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中学地理《等温线与等压线》知识点汇总

中学地理《等温线与等压线》知识点汇总

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线,它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

判读规律:以下图为例,可从等温线图中获取哪此信息⑴任一点的气温值或范围;⑵任意两点间的温差及高差(范围)⑶据数值南北递变可判断南北半球⑷据等温线的延伸方面可判断影响因素①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②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③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⑸据疏密程度可判断温差大小,进而判断季节、海陆等①密大疏小;②冬季密,夏季疏;③温带密,热带疏;④陆地密,海洋疏;⑤平原、高原面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密⑹据弯曲状况判成因①向高纬凸:陆地夏季、海洋冬季、暖流流经、地势低;②向低纬凸:陆地冬季、海洋夏季、寒流流经、地势高。

注:此处可结合“一陆南”“七陆北”法则或“热进向冷靠,冷时向热倒”进行记忆。

⑺据局部闭合判成因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如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判读原则: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如上图中,图中②地位于20 ℃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0 ℃、24 ℃,由此可判断气温值16 ℃<②<20 ℃,②应为云贵高原。

图中④地位于28 ℃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4 ℃、28 ℃,由此可判断气温值28℃<④<32 ℃,④地可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等压线的判读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成线就是等压线,因此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

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1. 判读气压场类型①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叫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叫低气压。

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

③相邻两个高压脊之间或低压槽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2. 判读气压高低在闭合等压线图中,若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则为高气压。

超清晰等温线图的判读

超清晰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的判读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 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 来分析影响因素。 (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 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 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 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 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 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 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 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 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 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我国冬、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由南向北 逐渐降低, 逐渐降低 , 南北温 差大。 差大。 • 1月等温线图: 月等温线图: 30℃ 黑 龙 江 省 在 -30℃ 以下, 以下 , 南海诸岛在 20℃以上, 南北两 20℃ 以上 , 地温差超过50 50℃ 地温差超过 50℃ 。 我国东部海拔较低, 我国东部海拔较低 , 气温随纬度增高迅 速降低。 速降低 。 西部多高 山地, 原 、 山地 , 海拔较 气温偏低。 高,气温偏低。
看等温线的弯曲: 夏季内陆升温快, (4)看等温线的弯曲:①夏季内陆升温快,等温线向 高纬弯曲; 海洋相反。 冬季内陆降温快, 高纬弯曲 ; 海洋相反 。 冬季内陆降温快 , 等温线向低 纬突出; 海洋相反。 同纬度地区, 高原、 纬突出 ; 海洋相反 。 ② 同纬度地区 , 高原 、 山地等温 线向低纬弯曲;平原、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线向低纬弯曲;平原、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看等温线数值: ( 5 ) 看等温线数值 : ① 观察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 地点; 地点;②观察气温高低变化的方向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

二.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㈠、等温线图的判读:1.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1)、由于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数值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下垫面性质较为均一。

(3)、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时,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海洋相反。

反之亦然,如果大陆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

(4)、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

等温线向低温(值)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5)、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高纬)方向弯曲。

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低纬)方向弯曲。

2. 等温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纵观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地区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④、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归纳如下:(3)等温线的走向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分析出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等温线图判读要点:

等温线图判读要点:

等温线图判读要点:析等温线的分布大势,可以看出某地处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一般说来,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向北是低纬,该地处于南半球;反之则为北半球。

4.2.1.2. 判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图表显示不出来,按等温线变化解说影响因素的顺序排列)(1)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纬度)(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3)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4)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5)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6)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7)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地势高(8)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气温图)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4.2.1.3. 判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向高纬凸出则较相邻地区温度也较高。

4.2.1.4. 判断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等温线密集则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则温差小。

4.2.1.5. 读出温度最值:通过分析图中气温的最高、最低值可以看出温度差异的大小。

4.2.1.6. 几条主要的等温线:一些特殊的等温线往往是气候区的大致界线,例如0℃、20℃等温线。

4.2.1.7. 找出图中特殊形状等温线所在的地区:有的等温线图上,有一些等温线形状特殊的地区,为气温状况特殊的地区。

(如2003年高考题中等温线沿太行山向南急转)4.2.1.8. 判断闭合等温线区域内的温度: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高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

