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网系统(标准与规范)
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监测系统功能原理及框架组成

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监测系统功能原理及框架组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值守的监测系统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非接触式弓网监测系统就是一种重要的监测系统之一。
它可以在不接触弓网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监测,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和高效地进行维护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接触式弓网监测系统的功能原理以及其框架组成。
一、功能原理1. 弓网监测非接触式弓网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对弓网进行监测。
通过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技术,系统可以实现无接触式对弓网表面的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弓网的形状、位移、变形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弓网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弓网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 数据分析监测到的弓网数据会经过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相应的监测结果。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可以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图表显示等处理,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监测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弓网的状况。
3. 告警在监测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监测参数以及实时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当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及时发出告警,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弓网的安全运行,避免因为问题未被及时发现而导致的故障和事故。
二、框架组成非接触式弓网监测系统的框架组成可以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两个方面,下面将分别介绍其框架组成。
1. 硬件部分(1)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非接触式弓网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硬件设备之一,它可以实现对弓网表面的高精度扫描,获取弓网的形状、位移等信息。
激光雷达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监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弓网表面温度、变形等信息的监测,它可以在激光雷达监测的基础上,提供更加全面的监测数据,从而更好地帮助用户了解弓网的状况。
(3)监测平台监测平台是系统的实际部署节点,它包括弓网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装置等,保障实际监测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这部分软件用于对硬件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存储、处理、清洗等环节,保障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弓网系统的名词解释

弓网系统的名词解释弓网系统,亦称拱网系统,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加固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它采用弓形或圆形的网格结构,通过拉力和压力的平衡来分担重力和承载力。
弓网系统由许多互相连接的杆件和节点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均衡的框架,能够有效地抵御外部荷载和地震力。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弓网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体育场馆和桥梁等工程项目中。
它不仅具备出色的承重能力,还能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减少构件数量和支柱的使用,从而提高建筑的可塑性和灵活性。
弓网系统常用于跨越较长距离的屋面结构,例如机场航站楼和体育馆。
通过合理设计的网格结构,弓网系统能够承受大量的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
其独特的形式和力学特性使得支撑结构的杆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弓网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特别是跨越大江大河和深谷的长跨度桥梁。
相比传统的桥梁结构,弓网系统具有更好的均匀分布荷载的能力,从而减少了对桥梁支撑梁和桥墩的需求。
同时,弓网系统还能够提供更宽敞的通道,保证船舶和车辆的顺畅通行。
弓网系统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创新的材料运用,弓网系统构成了一种轻型、高效且高度可塑的空间支撑体系。
它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建筑成本,还能提供更健康、更安全和更宜居的建筑环境。
弓网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弓网系统不断实现创新和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更高、更大跨度、更节能且更环保的建筑物将会出现。
弓网系统将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先进、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弓网系统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弓网系统将继续为我们创造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它的出现不仅代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充分展示。
让我们期待弓网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突破。
高铁弓网系统受流特性与受电弓

(3)离线问题 当接触网的悬挂系统不能适应列车运行速度的要
求时,受电弓的滑板就会与接触导线脱离。高速运行 时,受电弓的向上推力将使接触导线的位置急速变化, 这一变化以横波的形式沿接触导线前后传播,使导线 产生波动。如果其传播速度赶不上高速列车的运行速 度,就会产生离线现象。当二者不匹配时,受流质量 将严重恶化,甚至造成弓网解体。因此,在高速弓网
五)提高弓网系统工作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1、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制成的接触导线,以提高其抗拉 强度。 2、增大接触线和承力索的截面,以增加接触线和承力 索的张力;减小接触网的跨度,并采用更为合理的悬 挂方式。 3、确定受电弓同时升两个受电弓之间的最小距离。 4、改进受电弓的结构设计。
二、受电弓
1、受电弓介绍
四)弓网关系产生的影响 (1)弓线间的接触压力
当受电弓沿接触导线移动时,受电 弓的高度就开始迅速变化,再加上受电 弓还受到高速空气动力的作用,从而将 引起接触压力的变化。其后果是:压力 变小会造成受电弓离线,出现电弧,使
(2)接触导线的波动和噪声 高速铁路的噪声声源主要来源于弓网
系统(接触导线波动而产生严重的电弧放 电以及强烈的噪声问题)、轮轨系统和空 气阻力。世界各国对铁路噪声规定了容许 标准值,我国为70。为降低噪音,除了在 轨道、线路、车辆、电气化接触网等方面
一、高铁系统的受流特性
一)高铁弓网系统简介
电气化铁道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牵引供电装置一般 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 所和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电厂发出的电流,经升压变压器提高电压后,由高压输电线送到铁路 沿线的牵引变电所。在牵引变电所里把电流变换成所要求的电流或电 压后,经馈线转送到邻近区间和站场线路的接触网上供电力机车使用 。
弓网系统(标准与规范)

