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合集下载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护理安全是指在卫生保健过程中,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以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人为因素引发的护理安全隐患人为因素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为因素引发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 睡眠不足导致的工作失误:护理人员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夜班导致睡眠不足,容易出现疲劳和精神不集中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工作失误的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科学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夜班,合理规划工作量,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2. 护理人员疏忽、随意变动治疗方案:一些护理人员可能因为马虎或者个人偏好,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随意修改,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引导他们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

3. 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和技能:一些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疏漏。

针对这个问题,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护理技能和知识。

同时,建立师徒制度,让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指导新人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二、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的护理安全隐患护理设备的使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设备使用不当也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 药物配药和使用错误:护理人员在给患者配药和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或者缺乏相关知识,导致药物配药和使用错误,从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培训,建立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设备操作不当:护理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疗设备时,如果不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或者操作不当,可能给患者带来损害。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和防范措施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和防范措施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和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病人维权意识增强,护理安全成为护患双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现将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一、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1、护士方面: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在护士方面表现为:①与护士责任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如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在护理工作中,工作作风不严谨,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存在懒惰行为和侥幸心理,甚至依靠惯性思维,慎独精神较差,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2]②与护士技术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如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或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以至于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延误病人的治疗、抢救等。

③与护士整体素质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如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不能正确执行医嘱或不能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不严谨,对观察到的病情或执行的各种治疗记录不及时或漏记等;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态度冷淡,语言生硬,不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以致患者或家属有时难以接受而引发纠纷。

2、管理方面: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在管理方面表现为:管理者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管理缺乏力度,分工不清,要求不严,奖罚不明,缺乏具体改进措施,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对上应付行事,对下放任自流;思想教育工作薄弱,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3、病人及社会方面: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在病人及社会方面表现为:病人的不依从性行为,如病人不按时服药,擅自外出;有的病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对医护无故挑剔刁难;个别媒体片面报道,使病人对医疗失去信心等。

二、护理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培养“慎独”精神和利他意识,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敬业爱岗,认真负责,才能圆满完成工作。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因此,正确的认识和防范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将会极大地保护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生理因素1.肢体疲劳:护理工作通常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通常要在站立或弯腰的姿势下工作很长时间,会引起肢体疲劳,降低工作效率。

2.背部疼痛:长时间弯腰干活会引起背部疼痛,报告表明,背部疼痛是医护人员休假时间的主要原因之一。

3.职业病:护理工作中易患肺结核、乙肝、流感、肝癌等职业病,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和工作压力大的护理人员更容易感染疾病。

为了预防以上生理因素带来的危害,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多休息,缓解肢体疲劳。

•转移体力劳动;尽量不要在站立时工作,可以在工作时调整姿势,减少背部压力。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因素1.临床焦虑:医疗行业人员面对病情复杂、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往往容易感到紧张、疲劳和不安全感。

2.沟通困难:不同患者在情绪、认知和语言上都有差异,护理人员在沟通时面临难度,对双方都会带来困扰。

3.情绪失控: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慌等情绪反应。

预防以上心理因素带来的危害,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支持,如与同事交流,聆听音乐或进行休闲活动等。

•提高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该采用有利于患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沟通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医生的话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训练反应能力。

护理人员应该参加紧急处理培训和心理训练,提高自己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环境因素1.噪音污染:医疗护理工作场所通常是一个充满噪音、令人感到压抑的环境,这会对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暴力威胁:护理员日常面对的患者是病情不良、情绪不稳定的人,有时会出现过激行为,给护理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3.化学物质:医疗护理工作常常需要接触化学物质,如消毒液和医用气体,可能引起身体健康的威胁。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护理是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的重要工作,然而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将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护理人员的不合理行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存在消极怠工、工作疲劳等不当行为,从而导致护理不到位、疏忽大意等问题。

2.设备设施不完善:一些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可能存在老旧、损坏等问题,不仅无法满足护理需求,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3.规章制度不健全:护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护理人员缺乏规范和约束,从而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加强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规定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规范进行。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向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增强其护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3.加强设备设施维护和更新: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护理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以及安全性能,及时更新老旧设备,提高护理工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4.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医疗机构应建立起一个融洽的护理团队,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能力,避免因不当的沟通导致护理失误。

