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产奶牛生产瘫痪并继发酮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该病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面将从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该疾病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病原因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在产后大量产乳时,体内葡萄糖不能满足需求,机体出现负能量平衡造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其主要发病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高产乳的需要,如果饲料管理不当,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就容易导致负能量平衡,从而引发酮病。

2. 泌乳期营养不良:在泌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葡萄糖来维持生理代谢和产奶,如果饲料中葡萄糖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能量不平衡,伴随而来的就是疾病的发生。

3. 环境因素:气候变化、饲料中毒、疾病感染等均可能影响奶牛的葡萄糖代谢和消化吸收,从而引发负能量平衡和酮病。

二、临床症状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食欲不振:患病的奶牛常常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拒绝饲料,食量明显减少。

2. 产奶量减少:患病的奶牛产奶量减少,质量下降,奶品味变差,最终导致产奶效益降低。

3. 体重减轻:患病的奶牛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体态消瘦,毛发干燥无光泽。

4. 精神萎靡:奶牛在产奶期,本身消耗较大,如果再受到代谢性疾病的困扰,就会表现出精神萎靡,行为异常。

5. 发情不准确:患病的奶牛出现发情不准确,周期错乱,难以配种。

6. 其他症状:部分患病的奶牛还可能出现口渴、烦躁、排尿减少、疲倦等临床症状。

三、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奶牛酮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设计泌乳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的配方、饲料的营养成分,定期检查和调整饲养计划,尽可能避免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酮病。

2. 合理喂养:在泌乳期,需要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体重等情况,合理配置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饲料,确保奶牛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避免因为营养不良引发酮病。

奶牛生产瘫痪的综合防治:奶牛生产瘫痪

奶牛生产瘫痪的综合防治:奶牛生产瘫痪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

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

该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1~2天内死亡。

1、发病原因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以及大脑皮质缺氧有极大的关系。

此时患病奶牛的血钙含量通常比正常下降30%,甚至更多。

(1)低血钙虽然所有母牛产犊之后血钙水平都会普遍降低,但患病母牛的下降更为明显。

据测定,产后健康牛的血钙浓度为0.08~0.12毫克/毫升,平均为0.1毫克/毫升,病牛则下降至0.03~0.07毫克/毫升;同时,血磷及血镁含量也会降低。

目前认为,促使血钙降低的因素有下列几种,生产瘫痪的发生可能是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且动用母牛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②在分娩过程中,奶牛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其后即转为抑制状态,可引起暂时性的脑部贫血,从而影响甲状旁腺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减少,不能维持体内钙的平衡;另外,妊娠后半期由于胎儿发育的消耗和骨骼吸收能力增强,母体贮存的钙量减少,不能补偿产后钙的大量丧失。

③分娩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减少,也是引起血钙降低的原因之一。

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大,胎水增多,妊娠子宫占据腹腔大部分空间,挤压胃肠器官,影响其活动,降低消化功能,致使从肠道吸收的钙量显著减少。

④低血镁诱发生产瘫痪。

镁在钙代谢途径的许多环节中均具有调节作用,低血镁时机体从骨骼中动员钙的能力降低,从而可能诱发生产瘫痪。

(2)脑皮质缺氧研究表明,生产瘫痪为一时性脑贫血所致的脑皮质缺氧、脑神经兴奋性降低的神经性疾病,而低血钙则是脑缺氧的一种并发症。

在该病的发生上,分娩后为产乳的需要乳房迅速增大,机体血量的20%以上流经乳房;泌乳期肝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正常可以贮存机体20%血量的肝脏贮血量更多,借以保证来自于消化道的物质转化为生成乳汁的原料;排出胎儿后腹压突然下降,腹腔的器官被动性充血。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尤其是产后2-6周的高峰期。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详细介绍。

原因:1.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乳汁的合成和生产,如果摄取的饲料中能量不足,就容易发生酮病。