SWJTU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
什么是标准
20 Jul 2008 Page 2
接触网研究室
系统综述 受电弓 接触网 弓网电接触 测量与评价 标准与规范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 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
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
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 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SWJTU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20 Jul 2008 Page 8
接触网研究室
系统综述 受电弓 接触网 弓网电接触 测量与评价 标准与规范
设计方面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 2005-04-25发布 《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76—2000) 2000-12-21 发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TB10075—2000) 2000-12-21发布 《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2005-04-25发布 《新建时速200~2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 2004-12-30发布
SWJTU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
标准、规范、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20 Jul 2008 Page 7
接触网研究室
系统综述 受电弓 接触网 弓网电接触 测量与评价 标准与规范
随着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标准、规范、规程在
使用中逐步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年来,卫生部门把
一些涉及技术规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 性文件,统一冠名为“技术规范”或“规范”,以区 别于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尚没有要求进一步规范这 三个术语的使用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电弧抑制方法及标准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e f i c i e n c y o f e n e r g y t r a n s f e r r e d f r o m p a n t o g r a p h t o c a t e n a r y i n e l e c t i r i f e d r a i l -
1 . 1 电弧及 离线 率的定 义
在正常状态下 ,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 ,但如果 在气体两端施 加足够大 的电压 ,空气 间隙将被击 穿 , 导致气体两端的电流导通 ,这种现象称为气体放 电。 当受 电 弓在 接触 导线 上滑 动受 电时 ,由于接 触导 线
的不平 顺 、接触 网悬挂 设备 的硬 点 、受 电弓运行 时 弓头 的振 动和接 触 网波 动 、轨道 平顺 度等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 ,导致 弓 网分 离而 产生 的气体 放 电现象称 为 弓网 电弧 2。列 车速 度 越 高 ,越 容 易 产生 弓 网 电 弧 。E N 5 0 3 1 7 :2 0 0 2《 轨道交通 受 流系统 受 电 弓与
受 电 弓一 接 触 网 系统 电弧抑 制 方 法及 标 准
余 韬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 司,北京 1 0 2 6 0 0)
摘
要 :为了提高电气化铁路受 电弓和接触 网间能量传 输 的效率 ,需要有效抑 制弓 网系统 中电弧的产
生。通过分析 弓网电弧的产生原 因和影响 因素 ,分别从 优化设计 、遵守材料及设备标 准、提高施工精度 、强
wa y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d e c r e a s e t h e a r c i n g o f p a n t o ra g p h — c a t e n a r y s y s t e m. Af t e r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a u s e s a n d e f e c t s o f
弓网知识

