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动力)

合集下载

氢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氢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需要加强环保管理和处理措施。
03
氢能源的生成和储存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可能对水资
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
THANKS
感谢观看
现代的发展状况
1990年代至今
在1990年代至今,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氢燃料电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 展和应用。
现在
现在,氢燃料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工业等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 要方向之一。
03 氢燃料电池的组 成与结构
电极材料
氢电极
通常由催化剂、导电材料和气体扩散层 组成,用于氢气的吸附、解离和氧化反 应。
06 氢燃料电池的未 来展望与挑战
技术进步与突破
01
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能量密度和运行效率,降 低了成本。
02
新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出现,使氢燃料电池更加轻便、耐用和
可靠。
氢燃料电池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结合,为能源储存
03
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1
政府对氢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提供了 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氢燃料电池 的市场推广和应用。
设备成本与投资回报
设备成本
氢燃料电池的设备成本主要包括制造设备、检测设备和维护设备等。其中,制造设备是最主要的设备 之一,包括电极制备设备、电池组装设备和封装测试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价格较高,但是可以通过提 高生产效率来降低单位产品的设备成本。
投资回报
虽然氢燃料电池的设备成本较高,但是其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的逐 步实现,氢燃料电池的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大的潜力。同时,政府对于新能源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也 为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01
加强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的宣传 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氢能源及 燃料电池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02
通过示范项目和应用案例,让 公众了解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在 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 面的优势和贡献。
03
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提 高用户对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 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市 场的进一步拓展。
THANKS
04
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的经济与社 会效益
对环境的影响
0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氢能源燃烧只产生水,不产生二 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助于减缓 全球气候变暖。
02
降低空气污染
03
降低噪音污染
氢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显著减少 空气中的颗粒物、硫化物和氮化 物等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几乎无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 量。
03
国际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联盟和标准化组织众多,推动产业发展和 技术标准化。
04
国外主要汽车厂商纷纷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扩大应用场景。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效率和安全性仍需提高。
氢气储存和运输技术难度较大,需要解决高压和低温等问题。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加氢站数量较少。
国内外发展现状
01
国内发展现状
02
我国在氢能源及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 近年来发展迅速。
03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动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国内外发展现状
• 国内已建成多个氢能源及燃料电 池产业基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 链。
国内外发展现状
01
国外发展现状

氢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氢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未来研究方向
提高性能
目前氢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探索新的催化 剂、优化电极结构等,以提高氢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降低成本
目前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开发低 成本材料、提高生产工艺等,以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成本和商业化挑战
生产规模
目前氢燃料电池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导致成本较高。提高生产规模以降低单位成本是实现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关键。
基础设施建设
氢燃料电池的普及依赖于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加注等环节。大规模建设相关基础 设施需要巨大的投资,是氢燃料电池商业化面临的挑战。
加强安全性
氢燃料电池的安全性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提高氢气的 储存和运输安全性、防止氢泄漏等,以确保氢燃料电池的安全可靠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氢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
•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
03
氢燃料电池的市场现状
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
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持 续快速增长,表明氢燃料电池行业正 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数十亿美元规模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氢燃料电池 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显示 出巨大的商业潜力。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 和应用,对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迅速增 长,为氢燃料电池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不断:氢燃料电池技术正处于不断创新 和完善的过程中,预计未来几年将出现更加高效 、低成本、长寿命的氢燃料电池产品,进一步推 动市场发展。

燃料电池 研究报告

燃料电池 研究报告

燃料电池研究报告
燃料电池研究报告
1. 概述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通过催化剂将氢气与氧气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水和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效、无污染、零排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站和便携式设备等领域。

2. 燃料电池的类型
常见的燃料电池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固体
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碱性燃料电池(AFC)等。

它们
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电解质有所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3. 燃料电池的优势和挑战
燃料电池有高效能、低排放、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但也存在成本较高、氢气储存与供给、催化剂的稳定性等挑战。

研究人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更高效、稳定和经济的燃料电池系统,以满足各种需求。

5. 燃料电池的市场前景
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能源领域和便携式设备等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市场规模将
逐渐扩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6. 结论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力度,以推动燃料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普及。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简介介绍

