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缩试验记录
混凝土补偿收缩原始记录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检测原始记录
试表:J-004-1第页共页
试验编号
样品名称
检测日期
工作令号
规格型号
样品状态
试验依据
GB50119-2003
试验条件
温度:℃湿度:%
主要仪器:使用前□使用后□Leabharlann 检测项目试验数据限
制
膨
胀
率
环境及龄期
试件的基准长度L0(mm)
试件的初始长度L0(mm)
达到龄期长度Lt(mm)
εt%
水中养护
(3d)
月日时
300
300
300
水中养护
(7d)
月日时
300
300
300
水中养护
(14d)
月日时
300
300
300
恒温恒室养护
(28d)
月日时
300
300
300
恒温恒室养护
(28d)
月日时
300
300
300
计算公式:εt =(Lt- L0)/ L×100
εt—试件在龄期(t)时的纵向限制膨胀率或纵向限制干缩率,(%);
L—试件的基准长度(300mm);
L0—试件长度的初始读数(mm);
Lt—试件在龄期t时的长度读数(mm)。
备注
仪器设备状态:状态正常在□中打√;不正常打×。
审核:校核:主检:
混凝土干燥收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收缩性能,了解不同混凝土配合比、骨料种类、养护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2. 砂:河砂,细度模数2.8。
3. 骨料:碎石,粒径5-20mm。
4. 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
5. 水:自来水。
6. 标准养护箱、电子天平、收缩仪、量筒等。
三、实验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不同水胶比、骨料种类、外加剂用量等混凝土配合比。
2. 混凝土试件制作: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称取相应材料,搅拌均匀后,浇筑成标准试件(150mm×150mm×150mm)。
3. 混凝土试件养护:将试件置于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4. 干燥收缩测试: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设定不同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收缩测试。
5. 数据处理:记录试件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值,计算收缩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水胶比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混凝土干燥收缩率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水胶比越高,混凝土内部孔隙率越大,水分蒸发越容易,从而导致干燥收缩率增大。
2. 不同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骨料种类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大。
河砂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明显高于碎石混凝土,这是因为河砂的颗粒级配较差,孔隙率较大,水分蒸发越容易。
3. 外加剂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和引气剂可以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率。
这是因为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引气剂可以增加混凝土内部孔隙率,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速度。
4.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较大。
高温、高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较低,低温、低湿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较高。
五、结论1. 混凝土干燥收缩受水胶比、骨料种类、外加剂、养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收缩试验记录

平
均
收
缩
值
εst
(1.0×10-6)
测定
日期
测
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
目
龄期
(d)
测
量
标
距
Lb1
(mm)
初
始
读
数
L01
(mm)
t
天
读
数
Lt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1
(1.0×10-6)
测
量
标
距
Lb2
(mm)
初
始
读
数
L02
(mm)
t
天
读
数
Lt2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2
(1.0×10-6)
测
量
标
距
Lb3
(mm)
初
制件时扩展度(mm)
制件维勃稠度(s)
制件日期
试件尺寸(mm)
养护方法
(2)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水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混凝土收缩试验记录(二)
试件编号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试验日期
(3) 收缩试验记录
混凝土收缩试验记录(一)
试件编号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混凝土土收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收缩现象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混凝土收缩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 分析不同条件下混凝土收缩的变化规律;4. 为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收缩是指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化学反应等原因导致的体积减小现象。
混凝土收缩可分为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类型。
本实验主要研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砂- 碎石:5-20mm连续级配碎石- 水:自来水- 外加剂:减水剂2. 实验仪器:-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试模:100mm×100mm×100mm- 水准仪- 电子天平- 恒温恒湿箱- 游标卡尺- 收缩仪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的用量。
2. 混凝土拌制: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3. 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用捣棒捣实,使其密实。
4. 试模养护:将浇筑好的试模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养护至设计龄期。
5. 收缩试验: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初始长度,然后放入收缩仪中,设定测试时间。
6. 数据记录:每隔一定时间,记录试件的长度变化,直至达到实验要求的时间。
7.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绘制收缩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1 混凝土收缩实验结果| 时间(d) | 收缩量(mm) | 收缩率(%) || -------- | ---------- | -------- || 1 | 0.12 | 0.12 || 3 | 0.24 | 0.24 || 7 | 0.48 | 0.48 || 14 | 0.72 | 0.72 || 28 | 1.00 | 1.00 |2. 结果分析:(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存在明显的收缩现象,且收缩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混凝土收缩试验记录.doc

