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学会珍惜父母的关爱和鼓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要学会感恩。
(2)培养自信、勇敢的品质,敢于面对失败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理解父母的关爱。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简介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关爱和鼓励,学会感恩。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的父母。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小结课堂:(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范文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通过文中对父亲、母亲语言的描写,体会出他们不同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父亲的爱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读读两个词。
(板书)精彩、糟糕。
谁来读一读?2、师:你能通过你朗读时的语气、神态,读出这两个词的味道吗?3、师:现在加上个修饰成分――极了、透了,你发现有什么变化?你先读一读,有什么变化?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理解再来读一读。
4、(师补充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到底什么精彩极了,又是什么槽糕透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巴德舒尔伯格写的一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谁来说一说?2、划分意义段,理清课文脉络。
师:作者就是这样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板书:故事)然后再写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感悟。
(板书:感悟)层次非常的清楚。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童年的故事,哪些自然段又写的作者长大以后的感悟?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板书:∥)师:快速浏览的时候,你可以一目十行,找到以后就可以举手告诉我。
(生答:1――14自然段;15――17自然段)3、读巴迪的人生感悟,体会爱的力量。
师: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经过岁月的沉淀,就变成了巴迪一段精彩的人生感悟,谁来读读大屏幕上的这段话?(大屏幕出示: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8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8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篇1教材简析:本组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本组的第三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识字、朗读能力,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课文。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以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设计思路:__的篇幅较长,在教学中从重点句入手,引导学生感悟,如抓住巴迪内心活动的词句,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最终理解不同的评价都是爱,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__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正确认读“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
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父母两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拓展阅读《我的母亲》(节选)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质疑问难,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品读交流,体会巴迪的情感变化,在学中悟理。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一、板书课题,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精选9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谈话: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人生道路的成功起很大的决定作用,有一首诗,说明了这一点:(出示“教育与孩子”,齐读)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什么——伴随着您的孩子?!是啊,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空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悟(一)师: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生提问题。
(问题可能为:1.作者为什么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题目?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什么事情?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联系?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要打引号?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不同的出发点?(二)师: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拼读几遍,读懂了的地方用笔做上批注。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三)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并说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母亲和父亲的评价,理解它们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母关爱孩子成长的心情。
(2)懂得在成长过程中,既要自信,也要谦虚接受他人的批评。
二、课前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母亲和父亲的评价,体会它们的含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2)讨论: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关爱孩子成长的心情。
(2)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类似经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
3. 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正确面对他人的评价?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默写、造句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体会父母对作者的爱和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4、培养学生朗读、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引导正确对待家长的评价。
教法指导朗读,引导体会。
学法朗读体味、角色表演、交流感受。
教学设计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这里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歌,奇怪的是妈妈看了说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
是爸爸妈妈的审美观点不同,还是他们的欣赏水平有高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父母的不同评价对这个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引导学习。
二、自由朗读,熟悉内容同桌交流: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三、朗读指导,体会感情妈妈如何评价小巴迪的诗,该怎样读?爸爸如何评价小巴迪的诗?(引导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四、发挥想象,拓展思维小巴迪此时爬在床上会想些什么?(交流、回答)你认为巴迪的爸爸妈妈的评价正确?为什么?(交流、回答)朗读末三小节(小声自由读)在作者看来,爸爸妈妈的评价谁是谁非,从作者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线条画出你感兴趣或认为对自己的学习、创作有帮助的语言。
引导谈话,体会人物感情,完成板书。
五、思维拓展平时在家中,爸爸妈妈对你的学习、作业方面的评价态度是怎样的?当时的感受怎样?现在呢?六、总结谈话同学们,受到批评和表扬是我们常遇到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两种爱的评价:遇到表扬时想到这是对自己的鼓励,应继续努力;遇到批评时想到这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应更加发奋。
这样,乘着爱的小船,我们一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板书设计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严父鼓励提醒爱〖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后记:在教学本课时,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思想和理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情感目标: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从而明白自己父母的爱心。
