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食物中毒及预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一般在进食后10分钟至数小 时出现症状。先有咽喉瘙痒感及 口腔、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 后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腹泻 等。严重者体温升高、头痛、头 晕、血压下降、脱水、抽搐、昏 迷,重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 枢麻痹死亡。
中毒后应立即洗胃,并送往 医院救治。
Page 38
三、生四季豆(豆角)食物中毒
O-157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致病性 大肠杆菌的一种。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分为5大主系 及百余个支系,如肠产毒素性大肠杆 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 肠杆菌、肠粘附性大肠杆菌、肠出血 性大肠杆菌等,O-157是其中毒性最 强的。
Page
19
1982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被定名为O157。O-157会释放一种叫“希加”的毒素,使人呕吐、腹泻或 出血性腹泻,并引起等并发症,如脱水、尿血、脑功能障碍和 肾功能衰竭等。 0-157主要通过生冷食物感染人群。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 等未经熟制的食品,这是疫情在日本大爆发的主要原因。 该菌耐冷冻,在人的体温下,其繁殖能力可提高4倍。但 它不耐热,75℃即可被杀死,对食品加热是防范出血性大肠杆 菌的有效措施。
Page
29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动植物中毒是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天 然有毒成分,误食后引起的食物中毒。
Page
30
一、有毒的野菜与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
误食有毒的野菜与野生毒蘑菇会引起严重的中毒。 蘑菇品种众多,在我国毒蘑菇有100多种,对人生命有威胁的有20多 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 毒蘑菇中毒素种类繁多,其含毒成分尚不很清楚,可能为树脂类或 酚、甲酚类化合物。主要有胃肠毒素、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原浆毒素和 肝、肾毒素。由于一种蘑菇可能含有多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可能存在于多 种蘑菇中,故误食毒蘑菇的症状表现复杂。 野菜与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有毒与无毒者不易鉴别,如果缺乏识别 有毒与无毒野菜与野生蘑菇的经验,会将有毒野菜与毒蘑菇误采来食用。 所以在采食野菜、野蘑菇时应十分慎重,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或未吃过 的品种。毫无识别经验者,千万不要随便自采野菜与野生蘑菇食用。

《预防食物中毒课件》ppt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课件》ppt课件
源可追溯。
检查食品质量
在采购时认真检查食品 的包装、标签、生产日 期等信息,确保食品新
鲜、无变质。
储存环境适宜
将食品储存在干燥、通 风、阴凉的地方,避免 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分类储存
将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开 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卫生控制
加工场所卫生
保持食品加工场所清洁、整洁 ,定期消毒,确保无害虫、鼠
生熟分开
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处理和存放,避免 交叉污染。
烧熟煮透
食物要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禽类 、蛋类和海产品。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超过2小时,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 。化学性食物源自毒防范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
不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不超量使 用食品添加剂。
避免食品与化学品接触
加强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建立食品留样制度
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加工过 程卫生、安全。
对每批次加工的食品进行留样,以便在发生 食品安全问题时进行追溯和调查。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分类
详细阐述了食物中毒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使学员对食物中毒 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类等有害生物。
加工人员卫生
食品加工人员需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 ,勤洗手、消毒。
加工用具卫生
食品加工用具需定期清洗、消 毒,确保无污渍、无异味。
加工过程控制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严格控 制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确 保食品熟透、无有害物质残留