2. 糖利用不良:产后哺乳期由于能量需要的急剧增加,奶牛体内葡萄糖供给不足,导致肝脏解合成脂肪的速度大于其氧化消耗,从而产生大量乙酰CoA。

3. 体内饲料转化异常:产后奶牛饲料转化率下降,导致体重减轻,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储备到产奶高峰期,乳汁产量下降。

临床表现:1. 食欲不振:患牛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不爱咀嚼。

2. 体重减轻:产后奶牛因摄食和能量代谢的不均衡,体重下降明显。

3. 乳量下降:奶牛酮病患牛在产后发病的几个星期内,乳量下降明显。

4. 呼吸困难:酮病牛由于能量不足,导致肝脏产生大量的酮体,酮体在呼出气中挥发,导致患牛出现乙醇呼吸的现象。

5. 长毛、贫血:奶牛酮病时,患牛毛发变长、呈干枯无光泽,皮肤弹性变差,贫血现象明显。

诊断:1. 临床症状:根据患牛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

2. 尿液测试:通过尿液测试检测酮体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可以确认酮病。

3. 血液测试:通过血液测试检测血液中的酮体含量和糖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酮病。

防治:1. 饲料管理:给予充足而均衡的饲料,提供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和矿物质,以满足产后奶牛的需要。

2. 补充营养剂:通过补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剂,提高奶牛体内的能量水平。

3. 运动管理:合理安排奶牛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能量的消耗和代谢。

4. 环境管理:保持奶牛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压力和恶劣条件,有利于减少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

其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良、糖利用不良和体内饲料转化异常。

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乳量下降、呼吸困难、长毛和贫血。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高产期奶牛身上。

下面将介绍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1. 原因:奶牛酮病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营养不良:奶牛高产期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造成能量供给不足,容易引发酮病。

- 过胖:高产期奶牛容易出现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脂肪过多堆积在肝脏和体内,阻碍葡萄糖生成。

- 过度挤奶:过度挤乳会导致奶牛的能量消耗过大,进而引发酮病。

- 压力:包括转舍、环境改变、运输、疫苗接种等,都可能引起奶牛的压力增加,进而诱发酮病。

2. 临床表现:奶牛酮病常以以下症状表现:- 食欲减退:患病奶牛通常食欲下降,不愿进食。

- 乳量减少:奶牛酮病会导致乳量明显减少,有时甚至不产奶。

- 体重下降:患病奶牛体重会明显减轻。

- 异常精神状态:奶牛酮病患者在行动和反应方面会表现出异常。

- 尿液异常:尿液呈甜味,酮体含量增高。

- 其他症状:发腾、毛色暗淡、肌肉发质差等。

3. 诊断与防治:-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来确诊。

- 防治:治疗的目标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纠正代谢障碍。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提供高能量饲料:如玉米、麦麸等,增加奶牛的能量摄入。

- 适量补充葡萄糖:可以通过输液或口服给予。

- 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预防酮病的发生。

- 预防压力:避免奶牛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提供稳定的饲养环境。

奶牛酮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过胖、过度挤奶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减退、乳量减少、体重下降等症状。

诊断主要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来确诊。

预防与治疗的关键在于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纠正代谢障碍,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减轻奶牛压力来预防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奶牛,严重影响了乳牛的产奶能力和生长发育,给养殖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
1. 能量供给不足:在高产期,产奶量大大增加,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如果饲料中的能量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奶牛体内能量不平衡,促使脂肪分解与合成发生紊乱,从而引发酮病。

2. 营养平衡不良:饲料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也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3. 环境应激:如气候突变,饲喂管理不当等,都会使奶牛处于环境应激状态,引发激素代谢紊乱,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1. 食欲减退:患牛的食欲明显下降,不愿意进食,以及食量减少。

2. 奶量减少:患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房贫困,奶水稀薄。

3. 体重下降:奶牛的体重明显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力减弱。

4. 尿液异常:患牛的尿液呈酮臭味,甚至有酮体沉积,呈色深黄。

5. 遗殖异常:患牛可能出现泌乳后期的不孕或者流产现象。

6. 血糖异常:患牛的血糖浓度下降,出现低血糖症状。

总结: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能量供给不足、营养平衡不良和环境应激等。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奶量减少、体重下降、尿液异常、遗殖异常以及血糖异常等。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饲料管理、营养平衡、管理环境、补充饲料以及适当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防治措施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造成极大的损失。