试件编号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
编号
示值
范围
分辨力
温度
(℃)
相对湿度
(%)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1) 基本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设计收缩率要求
理论配合比报告编号
理论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始
读
数
L03
(mm)
t
天
读
数
Lt3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3
1.0×10-6)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试件序号
平
均
收
缩
值
εst
(1.0×10-6)
测定
日期
测
定
项
目
龄期
(d)
测
读
数
L01
(mm)
t
天
读
数
Lt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1
(1.0×10-6)
测
量
标
距
Lb2
(mm)
初
始
读
数
L02
(mm)
t
天
读
数
Lt2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2
(1.0×10-6)
测
量
标
距
混凝土膨胀率干缩率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混凝土膨胀干缩率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代表数量 (1) 基本条件 用于补偿混凝土收 水中14d≥1.5 缩 限制膨胀 水中14d空气中28d≥-3.0 率设计值 用于后浇带、膨胀 水中14d≥2.5 -4 (× 10 ) 加强带和工程接缝 水中14d空气中28d≥-2.0 填充 施工配合比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时扩展度(mm) 试件尺寸(mm)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拌和水 (3)测定结果 试件编号 测定日期 龄期(d) 3(水中) 7(水中) 14(水中) 42(14水中+28空气) 54(14水中+42空气)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结论: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补偿 该组混凝土试件膨胀、收缩性能符合《补偿收缩混凝 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 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中用于补偿混凝土收 缩标准要求。 单块值εt(× 10
-4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设计强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制件日期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维勃稠度(s) 养护方法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代表值εt ) (× 10-4)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混凝土干燥收缩检测报告

混凝土干燥收缩检测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干燥收缩现象。
干燥收缩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变形等问题,甚至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对混凝土干燥收缩进行检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目前,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应变法、声发射法、水分损失法等多种技术手段。
通过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报告旨在介绍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原理、检测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研究,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混凝土干燥收缩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 研究目的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干燥收缩现象。
这种现象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混凝土干燥收缩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检测方法及其实验结果,深入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建筑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也为混凝土材料的技术改进和绿色建筑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进行混凝土干燥收缩检测方面,通过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促进混凝土科技创新和发展,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原理混凝土干燥收缩是指混凝土在施工后由于水分的蒸发而产生的体积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从混凝土中挥发出去,导致混凝土中水泥胶体颗粒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引起体积收缩。
混凝土干燥收缩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和变形。
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

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混凝土试验是一种评估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标准化方法。
试验结果的原始记录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准确和详细的数据,以揭示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结构行为。
以下是一个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的示例,包括各种试验参数和测量结果。
试验编号:CON-001试验日期:2024年8月15日试验目的: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试验样品:混凝土试块1.材料和配合比信息:混凝土标号:C30配合比:1:2:4(水泥:砂子:骨料)水灰比:0.52.试验操作和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25℃相对湿度:50%试验员:张工3.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编号直径(mm)高度(mm)抗压强度(MPa)110020035210020032310020034平均值:33.674.抗拉强度试验:试件编号宽度(mm)厚度(mm)长度(mm)抗拉强度(MPa)1100502002.12100502002.33100502002.0平均值:2.135.其他参数:含气量:3%骨料类型:碎石水泥种类:普通硅酸盐水泥6.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为33.67MPa,抗拉强度为2.13MPa,符合C30混凝土的标准要求。
含气量达到了设计要求的3%。
备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试验结果可靠。
补充说明:以上示例仅仅用于演示目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
实际的混凝土试验原始记录可能会包含更多的参数和测量结果,具体的格式和内容可能因试验目的和标准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编写混凝土试验结果原始记录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件维勃稠度(s)
制件日期
试件尺寸(mm)
养护方法
(2)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水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混凝土收缩试验记录(二)
试件编号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试验日期
(3) 收缩试验记录
始
读
数
L03
(mm)
t
天
读
数
Lt3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3
1.0×10-6)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混凝土收缩试验记录(一)
试件编号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来自管理编号示值范围
分辨力
温度
(℃)
相对湿度
(%)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1) 基本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设计收缩率要求
理论配合比报告编号
理论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试件序号
平
均
收
缩
值
εst
(1.0×10-6)
测定
日期
测
定
项
目
龄期
(d)
测
量
标
距
Lb1
(mm)
初
始
读
数
L01
(mm)
t
天
读
数
Lt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1
(1.0×10-6)
测
量
标
距
Lb2
(mm)
初
始
读
数
L02
(mm)
t
天
读
数
Lt2
(mm)
单
块
收
缩
值
εst2
(1.0×10-6)
测
量
标
距
Lb3
(mm)
初