餐饮具清洗消毒管理
01
02
03
04
餐饮具清洗

《预防食物中毒》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课件

志贺氏菌
常见于水果、蔬菜和饮用 水,会导致腹泻、发热和 腹痛等症状。
化学污染
农药残留
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使用 的农药未完全清除,导致 残留。
重金属污染
如铅、汞等重金属元素污 染水源或土壤,进而污染 食物。
工业有害物质污染
如二噁英等有害物质污染 食物链。
食物变质
食物过期
食物存储时间过长,导致变质。
食物储存不当
处理措施
当地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对涉事 餐馆进行处罚,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国际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事件概述
近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些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如美国“毒菠菜 ”事件、欧洲“毒鸡蛋”事件等。
原因分析
这些事件的原因大多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以及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应积极配合监管 部门的调查,提供必要的证据和
信息。
05
食品安全常识
选择新鲜食品
新鲜食品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因为它们含有较少的细菌和毒素。选 择新鲜、无异味、无异色的食品,避免选择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对于易变质的食品,如肉类、鱼类和乳制品,应选择在最新鲜的状态下 食用。对于不易变质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也应尽量选择新鲜的产品
处理措施
03
该企业及时发现并处理了问题,加强了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
了食品安全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处理措施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加强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
成功预防食物中毒的案例
事件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某大型餐饮企业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成功预防了一起食物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概 述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1.发病率高,病死率因中毒病原而异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菌、变 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大多数细菌性食物 中毒,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病死 率低。但肉毒梭菌等引起严食物中毒病 死率通常较高,为20%~100%。
2.夏秋季发病率高
3)食物存放的环境:通风不良氧分压降低时, 肠毒素易于形成。
4)食品的种类及性状:含蛋白质丰富,水分较 多,含一定淀粉的食物,如奶油糕点、冰淇淋、 剩饭等,易形成毒素。
(三)发病机制
葡萄球菌肠毒素以完整的分子 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到达中枢神 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 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绝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暖湿的 5~10月。
1)细菌在较高温度下易于生长繁殖或 产生毒素;
2)机体在夏秋季节防御功能降低,易 感性增高。
3.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
毒的主要食品。
(二)发生的原因
1、畜、禽受到致病菌污染;
2、被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 放;使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 素;
2、毒素型中毒
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可 产生肠毒素,该肠毒素可对小肠粘 膜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 使小肠粘膜细胞对Na+吸收抑制而 对Cl-分泌亢进,使Na+、Cl-、水在 肠腔潴留而致腹泻。
(四)临床表现
沙门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 时。潜伏期较短者,病情通常较重。前驱 症状有寒战、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主 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体温 38~40℃或更高。一般3~5日内迅速减轻。
按其临床特点分5种类型,其中胃肠炎 型最为常见,此外为类霍乱型、类伤寒型、 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清洁厨房用具
使用干净的厨房用具,并定期对厨房表面、餐具 、刀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避免交叉污染
确保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食品之间的交叉污 染。
煮熟食物
确保食物煮熟
肉类、鱼类和蛋类应彻底煮熟,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注意烹饪时间
烹饪时间要足够,尤其是肉类和豆类食品,以确保食物内部也达到 足够的温度。
休克
食物中毒严重时可能导致 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长期影响
某些有毒物质可能对肝、 肾等器官造成长期损害。
02
食物中毒的原因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常见于肉类、禽类和蛋类食品,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腹痛。
志贺氏菌
主要污染食物和水,导致痢疾, 症状包括腹泻、发热和腹痛。
葡萄球菌
污染食品如肉类、奶酪和糕点, 导致食物中毒,症状包括呕吐、
注意食品温度
熟食应保持适当的温度,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以防细菌繁殖 。
储存食物的注意事项
冷藏储存
01
易腐食品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并尽量减少在室温下的暴露
时间。
冷冻储存
02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食品,应将其存放在冰箱或冰柜中,并确
保食品紧密包装以防止交叉污染。
检查食品保质期
03
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食用,过期食品应丢弃。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
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习惯。
提高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餐饮业从业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 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等。
食物中毒的症状