弓网知识及故障案例手册二00六年八月《弓网知识及故障案例手册》嘉峪关机务段教育科2006年8月20日前言随着武一嘉电气化铁路的全面开通、我段电力机车转型工作正在有计划的进行实施和完善。
为了保证广大乘务职工能够在运输生产中确保行车工作的安全畅通,在段长何鹏、书记张天元、副段长刘文华、王建设、总工刘金平的领导策划下,由教育科孙海滨、何世明组织,本着提高乘务员对电气化铁路知识的学习了解和对弓网事故对运输生产造成的危害,提高乘务员预想预防的能力,特此编写了《弓网知识及故障案例手册》。
由于编写时间短促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故本手册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予以指正,使其不断臻于完善,共同把我段运输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二00六年八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电气化铁路基本知识1、什么是电气化铁路?2、电气化铁路的组成3、什么是接触网?4、牵引供电系统供电方式第二章受电弓知识及弓网故障的处理1、DSA150/DSA200型单臂受电弓的概述2、DSA150/DSA200型单臂受电弓的结构3、DSA150/DSA200型单臂受电弓的主要参数4、DSA150/DSA200型单臂受电弓入库整备作业检查项目5、受电弓出库前的标准6、弓网故障的处理7、弓网故障的危害第三章接触网知识1、接触网的组成2、接触线最大驰度距钢轨轨面高度的规定3、什么是锚段?4、锚段的作用5、什么是锚段关节?6、锚段关节常见弓网故障的原因7、补偿器的结构8、补偿器的作用9、中心锚节的作用10、中心锚节常见弓网故障的原因11、线岔的结构12、线岔的作用13、线岔常见弓网故障的原因14、电连接的作用15、电连接常见弓网故障的原因16、分段绝缘器17、分相绝缘器18、接触网其它设备第四章手信号、鸣笛信号及调车作业1、升、降弓手信号标准2、停车手信号标准3、降弓鸣笛鸣示信号标准4、在有接触网终点的线路上调车作业时的规定第五章弓网故障预分析制度〈兰铁机供(2002)22号文件暂行〉1、何为弓网故障?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初步确定为供电原因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初步确定为机车原因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初步确定为工务原因5、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初步确定为车站或列车调度责任第六章弓网事故案例案例1案例2案例3案例4案例5案例6案例7案例8案例9第一章电气化铁路基本知识1、什么是电气化铁路电气化铁路就是以电力牵引为主要牵引动力的铁路。
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的思考

队伍素质是制约技术运用、作业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从教育入手, 对技术人员重点要掌握用检修工艺、工法,指导作业;对操作层,重点学习检修作业的操作过程, 加强易发生弓网故障部位的操作技能。使职工队伍素质上台阶,切实为生产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做 好服务。
4.2加强巡视,确保供电质量6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装备交流大会及产品展示会
3.1.3线岔
线岔的作用是在转辙的地方,当一组交叉悬挂的接触线被受电弓抬高时,另一组悬挂的接触 线也能同时被抬高,从而使它与另一组接触线产生高差△h。高差随着受电弓靠近始触点而缩少, 到达始触点时,高差基本消除而使受电弓顺利,以使接触线不致发生刮弓现象。如果两接触线相 交点在岔心轨距比730HHn小得多的地方,会使接触线距受电弓偏移大,因而有脱弓的危险。相反, 若两接触线相交点在岔心轨距过大的地方,两接触线交角小,距受电弓中心偏移很小,受电弓通 过时,将一根接触线抬高,而另一根接触线虽然在受电弓抓托范围,但因抬高不够,当受电弓到 达始触点时,高差△h难以消除,易发生钻弓的危险,有可能造成刮弓事故。
7
删娃∥
锄p
地圈与接触线距离太少,被受电弓打坏或刮弓。
3.1.8接触网硬点
硬点是接触悬挂中一种有害的物理现象,是对接触悬挂中由于质量集中(质量分布不均)或 弹性突变(弹性不均)可能改变机车受电弓运行状态的处所的统称,是一种不可消除的客观存在。 当机车受电弓高速通过接触网硬点时,由于受电弓与硬点在线路方向上是正面冲击,相对速度较 高,当冲击发生时,轻则影响机车取流,重则会打坏机车受电弓,造成弓网事故,严重影响安全 运输。
图l供电系统示意图 随着我国铁路的几次大提速,对电气化铁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既有线路提速, 特别是相关设备的老化,电气化铁路弓网故障的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提高接触网运行质量,消灭 弓网故障,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管理部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地铁车辆弓网监控系统的构成与主要技术