总值也遵循“高高低低”的规律。

七年级地理等温线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等温线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等温线知识点地理知识点:等温线等温线,又称等温线,是地图上所绘制的气温等值线,是连接在地图上相同气温的线。

等温线主要用于表示气温分布的特点、气温变化的规律和气温的分级。

一、等温线的特征1.相同颜色的等温线表示相同的气温。

2.等温线之间的间距越小,则气温的变化越缓和,反之亦然。

3.等温线的交汇处称为等温线交汇点,交汇点的气温值为两条等温线气温值的平均数。

4.等温线形态与等高线形态类似,弧形等温线表示气温变化缓慢,直线等温线表示气温变化较快。

二、等温线的作用1.等温线能够表示气温的分布规律,便于观察和研究气温的变化。

2.等温线可以辅助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对航空、航海、交通、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等温线制图方法根据观测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先将气温数据转化为等差数列,再根据设定的等差值分别构画等温线。

以中国夏季平均气温为例,等差值设定为2℃。

根据观测资料得到以下平均气温区域:27℃以上:26.5℃ - 27℃:26℃ - 26.5℃:....处理气温数据后可得到一组数据如下:30、28、26、24、22、20、18、16、14根据设定的等差值为2℃,将数据处理成等差数列:30、28、26、24、22、20、18、16、14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分别将气温为30℃、28℃、26℃、24℃等各个气温值按照设定的等差值绘制等温线。

最后,通过等温线的形态及分布规律,就可以清晰的表现出气温的分布情况。

综上所述,等温线是地图绘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地理学和气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等温线知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对于科学准确的预测天气、气候变化和优化人类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 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1月等温线 B.北半球7月等温线C.南半球1月等温线 D.南半球7月等温线2.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海洋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读下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图中M地为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5.该地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四地中的A.B.C.D.6.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B.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C.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D.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7~8题。

7.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8.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9.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说明气温A.高B.低C.差别大D.差别小10.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法错误的是A.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递减D.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稀疏11.读等值线分布图,图中数值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是等高线图,①地气温低于同纬度的②地气温B.若是等高线图,②③两地可能发育河流C.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D.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二、解答题12.读下面的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讲解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讲解

2.下列文化景观,位于丙城市所在省区的是( A )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故宫
D.秦兵马俑
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C )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4.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C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 (2)温带密,热带疏:
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
陆地表面形态复杂,等温线密集且较曲折; 海洋表面性质均一,等温线稀疏且较平直;
4、利用等温线图判洋流流向和性质
120 C 140 C 160 C
160 C 140 C 120 C
160 C 140 C 120 C
8.八个国家中,沙漠面积广布的两个国家是 ( B)
A.喀麦隆、苏丹 B.苏丹、纳米比亚 C.赞比亚、南非 D.纳米比亚、南非 9.右图中 M 为一月份 20℃等温线分布状况,
虚线 L1、 L2、 L3、 L4等温线弯曲符合实 际情况的是( ) C
A. L1、 L3 B. L2、 L3 C. L1、 L4 D. L2、 L4
5.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
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A、B两处均为山地
D.A地气温高于M地
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D)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温线向高纬突出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的判读技巧等温线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在等温条件下物质的状态变化。

通过等温线,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过程。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等温线呢?一、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来判断等温线。

比如,物质的体积、压强、密度等性质在等温条件下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这些性质保持不变,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该等温线是一条水平线。

二、利用等温线的特性等温线有一些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准确判断等温线。

例如,等温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等温条件下的状态,这些点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相变过程。

另外,等温线上的斜率表示物质的热膨胀系数,通过斜率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膨胀性质。

三、利用等温线的数学表达式等温线通常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表达式来判断等温线。

比如,理想气体的等温线可以用维尔斯特拉斯方程表示,通过观察该方程可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四、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判断实验数据是判断等温线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比如,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压强等数据,可以绘制出等温线图像,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判断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五、借助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等温线。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到等温线的形状和特性。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实验误差的影响,提高判断等温线的准确性。

判断等温线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利用等温线的特性、数学表达式、实验数据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准确判断等温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的等温线信息。

通过对等温线的准确判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相变规律和热力学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温线与等温线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 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1月等温线 B.北半球7月等温线C.南半球1月等温线 D.南半球7月等温线2.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7月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海洋广阔C.平原面积广阔D.受太阳光照均匀读下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图中M地为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5.该地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四地中的A.B.C.D.6.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B.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C.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D.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7~8题。