《食物中毒及预防》课件

《食物中毒及预防》课件

清洁厨房环境
厨房的台面、地面、墙面 等应经常清洁,不留卫生 死角,避免细菌滋生。
生熟分开
食材分类存放
生鲜食材和熟食应分别存放在不 同的地方,避免交叉污染。
刀具和砧板分开
生鲜食材和熟食应使用不同的刀 具和砧板,避免交叉污染。
烹饪方式区分
生鲜食材和熟食应采用不同的烹 饪方式,确保生鲜食材煮熟煮透
,熟食不被再次污染。
常见于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肉、蛋 、奶及其制品,表现为发热、恶心、 呕吐、腹痛和腹泻。
主要由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 食品引起,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 痛和腹泻。
大肠杆菌中毒
大肠杆菌存在于未煮熟的肉类、蛋类 和奶制品中,食用后可导致腹泻、呕 吐和发热。
化学性食物中毒
01
02
03
砷中毒
由于摄入过量的砷化合物 ,如砒霜,可导致急性中 毒,出现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和血便等症状。
在储存食物时,应该注意控制温 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避
免食物受到污染和发生变质。
对于易腐食品,应该及时冷藏或 冷冻,并尽量减少储存时间。
THANKS
感谢观看
烧熟煮透
烹饪时间充足
确保食物在高温下烹饪足够的时间,杀死细菌和 病毒。
烹饪方式选择
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烤等,确 保食物烧熟煮透。
注意食物中心温度
食物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摄氏度以上,以确保细 菌和病毒被有效杀死。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冷藏食物
在适当的温度下冷藏食物,以延缓细菌繁殖,延长食物的保存时 间。
《食物中毒及预防》 ppt课件
目录
• 食物中毒概述 • 食物中毒的原因 •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 食物中毒的处理 • 食品安全常识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PPT(全文完整版)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PPT(全文完整版)
食物中毒的原因和危害
细菌性食物中毒
01
02
03
04
细菌污染
食品在加工、运输、储存过程 中受到细菌污染。
细菌繁殖
适宜的条件下,细菌在食品中 大量繁殖。
毒素产生
部分细菌产生毒素,导致食物 中毒。
常见细菌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肉毒梭菌等。
真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污染
食品受到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 。
毒素产生
04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规范和要求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
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 可
保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 剂等符合安全标准
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 制度
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健康
食物中毒可能导致严重的 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食物中毒是保障公 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鼓励和支持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提高食品安 全检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强化监管力度
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 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全程可控。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 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维护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引发社 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预 防食物中毒有助于维护社 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食品安全是食品产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预防 食物中毒有利于促进食品 产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食品安全工作的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 法律对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

预防食物中毒ppt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ppt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ppt课件
• 什么是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的原因 •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01
什么是食物中毒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后,引起的急性或亚 急性疾病。
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 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等。
食物中毒的症状
食物。
催吐适用于摄入有毒食物后不 久的情况,通常在摄入后1-2
小时内进行。
催吐时,应让患者喝下大量的 水或盐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喉 咙或舌根,促使胃内食物排出

