、研究“相关链接”——《安溪茶业》。

让学生了解安溪茶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铁观音茶的特点和品质。

四、完成“写一写”、“查一查”和“说一说”三部分。

五、总结全文,回答导入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___般政是谁?他是怎样对中国近代社会做出了贡献的?___数第一是什么意思?2、学生交流讨论。

3、师生共同总结。

二、研究《船政科技数第一》的内容。

三、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郑和》的部分。

四、完成练题:“查一查”、“说一说”和“试一试”。

五、小结。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在课前,让学生自学相关课文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马尾般政有哪些成就?2.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有哪些影响?3.为什么说般政科技数第一?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进行小结。

二、完成“阅读加油站”的部分。

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阅读加油站”的部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研究“相关链接”的部分。

在课堂上,让学生研究“相关链接”的部分,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四、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题:“查一查”和“想一想”。

最新最新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最新最新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学计划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平时生长在农村,见识不广。

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有一定的探索精神。

海西课程是他们了解家乡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的动力;是他们探索实践的平台;是培养他们爱国爱家的远大志向的摇篮。

教材分析:《海西家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质,通过引导小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社会生活,培养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愿望与能力,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引导小学生运用探究、合作、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三围整合,情感为主、过程为主。

1、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诱发学生的热爱情、向往心3、记住或多或少的基本常识4、导出学生的表达欲教学重点: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智能的培养、科学与探索精神的养成,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

计划与措施: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1、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学生旅游经历、学生的个人爱好)2、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学生当小老师讲解与表演)3、自读与教读相结合二、趣教乐学即趣味性学习方略尽力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教学。

如:动手实践;假想旅游;观看影片;实地参观,知识竞赛等,把课文与活动结合起来教学。

如南音、茶缘的教学。

三、准备性方略课前充分准备是趣教的前提,也是上好课的最基本要求:实物材料准备,音像材料准备,文字材料(故事)准备,技艺才艺准备,实地考察准备。

四、辐射性与整合性原则以点带面,特别是五缘海西,更需要教师把学生从课本导向生活。

在学习上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收集整理关于家乡的资料。

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进度:每周一节课1、凌波仙子水仙花教学目标:1、了解水仙花的有关资料,听名人与水仙花的故事。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全册完整教案第一章:了解海西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海西家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3.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海西家园的知识。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海西家园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二章:探索海西家园的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生物多样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海西家园的生物多样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海西家园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海西家园的生物多样性。

3.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海西家园生物的知识。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海西家园生物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三章:传承海西家园的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海西家园的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海西家园的文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海西家园的文化特点。

3.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海西家园文化的知识。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意识。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海西家园文化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四章:关注海西家园的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海西家园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园的情感,激发他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介绍海西家园的山水、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特点。

2. 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阐述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等。

3. 海西家园的文化特色:展示海西家园的历史、民俗、艺术、名人等文化亮点。

4. 海西家园的环境保护:分析海西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保护家园的措施。

5. 热爱家乡、保护家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激发他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地理特点、文化特色和环境保护。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提高环保意识,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故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3. 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

1. 第1-2课时:介绍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

2. 第3-4课时:阐述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

3. 第5-6课时:展示海西家园的文化特色。

4. 第7-8课时:分析海西家园的环境问题,提出保护家园的措施。

5. 第9-10课时: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园,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理解海西家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途径,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热爱家乡、保护家园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地理特点、文化特色等图片。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海西家园的基本情况。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海西家园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

2. 分析海西家园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2课:《海西家园的地理特点》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地理特点。

2. 分析海西家园地理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第3课:《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1. 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内涵。

2. 分析海西家园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第4课:《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1. 学习海西家园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趋势、区域合作等经济状况。

2. 分析海西家园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5课:《海西家园的保护与开发》1. 学习海西家园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等保护与开发措施。

2. 分析海西家园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西家园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调查报告、小组讨论等。

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环境保护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2. 参考资料:关于海西家园的书籍、报纸、杂志、网络资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学计划
磻溪中心小学吴畅文
一、教材分析
《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海西家园》;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这些专题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

他包括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五缘海西”这六大块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海西家园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绿色海西”了解我省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2、通过“蓝色海西”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3、通过“人文海西”了解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4、通过“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5、通过“科技海西”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6、通过“五缘海西”了解福建与台湾的渊源。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附:教学进度表
形容词
一.定义:形容词(adj.)主要是用来描述和修饰名词、代词,说明其性质、状态和特征。

形容词主要用来描述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具体特征,也可用来陈述事物的状态等。

二.形容词的特征
1.作定语,常置于被修饰词的前面
He is a good actor. 他是一名好演员。

2.作表语,置于连系动词后面
The baby is still asleep. Will you please make less noise? 宝宝还在睡觉,你小声点好吗?3.多数形容词具有比较等级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s is English. 英语是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三.形容词的分类
1.根据其构成分类
A 简单形容词
Kind 善良的green 绿色的interesting 有趣的
B 合成形容词
合成形容词是指由几个词共同组成并起到形容词作用的词。

主要用作定语,一般不作表语。

①数词+ 名词+形容词
A ten-metre-wide river 一条十米宽的河 a five-year-old girl 一个五岁的女孩
②形容词(或数词)+名词+-ed
A middle-aged man 一位中年男子 a fifteen-storeyed building 一座十五层的大楼
③形容词+V-ing 形式
A good-looking man 一位相貌英俊的男子an easy-going woman 一位随和的女子
④名词+V-ed 形式
A man-made lake 人工湖 a snow-covered mountain一座被雪覆盖的山
⑤副词/形容词+ V-ed形式
A well-known writer一位著名的作家 a new-born baby一个新生儿
2.根据与名词的关系分类
A 限制性形容词:指描述事物本质的形容词,它与名词紧紧相连,这些形容词如果去掉会
严重影响原来的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