氢能源的安全使用与运
01
安全性
氢气易燃易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远离明火和 高温环境。
02
运输方式
氢气运输可以采用管道、车辆等方式,需确保运 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3
燃料电池的类型与应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总结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等特点。
详细描述
PAFC采用磷酸溶液作为电解质,可以将氢气和氧气通过膜反应转化为电能和磷酸。这种燃料电池具有 较高的效率和中等能量密度,同时其运行温度适中,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PAFC广泛应用于固定电源 、船舶等领域。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总结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 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率等特点。
02
氢能源的生产与储存
氢能源的生产方法
电解水制氢
通过电解水分解为氢气和 氧气,是最直接、清洁的 制氢方式。
天然气重整制氢
利用天然气在高温高压下 重整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制氢效率高但碳排放较 高。
生物质发酵制氢
利用生物质如秸秆、畜禽 粪便等通过发酵产生氢气 ,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
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氢
多元化能源供应
氢能源可以作为多种能源的供应方式,如电力、热能和运 输能源等,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为能源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支持。
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氢能源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其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 源的依赖。
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01
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
如太阳能、风能等通过电 解水或光解水制氢,是未 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最全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动力)

最全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动力)

最全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动力)此文由电池视界整理,转载请注明。

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制氢我国燃料电池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期,为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做好充分准备。

加氢基础设施是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保障,氢气的低成本输运也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适合燃料电池汽车的高纯度氢气来源也是重要问题。

本文将主要介绍燃料电池的必要材料氢气的制取过程,并分析对比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性。

思考的问题:1、工业制氢的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原理分别是什么?2、每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最优适应情形是如何的?重要结论工业制氢包括很多种方法,但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综合目前工业制氢方式的优劣势及成本考虑,如果用氢装置附近有丰富的焦炉气资源,焦炉气制氢技术是首选的工艺技术方案。

我国目前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的实践,焦炉气制氢技术同样是首选。

但焦炉气制氢严重收到焦炉气资源的限制。

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焦炉气产量下降,氢气需求猛增,届时焦炉气制氢将难以继续使用。

因此,目前工业制氢尚无最佳方案,仍然有待研发。

1、工业制氢方法众多氢气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还原剂,也是燃料电池的必要燃料。

随着燃料电池的推广和普及,燃料电池汽车进入成熟市场,氢的消耗量也会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目前工业制氢主要有几种方法:一是采用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二是从化工副产物中提取氢气;三是采用采用来自生物的甲醇甲烷制取氢气,四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进行水的电解。

1.1 化石燃料制氢化石燃料制氢是传统的制氢方法,也是制氢的老工艺,但仍然离不开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且会排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燃料电池环保价值降低。

一般用于制氢的化石燃料是天然气。

天然气制氢的过程是:在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天然气中烷烃和水蒸汽发生化学反应。

转化气经过沸锅换热、进人变换炉使C0变换成H2和CO2。

再经过换热、冷凝、汽水分离,通过程序控制将气体依序通过装有3种特定吸附剂的吸附塔,由变压吸附(PSA)升压吸附N2、CO、CH4、CO2,提取产品氢气。

氢燃料电池几大系统原理介绍

氢燃料电池几大系统原理介绍

氢燃料电池几大系统原理介绍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作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且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

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氢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电化学反应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

氢气供应系统是氢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氢气供应到燃料电池中。

氢气主要通过压缩储存、液化储存或化学反应等方式生成,并通过管道输送到燃料电池中。

在氢气供应系统中,还需要安装氢气传感器进行氢气浓度的检测和控制,确保氢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氧气供应系统是为了向燃料电池提供氧气而设计的系统。

氧气可以从空气中提取,通过过滤、压缩和净化等处理后供应给燃料电池。

与氢气供应系统类似,氧气供应系统也需要进行氧气浓度的检测和控制,以确保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化学反应系统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层三个关键组件。

在电化学反应系统中,氢气从阳极侧进入和分解成质子和电子,而氧气从阴极侧进入后与质子和电子结合产生水。

同时,电子通过外部回路流动,产生所需的电能。

电化学反应系统是氢燃料电池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环节。

电子控制系统是氢燃料电池的调控中枢,其作用是监测、控制和优化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对氢气和氧气的供应进行调节,并控制燃料电池的工作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