5.加强护理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机制,定期对护理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6.加强患者教育和参与: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并鼓励患者参与护理过程,从而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减少患者因不当操作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总之,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制定,从人员、设备、制度和患者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进行,并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 。 24 加强护患沟通 .
护 理 管理 体 制是 护理 安 全 的核 心 。管 理 到位 ,护理 安全 才有保 障 ,护理 职业有多种 规章 制度 ,如查对 制度 、交接班 制 度 、分级 护理制度 、消毒 隔离制度等 。若规章 制度不健 全 ,护 士无执 照 ,职业道 德教育薄 弱 ,设备 物质管理 不善 ,护理人力 资源未 能合理配 置 ,管理人 员缺乏 指导和督促 等 ,均 是潜在 的
13 护理 人 员 技 术 水 平 低 ,经 验 不 足 .
良好 的护患 关系是 医疗 活动顺 利开展 的基础 ,融洽 的护 患 关系能盈造 良好 的心理气氛 和情绪反 应 。首先护士应 掌握与病 人和家属 沟通的艺 术和技巧 ,对其提 出 的问题 要耐心 、细心 、 认 真的讲解 ,在进 行各种治疗 护理 过程 中多 与病人 沟通 。如病 人 发生病情 变化 时应 以理解 、安慰 、体谅 的实 际行动 ,取得病 人及 家属 的理 解和信任 。 2 5 加 强告知义务及完善签字记 录 . 病人入 院后要及 时的将病 区环境 、应遵 守的规章 制度 、需 做 的检 查治疗 及进行 治疗 的时间和病人 的病情 预后 向家 属及病 人交待 。为病人做 特殊检查时应履行签字 手续。 2 6 改善病 区环 境 . 改进 医院的基础设 施 ,对 不安全 因素做 到防患于未 然。保
时 ,护士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 。
1 5 护患 沟通 .
总 之 ,护 理 工作 中存在 着 许 多不 安 全 因素 ,贯 穿 于病 人
从 入 院到 出院整个 过程 ,这 些不安 全 因素将 直接 影响患者 的康 复 。管理者 必须加 强对护士 的教育 ,提高 防范意识 ,提高技 术
护士在进 行护理 操作及用 药后未 能及 时 向患者履行 告知义 水 平 ,认 真严格 落实各项规 章制度 ,从 而为病人提供 安全 、方 务 ,导致病人对相 关注意事项不知情而发生不 良后果 ,护士在治 便 、优质的护理服务 。团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负荷过重
由于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或排班 不合理,使得护理人员承担过 多工作,容易造成疲劳和疏忽 。
缺乏责任心
部分护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 ,对待患者态度冷漠,不认真
履行职责。
制度流程因素
制度不健全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不完 善,缺乏明确的操作规 程和标准,导致护理工
作无章可循。
流程不合理
护理工作流程设计不科 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6
目录
• 护理不安全因素 • 防范措施 • 安全文化建设和团队沟通 • 应对紧急情况的预案和措施
01
护理不安全因素
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技能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 和知识,导致在执行护理操作
时出现错误或不规范行为。
沟通不畅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 的沟通不充分,导致信息传递 错误或误解。
,容易出错。
监管不力
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监管 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
和纠正问题。
培训不足
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和在 职护理人员的培训不到 位,缺乏必要的技能和
知识。
环境设备因素
01
02
03
04
环境不良
病房环境不整洁、通风不良、 噪音过大等环境问题影响患者
的康复和护理效果。
设备故障
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或维护不当 ,可能导致护理操作无法正常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分享紧急情况处理经验和教训,提高整个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鼓励护士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 动,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
加强护士急救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 、除颤等,确保护士能够熟练掌握

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0 O ) .1 。
意识 , 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和护理质 量的提高 ] 。
参 考 文献 :
[ ] 潘绍 山, 1 孙方敏, 黄始振. 现代 护理 管理 [ . 京: M] 北 科学
技术 文献 出版社 ,0 27 . 20 : 4
3 2 有利 于增强护 士长的人 本管理 意识 管理工 作者 要遵 .
齐鲁 护理杂 志 2 1 00年第 1 6卷第 2 8期
合三级 甲等医院评审 中对 护理工 作 的要求 ,0 7年 、0 8年 20 20 制订护士长 目标管理 考核计划 , 为年终 护士 长考核 评优 的 作 重要依据 , 明确护士长在科室护理 管理 中的责任 , 对护士长一 工作 责任 心 , 促进其注重 发挥 自身特长 的 同时 不断改进 不足
[ ] 包立 翠. 护 士长 实 施 目标 管理 与量 化考 核 的体 会 4 对
[ ] 齐鲁 护理 杂志,0 5 1 ( ) 46 J. 20 ,1 9 16 .
接受和信服 。。表 2 。 结果 显示通 过实施 目标管 理 , 可增强 护
士长的人本管理意识 , 发挥护士长在科室 的领导 作用 , 同时调
[ ] 罗玫 , 敏, 8 蔡 刘兵. 护理质量综 合 目标 管理在质量控制 中 的作用[ ] 齐鲁护理杂志,0 4 1 ( )9 9 . J. 20 ,0 2 :4— 6
本 文编辑 : 李富青 21 0 2 0 0— 8— 0收稿
使护理工作呈现可持续发展 " 。表 4结果显示通过 பைடு நூலகம்标管理 J
自2 0 0 8年起 , 我国法定 节假 日从 原来 的 4个增至 7个。 但医院是个特殊 的服务行业 , 不能正常的休息 。“ 医疗护理风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护理工作是医院和社会保障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有助于降低医院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和损害患者的损失。