现就本病在我区的治疗和防治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

1 治疗措施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的症状时应尽早治疗,治疗延迟会造成奶牛卧地不起,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形成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造成治疗难度加大。

1.1 症状产后奶牛出现四肢肌肉震颤,感觉过敏,不愿走动,摇头、磨牙或空嚼,体温正常或稍升高,后肢强拘,步态不稳、僵硬这是产后瘫痪的早期症状。

这一时期治疗效果较好。

当病牛卧地不起,头偏于一侧,颈部弯曲,鼻镜干燥,四肢末端皮肤冰凉,体温降低(36℃~38.5℃),轻度脱水,心率加快,瘤胃蠕动减慢,常鼓气,粪便干硬,病牛时常呻吟。

这一时期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间长。

1.2 钙剂疗法利用钙剂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是最常用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钙剂是葡萄糖酸钙和氯化钙。

500千克体重的奶牛治疗剂量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复方生理盐水1500~2000毫升,安纳咖10毫升,维生素B1 3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200~1500毫升或5%氯化钙 600~800毫升,静脉注射。

首次静脉注射钙剂可以采用稍大剂量,注射8~12小时后病情没有好转,可以按照原剂量再静脉注射一次,第二次治疗时可配合使用15%磷酸二氢钠20 0~500毫升,15%硫酸镁150~200毫升。

静脉注射钙制剂时要缓慢注射并且要监听心跳,尤其是注射到全剂量的1/3时。

通常情况下静注钙制剂后奶牛心跳次数减少,而后逐渐增加回升到原来的次数,稍有升高。

如果静注钙制剂后心跳明显加快,心脏搏动有力,开始出现心率不齐,应该停止注射或减慢注射速度,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静脉注射钙制剂时配合使用香丹注射液可以减少心跳加快和心率不齐等副作用。

静脉注射钙制剂时不能让药液漏出血管之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坏死甚至化脓破溃形成静脉周围炎。

如果有漏出应及时挤出药液同时注入25%硫酸钠10~15毫升,使之形成不溶性的硫酸钙,以缓解局部的刺激。

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的防治

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的防治

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的防治
王彦香
【期刊名称】《农村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 生产瘫痪是高产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也叫乳热症或低血钙症.多数在3~6胎,一般顺产后3天之内发病.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王彦香
【作者单位】昌吉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高产奶牛生产瘫痪并继发酮病的防治 [J], 张鹤
2.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J], 王仁建;邱洪;王昌玉;徐振浩
3.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J], 王仁建; 邱洪; 王昌玉; 徐振浩
4.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症的防治 [J], 李范;刘莉;郭光成
5.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调查与综合防治 [J], 高宝成;魏晨;于梦然;朱德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奶牛酮病的防治

高产奶牛酮病的防治

实验室诊断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酮体、血糖、血脂等指标,以确定病情及病因。
尿液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血糖等指标,辅助诊断酮病。
鉴别诊断
要点一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与乳腺炎、子宫炎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
要点二
监测病情
定期监测奶牛的酮体水平及生理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05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脂肪含量高,容易引发 酮病。
维生素缺乏
缺乏维生素A、D、E等, 会增加酮病的发病率。
矿物质不足
如钙、磷等矿物质不足, 会影响奶牛对饲料中脂肪 的利用。
环境因素
温度
高温环境会使奶牛产生应 激反应,从而增加酮病的 发病率。
湿度
湿度过大,容易使奶牛受 到霉菌感染,进而引发酮 病。
案例二:酮病对犊牛的影响
01
总结词
酮病可能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需注意犊牛的营养和护理。
02 03
详细描述
母牛在泌乳期出现酮病症状,可能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犊牛 体重和健康状况不佳。此外,母牛的乳汁也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酮体, 影响犊牛的消化和吸收。
防治建议
注意母牛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时治疗母牛的酮病症状,同时关注犊 牛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
定期检查
定期对奶牛进行酮体检测,以 及时发现病情。
合理配制饲料
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平 衡,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同时避免过量摄入某种营养成
分。
控制环境
保持牛舍的卫生和适宜的环境 条件,以减少应激对奶牛的影
响。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抗酮类药物,如丙二醇、 甘油等,以降低血液中酮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痪 并继 发性酮 病
2 2 1
1 1

