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之天文地理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附答案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附答案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B. 句读之不知句读:泛指文字的诵读C.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D. 朝菌不知晦朔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2.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惊蜇—谷雨—霜降—寒露B. 清明—小满—秋分—白露C. 雨水—芒种—小寒—大雪D. 春分—大暑—处暑—小雪3.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A. 陶渊明B. 王维C. 文天祥D. 蒲松龄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的散文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成就位列宋初“书法四大家”,绘画上“石竹”别具一格,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B. 柳宗元参与中唐时期的政治革新运动,受到保守派打击,被贬永州。

期间他写了多篇游记,其中八篇成为前后连贯、脉络相通的一组散文,世称为“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C. 《沙乡年鉴》是英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

它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相媲美,并誉为自然文学典范。

D. 古代男子冠礼取字,女子及笄取字。

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名与字的含义相反或相对,如韩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

5.下面诗中空缺处填一个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

又是一年寒岁至, 更深月落满河星A. 白露B. 立冬C. 寒露D. 霜降6.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晦朔,指一年的时间变化。

晦是阴历每月第一日,朔是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B. 簪笏,可代指官职。

簪,束发戴冠时用来固定帽子,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C. 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题训练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题训练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题训练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中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2.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文化常识分类题练习带答案

文化常识分类题练习带答案

文化常识分类题(一)官职典制1.官职制度(1)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B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C“分封制”,即中国古代皇帝或国王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

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D我国古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2)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没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B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C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D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2.皇室官职(3)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B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简称上皇。

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

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

C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

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D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

3.中央官职(4)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B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

C秦汉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

其中太尉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御史大夫掌管全国军事。

D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

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5)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司徒,“三公”之一。

天文地理常识100题

天文地理常识100题

天⽂地理常识100题天⽂地理常识题库1、为便于观测⽇、⽉、五星的运动,中国古代很早就将黄、⾚道附近的天区分为( B )A、黄道⼗⼆宫B、⼆⼗⼋星宿C、360度D、三垣2、⽇全⾷⾷甚时我们有可能观测到(C)A、⿊⼦B、⽶粒组织C、⽇珥D、临边昏暗3、地球到⽉亮的平均距离是(单位:公⾥)AA、384000公⾥B、400000公⾥C、380000公⾥D、388000公⾥4、太阳的结局将是:CA、⿊洞B、中⼦星C、⽩矮星D、星际尘E、以上皆⾮5、农历中,会发⽣⽇⾷的⽇期是哪⼀天?AA、初⼀B、初⼋C、⼗五D、廿⼆E、廿⼋6、太阳系中,体积最⼩的⾏星是:CA、地球B、⽕星C、⽔星7、制造「侯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的天⽂学家是哪⼀位?BA、沉括B、张衡C、郭守敬D、⼀⾏E、苏颂8、我国古代将⽊星称为什么?AA、岁星B、启明C、长庚D、荧惑E、镇星9、1等星⽐6等星看起来.BA、亮度相同B、亮的多C、暗的多10、恒星的周⽇视运动是地球的什么运动的反映AA、⾃转B、公转C、随太阳绕银河系中⼼的运动11、太阳系中⼤⽓活动最猛烈、表⾯风速最快的⾏星是 BA、天王星B、海王星C、冥王星D、⽔星12、1994年撞击⽊星的彗星名叫DA、百武彗星B、哈雷彗星C、海尔-波普彗星D、苏梅克-列维9号13、冬夜星空中最具代表性的星座是 BA.⼤⽝座,B.猎户座C.双⼦座14、古诗⼗九⾸:迢迢牵⽜星皎皎河汉⼥.请问织⼥星位于哪⼀个星座? CA.仙⼥座B. 室⼥座C. 天琴座D.英仙座15、第⼀个进⼊太空的宇航员是BA 阿姆斯特朗B 加加林C 查理.杜克16、我国正在建造的LAMOST望远镜的等效⼝径⼤概是( B )⽶。

A、0.6B、4C、10D、100⽶以上17、中秋节时⽉亮升起的时间是 DA、半夜B、⽇出时C、中午D、⽇落时18、国家天⽂台的⼤多数光学望远镜属于。

BA、折射式望远镜B、反射式望远镜C、折反射式望远镜D、地平式望远镜19、下⾯哪⼀个天体我们总能在黄道上看到?BA、北极星B、太阳C、⽉亮D、⼩⾏星20、银河系的⼤⼩约( C )光年。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之天文地理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之天文地理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训练(四)之地理知识高2018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审核人:班级:(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题,计60分判断题每小题2分,计36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

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

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A、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B、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华山D、恒山、嵩山、泰山、华山、衡山3、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

其中“四大古都”是指:()A、西安、开封、杭州、安阳B、开封、杭州、安阳、郑州C、北京、南京、开封、杭州D、西安、洛阳、南京、北京4、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

下列诗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指“杭州”。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指“成都”。

C、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金陵”指“开封”。

D、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钱塘”指“苏州”。

5、古代散文中很多地理名称与现代地理名称含义不同,对下面句子的古代地理名称理解正确的是:()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是指“泰山以东”。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关中”是指“潼关以西”地区。