7.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8.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9.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说明气温A.高B.低C.差别大D.差别小10.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法错误的是A.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递减D.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稀疏11.读等值线分布图,图中数值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是等高线图,①地气温低于同纬度的②地气温B.若是等高线图,②③两地可能发育河流C.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D.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二、解答题12.读下面的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_中心,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2)C处的气温差比B处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E处气温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F处气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下,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

(2)图中等温线总体上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3)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______气温高,冬季__________气温高。

(4)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_____平行,穿过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

(5)图中A、B、C三地相比,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是_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1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图中ABC三地,可以看出气温最高的是地(填字母),其次是____地(填字母),气温最低的是地(填字母),由此可判断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2)图中D处为温中心,原因是D处,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3)对比南北半球0℃、10℃、20℃等温线可以发现,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该半球面积广阔。

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由于海陆性质的不同,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吸热快,气温高,海洋吸热慢,气温低.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低,海洋散热慢,气温高.读图可知,E气温高于F处,由于E处为陆地,F处为海洋,所以此时为夏季.南北半球季风相反,1月为南半球的夏季,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2.C【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详解】从图中看出,该地7月气温较高,位于北半球;从图中看出,在北半球甲地的气温应低于乙地,因为北半球的7月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所以乙地是陆地,甲地是海洋.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3.B【解析】【分析】【详解】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地形单一,海洋面积广阔,北半球等温线曲折的原因是地形复杂多样,海陆交错分布;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等温线的分布因素。

4.C5.A【解析】【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致的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内陆地区降水少。

4.由图可知,图中等温线是由南向北气温递减,表示的是北半球的等温线,此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故选C。

5.由上题可知,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冬季的等温线图,此时M是位于北纬40度以南,是在图中的甲地,故选A。

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图中该地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说明北部纬度低,南部纬度高,所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图中能够反映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甲乙两地,甲地气温低,乙地气温高,如果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则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可能为7月份,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等温线图的判读,考查了学生根据等温线图判断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季节的能力。

7.D8.A【解析】【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7.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这是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则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故选D。

8.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此时是北温带的冬季,陆地比热容更小,降温更快,故选A。

9.D【解析】试题分析: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稠密的地方,说明气温的差别大,跟气温高、低无关,等温线稀疏的图上,气温差别小,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的有关知识.10.A【解析】【详解】有关气温的叙述,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等温线越密集,气温的差异越大;世界平均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大致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大部分,地面较均匀,等温线比较平直、稀疏,故选A。

11.D【解析】【分析】【详解】因为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低,图中a>b>c,若是等高线图,①地海拔低气温高,①地海拔高气温低,①地气温高于同纬度①地气温;若是等高线图,①①两地是山谷可能发育河流,①①是山脊;图中数值a>b>c,可判断图是区域为南半球,南半球1月份为夏季,1月份陆地气温高,则阴影部分是陆地.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与等温线相关知识。

12.低温海拔高20-24℃低C处等温线更稀疏等于两地同处在一条等温线上。

【解析】【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受到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个区域中,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通常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处的气温低于4℃,是低温中心,原因最有可能是海拔高,B地的气温数值范围是在20-24℃。

(2)由图可知,C处的气温差比B处更小,这是由于C处等温线更稀疏,B处等温线更密集。

(3)E处气温与F处气温相等,这是由于两个地区同处在一条等温线上。

13.20℃﹣20℃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陆地海洋南回归线非大洋南美B等温线特别弯曲【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气温分布图的判读,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热带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低纬度地区),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下(高纬度地区),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纬度因素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图中等温线总体上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3)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4)由图可知,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与南回归线平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穿过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5)图中A、B、C三地相比,图中B地等温线特别弯曲,所以气温变化最大。

14.(1)B A C 高低(2)低海拔高或地势高0.6(3)南海洋【解析】【分析】该题以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切入点。

考查的是等温线的判读、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地形对于气温的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BC三地,可以看出气温最高的是B,其次是A,气温最低的是C 地,由此可判断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读图可知,图中D处为低温中心,原因是D处海拔高或地势高,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3)读图可知,对比南北半球0℃、10℃、20℃等温线可以发现,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该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