卧头颈 弯于
(4 0



反应 迟 钝

不 同处
体温 较 高

症 状诊 断 与治 疗

4 1 ℃)

肛 门有 疼 痛 感

眼 结膜 充血
黄染

生 产 瘫痪
临床症 状
2
阴 门排 出 豆 渣 样 组 织碎 片
1


5

3
4
胎 的 高产 奶 牛 在

2

1 3 3
头颈 稍扭

2

2


1
临床 症状

此奶牛经
3 d

治疗

瘫痪 消



2

鼻镜 干 燥 身 出冷 汗


舌垂 于
口外


瞳孔 散大

肛 门松

症状 转轻
但 食欲 恢复较慢

问歇 性拒 食


心 跳减弱

呼吸加深
4
体温 较低

只食入 少量干草
有异 嗜现 象


采 食污 秽垫 草
恶 臭有 黏液


(3 5
值为 6 。
2 2 3 鉴 别 诊 断 ..
有机 酸 ,从尿 中以碱金属盐形式排 出,引起 血液 中碱 储藏消耗 ,使 血液 中的酸碱平衡破坏 ,导致
类 似处 :体温不 升 高 ,食 酸 中毒 ,从而 机体 出现 瘤 胃机 能紊 乱 ,发生酮 病。 欲 反刍减少 ,粪干 。不同处 :酮粉试验 阳性 。 2 2 3 1 前 胃迟 缓 ...


、 、
主 要 阐述 了 高产
后 食 欲减 少 力


奶 牛 生 产 瘫 痪 并 继 发 酮 病 的症 状

发病 原因及 治
站立 不稳
揶_


兴奋不



2 2

温 下 降; 头颈弯 向
鬈 融 ,挲
复原 状
1 1


3
鉴 别诊 断
t
-


3 1痪
减轻 后
2


经补钙疗法后


瘫痪 消失
秘 ,精神沉郁 ,凝视 ,腹痛摇摆 。不同处:母牛 应早应用 ,以免引起血管和 内脏 器官钙化而增高 发病 率) 。 2 2 4 治疗 静注 5 %高糖 ,氢化可 的松 ,碳 .. 0 从产前 2 周减少蛋白质饲料 ( 1 %为标准) 至 6 ,
肥 胖 ,有 时狂 燥 ,酮粉 试 验 阳性 。
补钙疗法后
食欲 恢复慢

2 008

6
维普资讯
动物 门 诊
抗 菌 消 炎 治 疗 后 无 效 ,顽 固性 消化 不 良;产 乳 量 力 减 弱 ,致 使 分 子 很少 的酮 体 很 快 透 入 肝脏 加入 减少 ,牛体见瘦 ;酮粉试验性反应 (+ ,尿液 p 血液。胴体 中的乙酰 乙酸和 p强丁酸均为较强的 +) H
维普资讯
浅 谈 国 芦 国 0 鳍 芦◆ 国蛹 并 缨 覆 圄 圊 的 防 治 一 __




(辽 宁省
中图
S 85t
u
张 &口 鹤 作 义 县 动 物 防 疫监 督 所
/ /




辽宁
锦州
1 2 1 1 0 0)
2 2


0
扩 鼍
鬟 襞
践 经
lJ



保持 孕畜不过瘦不过肥 ,维持体况 ,每天吃干草 3 发 病 原 因 (0 k ) 粗 饲 料 要 质 量 好 、饲 口性 好 、 易 消 3 g 。 怀孕末期胎儿增大 ,腹 水增多 ,压迫 胃肠 降 化 、富含营养 ( 防止湿 青贮和 有霉尘干草产生丁