D、“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山西”是指“泰山以西”。

6、名胜古迹就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我国古代名胜古迹理解正确的是:()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西湖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黄山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体地理练习题

天体地理练习题

天体地理练习题在天体地理学中,练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通过解答练习题,学生可以提高对于星球、恒星、星系等天体的认知,加深对于宇宙行星运动、引力和光学现象等天文学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几道天体地理练习题,并分析解答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第一题观测者在赤道附近的一处地方,面向南方,天空刚好有星空的地方。

现在是晚上,夜晚天空中观测到北斗七星可应是(多选题):A. 位于地平线上方B. 位于地平线上方30°处C. 位于地平线上方60°处D. 位于地平线上方90°处解析:对于位于赤道附近的观测者,北斗七星一定是位于地平线上方。

选项B表示北斗七星位于地平线上方30°处,选项C表示北斗七星位于地平线上方60°处,选项D表示北斗七星位于地平线上方90°处。

由于题目要求是多选题,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2. 第二题在夜空中,一个观测者观察到一颗亮星在夜晚中缓慢移动,15天后,这颗星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观测者可能观察到的是(单选题):A. 行星B. 恒星C. 星际尘埃D. 星际物体解析:观测者观察到的是行星。

恒星通常会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不会有明显的移动,而行星由于其绕太阳公转的运动,观测者可能会观察到它在夜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正确答案为A. 行星。

3. 第三题下面是有关地理与天文学的一些说法,请判断其真伪。

1) 在地球上,越靠近地心的地方,重力越小。

2) 恒星的亮度只与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有关。

3) 太阳自转的时间大约为地球自转的24倍。

解析:1) 错误。

根据普遍的物理规律,越靠近地心的地方,重力越大。

2) 错误。

恒星的亮度不仅与距离地球的距离有关,还与恒星本身的亮度和表面温度等因素相关。

3) 正确。

太阳的自转时间大约是地球自转时间的24倍。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天体地理学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并帮助学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3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电灯答案:D. 电灯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吴承恩D. 施耐庵答案:A. 曹雪芹3. “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哪部古典名著?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A. 《三国演义》4. 下列哪个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A. 《哈姆雷特》B. 《麦克白》C. 《李尔王》D. 《仲夏夜之梦》答案:D. 《仲夏夜之梦》5. 孔子的故乡是今天的哪里?A. 北京B. 曲阜C. 南京D. 杭州答案:B. 曲阜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梅花B. 牡丹C. 菊花D. 兰花答案:B. 牡丹7.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哪一个?A. 马里亚纳海沟B. 汤加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日本海沟答案:A. 马里亚纳海沟8.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松花江答案:B. 长江9.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孔子B. 孟子C. 孙子D. 老子答案:C. 孙子10.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出自哪场战争?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淝水之战D. 长平之战答案:C. 淝水之战11.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 李白12. “指鹿为马”的典故涉及哪位历史人物?A. 赵高B. 李斯C. 项羽D. 刘邦答案:A. 赵高13.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答案:C. 意大利14.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A. 马尔克斯B. 博尔赫斯C. 聂鲁达D. 略萨答案:A. 马尔克斯15.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A. 苏武牧羊B. 昭君出塞C. 文成公主入藏D. 岳飞抗金答案:A. 苏武牧羊16.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巴比伦答案:A. 中国17.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A. 夫差B. 勾践C. 阖闾D. 孙武答案:B. 勾践18.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现在的哪个省?A. 山东B. 河南C. 山西D. 河北答案:B. 河南19.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 宋朝20. “破釜沉舟”的战役是由谁指挥的?A. 项羽B. 刘邦C. 韩信D. 霍去病答案:A. 项羽21.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A. 廉颇B. 李牧C. 赵括D. 白起答案:C. 赵括2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体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国别体D. 断代体答案:B. 纪传体23. “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哪本书中?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A. 《三国演义》24. “程门立雪”的典故与哪位学者有关?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杨时答案:D. 杨时25. “曹衣出水”形容的是哪种艺术风格?A. 绘画B. 雕塑C. 建筑D. 诗歌答案:A. 绘画26. “问鼎中原”的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时期有关?A. 春秋战国B. 秦汉C. 三国D. 唐宋答案:A. 春秋战国27. “封狼居胥”的主人公是谁?A. 霍去病B. 卫青C. 李广D. 赵云答案:A. 霍去病28. “四面楚歌”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中?A. 垓下之战B. 巨鹿之战C. 长平之战D. 牧野之战答案:A. 垓下之战29. “约法三章”是谁提出的?A. 刘邦B. 项羽C. 张良D. 萧何答案:A. 刘邦30.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A. 蔺相如B. 廉颇C. 李牧D. 赵奢答案:A. 蔺相如。