催吐后,应让患者漱口并保持 口腔清洁,同时及时就医。
导泻
导泻也是一种紧急处理食物中毒的方 法,通过药物或食物来促进肠道蠕动, 帮助排出有毒物质。
有机氯农药残留
可能来源于农药喷洒或环 境污染,长期摄入可能对 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二噁英污染
可能来源于垃圾焚烧和工 业生产,长期摄入可能对 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 损害。
食物变质
霉变
食物受潮或长时间储存可能导致 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 长期摄入可能增加肝癌等疾病风
险。
腐烂
水果、蔬菜等食品在储存过程中 可能发生腐烂,产生有害物质, 摄入后可能引起腹泻、呕吐等症
增强信息鉴别能力
学会鉴别信息的真伪,避免传播不实信息,维护社会稳定。
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关注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发布的抽检结果和消费警示,维护自身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食物中毒的原因
细菌污染
01
02
03
沙门氏菌
常见于家禽、蛋类和奶制 品,可能导致腹泻、呕吐 和发热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9
-
15
细菌性食物中毒概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 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感染型食物中毒:
进食大量活的细菌(潜伏期8~24h)----沙门 菌属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病性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等。
毒素型食物中毒:
细菌产生的毒素 ----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
2020/12/29
-
13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病因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2020/12/29
-
14
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
重点掌握
沙门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 食物中毒、O157:H7大肠杆菌食物中 毒以及其它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 病学特点、发病机理、中毒表现和预 防措施。
第六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 防
2020/12/29
-
1
第一节 概述
重点掌握 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的特点 食物中毒分类
2020/12/29
-
2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
定义: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和化学性有 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 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 性或亚急性疾病。
暴饮暴食所致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 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食物过敏、有 毒食物的慢性损害不属于食物中毒。
属于食源性疾病范畴
食物中毒是一种食源性疾病
2020/12/29
-Hale Waihona Puke 3WHO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为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物进入人体 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 质的一类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美国每年约发生7600万例食源性疾病。
有210万人死于腹泻。
2020/12/29
-
12
卫生部2004年发布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卫生部(3月19 日)发布2004年第三次甲醇中毒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各酒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把进货渠道,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严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非法生产、销售白酒;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饮 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以防甲醇中毒。 今年以来,我国湖北、湖南等地发生多起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引 起甲醇中毒事件,造成31人中毒,其中11人死亡。 最近广州相继又发生甲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到了56人,死亡人 数11人。工业酒精勾兑白酒,主要为甲醇超标,甲醇中毒主要作用 NS,对视N毒力最强(7~8ml失明、30~100ml可致死),导致视 力障碍,呼吸抑制,发绀、昏迷,甚至死亡 。广州毒酒事件已经引 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级调查小组17日到广州对此事 展开全面调查。 前几天,长春大学食堂发生一百人的亚硝酸盐中毒,炒鸡蛋饭引起.
毒2020、/12/29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等- 。
16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
1、细菌污染食物, 2、细菌大量繁殖或产毒, 3、食用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未能
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
2020/12/29
2020/12/29
-
11
卫生部2004年发布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卫生部(3月8日)发布2004年第二次河豚鱼中毒 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近期 是河豚鱼中毒的高 危险期,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水产 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销售河豚鱼行 为要依法严厉处罚。 2004年2月27日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白莲片仁心 村一村民食用河豚鱼引起食物中毒导致死亡,主 要为河豚毒素,对NS 危害,使N末梢和中枢NS 麻痹,最后出现呼吸、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导致 死亡
3)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分布特点
动物性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 其中肉及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居首 位。
2020/12/29
-
9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4)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
食物中毒情况统计结果显示,细菌性是占首位,但化学性和动植物 性死亡高于细菌性。目前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也占相当比例,而且有 增高趋势。
1)发病的季节性特点 食物中毒发生的季节性因引起的原因不
同而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仍集 中在二、三季度。
2020/12/29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
8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2)发病的地区性特点
我国肉毒梭菌毒素中毒90%以上发生在 新疆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多发生在沿 海各省;而霉变和酵米面食物多发生 在北方。
造成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的原因
● 采样不及时、不全面
● 用药
● 中毒单位为了推卸责任,破坏中毒现场
报告不及时 ● 2020/12/29
-
10
卫生部2004年发布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 卫生部(3月1日)发布2004年第一次霉变甘蔗中毒食品安全预警 公告:北方地区甘蔗销售商应仔细检查每根甘蔗,严禁出售霉变甘蔗。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辨别(色为浅棕色,严重的味酸苦,有酒糟霉味.)。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甘蔗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违 法行为要依法严厉处罚。 2004年2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发生因食用霉变甘蔗引起的食 物中毒,5人中毒,其中1名10岁儿童死亡。霉变甘蔗含有神经毒素 3-硝基丙酸(节菱孢霉),为神经毒,中毒后临床症状以中枢神经系 统损伤为主,进食甘蔗2-8小时后发病。最初症状为呕吐、头晕、头 疼、视力障碍,进而出现眼球偏侧凝视,复视、阵发性抽搐,四肢强 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 衰竭、死亡,病死率及出现后遗症概率达50%。
➢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样的中毒食 品
➢ 未食用者不发病 ➢ 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
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的趋势,无余波。
2020/12/29
-
6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4、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2020/12/29
-
7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仅2000年全球就
2020/12/29
-
4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1、突然暴发,潜伏期短; 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 上升趋势。
2、临床表现相似,多为急性胃肠道症状; 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病程较短。
2020/12/29
-
5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