1

3 4

截 瘫 ( 腰 椎 骨折 )
, ,
类 似 处 : 肛 门松 弛


产后 应激 反应

过 段 时 间会 恢 复 正 常 )
几天后

反射消失
不 排 粪尿
不 同处 : 使 脊

呈 现 瘫痪 状 态 ; 第 5 天 到 门诊 就 诊

髓 受损 害
2


损 伤 的后 半 部 体躯 感 觉 消 失


牛妊 娠 毒 血 症

类似处


拒食

不反

产 犊后 第 犊



饲 养 员把 乳全 部挤净
饲喂牛


2

排粪减少

卧地 不起

不 同处 : 腹 泻 物臭
乳 房 内空 虚 无 乳 ; 在 第

天饲喂 中
精神

微 黄 白色

致残率高
卧地 不 起
食欲 不 佳
表现严重 安
但表 现 轻 微


饲 养 员 并 未注 意 ( 以 为 是
可 用 10 % 葡 萄 糖 酸 钙
C


经 饲养 员讲述 及 奶 牛表现 如下

病 畜 出现 兴 奋 不

1

4

治疗
0 9%

生理
紧张乱动

食欲减 少


排粪
排尿 减 少




盐水
2 2

维生素
酮病
地 塞米松

渐 发展 为头和 四肢 震 颤
后 肢 交 替踏 足

不愿走动
后躯摇摆

站 立 不 稳 并 卧倒 在地
体 温 不 高 ,呼 出 气 、尿 有 酮味 ,腹 痛 ,减 食 减 奶 双 重 吸 收 。
(/ 。不 同处 :左 侧最 后三肋 弓区听 诊蠕动 间 1) 2 4 2 预 防方法 . ( 最后三肋 弓区) 比稍显膨胀而左肷下 陷。 相
在母 牛干奶 期间 ,最迟 从产前
与瘤 胃蠕 动间不 一致 ,并可听到钢管音 ,与对侧 2周开始 ,降低钙 的喂给 量 ,每天不超过 10g 0 , 增加磷 的喂给量 (. 1 ,至分娩前将钙摄入量增 1 :) 5 2 2 34 妊娠 毒血 症 . .. 类 似处 :食欲 减退 ,便 至 15 10g 2 ~ 5 ,前 5d 每天肌注 V 2 0 ( D 00I 不 1 U

3 6 ℃)

出现 过 挣 扎
5

但仍站立 不起
喜饮水 渐瘦
2


反 刍减 少

粪便 干 硬


尿

1 2

诊 断要 点
2
岁第
胎 高产 奶 牛 ; 产 犊

液稀 薄呈 淡黄色

形成泡沫

产乳量逐 渐 减少

后第
天把奶挤净
乳房 空虚无 乳
并逐 渐 发
配 合抗菌 消炎治疗
促反刍

均 未见效

2

2
诊 断要 点
2 2 32 子 宫 炎 ... . 不 同 处 :直 肠 按 压 时 阴 户 流 4 防 制措 施 出分 泌物 ,并 增 多 。
4 1 综 合 原 则 调整饲 料组合 ( 、磷 、蛋 白 . 钙
2 2 3 3 皱 胃左 方 变位 类似 处 :产后 发 病 , 质 、碳 水 化合物 ) . . . 综合 诊 断及 时治疗 预 防继发 ,


症状
食欲减退
排粪


但 食 欲 恢 复 较慢
间歇 性 拒 食

根据 流行
痪状

2


不 同处
病 学 经 实验 室 诊 断 为 继 发 性 酮 病

经 高糖疗 法

并散发 酮 味


机 体 恢 复正 常


综 合 诊 断 为 高产 奶 牛 生 产 瘫
1
3 2

产后 败 血 症

类似处


精神沉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