天文 地理题库

天文 地理题库

一、地理选择题:1、长江三峡位于最西面的一个峡谷是:(C)A、西陵峡B、巫峡C、瞿塘峡D、三门峡2、当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时,下列城市受威胁最大的是:(C)A、重庆B、郑州C、武汉D、杭州3、进入20世纪以来,申办世博会的国家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世界博览会共举办了几届:(C)A、28B、38C、40D、414、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A)A、欧洲联盟(UN)B、世界贸易组织(WTO)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D、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5、世界上把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天的国家是(B)A、美国B、原苏联C、中国D、法国6、西气东输工程西起为我国四大气田中的(A)A、塔里木气田B柴达木气田C陕甘宁气田D川渝西部气田7、地跨两大洲,首都在西半球的国家是:(C)A、埃及B、俄罗斯C、美国D、土耳其8、英国有何优越的地理位置助其发展为自17世纪至19世纪世界的经济强国?(B)A、地处地中海文明中心B、位于西欧海外可攻守自如C、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D、居世界最繁忙的空运枢纽9、中东哪一城市是三大宗教的圣地?(D)A、巴格达B、德黑兰C、麦加D、耶路撒冷10、俄罗斯的斯大林格勒更名为:(A)A、伏尔加格勒B、列宁格勒C、戈尔巴乔夫格D、明斯克11、“硅谷”以何种工业为主导工业(D)A、汽车B、化学C、采矿D、微电子12、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即(A)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B.基督教,伊斯兰教,喇嘛教C.喇嘛教,伊斯兰教,佛教D.喇嘛教,基督教,佛教填空题:1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由太平洋板块,------亚欧版快---------,美洲板块,----印度洋版快---------,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等六大板块组成。

14、欧洲西部的最高峰是意大利与---法国----------边境上的勃朗峰,海拔4807米。

15、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训练(四)之地理知识高2018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审核人:班级:(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题,计60分判断题每小题2分,计36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

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

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A、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B、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华山D、恒山、嵩山、泰山、华山、衡山3、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

其中“四大古都”是指:()A、西安、开封、杭州、安阳B、开封、杭州、安阳、郑州C、北京、南京、开封、杭州D、西安、洛阳、南京、北京4、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

下列诗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指“杭州”。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指“成都”。

C、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金陵”指“开封”。

D、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钱塘”指“苏州”。

5、古代散文中很多地理名称与现代地理名称含义不同,对下面句子的古代地理名称理解正确的是:()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是指“泰山以东”。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关中”是指“潼关以西”地区。

D、“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山西”是指“泰山以西”。

6、名胜古迹就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我国古代名胜古迹理解正确的是:()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西湖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黄山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洞庭湖D、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7、中国古代四大工程,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四大工程”是:()A、京杭大运河、紫禁城、万里长城、都江堰B、灵渠、京杭大运河、紫禁城、万里长城C、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紫禁城D、万里长城、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陛,是宫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合称“三秦”。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

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9、(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

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10.(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节选自《明史·傅珪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

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就是此意。

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

B.“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1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而农历的每月十六则称为“既望”。

如《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B. “车裂”,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马撕裂人的肢体。

C. “三秦”,指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D.古代以水南、山北为“阳”,以水北、山南为“阴”。

解析:古代以水北、山南为“阳”,以水南、山北为“阴”。

1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服”,指改变常服以避人耳目,如“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

B.“道”,唐代时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

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C.“流涕”指流泪。

古代的“涕”一般指眼泪,而“泗”指鼻涕。

D.“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1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

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司狱定刑,长官为大理寺卿,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辅都曾担任大理寺卿一职。

岳飞和岳云被捕后都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B.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

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

C.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地位比武将要高,宰相的权力比较大。

文中的秦桧,为了控制诸将,特意把岳飞、韩世忠、刘錡等人的军职罢免,转为文官。

D.雅歌投壶,是古代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雅歌谓歌《雅诗》,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能够投中者即获胜。

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1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置,为国君掌管传达、接待宾客及赞礼的工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关外”,地理区域名,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D.“睚眦”,发怒时瞪眼睛;睚眦必报是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左”江淮西部,“淮右”就是江淮东部。

古人看地图与我们今天的看地图的方式相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失律”中国古典诗词对仗中的不合平仄关系规则的句子,文中指战事失利。

C.“光禄大夫”,古代官职名。

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

隶于光禄勋。

D.“河南”黄河以南,与“河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解下平民所穿的布衣,换上官服。

“褐”即粗布或粗布衣,古时贫贱人穿的衣服,褐衣借指平民。

B.“绯鱼”是唐宋时朝官的服饰。

官服分颜色也是从唐朝开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

皇帝一般给予某位大臣奖励,就根据其品级赐予相应的服饰。

C.“河北”指黄河以北。

“河”字在秦汉以前基本上是黄河的专称。

《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句中,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河内即黄河以西的地方。

D.“豪右”是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

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B.禁中,即宫禁。

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

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20.下列对交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为取一与本名涵义无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江左,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故江左又指江东。

C.射策,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士子针对策问,提出治理政事方略,后泛指应试。

D.服阙,古人任职时因你父亲或母亲去世离职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之为服阙。

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江河”专指长江、黄河。

“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2.山东,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 )3.关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 )4.“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 )5.“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

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 ) 6.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 )7.“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

狭义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 )[拓展]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8.(2016·全国卷Ⅰ)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