更加体贴父母。
教学重点: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指名读,后生齐读。
2、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步感知课文1、针对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读后自已能解决哪些问题?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学习巴迪七、八岁时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1、七、八岁的巴迪写了一首诗,为此他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他得到了怎样的评价,你能来学一学吗?(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初步理解父母的用意打下基础。
)2、你知道父母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吗?(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人物内心。
)3、巴迪听到父母的评价后表现如何?(过渡:听了父亲的评价,巴迪伤心地痛哭起来,这是有原因的.请同学们看看巴迪等待父亲的这部分,想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习巴迪等待父亲的内容(体会巴迪骄傲,渴望得到父亲表扬.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因此,极度伤心:痛哭起来)5、七八岁的巴迪了解父母的用意了吗?四、理解几年后的情景1、几年过去了,巴迪仍在写作,父母的评价仍在进行。
此时他们是怎样评价巴迪的呢?2、母亲一如既往的鼓励我。
(理解“一如既往”)3、父亲又是怎样评价巴迪的呢?(体会到父亲评价的变化及原因——巴迪变谦虚了。
)4、讨论:你喜欢父亲的评价还是母亲的评价。
(讨论得出母亲的评价给了巴迪信心,促使他“一直在写作”而父亲却是他变得谦虚,会“进行修改”了)(板书:一直在写作进行修改)五、理解父母评价对巴迪成长的作用1、现在,巴迪理解父母的用意了吗?(学生说说各自的理解)2、文中巴迪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这是生活是一次远航,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则是吹着我们前进的两股风。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理解人物的心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要有勇气面对。
(2)学会珍惜父母的关爱和教导。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理解人物的心情。
2. 体会父母的关爱和教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情绪变化的原因。
3. 品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理解人物心情。
(2)教师选取典型例子,进行讲解、示范。
4. 小结课文:(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补充、点评。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 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感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共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精彩极了》,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糟糕透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理解人物的心情。
3. 学生能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教导。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宣庄小学:王健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
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在文本语境中同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扬扬)(伤心落泪)
表扬警告
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得到过别人对你的表扬或是批评呢,是得到的表扬多,还是批评多呢?谁来说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适当提问)
2、是呀!当我们在某个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别人的表扬和鼓励,而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尽人意时,相应就会受到批评的。
但是美国著名的电影剧本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小时候写了一首小诗,却得到的是父母截然相反的不同评价,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19课,齐读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回忆课文,深入学文
1、老师在题目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题目中有一对(预设:反义词:你能结合这对反义词说说你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吗?)你们发现了吗?(双引号……)你能结合对课文的预习说说双引号的作用吗?(引用人物的原话)
2、对于童年时候的巴迪写的第一首诗,父母都有怎样的不用评价呢?小巴迪当时又有怎样的反应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1——14自然段,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投影出示)
学生交流:
预设:①这段文字是对人物哪方面的描写?(语言、动作、神态)
②透过这些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母亲对巴迪的鼓励)?你能读出这种理解吗?
③面对母亲的鼓励,小小的巴迪有怎样的表现(高兴、得意洋洋)?他可能想什么?
4、面对母亲的赞赏和鼓励,年幼的巴迪真是又兴奋又得意洋洋,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想到了最敬仰的父亲,他利用一下午时间,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进行了装饰,此时的巴迪可能想些什么?(爸爸一定也会热情鼓励他)。
他焦急地父亲的下班回家,可是:
快到8点钟的时候,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父亲对巴迪的诗又有怎样的评价呢?投影出示:
预设:①这段文字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好吗?在巴迪焦急地等待中,等来的是什么?(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②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吗?(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
5、当时,巴迪的表现又怎样呢?
预设:①这段文字是对巴迪哪方面的描写?(动作)你能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
吗(冲、跑、扑)透过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伤心落泪)
②这些词语可以换成别的词语吗?如果用其他词语代替(跑、走、躺),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不能表现出巴迪特别的伤心)
三、交流品读,内化感情
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不同的评价,当时的小巴迪能理解吗?(不能理解)在父母的不同评价中,小巴迪渐渐长大了,如今他已发表许多作品,成为了美国最著名的电影剧本作家,那现在的巴德·舒
①师:母亲给我的是什么?(鼓励……),父亲给我的事什么力量?(警告,批
评)。
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他可能会怎样(骄傲而误入歧途)而如果只有父亲的警告,巴迪会怎样?(缺乏自信、信心不能有所作为,就不会健康的成长。
)所以必须得同时具备这两种评价,读
学生交流:
预设:①你知道这两股风指的是什么吗?
②“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
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作者的鼓励,是一种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父亲对作者的批评,是一种严厉的爱。
只有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融合在一起,才能使作者茁壮成长,最后成为了一名大作家。
)
③精彩极了,这是母亲对巴迪的鼓励,这是一种爱,又怎样理解“糟糕透了”的警告也是一种爱呢?
预设:星期天,家里被你搞的乱七八糟,妈妈批评了你,你怎样理解妈妈对你的批评?今天,你又没有完成作业,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你,你又怎样理解老师的批评呢?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也一定有不少这样的鼓励或警告,能选择一件说说你对这种爱的理解吗?
(学生交流)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对他们说:
看到你们也能理解这不同形式的爱,让我们带着对(爸爸、妈妈、老师)的理解,大声的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注意读出你的感情,读出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同学们,表扬、鼓励这是一种爱,批评和警告这更是一种爱,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我们永远畅想的主题,尤其是父母的爱,它博大、深沉,我们每天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表扬也好,警告也罢,无不体现着爱的旋律。
一首小诗,愿与大家共勉:与老师一起读:
五、课外连接
1、为父母制作一张贺卡,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送给父母。
2、推荐阅读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相信大家读了会对爱有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