然而,由于护理工作者承担的大量工作任务和责任,有时可能会遭受不安全的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护理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可能引发患者安全事故。

因此,本文将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一、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1.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护理工作包括不同的技能和知识,包括临床诊断护理、药物管理、护理记录等。

长期以来,护理队伍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无法将护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2.病房拥挤一些护理院所由于护理资源不足,病房拥挤,护士需要照顾较多的患者,这使得护士难以照顾每个患者,更不用说照顾他们的社会生活了。

这不仅影响护理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患者受伤的风险。

3.护理人员紧张和护理负担过重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身心上最紧张的工作,由于护理任务重,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疲劳程度高,无空闲时间休息,往往会使护士的身心紧张。

对护士的压力太大,会影响其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降低护理质量。

二、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对策1.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要加强护理技能,可以依靠正规培训机构,开展理论课程及临床实践,例如护理诊断护理、药物管理等,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其更好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2.增加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为了改善病房拥挤的情况,应增加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增强护理能力,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每个患者,降低对患者损害的风险。

3.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为了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可以提供护理设备,例如远程监护设备和电子护理记录系统,使护士的工作更轻松,减少工作强度,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应增强护理素质,增加护理人员,提供护理设备,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确保护理工作者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该院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前后收治的57例患者,其中制度实施前收纳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制度实施后收纳的患者设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出错率。

分析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出错率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安全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以及护理管理体系不够全面,院方有必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推行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服务相关机制。

标签: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节假日这种特殊时期。

近年来,我国法定节假日几经调整,从最初的4个上升至7个。

作为特殊服务行业,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休假[1]。

在节假日中,临床护士数量相对较少,工作任务重,出错风险高,极易发生护患纠纷。

为改善这一情况,该研究将该院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前后,节假日护理安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试行“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采取回顾性分析,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收纳的57例临床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预案试行期间,该院收纳的57例临床患者设为观察组。

全体患者均取自于临床各科室,住院期间需要接受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节假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出错率。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对采集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对比行χ2检验。

P<0.05代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出错率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3.1不安全因素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可将节假日护理不安全因素划分为两点,分别为护士个人原因以及护理管理体系方面的原因。

3.1.1护士个人原因由于节假日是家人团聚的时候,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部分护士必须放弃休假,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2]。

护理人员在无法正常休假,需要面对大量工作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不良情绪。

因此,在工作期间,容易思想懈怠,缺乏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在落实护理工作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各项操作,缺乏工作责任心,所有工作均凭习惯、印象解决,间接加大了出错率。

同时,节假日的调休制度会导致在职护理人员会相对较少,在此情况下,均摊到个人的工作任务会更为繁重,人力资源不合理配置,直接为护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3]。

最后,部分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缺乏,独立工作能力差,工作无法顺利落实,直接对假期护理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

在本组研究中,相较于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前,制度实施后临床护理出错率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提示,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推行,能有效改善节假日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失误的发生,该研究结论与[1]等人报道内容基本一致[4]。

3.1.2护理管理体系不完善作为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以及各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质量监控工作始终未能有效执行[5]。

质量监控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也未能及时排除。

节假日期间,部分科室现存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患者需求,部分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未及时归还,导致医疗资源无法及时供应,影响救治。

另外,护士长排班不合理,未实行“弹性制”排班,节假日人员安排不合理,部分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6],均会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

在该组研究中,相较于重点环境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前,制度实施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提示,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推行,改善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3.2防范对策
3.2.1加强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要从根本上加强安全隐患防范能力,医院首先要加强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

护理人员应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责任感
与法律意识,在节假日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操守,认真落实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以安全第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护理操作,坚决克服侥幸心理。

应对临床护理安全给予足够重视,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应急能力[7]。

节假日值班依然尽职尽责,时刻防患于未然,使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落实到位。

3.2.2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为实现节假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院方有必要全面推行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服务相关机制。

医院应采取灵活机动排班,确保节假日护理人力资源的充足配备。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调动人员,确保工作需求能够得以满足[8]。

另外,全面推行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质量监控工作。

定期在医院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并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尽可能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节假日护理工作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临床务必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防范。

[参考文献]
[1] 赵曙光,张秀红,杨红娟.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25(2):37-38.
[2] 杜迎新.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4,35(3):45-46.
[3] 梁秀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疗,2012,31:182-183.
[4] 李磊.浅谈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12):111-112.
[5] 朱晓燕.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J].吉林医学,2015,25(7):1487-1488.
[6] 陈丽清,林群带.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1(5):145-146.
[7] 刘颖.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3):233-234.
[8] 曾嵘,张军.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8):300-301.
(收稿日期:2015-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