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播放歌曲《阳光少年》)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
想一想:上面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保护未成年人需要我们做出哪些努力?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活动一: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的未成年人想一想:(1)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权”。
(2)为什么未成年人能拥有这些“特权”呢?教师小结:大家发现,在很多方面,作为未成年人有一些“特殊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权”,如何正确行使这些“特权”,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分享活动,探讨自己在不同情景有哪些特权。
活动二:情景讨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学生A:我都上初中了,爷爷每天还要接送我。
学生B:我们上学期间,都不能随意出校门。
学生C:未成年人每天0到8点禁止打网游要立法。
……(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阅读相关链接——保护未成年人的发展过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说课稿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法律伴我们成长——法律为我们护航》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护航作用,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容易将法律与日常生活混为一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我们成长的护航作用;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3.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教案)

1.理解什么是依法办事,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2.知道如何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什么是依法办事,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2.知道如何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要性。
教 学 步 骤
个案
修改
一、自主学习
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什么?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____。
2.建设法治中国人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________。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__________。
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______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二、课堂探究
1.学会依法办事。
2.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三、整理归纳
四、课堂检测
1.(2016·湖北襄阳)“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C)。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2.上学的路上,看到同学被殴打。此时,正确的做法是(B)。
D.只有法律这一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的寓意是(A)。
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④公民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课题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和法治下册课时教材学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节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1)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二、感受法的关爱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1)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一款: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4)劳动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未成年人的正确做法: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优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基础知识】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为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怎样做】(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____。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____________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__、自觉____________、坚定__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意识?【怎样做】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地_______、崇尚、_______和服从。
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1)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_______,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又是法治的_______。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_______、建设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
5.法治时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的意义【为什么】(1)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
(2)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6.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怎样做】(1)增强________意识,________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基础达标】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担当。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 )A.对法律的认可和实践B.坚信法律的公正性C.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D.对法律的信赖和认可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依法办事的有( )A.进城务工人员为了获得自己的工资,把欠薪老板告上了法庭B.因拆迁问题到政府机关静坐C.中学生刘某买了一双新鞋,穿了一天就坏了,他找到商家要求更换D.小明在市场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举报3.某中学利用开学典礼,特邀请辖区派出所的警官针对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用法律、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预防违法犯罪进行了专题演讲,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整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4180159e581b6bd97e19ea07.png)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编写人:周文军责任编辑:张洪海【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
2.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和四道防线。
难点:懂得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教材P95—100,填一填: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2.未成年人尚不成熟,较弱,能力和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3.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4.我国颁布了、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5.、、和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6.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同学、老师展示交流,以把准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分享教材P95运用你的经验四幅图片,说一说: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活动二:阅读分享教材P96探究与分享图片及文字,议一议: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活动三:阅读教材P98相关链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谈一谈:1.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2.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活动四:阅读教材P99相关链接和下面探究与分享小强的事例,说一说: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课堂小结构建网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法律为我们护航感受法的关爱【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某市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经常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学案共3份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导学过程】导入新课设疑导入俗话说:“人生道路千万条,守纪守法第一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触犯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今天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进入《我们与法律同行》来寻找答案吧。
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1.立法听证会2.法庭审判3.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4.遵守交通规则思考: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 含板书、反思 初中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法律为我们护航》说课稿一、说教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由“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和“感受法的关爱”两目组成。
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节课是“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他们对于法律知识并不陌生,经常收看《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
但是对于法律具体规定知之甚少,从学生乐于探究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具体法律规定,课上交流展示的形式降低难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经验分享,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特殊关爱以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关爱的原因和重要作用。
2.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初步培养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3.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保护未成年权益的四道防线。
难点: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五、说教学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导语:同学们好,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小视频,并思考如果悲剧发生在了我们身上,你会怎么办。
(老师播放网传校园欺凌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回答。
老师总结:看完视频同学们感慨良多,作为未成年的我们,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伤害,但是国家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那么大家对这些法律了解吗?我们又该怎样运用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呢?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法律为我护航》,解开大家的疑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2.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一、自主学习1.学会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和。
在实现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2.树立法律信仰(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地法律、法律、法律和法律。
当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 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增强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和。
二、合作学习1.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办事?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如何做?三、复习巩固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别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应当()A.找人帮忙,私下解决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C.打击报复,以牙还牙D.依法办事,依法维权3.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4.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这告诉我们(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法治的意义就在于依法办事。
下列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A.有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他B.拆迁“钉子户”无理取闹C.为增加收入,尽量少缴税D.在商场购物时,遵守秩序6. “大头女孩”秋子,在上海求职中遭遇相貌歧视,随后她向上海相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劳动部门两次调解后,秋子获得了三年的劳动合同。
这说明( )①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②法律必须保证所有的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③平等的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④公民可以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合法权益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四、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某实验中学七年级准备结合“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的相关知识,开展一次以“让法律进校园”为专题的法制讲座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七年级的学生,请积极参与进来,并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列问题:(1)请你帮助学校为开展本次活动选择三种合适的活动方式。
(2)请你帮助学校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3)假如要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活动,在你的演讲稿中最可能用到哪些观点?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4.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5.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这告诉我们(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
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 )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B.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C.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五、课后反思【答案】合作探究(1)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其中一点即可)(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随堂演练1.C2.A3.B4.D5.B6.B合理的批判和有效的反思这段话说明,树立法律信仰,就要()①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至上③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的内心里④发自内心地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2018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柳城县人民法院举办揭牌仪式。
之所以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因为我们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 )①受益者②推动者③参与者④设计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巩固训练】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该如何做?(2)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结合材料,请你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为什么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3)在崇尚法律的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4 CCAAA巩固训练1.(1)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1)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并提高道德水平。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