此外,电子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能量存储和回收,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氢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电化学反应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四个部分相互协调工作。

通过这些系统的协同作用,氢燃料电池能够将氢气和氧气作为燃料,高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参考内容:1. "Fuel Cell Systems Explained" by James Larminie and Andrew Dicks2. "Introduction to Fuel Cell Technology" by Andrzej Wieckowski, Fuminori Sakai, Hiroyuki Uchida3. "Fuel Cell Fundamentals" by Ryan P. O'Hayre, Suk-Won Cha, Whitney G. Colella, Fritz B. Prinz4. "Hydrogen and Fuel Cells: A Comprehensive Guide" by Rebecca L. Wagner5. "Fuel Cells: Principles, Design, and Analysis" by Christopher K. Dyer。

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研究报告

 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研究报告

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研究报告
1. 氢能源燃料电池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来源,它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反应来产生电能。

此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等优势。

2. 目前,氢能源燃料电池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燃料电池的设计、制造和应用。

其中,关键技术包括氢气储存、电堆设计和制造、电堆协同系统设计等。

3. 按照用途可以将氢能源燃料电池分为移动应用和静态应用两大类。

移动应用包括汽车、卡车、船舶和飞机等;静态应用包括工业机械、家庭发电和备用电源等。

4. 氢能源燃料电池的优点包括快速充电、长续航时间、零排放等,但同时也存在着氢气储存和输送成本高、燃料电池设计和制造技术较难掌握等缺点。

5. 近年来,全球各国和地区针对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其中,日本和韩国在汽车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

而在中国,政府也提出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计划,加大对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动力)此文由电池视界整理,转载请注明。

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制氢我国燃料电池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期,为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做好充分准备。

加氢基础设施是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保障,氢气的低成本输运也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适合燃料电池汽车的高纯度氢气来源也是重要问题。

本文将主要介绍燃料电池的必要材料氢气的制取过程,并分析对比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性。

思考的问题:1、工业制氢的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原理分别是什么?2、每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最优适应情形是如何的?重要结论工业制氢包括很多种方法,但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综合目前工业制氢方式的优劣势及成本考虑,如果用氢装置附近有丰富的焦炉气资源,焦炉气制氢技术是首选的工艺技术方案。

我国目前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的实践,焦炉气制氢技术同样是首选。

但焦炉气制氢严重收到焦炉气资源的限制。

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焦炉气产量下降,氢气需求猛增,届时焦炉气制氢将难以继续使用。

因此,目前工业制氢尚无最佳方案,仍然有待研发。

1、工业制氢方法众多氢气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还原剂,也是燃料电池的必要燃料。

随着燃料电池的推广和普及,燃料电池汽车进入成熟市场,氢的消耗量也会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目前工业制氢主要有几种方法:一是采用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二是从化工副产物中提取氢气;三是采用采用来自生物的甲醇甲烷制取氢气,四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进行水的电解。

1.1 化石燃料制氢化石燃料制氢是传统的制氢方法,也是制氢的老工艺,但仍然离不开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且会排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燃料电池环保价值降低。

一般用于制氢的化石燃料是天然气。

天然气制氢的过程是:在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天然气中烷烃和水蒸汽发生化学反应。

转化气经过沸锅换热、进人变换炉使C0 变换成H2 和CO2 。

再经过换热、冷凝、汽水分离,通过程序控制将气体依序通过装有3 种特定吸附剂的吸附塔,由变压吸附(PSA )升压吸附N2 、CO 、CH4 、CO2 ,提取产品氢气。

1.2 工业副产物制氢焦炉气制氢技术是采用变压吸附的工艺,从炼焦行业副产的焦炉气中提取纯氢。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以及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随其分压的降低而减少的特性,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吸附剂的再生,达到提纯制氢的目的。

1.3 生物原料制氢甲醇裂解制氢的工艺过程是甲醇和除盐水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加热至270C左右的混合物蒸汽,在催化剂(Cu-Zn-AI)或者(Cu-Zn-Cr)的作用下,发生催化裂解和转化反应。