2弓网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
2.1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 1) 测量原理为基于双目视觉原理。采用线形
红外激光作为相机补光光源。相比LED (发光二极 管)光源,激光具有如下优势:光衰减小,能够降低 被测物远近不同带来的亮度差异;单色性好,波长 单一,便于使用滤光片排除杂波干扰。
2) 测量参数包括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平行线 间距、平行线高差、导线坡度、导高变化率、线岔状 态、锚段状态等⑴。 2.2接触网悬挂状态巡检
justment ,to monitor pto prevent
pantograph fault occurring. The pantograph-catenary monitoring
system has integrated multiple advanced detecting technology
metro ; vehicle ; pantographs-catenary
monitoring ; contact web dynamic inspection ; pantographs dy
namic inspec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规范、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工程建设标准: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 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 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 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规范: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 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与接触网相关的德国标准
DIN VDE 210 1985年,额定电压1kV以上的架空供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 DIN VDE 216 1986年,架空和接触轨设备的零件;静态机械特性:规定和测试 DIN VDE 216-2 1992年,架空和接触轨设备的零件;正常运行条件下载流零件 的电气接触特性(草案) DIN VDE 228-1 1987年,电力设备对电信设备的干扰情况处理;总则 DIN VDE 228-3 1988年,电力设备对电信设备的干扰情况处理;交流牵引系统 干扰 DIN VDE 228-4 1987年,电力设备对电信设备的干扰情况处理;直流牵引系统 干扰 DIN 43138 1980年,用于架空设备和回流的柔性电线 DIN 43140 1975年,接触线;供货的技术条件 DIN 43141-1 1975年,用于电力牵引的带槽接触线;尺寸和恒定电流负荷 DIN 43137-1~3 电力牵引;吊弦线夹 DIN 43138 1986年,架空设备的楔形线夹 DIN 43155 1985年,架空设备的线夹装置 DIN 43174 1970年,电力牵引用的受电弓;尺寸选择手册
标准的特性
前瞻性:“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 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不仅反映了制定标准的前提, 而且也反映了制定标准的目的
科学性:“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制定出来的。这一规定反映标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民主性:“经协商一致制定”,制定标准过程中,标准涉 及到的各个方面对标准中规定的内容,需要各方均可接 受,保证了标准的全局观、社会观和公正性,反映了标 准的民主性。民主性越突出,标准就越有生命力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尚没有要求进一步规范这 三个术语的使用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设计方面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 2005-04-25发布 《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76—2000) 2000-12-21 发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TB10075—2000) 2000-12-21发布 《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2005-04-25发布 《新建时速200~2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 2004-12-30发布
规程: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 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
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 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针对工程 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 “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等;针 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 《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等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运营维护方面 接触网安全备制造与检验方面(部分)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通用技术条件》(TB/T2073)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TB/T2074)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 TB/T 2075.1~2075.54-2002 2002-05-17发布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TB/T3068-2002 2002-09-09发布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TB/T2287-2005 2005-03-29发布 《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 prEN 50119 2000-02发布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 TB/T 3111-2005 2005-03-29发布 《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TB/T 2809-2005 2005-03-29发布 《电力牵引用接触线》 GB 12971.1~12971.5-91 1991-06-06发布 《FPC-(1.2)分段绝缘器技术条件》 TB/T 2288-91 1992-01-07批准 《电力牵引用内包式钢铝接触线》 TB/T 2277-91 1992-01-07发布 《国际通用受电弓》 UIC CODE 608 2003-04
弓网系统标准与规范
什么是标准
(1)1934年盖拉德在其《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 一书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的标 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 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办 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 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 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样本 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 时掌握的尺度、习惯不同,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这是造成人们最 难理解这三个术语的根本原因
标准、规范、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标准、规范、规程在使 用中逐步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年来,卫生部门把一些 涉及技术规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 件,统一冠名为“技术规范”或“规范”,以区别于 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设计规范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接触悬挂 气象条件 防雷、绝缘、接地 平面布置 接触网支持结构和基础 附加导线
与接触网相关的中国标准
施工方面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 1998-09-07发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1998-09-07发布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什么是标准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 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 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 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 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什么是标准
(3)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 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 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 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 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