1.4 电解水制氢氢气还能够通过传统的电解水法获得,但这种方法由于能耗过高,除已建成装置外,已少有新建装置。

2. 各方法优缺点各异,满足不同需求有上述各方法可知,在工业上目前已经有多种制氢的途径。

但是,目前看来,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天然气制氢和焦炉气制氢均适用于大规模制氢,但也均受限于原料的供应,并且具有污染性。

在环保方面,焦炉气制氢利用的虽然是炼焦的副产物,但无法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而天然气制氢依然需要化石燃料作为原料。

相比之下,甲醇裂解制氢具有投资低、建成快、无污染等特点,并且甲醇作为原料可以更为灵活,但甲醇裂解制氢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制氢。

考虑到燃料电池一旦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力,对氢产能的要求会与日俱增。

因此,天然气和焦炉气制氢难以摆脱对化石原料的依赖,而甲醇制氢的规模很可能难以应付增长的需求。

从经济性上看,制氢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成本,随原料价格的波动非常明显。

就目前的原料价格水平看,焦炉气制氢和天然气制氢成本更低。

非民用天然气价格目前正在逐步市场化,2015 年11 月18 日,国家发改委宣布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调0.7 元。

目前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大约在 2.7至3.0元/m3,制氢成本大约在1.5-1.7元/km3。

而焦炉气是焦化企业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原先都是在作为燃料燃烧后高空排放,现在用于化工原料时价格一般均低于0.4元/m3,因此焦炉气制氢成本可以低于1.39元/km3,较天然气制氢成本更低。

2016年6月,甲醇的平均价格为I860元/t,因此制氢成本将超过1.37 元/km3 。

由于甲醇价格波动高,其经济性较天然气制氢没有绝对优势。

就目前各种原料的价格来看,焦炉气制氢的经济性较为显著。

综合目前工业制氢方式的优劣势及成本考虑,如果用氢装置附近有丰富的焦炉气资源,焦炉气制氢技术是首选的工艺技术方案。

考虑到制氢规模的要求,天然气制氢技术在能够取得天然气资源的情况下也是优选的方案。

甲醇裂解制氢的成本波动性大,制氢规模小,但装置成本低,因此适用于间断性、补充性的氢气制造。

从我国目前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的实践看,焦炉气制氢同样是首选。

同济大学等承担的“ 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项目中采用的燃料氢气全部由焦炉气纯化而成。

但焦炉气制氢严重收到焦炉气资源的限制。

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焦炉气产量下降,氢气需求猛增,届时焦炉气制氢将难以继续使用。

因此,目前工业制氢尚无最佳方案,仍然有待研发。

3、总结综合目前情况来看,制氢方式中成本较低,相对成熟的技术是煤焦炉制氢。

但是随着技术推进,新能源发电的进一步推广,电解水制氢将是未来成本更低的技术。

燃料电池系列科普报告储运我国燃料电池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期,为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做好充分准备。

加氢基础设施是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保障,氢气的低成本输运也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适合燃料电池汽车的高纯度氢气来源也是重要问题。

此前的系列科普中,已经介绍了氢气的制取。

在本文中,将会为大家介绍氢气制成后的储运问题,其中包括管道运输与专用车辆运输两个部分,并介绍我国加氢站的发展状况。

思考的问题:1、氢气制成后,主要的储运方式有哪些?2、各方法发展现状与成本如何?3、不同的方法是否与加氢站的多少有关?加氢站的建设情况如何?重要结论氢气储运的关键问题在于安全性及成本问题。

目前来看,管道运输与特殊车辆运输是性价比较高的两种储运方式。

从实际应用上看,长距离运输更适宜使用管道运输,而特殊车辆运输,如鱼雷车等,更加适合于短距离氢气的运输。

但不论哪种运输方式,其成本与发展都与加氢站的建设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正努力加快加氢站的建设。

1、氢气的主要储存及运输方式氢气运输一直是阻挡氢燃料运用的一个重大障碍。

由于氢气极小的密度以及易燃易爆的特性,现场生产就地使用是最佳的方式。

但由于低成本、小规模、灵活分部的制氢方式尚未实现,作为汽车燃料的氢气需要进行贮运。

氢的贮运方式主要有气态贮运、液态贮运和金属氢化物贮运。

其中前三者是传统的储氢方法,各具有其优缺点。

目前加氢站普遍采用的是利用长管拖车贮运高压气态氢气。

不同的储运方式,运输成本与成本又有所不同。

如气氢拖车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运输方式。

以200Km 运输距离和每天10 吨的运输规模来看,成本可达到2.02元/Kg ;管道运输运营成本低,运输规模庞大,但投资成本高,且只能点对点,难以成为主流;液氢罐车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运输能力是气氢拖车的10 倍以上,成本随规模上升而下降。

2、氢气储运—管道运输2.1 管道运输概况分析虽然管道运输只能做到点对点,但对于大量、长距离的氢气输送来说,管道运输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氢气的长距离管道输送已有60 余年的历史。

目前,全球用于输送工业氢气的管道总长已超过1000 公里,直径0.25-0.3m ,操作压力一般位1-3MPa ,输气量310-8900Kg/h, 其中德国拥有208 公里,法国空气液化公司在比利时、法国、新西兰拥有880 公里,美国也已达到720 公里。

国内首条氢气专用运输管道,如石化洛阳炼化济源至洛阳氢气输送管道工程,于2015 年10 月竣工完成。

线路水平长度为25 公里,年输气量10.04 万吨。

管道沿线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管道沿线顶箱涵穿越铁路 2 处,顶管穿越省级高速公路1处、等级公路5 处,定向钻穿越冲沟2次、穿越河流1 次。

实际上,目前的天然气管道就可用于输送氢气和天然气的混合气体,也可经过改造输送纯氢气,这主要取决于钢管财智中的含碳量,尽量使用含碳量低的材料制成的管道来运输氢气,减少因氢脆现象而导致的氢气逃逸。

2.2 管道运输成本分析分别对加氢站数量为1个、4 个、8个、16 个共四种情况计算氢气运输成本。

假设加氢站距离氢源点的距离一定,经过试验模拟可知,氢气的运输成本随着每个加氢站规模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但三条曲线基本重叠,说明加氢站数量的增加并不减少氢气运输成本,其原因是增加加氢站需要另外铺设氢气管道,其昂贵的投资使氢气运输成本基本维持不变。

根据结果可知,当加氢站规模达到1500Kg/d 时,氢气的运输成本大约为6元/Kg。

3、氢气储运一鱼雷车在所有元素中,氢的重量最轻,标准状态下,它的密度为0.0899g/L ,气态压缩高压储氢是最普通最直接的储氢方式,通过减压阀即可将氢气排除和调节排气量的大小。

气氢鱼雷拖车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运输方式。

以200Km 运输距离和每天10吨的运输规模来看,成本可达到2.02元/Kg ; 大部分成本来自于压缩/液化设备、存储设备的投资,对于氢气的短途运输,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按照同样的成本分析方法,经过分析,当加氢站数量少时,运输成本可高达4.7 元/Kg。

随着加氢站数量的增加和加氢站规模的增大,成本逐渐降低,但是在加氢站数量较少时,成本在下降过程中出现波动。

这与长管拖车利用效率有关。

4、氢气储运基础设施—加氢站的建设加氢站的建设不仅与氢气储运紧密相关,而且与燃料电池车的使用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目前,我国现有加氢站数量稀少,且没有长期规划。

据介绍,国内加氢站仅有4 个,分别是2006 年建成的北京加氢站,2008 年建成的上海安亭加氢站,2011 年建设了简易的加氢站,2015 年最新建成的郑州宇通加氢站。

上海安亭加氢站始建于2007 年11 月,该站主要采用外供氢气,加注压力为35MPa ,存储压力为43.8MPa ,存储容量为800 公斤。

截至2015 年6 月,安亭加氢站累计加注6013 次,加注总量为10216 公斤。

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加氢站建设规划,随着世界各国都启动了加氢站建设,可以预测我国在补贴燃料电池汽车的同时也将进行积极的加氢站布局。

在燃料电池汽车远远未普及的当下,国务院已经为加氢站的设计建造和氢气的运输存储都制订了严格的标准,为未来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打好基础。

总结目前的氢气输运方法中,公路运输的改造成本最小,也是日本正在采用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管道伴输如果成功,将可以极大降低氢气的运输成本,但是目前看距离实际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